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莉  韩健  杨超  刘颖  潘攀  郝晓平 《润滑油》2020,35(1):13-20
废润滑油再生从能源与环境保护来看是处理废油的最优选择。文章主要介绍废油再生的必要性和废油再生物理及物理化学方法,对比了国外先进的Hy Lube、Revivoil、CEP、MRD溶剂萃取和加氢工艺,并简单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废润滑油再生油的全加氢、萃取-絮凝法、NMP混合溶剂精制、分子蒸馏技术、吸附剂等工艺。我国的废润滑油再生技术正朝着工艺更环保、回收高效率、产品高品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中阐述了我国废润滑油净化处理再生工艺方法,包括复合溶剂回收、分子蒸馏技术、加氢工艺、膜分离技术等。根据我国目前废润滑油的净化再生现状,这些工艺能够有效去除废油中的污染成分和有效地改善油品的质量,符合我国废润滑油的再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废润滑油再生技术现状及行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的主要工艺路线、废润滑油再生后的主要用途以及废润滑油的再生技术,重点描述了蒸馏-加氢废油再生技术。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行业的发展情况:国外首先从法律上规范和支持废润滑油的再生行业,使废润滑油的回收和再生逐步走向专业化、规模化;我国的废润滑油再生行业到目前为止政策和法律的规范和支持力度不够,导致我国废润滑油回收、再生企业的规模小,技术落后。  相似文献   

4.
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是节约润滑油的一个重要措施。它既有利于合理利用石油资源,也有助于防止污染环境。人们往往把用过了的润滑油称为“废油”,这是不恰当的。其实“废油”不废,它们完全可以通过适当的再生工艺,炼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其使用价值可以和从原油中炼出的新油一样。  相似文献   

5.
安鸿儒 《润滑油》1993,(3):35-35
近年来,我国废润滑油回收量又步入了低谷,大量废油资源流失浪费,至使我国原有160多家定点废油再生厂开工率一般不足20%,例如南昌石油化工厂,往年回收废油1100多吨,而1992年回收废油不到150吨,其它各厂大都如此。定点废油再生厂废油回收量减少的原因何在?主要是我国没有制定有效的废油再生法规。以前虽有润滑油交旧供新的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又忽略了原有文件的存在,废油回收一直没有纳入法制轨遭。价格市场逐步放开后,润滑油“交旧供新”的制度也失去了效力我国废油回收早已处于无政府状态,废油大量烧倒、流失和粗加工,对能源造成了极大的浪  相似文献   

6.
废润滑油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中产生的液体废弃物,具有污染性和资源性的双重特征,通过溶剂精制再生技术可以实现废油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可持续化循环利用。文章简述了单一溶剂、组合溶剂、溶剂添加助剂技术再生废润滑油的研究现状,明确了溶剂精制技术再生废润滑油效率高、潜力大、灵活性强等优点,但是存在溶剂种类杂、数量多、再生效果参差不齐等缺点。分析表明通过建立废油再生溶剂“谱系”,采用热力学相平衡理论研究不同“谱系”再生溶剂的溶解能力与选择性规律,可建立筛选兼具溶解力与选择性再生溶剂的理论方法,为促进和发展我国溶剂精制再生废油技术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蒸馏一加氢工艺再生废润滑油技术原理,以及目前采用的两种典型蒸馏-加氢废油再生工艺流程,它们分别是PURALUBE(德国)股份有限公司采用的HyLube工艺和意大利Viscolube公司采用的“REVIVOIL”工艺,并列出了再生润滑油基础油的产品性质。  相似文献   

8.
由我国专家自己研究成功的絮凝法废油再生新工艺(BFORR)通过国家鉴定。利用该工艺生产的再生内燃机油加入国产复合添加剂后,油品质量达到SD级汽油、机油标准。该发明突破了我国废油再生技术“瓶颈”,为我国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开创了新局面。 新工艺是在现代絮凝理论指导下合成与应用的,能使废油中因未充分燃烧所形成的亚微米级炭粒、烃类氧化物、胶质及因机体表面摩擦和添加剂破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流体萃取再生废润滑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健  范耀华 《润滑油》1993,(3):38-41
对超临界流体萃取再生废润滑油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流体萃取再生废润滑油过程具有较好的脱除酸性变性氧化物及残留添加剂的能力。再生工艺可以按粘度为序将润滑油分离为不同的馏分。是一种有竞争力的废油再生工艺。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发展了许多再生新工艺,废润滑油再生技术,最近又兴起,近期关于废润滑油再生新工艺发表了200多篇专刊摘要。已工业化和采用较多的有以下几种再生工艺硫酸白土精制在过去多年中,世界最主要的废油再生工艺是硫酸白土精制,它具有设备比较  相似文献   

11.
《润滑油》2017,(6)
新的环保形势下,润滑油发展方向必须适应新的环保要求,废润滑油不经处理排放,势必造成环境污染,而废润滑油中大部分组分并未变质,可以通过精制再生。传统的废油再生工艺由于其本身技术缺陷,存在二次污染的致命缺点,文章主要阐述了新环保形势下,一种新型无污染的环保型废油再生工艺。此工艺废除了旧的废油再生工艺中硫酸、白土等污染源,利用自己独立研发的蒸馏装置、萃取溶剂及脱色砂再生工艺,保证生产安全、环保,彻底实现从蒸馏至最后产品,工作环境安全、密闭、无三废产生。生产的基础油成本低、质量好、收率高,无废水、废气、废渣三废的产生,产品质量远远超过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的Ⅰ类基础油,产品指标达到Ⅱ类基础油的指标,符合当前形势下国家的新型环保政策要求。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规定,废润滑油属于危险废物,代号为HW08。废润滑油产生的渠道主要有交通运输废油和工业废油两大部分,在废润滑油中所占的比重分别约为55%和45%。废润滑油经过科学、合理、适当的工艺技术可以再精炼成符合API基础油标准的合格基础油,形成润滑油的环保"闭环"。规范收集、再生处理废油具有显著的环保和经济效益。文章主要介绍了废润滑油的产生来源以及各种再生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刊再次发表白土高温精制废油再生工艺的文章(前文见《润滑油》1990(6),47~49),以期加速废油再生无酸精制工艺的研究。废油再生硫酸精制工艺必须改掉,也应改掉。但是国外目前发展的以加氢精制为主的精制工艺路线对我国却不合国情,那么适合中国国情——废油再生厂分散、工艺落后、资金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的无酸再生精制合理工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废润滑油再生行业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列举了废润滑油再生行业出现滑坡的现象,认为我国废润滑油再生行业滑坡的根本原因是行业的不成熟、不健康,无章可循、无法可依是这个行业陷入困境的症结所在。结合国外废润滑油再生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做法,指出了建立市场经济的机制和秩序、确定废油再生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位置的发展思路,并提出了健全法制、规范市场、调整行业结构、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1发达国家废润滑油回收和利用的评价原则废润滑油的回收和利用必须满足环境友好和可应用标准。其中,污染水平和粘度指数是两个关键的指标。在欧洲,再生油主要根据氯含量来分类,这主要是由于氯化物对人体有害,废油再生工艺需要采用复杂的精制工艺。欧盟规定,废油中的氯含量不能超过50ppm。具有较高粘度指数  相似文献   

16.
废润滑油再生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硫酸-白土精制工艺、溶剂精制组合工艺、加氢精制组合工艺综述了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我国废润滑油再生技术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7.
我国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及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徐先盛 《润滑油》1993,(3):1-6,11
废油再生加工不仅具有保护环境,同时还有节约资源的意义。国外侧重前者,立法健全,废油再生加工向大型化和无酸精制工艺发展;国内侧重后者,而且处于自发自流状态,废油再生加工业处于小型化,工艺仍基本上为硫酸精制工艺,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无酸精制试验工艺不尽人意,举步维艰。建议设立机构,健全法规,制定我国废油再生加工策略,改革现行落后面貌。集中技术、人力、资金,加速开发蒸馏—简易溶剂精制—白土补充精制这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废油再生加工新工艺,达到投资省、见效快,可在现有装置改建,适应性广,产品达到中性标准、综合收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目的。加强废油再生加工策略和技术的国内外交流,为振兴我国废油再生加工业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机器及设备上使用过的废润滑油(简称废油),在经过再生处理后,仍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文在强调了废油的危险性的同时,指出了分类管理废油的必要性,对废油处置工艺的发展进行了简述,针对我国自身情况,提出了废油回收新模式,并对废油回收行业的发展作了展望。未来废油回收产业需要通过政府的支持,走向规模化与集中化,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支持回收过程,以实现废油安全回收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目前我国润滑油再生工艺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新技术设备在废油再生中的使用情况,并提出了当前润滑油再生研究动向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废润滑油的再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能源的紧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日益得到各国的重视,将废润滑油再精炼成润滑油基础油的工艺由此得到迅速发展。文章介绍了废润滑油再精炼的一般步骤,并具体介绍了几种国外和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常用的再精炼工艺,指出了废润滑油再生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