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用遥感技术,结合高精度滋法测量等野外调查资料,对294界标地区围岩蚀变异常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研究表明,本区铁染、羟基蚀变异常遥感信息分布于断裂构造的旁侧,以NE向、近EW向呈带状分布为主,并且与已发现矿床(点)具有很好的吻合性.表明蚀变异常遥感信息在某种意义上能够指示出成矿的潜在部位,对进一步找矿勘查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从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和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构造、地层、岩性、岩浆、变质、金的赋存状态等方面)阐明了李坝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总结出了异常 构造 岩脉 蚀变四位一体的综合找矿标志.深大断裂的旁侧次一级断裂构造是主要的控矿构造(容矿构造),并决定着矿体的大小、形态和产状;矿区内岩体、岩脉的出露与成矿关系较为密切,泥盆系碎屑岩是含矿的主要岩石;特定的异常元素组合(Au-Ag-As-Sb-Pb-Zn)指示金矿体的存在,化探是找矿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激发极化法探测断裂蚀变带型金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断裂蚀变带型金矿主要受断裂带控制,同时含矿热液与断裂两侧围岩发生绢云母化、硅化等蚀变使得含矿热液中的黄铁矿合金产生沉淀.利用中间梯度激发极化法中的视电阻率ρs确定断层及蚀变带,利用视幅频率Fs确定蚀变体中黄铁矿化程度.对河北易县孔各庄金矿进行探测,结果表明:利用中间梯度激发极化法的视电阻率ρs可确定断层蚀变带的分布范围;利用视幅频率Fs能进一步区分断层两侧白云岩蚀变体中的黄铁矿矿化程度;利用ρs等值线分布规律可判断剖面内白云岩、蚀变白云岩及断层破碎带的存在部位及产状;根据Fs等值线的梯度变化和Fs等值线的形态可圈定含金黄铁矿化白云岩的赋存空间,间接探测金矿.  相似文献   

4.
以ASTER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甘肃酒泉以花牛山为中心的研究区域提取矽卡岩化、泥化-绢英岩化、青磐岩化和铁染矿化蚀变.首先根据这4种蚀变典型矿物的光谱特征设计了对应矿化蚀变的提取方案,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提取成功后,又把提取结果与地层、构造、已知矿点进行了叠加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除铁染异常吻合程度较低外,其余3种异常信息提取结果与野外实际分布相一致,充分表明利用ASTER提取的蚀变信息对于勘探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骅坳陷白水头断裂系统生长模式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系统分析白水头断裂系统的断层组合、构造样式、主干断层及次级断层生长模式的基础之上,结合区域构造背景、伸展边界条件及断层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该断裂系统的形成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区域构造背景下存在的伸展边界控制了整个白水头断裂系统总的构造格局.进一步证实了区内右旋走滑作用与伸展作用的相互耦合,致使次级断层沿走滑构造带出现转向或中断.断裂系统及系统内部断层间的运动学关系表明白水头断裂系统在古近纪是受两个构造动力控制,其一是地幔热作用引起岩石圈北西-南东向引张作用,其二是北北东向深断裂带的右旋剪切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西华山地区铜矿调查工作中缩小矿产勘查范围,进一步指明铜矿勘查方向,以调查区构造形态和矿化蚀变带为研究对象,利用现代遥感技术,选取法国Spot5和美国陆地卫星ETM为遥感信息提取数据源。采用面向特征主分量选择法(克罗斯塔技术)进行蚀变信息提取,并利用目视解译法结合光谱特征,对调查区线、环构造和区域地层岩性进行遥感解译.在本次解译结果和蚀变信息提取的基础上,通过对调查区区域构造特征、成矿条件的详细分析表明,遥感影像线环构造明显,可以有效区分岩性、提取地层与隐伏构造信息。区内铜矿化与线性构造关系十分密切,矿化体多受北东一南西向断裂控制,东南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最终利用解译信息编制了线环构造解译图,并成功圈定成矿有利地段,为该调查区铜矿调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青岗坪金矿位于华北地块南缘熊耳山变质核杂岩中部,其矿化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熊耳山变质核杂岩之拆离断层和次级断裂是该区的主要控矿构造,矿体主要赋存在层间破碎带中部的强硅化蚀变岩和蚀变糜棱岩中,金品位平均为7.04×10-6;成矿流体的1δ8OH2O为2.7‰-6.6‰,δDH2O为-63.1‰--96.3‰,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石英包体测温结果为347.5-370℃,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中高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重庆巫山地区的地质研究程度和对其矿产资源潜力进行评价,以Landsat 7ETM+遥感数据为基础信息源,根据工作区遥感影像特征和1∶20万地质图,采用目视解译的方法,对工作区地层、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进行遥感解译,并采用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比值-主成分分析法提取铁染和羟基蚀变异常信息,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探讨.在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典型矿床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地层、构造和蚀变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圈定成矿预测区,为矿产资源勘查和潜力评价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湖金矿区F5是小秦岭金矿田大型控矿构造之一,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并为后期含金热液所充填、交代、蚀变.F5断裂带为一韧脆性剪切带,断裂带内主要有金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两种金矿成矿类型.石英脉型金矿严格受断裂控制,断裂沿走向和倾向成舒缓波状展布,在断裂倾角较缓或构造交汇部位是石英脉型金矿较为有利的成矿段.蚀变岩型金矿赋存于F5控制的含金石英脉外围一定范围内的次一级构造节理群中,蚀变岩型金矿具有矿体厚大、矿化均匀、品位较低等特点.根据以上成矿规律,通过工程验证在F5西段发现了两个具有工业意义的盲矿体.  相似文献   

10.
谢家沟金矿是近年来在胶东半岛发现的一个大型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矿床位于焦家-新城断裂和招远-平度断裂之间,区内围岩蚀变发育广泛,具有多期次,并与构造期次有着密切的联系.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绢英岩化、绿泥石化、钾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以及高岭土化,蚀变分带明显,蚀变强度与金矿化关系密切.近期研究表明,该金矿与早期的韧性剪切活动以及后期的脆性改造有成因联系,金矿化与围岩蚀变的主要期次同时形成.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山东海阳土堆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了地层、断裂、裂隙构造等方面的矿控条件,通过分析矿控条件认为:荆山群分布区是寻找该类型金矿的地层标志;NE向的断裂带中,绢英岩化、绿泥石化、钾化、硅化、黄铁矿化等蚀变特征是寻找金矿(化)体的围岩蚀变标志,新元古代岩体及燕山晚期脉岩发育是寻找该类金矿的岩浆岩标志。  相似文献   

12.
东天山康古尔塔格地区遥感信息与矿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天山康古尔塔格地区是重要的Au成矿带,利用该区ETM遥感数据,运用HIS空间变换和主成分分析技术,进行数据融合和图像增强处理,提取了小构造和岩石蚀变信息;通过与矿床(点)、地层、地球化学异常等信息叠加,ETM 遥感图像能很好的反映韧性剪切带、岩体和蚀变特征.因此从遥感信息中解译直接找矿信息(控矿构造与蚀变信息)是有效、经济、快速的地质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天池抽水蓄能电站库区存在热液作用下形成的蚀变岩,岩石的蚀变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岩体的工程地质特性,进而对工程区坝体及地下厂房的安全性造成了影响.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采样分析,以宏观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该区蚀变岩的蚀变成因、类型、分布,并以此评价坝区岩体的工程地质特性.通过蚀变岩的物理及力学性质试验,深入研究了蚀变岩...  相似文献   

14.
基于ETM~+的青海省拉陵灶火下游地质找矿遥感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ETM+数据提取岩矿石蚀变异常信息在新疆东天山荒漠戈壁等地区矿产勘查中有着成功的应用.本文研究的青海省拉陵灶火下游地貌为荒漠戈壁区,植被稀疏,基岩裸露,具有与东天山地区极为相似的景观,很适合于应用遥感信息找矿.在本研究区矿产勘查中,分析己知矿床(点)的矿化蚀变类型及其岩石蚀变波谱信息特征,通过将其与研究区内未知矿床点的地物遥感异常信息波谱对比研究,结合地质分析的方法,进行遥感矿化蚀变异常成因解析与预测找矿.本文以基于ETM+数据的地质遥感蚀变信息异常提取技术在铁多金属矿找矿中的有效应用为例,说明基于ETM+数据的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技术在矿产勘查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北山金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矿区内与华力西晚期中酸性浅成岩浆建造有关的蚀变、矿化广泛发育,矿区东部与中酸性浅成岩浆建造有关的脉状蚀变岩型金矿化已达小型矿床规模.通过在矿区开展的综合物化探快速评价工作,在矿区西部发现了面积达2km^2,作SN向展布的大规模面型高相位电性异常,其峰值达47mrad,一般均在15mrad以上。同时在电性异常之上叠加有Au,As和Sb的面型化探异常。结合区内金矿与中酸性浅成岩浆建造密切相关的事实,表明矿区西部很可能存在寻找次火山斑岩型隐状—半隐状金矿的潜在远景。  相似文献   

16.
在对浙江泰顺县白岩矿区叶腊石矿矿床地质特征描述的基础上,对该区的萤石矿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属于火山热液蚀变交代次生石英岩型矿床,其成矿模式为崩塌堆积型,成矿方式以顺层交代蚀变为主,成矿作用与富铝火山碎屑岩、潜火山岩侵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处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拱坝,坝肩岩体稳定性问题是其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某水电站拱坝右坝肩发育有靠近坝体的蚀变集中带及沿该集中带的多条断层,左坝肩在坝肩槽不同高程有多条断层出露,地形地质复杂。为了正确合理地研究其坝肩岩体的稳定特性,根据水电站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充分考虑拱坝左右坝肩的主要断层及蚀变带等不利地质构造,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拱坝及坝区岩体在正常运行及温降工况下的应力场,采用点安全系数法分析坝肩岩体在加固和未加固的情况下的稳定性,并运用综合强度储备法评价坝肩的极限承载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坝肩岩体点安全系数均处于合理范围内且相对较高,综合安全系数相对较大,说明坝基加固措施合理有效,坝肩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8.
将华县西沟钼矿与邻近的金堆城、大石沟钼矿进行地质对比。华县西沟钼矿具有类似于大石沟钼矿的成 矿类型及金堆城钼矿的矿化蚀变特征;西沟钼矿中石英脉的气液包裹体测试,均一温度为200℃~300℃,属于 中温热液矿床;石英脉的稀土元素研究证明西沟地区兼有金堆城、马河、大石沟钼矿床含矿石英脉的稀土配分曲 线特征,具有多期热液活动。同时对西沟地区控矿因素与矿化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本区具有钼多金属成 矿的潜力,并提出了其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铁木尔特热水沉积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矿床地球化学以及交代蚀变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成矿热水的形成机理,即是深部烃碱流体成矿作用系统演化到最后阶段的产物。同时,探讨了烃碱流体碱交代作用过程及其成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