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选取4个完全相同的ASBR反应器(R1、R2、R3和R4)分别接种氧化沟污泥,Anammox污泥:氧化沟污泥(VSS∶VSS)=1:100,Anammox污泥:氧化沟污泥(VSS∶VSS)=1:50,Anammox污泥:氧化沟污泥(VSS∶VSS)=1:10。R3和R4反应器分别运行至第20天和第6天时,ΔNO2--N/NH4+-N和ΔNO3--N/NH4+-N比值趋近理论值,总氮去除率≥70%,标志着Anammox反应启动成功。高通量测序和qPCR结果显示R1和R4反应器关键功能菌群丰度存在明显差异,反应后期R4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菌hzsB功能基因占总菌比例为67.38%,说明R4具备稳定高效的厌氧氨氧化性能。本研究通过调整厌氧氨氧化与氧化沟污泥比例实现了Anammox反应的快速启动,为解决Anammox工艺启动时间长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处理含SO42-废水中,选定COD/SO42-=2,上流速度U为0.51m.d-1,进水量Q为1L.d-1,水力停留时间HRT为0.9d,研究微量金属元素Fe2+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对降解废水中SO42-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Fe2+能促进厌氧污泥颗粒化,从而提高SO42-降解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快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形成,研究了氮负荷对厌氧氨氧化菌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通过逐步改变进水基质含量和降低HRT的方式,考察不同氮负荷及冲击条件下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可颗粒化程度、沉降速度、MLSS含量、ρ(MLVSS)/ρ(MLSS)以及氮去除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进水基质含量对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形成具有双重影响,当进水NH+-4-N、NO2-N的质量浓度分别低于170、187 mg/L时,有利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形成,高于此值时SGR、MLSS含量、ρ(MLVSS)/ρ(MLSS)、活性下降;缩短HRT能够缓解过高基质浓度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抑制作用,提高反应器上升流速有利于形成优质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当HRT为20 h时,428.4 g/(m3·d)为适宜的氮负荷。在反应器条件变化时,相比于絮状污泥,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具有较强的抗负荷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4.
UASB启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兴  付金祥  孙文章 《辽宁化工》2006,35(1):18-19,36
研究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的启动过程。结果显示:在中温条件下(35±1)℃,接种普通厌氧污泥,通过逐步增加反应器负荷,经过61天的运行,完成污泥颗粒化。此时进水CODCr为5736 mg/L,有机负荷10.13 kg CODCr/(m3.d-1),产气率达到0.33 m3/kg CODCr,CODCr去除率92.8%。形成的颗粒污泥内部为黑色,外部包裹一层白色胶状物质,粒径大部分在1~2 mm。  相似文献   

5.
采用3组气提式序批反应器(SBAR),以絮状污泥为接种污泥,用人工配制的模拟生活污水,在投加不同的晶核物质的条件下,研究投加不同的晶核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的影响。其中,R1(对照组)、R2(投加厌氧颗粒污泥)、R3(投加破碎后的厌氧颗粒污泥),经60 d好氧颗粒污泥成熟,成熟颗粒污泥SVI降到35 mL/g,COD去除率达到95%。可以看出,破碎厌氧颗粒污泥的投加比普通絮状活性污泥更有利于促进絮状污泥的颗粒化,但R3中形成的颗粒形状不均匀,且稳定性、抗冲击能力较差,在温度降低之后,R3也最先破碎。  相似文献   

6.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和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化工》2021,49(6)
采用自制的UASB(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接种产甲烷颗粒污泥,以自配含有氨氮和亚硝态氮的水为进水,来研究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启动和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运行150后,氨氮(NH~+_4-N)和亚硝态氮(NO~-_2-N)的去除率稳定在50%左右,硝态氮(NO~-_3-N)有明显增加,表明厌氧氨氧化反应启动成功;在温度为30~35℃,pH为7~7.5,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 COD为100~200 mg/L,NH~+_4为89.3 mg/L,NO~-_2为100 mg/L,即NH~+_4:NO~-_2=1:1.12时,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7.
不同污泥负荷厌氧-好氧间歇式活性污泥工艺除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厌氧-好氧-间歇式活性污泥系统,探讨了反应温度分别在15、25℃下COD污泥负荷对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将进水TP的质量浓度恒定为(10±0.5)mg·L~(-1),以比较厌氧段末和出水TP的含量.结果表明,在2个温度条件下,随着COD污泥负荷的升高,出水TP含量降低,当COD污泥负荷≥0.46 mg·mg~(-1)·d~(-1)时,出水TP的质量浓度低于1 mg·L~(-1);厌氧段释磷量与COD污泥负荷均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y_1=0.72+71.91_x1(25℃),y_2=2.81+73.3_x2(15℃);在COD污泥负荷相同条件下,15℃时TP去除效果比25℃平均高5%左右.  相似文献   

8.
厌氧氨氧化污泥启动EGSB反应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接种低温(4℃左右)下存放18个月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处理模拟废水,研究如何用长时间低温保存后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启动反应器。在温度(34±1)℃、进水pH为7.40~7.64、DO的质量浓度控制在0.10 mg/L以下成功启动反应器。运行110 d后,进水TN负荷最高可达2.3 kg/(m.3d),NH4+-N、NO2--N去除率分别为90.93%、99.76%,出水pH明显高于进水,平均达到7.99;第135天在反应器中发现有红色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第165天厌氧颗粒污泥布满球状菌。  相似文献   

9.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是一种间歇运行的高速厌氧生物反应器,污泥颗粒化、非稳态运行和反应与沉淀集于一体等重要特征,为其高效的固液分离提供了条件.试验考察了ASBR反应器在MLSS为9.0~30g/L,进水OLR(COD)为=3~10g/(L·d),进水F/M(COD)为0.19~1.1g/(g·d)时,对其颗粒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ASBR表现出优良的沉降性能,影响污泥ZSV和SV、SVI的主要因素是MLSS,ZSV和SV、SVI对MLSS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而进水F/M与SV和ZSV、SVI之间无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采用添加多层多孔板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接种混合污泥,于78 d内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第75天,反应器对NH4+-N和NO2--N的去除率达95%以上,容积氮去除负荷达0.525 kg/(m3·d)。启动后,快速提高进水基质浓度,反应器出现抑制现象,且抑制前后三氮之比具有显著变化。运行后期,底部出现红棕色污泥。与普通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相比,其具有喷动床效应及水利筛分作用,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在Moldflow分析软件的基础上,对显示器后壳进行仿真研究,以翘曲变形量为质量指标,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单因素变动实验,保持注射工艺参数不变,研究显示器后壳底座连接口对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对数据进行图表分析,结果表明显示器后壳尺寸定位68.58 cm(27英寸)时,底座连接口选用圆形,连接口位置距离底边26 mm,尺寸...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In spinning basalt fibres, the drafting force is in the same range as in spinning of glass fibres. The effect of the drafting force can not be considered in the calculation for the strength and rigidity of the bottom of the spinneret.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Khimicheskie Volokna, No. 5, pp. 47–50, September–October, 2007.  相似文献   

18.
19.
20.
详细介绍了紫苏糖生产过程中硒粉的生成、特点、再生利用的工艺流程及设备要求,同时介绍了其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处理方法及设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