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围岩粘弹性模型有限元模拟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粘弹性理论的对应原理,对轴对称圆巷的粘弹性模型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了该模型位移场的理论解。并利用大型通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轴对称圆巷的粘弹性模型位移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理论解析解和数值模拟解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陈金平  盛建龙 《现代矿业》2010,26(11):11-14
根据金山店铁矿粉矿围岩所具有的瞬时加载时弹性变形和随时间变化蠕变变形趋向收敛的特性,参照现场监测得到的位移 时间曲线,选择Poyting Thomson本构模型,应用有限元位移分析,得到包含粘弹性参数的综合弹性模量E′v(tj,j),考虑开挖步骤对围岩变形的影响,对综合弹性模量进行回归分离出弹性模量E1,E2,粘性系数η,将这些参数应用到类似粉矿巷道的变形预测中,可以预测该围岩不同时刻的变形量和变形稳定时间。  相似文献   

3.
巷道粘弹位移反分析中各种优化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爱钟 《煤炭学报》1996,21(4):370-373
探讨了6种无约束最优化方法在巷道粘弹性位移反分析中的应用情况.从参数初始点的选择、收敛速度、收敛精度和可靠性几个方面的比较,发现对于粘弹性位移反分析问题,阻尼最小二乘法是一种较好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4.
矿山开采地表位移场的大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的有限元变形几何学应用到矿山开采地表位移场的变形分析中,从理论上阐明了有限有几何学能精确地描述地表有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为较理想地处理巷道的收敛变形与围岩力学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应用反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冶铁矿龙洞-74 m水平采矿巷道的围岩力学参数.首先应用正交试验理论确定有限元正分析的围岩力学参数取值样本,运用2D-Sigma有限元软件计算巷道的收敛变形值;然后将有限元计算位移值作为输入样本,相应的围岩力学参数作为输出样本训练BP神经网络;再将实测位移带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反分析得到相应围岩力学参数,以此围岩力学参数作为二次正分析的计算参数进行有限元计算,并比较分析位移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获取围岩力学参数是可行的,其结果符合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6.
巷道围岩支护系统粘弹性分析蠕变柔量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圆形巷道为例,讨论了围岩支护系统应力与变形的时间效应,建立了巷道围岩支护系统粘弹性分析的一种新方法——蠕变柔量法,得到围岩支护系统的适用于反问题的粘弹性应力解与位移解.对于反问题,巷道围岩支护系统的新的粘弹性分析方法,使有支护和无支护围岩可以依据相同的粘弹性反分析的解析方法,识别围岩的力学模型和反演力学参数.解决了粘弹性位移反分析解析方法实用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巷道围岩支护系统粘弹性分析蠕变柔量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琳 《煤炭学报》1996,21(6):591-595
以圆形巷道为例,讨论了围岩支护系统应力与变形的时间效应,建立了巷道围岩支护系统粘弹性分析的一种新方法-蠕变柔量法,得到围岩支护系统的适用于反问题的粘弹性应力解与位移解。对于反问题,巷道围岩支护系统的新的粘弹性分析方法,使有支护和无支护围岩可以依据相同的粘弹性反分析的解析方法,识别围岩的力学模型和反演力学参数。解决了粘弹性位移反分析解析方法实用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依据变温下一般热粘弹性材料的蠕变型本构方程,通过对记忆积分的化简,推导出变温粘弹性有限元方法的一般列式。它适用于各种热粘弹性材料在变温下的有限元计算。  相似文献   

9.
史三元  于洋  于磊  吴超 《煤炭工程》2011,(7):110-112
 摘要:本文在构建钢框架结构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了三种粘弹性阻尼器隅撑支撑布置方案,通过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进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说明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两个方面的计算成果。结果表明,设置粘弹性阻尼器隅撑支撑对结构自振周期影响不明显,但对顶层最大位移和基底剪力的控制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非线性问题的随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摄动随机有限元引入到非线性问题的分析中,得出了非线性问题的摄动随机有限元递归方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位移的一阶和二阶统计量。  相似文献   

11.
马钺  方祖烈  宫伟力 《有色金属》2000,52(2):11-14,10
本文应用四四边形等参单元不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对共道围岩变形进行动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别适用于节理岩体经受大位移大变形大变形等动态情况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不连续动态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静  江权  冯夏庭  胡嫣然 《煤炭学报》2019,44(5):1446-1455
深部高地应力下硐室围岩蠕变力学参数不准已成为制约岩体工程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发展的"瓶颈"问题,因而确定可靠的岩体蠕变参数服务于工程实际成为重点关注的课题,为此提出基于位移增量敏感性分析的高地应力下硐室群围岩蠕变参数的智能反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描述深部高地应力条件下围岩蠕变随时间破坏特征的分数阶微积分的蠕变本构模型,取较为典型的主硐室顶拱位移、拱肩位移和边墙位移作为表征围岩的特性指标,从参数敏感性分析着手,确定模型中对位移较为敏感的5个蠕变参数(瞬时剪切模量、黏性系数、黏弹性剪切模量、黏弹性系数、分数阶系数β),并遵循"大值原则"和"敏感性原则"提取位移增量数据,输入主厂房和主变室等不同位置的现场位移增量监测信息建立多数据融合的适应度函数,采用均匀设计方法构造各参数不同水平组合的学习样本和训练样本,通过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智能优化算法在解的全局空间进行搜索,确定反演蠕变参数值,最终通过灰色关联度和后验差法联合校核位移增量实测值与计算值。实例分析结果不仅表明智能优化算法获得的硐室围岩蠕变参数可靠性高,也验证了该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同时为深部高地应力大型硐室长期稳定性评价时参数确定提供一个新手段。  相似文献   

13.
大浞河铁矿1采区-140 m水平采场进路开挖后,部分巷道围岩随时间推移持续向内收缩,显现出蠕变特性,对正常的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安全隐患。为探明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在一采区中段采场进路巷道进行原位试验,利用圆形巷道测试数据曲线的特点,选取合适的蠕变模型。根据黏弹性蠕变位移公式,借助Origin分析推导出模型所需要的参数。通过增减FLAC3D内置模型的参数项,修改内置蠕变模型的流变特性,使之符合巷道蠕变试验实测曲线的变化规律。利用圆形巷道实测曲线反演的蠕变参数对巷道围岩的顶板、底板、帮的蠕变变形进行模拟,并对三者的位移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三者的位移曲线曲率相近,取得的数据具有一定价值,采用此种方法进行反推黏性参数,对圆形巷道的围岩蠕变分析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使用收敛观测法监测了某铁矿采区水平巷道开挖后围岩位移变化情况,并对采区水平巷道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巷道开挖后围岩应力、应变状况,通过巷道变形监测及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围岩变形机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预埋式多点位移计现场确定围岩松动圈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沪蓉西高速公路龙潭隧道中预埋式多点位移计的现场监测工作实践, 提出了多点位移计确定围岩松动圈的现场量测及判别方法, 并对开挖后的隧道围岩变形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实践证明, 根据围岩内变形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并结合累积变形量随径向位移的变化规律及测点径向埋设位置, 是确定围岩松动圈范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软岩试件非线性蠕变特征及参数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深部软岩室内三轴剪切和单试件分级加载蠕变试验结果,采用岩石蠕变力学元件模型和经验本构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描述岩石非线性蠕变本构模型。利用现场实测数据对软岩巷道开挖过程进行了参数反演,获得了和试验相一致的软岩本构力学模型参数,反演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巷道围岩深部及表面位移的测量原理,提出了一体化测量巷道围岩深表位移的两用多点位移计,并应用于淮南潘一东矿沿空留巷支护设计中,与传统测量手段进行对比,其避免了因不同点处围岩位移不同步及受钻孔影响导致测量错误的现象。工程应用表明,其所测数据能够真实确定深部围岩零位移点,为支护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锚杆支护煤巷稳定性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池永  周健  康景灏 《矿冶工程》2002,22(1):39-41
通过相似模拟试验、位移反分析与边界数值计算, 对锚杆支护全煤巷道进行稳定性分析。首先模拟了巷道开挖以后围岩变形, 利用位移反分析法确定初始应力与围岩变形模量及泊松比等参数, 根据边界单元法数值分析结果确定围岩松动圈范围, 然后对全锚支护煤巷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地下厂房围岩位移确定性因素影响模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开挖与断层是地下厂房围岩位移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确定性因素影响模型法"对地下厂房围岩位移进行预测的思想,着重阐述了"断层影响模型"和"开挖进尺影响模型"的理论依据,模型建立的方法与推导过程,并推导出影响地下厂房围岩位移的"双因素模型"。最后在实际工程中验证了所推导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新的模型预测精度高,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