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黄涛  赵军 《煤气与热力》2007,27(8):71-72
建立了太阳能热泵供暖实验系统,探讨了在不同太阳辐射情况下系统的运行方式,对太阳能热泵供暖系统进行了供暖实验研究。太阳能热泵供暖系统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基本能够满足供暖要求。  相似文献   

2.
北方农村地区的传统燃煤锅炉供暖模式不仅能源利用效率低且环境污染严重,亟待推行清洁、高效、可持续的农村供暖新模式。太阳能+生物质供暖模式是多种清洁能源协同供暖方式,在太阳能充足、生物质易获得的华北地区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太阳能+生物质供暖系统用于秦皇岛农村某典型建筑中,并对该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长期实时监测。基于实测数据分析该典型建筑供暖房间的热舒适性、系统供热量和太阳能集热器性能,利用费用年值法对系统经济性评价,采用模糊数学法对该系统与传统燃煤锅炉供暖系统在初投资、运行费用、设备寿命、施工维护难易、安全性和环境效益六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供暖期室温相对稳定,基本维持在较舒适的13~16℃;供暖期总供热量约为12 482 MJ,其中太阳能贡献率68.87%,太阳能集热器效率为33.35%;该系统费用年值较低,每年节省煤燃料1193 kg;模糊数学法综合评价表明该系统综合评判因子较高,其中运行费用、设备寿命、安全性和环境效益均优于燃煤锅炉供暖系统,对北方农村建筑供暖,节能改造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太阳能供暖系统的高效运行,本文采用TRNSYS软件对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不同蓄热水箱体积与集热面积配比(VAR)下复合供暖系统的集热效率,有效集热量及空气源热泵供热量的变化情况,设计7组VAR参数,分别为0.235 rn,0.115m,0.073 rn,0.053 rn,0.041 m,0.033 m和0.027 m.结果 表明:随着VAR的减小集热器的平均集热效率和有效集热量有所减小,且随着VAR的减小集热效率降低的幅度也有所增大.随着VAR的减小,空气源热泵供热量有所增加,且空气源热泵的供热量在11月份和3月份较少,1月份最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太阳能供暖系统的高效运行,本文采用TRNSYS软件对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不同蓄热水箱体积与集热面积配比(VAR)下复合供暖系统的集热效率,有效集热量及空气源热泵供热量的变化情况,设计7组VAR参数,分别为0.235 rn,0.115m,0.073 rn,0.053 rn,0.041 m,0.033 m和0.027 m.结果 表明:随着VAR的减小集热器的平均集热效率和有效集热量有所减小,且随着VAR的减小集热效率降低的幅度也有所增大.随着VAR的减小,空气源热泵供热量有所增加,且空气源热泵的供热量在11月份和3月份较少,1月份最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太阳能供暖系统的高效运行,本文采用TRNSYS软件对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不同蓄热水箱体积与集热面积配比(VAR)下复合供暖系统的集热效率,有效集热量及空气源热泵供热量的变化情况,设计7组VAR参数,分别为0.235 rn,0.115m,0.073 rn,0.053 rn,0.041 m,0.033 m和0.027 m.结果 表明:随着VAR的减小集热器的平均集热效率和有效集热量有所减小,且随着VAR的减小集热效率降低的幅度也有所增大.随着VAR的减小,空气源热泵供热量有所增加,且空气源热泵的供热量在11月份和3月份较少,1月份最大.  相似文献   

6.
针对利用太阳能、地下水的一种节能型生态住宅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提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对一个测试房间的房间温度和能耗分析,表明太阳能、地热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于生态住宅供暖系统,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节能效益和环境效益,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研究沈阳市典型房间采用太阳能与外网联合的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经济性,包括系统初投资、费用年值等,为太阳能采暖系统的研究与推广提供参考。以沈阳市某71.52 m2的典型房间为例,利用自行开发的太阳能与外网联合供暖计算软件,对比典型配套太阳能供暖系统的初投资值、费用年值及回收年限值等,并作出简要分析。利用软件计算得出典型配套系统的初投资、费用年值等经济性参数对比表,针对沈阳市70 m2左右的采暖房间而言,若采用太阳能与外网联合的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初投资值大约在3万~5万元不等,回收年限均在10年以上。对于沈阳市普通热用户,从人居收入方面考虑,选择初投资值较低的太阳能与外网联合供暖系统是比较经济的;对于初投资值很大的决定性因素是较高的太阳能集热器价格,因此降低太阳能集热器价格将有利于太阳能供暖系统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供暖系统的设计和实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太阳能供暖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主要设计参数和经济效益等,并介绍了一个太阳能供暖系统的实测情况.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太阳能热泵供暖系统的组成。结合拉萨市西藏科技厅太阳能热泵供暖示范工程,对太阳能热泵、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太阳能热泵供暖系统工作正常,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节能及舒适性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该项技术在国内外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本文在对比分析当前传统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热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拼装反射式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并对拼装反射式地板辐射供暖单元进行了优化设计,建立了拼装反射式地板辐射供暖的实验系统。而后,利用SWP-SSR-M型智能化64路巡检仪等测试仪器对该实验系统进行了现场实测,并与传统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热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拼装反射式地板辐射供暖单元实现了模块化,可干式施工,且施工方便;拼装反射式地板辐射供暖单元向下传热损失仅为17.3%,保温效果良好;该供暖系统地板辐射散热率为62.3%,辐射率高;在相同供热量的情况下,与传统地板辐射供暖房间相比,拼装反射式地板辐射供暖房间的室内空气温度高1.3℃,地板表面温度高2.1℃;在热源、运行费用相同的情况下,拼装反射式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比传统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成本费用低,初投资少。  相似文献   

11.
潘云钢  金健 《暖通空调》2007,37(6):53-58
介绍了拉萨火车站供暖系统设计,通过对室内地板供暖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蓄热系统、取热系统等的参数计算和分析,提出了利用太阳能作为供暖能源时,在设计上要注意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庾汉成 《建筑节能》2008,36(3):53-56
结合西宁地区的气象资料,计算太阳能系统集热量与建筑热负荷之间的相对关系;并分析太阳能热泵为热源的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提出利用建筑消防水池作为太阳能热泵为热源的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蓄热水池的一些现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理论计算认为太原地区节能建筑中有效利用太阳能采暖,不仅可以降低供热系统的初投资和维护管理费用,保证居住环境舒适,同时还会取得较大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建筑的地理气候特征影响太阳能在建筑中的收集与利用。以天津市某办公楼项目为例,基于日照遮挡模拟分析确定集热器布置区域,并根据逐时动态冷负荷与热负荷综合情况确定集热器面积,以动态逐时负荷与供热(冷)量匹配的方法辅助备用能源设计,降低了系统的造价,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和建筑供能系统的稳定性,为后续其他项目太阳能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采用f图法对不同的太阳能与水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得出了在西藏地区以散热器为供暖末端时应采用太阳能低温水源热泵辅助供暖系统的结论,并对该系统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6.
太阳能热水系统在住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槿  刘洪彬 《山西建筑》2009,35(23):184-185,232
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技术和产品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并重点探讨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别墅、十二层以下普通住宅、酒店式公寓中适宜的技术方案,综合分析表明: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武婧 《建筑节能》2012,40(2):19-21,37
目前节能玻璃种类繁多,不同气候区建筑外围护结构透光部分选用的玻璃也有所不同.对于采用被动式太阳能系统的建筑,不可盲目使用节能玻璃作为集热部件.被动式太阳能系统集热部件的关键部件(玻璃及框材)应根据气候条件因地制宜的选用.分析了西安农村地区常用的各种节能玻璃的传热系数、太阳能得热系数等性能指标,得出适宜应用在寒冷地区被动式太阳能建筑集热部件的节能玻璃类型.此种材料可有效地提高太阳能得热和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减少采暖能耗.  相似文献   

18.
太阳能热水系统由于太阳能资源的不稳定性特点,需要配置辅助能源.常用的辅助热源形式有电直接加热、燃气加热、空气源热泵加热以及燃油加热.本文利用RETScreen分析工具,以宾馆建筑为例建立太阳能热水系统基准模型,选取太阳能资源分区的四个典型城市,对寿命期内能效状况、减排效果、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太阳能热水系统最佳太阳能保证率和辅助热源的地域适用性,进而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和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保群  康侍民  段凯 《山西建筑》2007,33(27):14-16
综合叙述了图洛姆保温墙、太阳室和太阳能热泵系统、太阳能制冷系统和建筑光电一体式系统等几种太阳能的应用方式,最后对我国太阳能应用的有利条件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