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水利》2012,(10):50-50
1990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太湖水污染和富营养日益严重,蓝藻年年爆发。尤其是2007年夏天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湖水大面积发臭,严重影响了市民的饮用水安全,引发了震惊全国的供水危机,敲响了治理蓝藻的警钟,全市吹响治理蓝藻保护水源的“集结号”。五年来,我市举全市之力,多措并举,强化蓝藻治理和“湖泛”防控,从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到技术创新,走出了一条“科学化监测预警、机械化打捞、工厂化处置、资源化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新路。  相似文献   

2.
太湖蓝藻打捞和资源化利用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惠  朱喜 《江苏水利》2009,(7):35-35,37
蓝藻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35亿年以上,但近期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是由于严重的水污染和富营养化引起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污染日渐严重,1990年太湖以蓝藻为主的藻类(以下简称蓝藻)第一次爆发后便年年爆发,而2007年在贡湖(太湖北部的湖湾)取水口附近产生大规模的蓝藻爆发和"湖泛"(严重污染的底泥在厌氧状态下发生强烈生化反应的俗称)的联合作用使湖水发臭,形成供水危机.  相似文献   

3.
楼锋  侯立新  楼锋 《江苏水利》2012,(8):I0003-I0003
7月下旬,盛夏酷暑,太湖水生态环境应急防控进入关键期。为防止大规模蓝藻爆发和湖泛发生,我省高度重视,开展系列工作,部署太湖治理。28日,省长李学勇、副省长许津荣到无锡检查太湖治理工作。李学勇实地查看了水质状况,听取情况汇报,研析水质趋势并对治理太湖提出要求。31日,吕振霖厅长到无锡检查蓝藻打捞和水源地保护,会商太湖蓝藻治理和湖泛防控工作。当日,省水利厅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重点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座谈会在苏州召开。  相似文献   

4.
随着流域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入湖污染物增加,加之围湖造田、最低水位升高和水生植被覆盖率减少等因素,富营养化加重,至1990年开始出现蓝藻爆发且日益严重,直至2007年发生严重"湖泛"引发太湖严重供水危机;随后,采用五项技术集成综合措施治理,取得较好阶段性成果,富营养化程度大幅度减轻,蓝藻爆发有一定程度减轻,但效果不明显。本研究在对太湖蓝藻爆发过程演变及治理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太湖治理措施及经验教训,提出必须有明确的消除蓝藻爆发目标和责任制,才能加快消除蓝藻爆发步伐、真正保护好太湖,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同时提出太湖继续治理的技术集成综合措施:控源截污,分片治理,深度彻底打捞削减蓝藻、生态修复、生态调水、规模清淤和分区域治理;提出仅依靠治理富营养难以消除蓝藻爆发,且N/P比学说是理论,难以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5.
陆桂华 《江苏水利》2010,(4):11-14,17
一、2009年工作回顾 去年是新中国六十周年大庆之年,也是扩内需、保增长,积极应对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关键之年,水资源水文工作支撑和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水源地保护提高了城乡供水安全保障水平;调水引流、蓝藻打捞、生态清淤、“湖泛”防控等工作保证了太湖“两个确保”的实现;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提升了可持续发展能力;水文监测为防汛、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保护》2014,(6):39-39
太湖生态清淤是国务院批复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确定的综合治理措施之一,有利于削减内源污染,扼制湖泛生态危害,保障太湖地区供水安全。2008年江苏省政府决定把方案确定在2015年实施的湖体清淤任务提前至2008年,计划用5—6年时间完成清淤任务3500万m^3。江苏省水利部门加强协调组织,指导沿湖各市县区科学有序开展湖体生态清淤工程,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太湖生态清淤122 km^2、3669万m^3,超额完成了太湖生态清淤任务,生态清淤效益显著。一是清除了大量湖体内源污染物质。直接减少内源污染物有机质11畅9万t,总氮2畅9万t、总磷2畅4万t,相当于近15年滞留在湖区的入湖污染物总量。二是割断了湖泛发生的生物链。有效削弱了湖泛产生的物质条件,启动清淤工程以来,湖泛发生频次逐步下降。三是降低了蓝藻发生强度。蓝藻成规模暴发的时间逐年推迟,暴发强度有所减弱。四是明显改善了湖体水质。清淤后有效改善底泥厌氧环境,对底泥内源污染释放的控制效果非常明显,清淤区大部分监测点磷的释放强度降至负值水平(即由释放转为吸附)。  相似文献   

7.
目前,太湖蓝藻水华特别是太湖湖泛已成为全社会广为关注的一个热点水环境问题。研究表明,蓝藻爆发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过采用恰当的预警监测技术,并开展行之有效的防范治理,可对蓝藻水华现象进行控制,甚至消除。本文主要介绍了蓝藻水华预警监测技术,并结合太湖实际情况建立了一个太湖湖泛预警监测系统,并提出了相应的蓝藻水华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太湖水污染与富营养化问题依然突出,太湖底泥清淤作为工程治理手段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太湖底泥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污染源构成和湖泛发生机理的研究,以及已经实施的太湖清淤疏浚效果的分析,表明清淤对改善太湖水质或抑制蓝藻暴发的效果十分有限,且存在诸多问题,以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为目标的太湖底泥大规模清淤疏浚须谨慎决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回顾江苏省水利部门2007年以来太湖蓝藻水华及湖泛防控工作进展,总结了太湖蓝藻预警、打捞处置、藻泥利用以及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同时,分析了现阶段太湖安全度夏面临的蓝藻生物量居高不下、应急防控成本增加、监管能力不足等难点问题,提出了加快骨干引排工程建设、提升蓝藻水华防控能力、加快构建信息化监管平台,以及健全应急防控标准体系等工作建议,为提升太湖应急防控工作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太湖蓝藻监测及暴发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及时掌握太湖蓝藻发生和暴发状况,为保障流域供水安全和太湖富营养化治理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以1996-2008年太湖各湖区藻类监测资料为基础,结合蓝藻历史变化状况,对太湖13 a的藻类群落组成、优势种的构成、数量和季节变化,以及蓝藻暴发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太湖9个湖区分区进行蓝藻暴发特征分析,探讨治理蓝藻水华的措施.结...  相似文献   

11.
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了推进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进程,从外源控制、内源治理以及调水引流3个方面总结了自2007年太湖发生无锡供水危机事件以来,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途径与阶段性成效。针对未来水环境改善面临的关键问题:①入湖污染物总量仍远超湖体的纳污能力,②蓝藻生物量仍居高不下,③沿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难度很大;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创新与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下一阶段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实施太湖流域综合治理与管理改善流域水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湖流域河湖水体污染和水环境恶化导致水源地水质问题十分突出.太湖蓝藻暴发导致周边城市供水危机.在分析太湖蓝藻暴发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改善流域水环境的根本措施是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太湖水环境治理工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分析了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发生水危机后,实施调水引流、蓝藻打捞、湖泛监控、河湖清淤等水利项目所取得的明显成效和经验;针对目前太湖水环境治理中面临的新问题和贯彻新时期治水方针的要求,提出了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新一轮治太水利工程建设,从加强河湖连通、河湖疏浚整治和城市"活水"工程建设的实践,阐述了这一方法论的科学性、有效性;系统思考了完善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环太湖各水资源分区入出湖总氮负荷与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基于2012~2018年环太湖各水资源分区水质水量监测资料,计算分析了各水资源分区年、季(蓝藻暴发期)尺度入出湖总氮负荷与浓度的年际变化及其负荷贡献率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环太湖入湖总氮多年平均浓度明显高于出湖,各水资源分区年、季尺度入出湖总氮浓度的年际变化特征相似,总体而言,湖西区、浙西区、武澄锡虞区年、季尺度入湖总氮浓度明显高于阳澄淀柳区和杭嘉湖区,西太湖出湖高于东太湖出湖,入出湖水质均未出现显著改善。环太湖入湖总氮多年平均负荷远大于出湖,各水资源分区年、季尺度入出湖总氮负荷年际变化规律相似,湖西区、浙西区在环太湖入湖负荷中的贡献排名前两位,在出湖负荷中太浦河的贡献最大,蓝藻暴发期武澄锡虞区入湖总氮负荷对全年的贡献最大,蓝藻暴发期太浦河和望虞河出湖总氮负荷对全年的贡献受丰枯年份变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陈立新 《江苏水利》2012,(10):33-34
太湖蓝藻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自然现象,然而,2007年5月29日太湖无锡水域的蓝藻大暴发却令人们对其关注度大幅提升。为了重现往日的“太湖美”,无锡市滨湖区水利局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市区党委、政府“治理太湖保护水源”的号召,举全区之力,重拳出击,铁腕治太,大力推进蓝藻防治攻坚战。  相似文献   

16.
李霞  张建华  殷鹏  陆隽  华萍  刘茗 《江苏水利》2023,(3):22-24+29
根据太湖水量、水质、底泥和蓝藻监测资料,从外源总磷(TP)输入和内源磷循环2个角度,系统分析太湖水量、水质、底泥、蓝藻等要素与湖体TP质量浓度的关系,揭示了影响太湖TP升高的主要因素,为新一轮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2007年5月底,太湖暴发蓝藻生态灾害直接导致无锡市供水危机.这一事件再次警示我们:加强湖泊资源管理与保护,维护湖泊的健康生命,是新时期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无锡蓝藻生态危害发生后,江苏省水利厅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水利部和太湖流域管理局的支持下,立即启动应急管理机制,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落实应急治理措施,为及时化解供水危机,控制蓝藻危害,保障太湖水源地安全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在应急处理太湖蓝藻生态危害的实践中,也引发了一些对湖泊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太湖蓝藻暴发风险依然较高和未来规划引水量增加的背景下,摸清多年来望虞河出入太湖磷通量具有重要意义。以引江济太工程的望虞河-太湖为研究对象,计算2007年以来望虞河出入湖磷通量,以期为研究引江济太工程对太湖磷循环及水质长期影响提供关键数据。基于2007—2021年望虞河出入太湖水量数据和入湖断面水质数据计算了望虞河出入湖磷通量。结果表明,望虞河年入湖磷通量17.97~199.36 t,年均87.09 t,净入湖磷通量累计237.46 t,对受水区贡湖湾造成高磷素负荷冲击。  相似文献   

19.
陈红卫 《江苏水利》2008,(12):24-25
大纵湖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最大、最深的湖泊,在消减区域洪峰、调蓄和净化水资源、维持生态多样性、保障和促进沿湖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沿湖地区人民在向大纵湖索取的同时,忽视了有效保护,导致其资源不断减少,功能效益不断下降。“太湖蓝藻事件”已敲响警钟,加强大纵湖合理开发和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2007年4月底,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对无锡市供水造成了严重成胁。为缓解供水危机,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引江济太应急调水10.04亿m^3,有效缓解了无锡供水危机。实践证明,实施引江济太有利于改善太湖水质和河网水环境、水生态,提高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