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SPIHT算法的改进及其并行流水实现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SPIHT是一种实用的高性能图像压缩编码算法。文中提出了一种对SPIHT算法的改进算法,研究了其高速实现问题,给出了该算法的并行流水实现结构。改进算法的优点是性能与原始算法相当,并且可以映射为并行实现结构,适合高速实时处理应用。  相似文献   

2.
改进后的NCMA盲均衡算法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盲均衡在通信和信号处理领域已受到普遍关注。归一化常数模算法(the normalized 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NCMA)是盲均衡算法的一种,它不同于其他算法,采用线性评价函数,对它的研究比较少。在研究NCMA盲均衡算法及改进后算法的基础上,对该算法及改进后算法进行了模拟仿真;并对改进后的NCMA算法和其他盲均衡算法进行了比较,从3个方面对其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充分显示了NCMA算法的优点,证明改进后的算法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排课算法一直是一个没有被完美地解决的NP难题,国内外都在对它进行广泛的研究.基于一个中专院校的自动排课系统的实现,通过对当前各种算法的研究、对比、总结,发现当前的排课算法可以分为构造型算法和改进型算法两类,并且这两种算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为此吸取了遗传算法(改进型算法)和回溯法(构造型算法)的优点,在回溯法中引入了拟人策略和遗传算法中的评价、惩罚机制,经过实际应用的验证,该算法特别适合应用在实际的排课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针对位移反分析正算法和反算法的优缺点,从区域分裂法的基本原理出发,对构造正、反耦合位移反分析算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从理论上证明了将两种算法的优点结合起来而构造新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冲天炉温度控制系统及其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控制算法--带国速度预测器和非线性校正网络的预测模糊控制算法,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是可行的,系统的控制性能是优良的。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细节点生成角度的指纹匹配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纹匹配算法的研究是自动指纹识别系统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首先讨论了有效细节点的提取,然后介绍了通过这些细节点生成的角度进行指纹匹配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有效,满足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椭圆曲线的基本概念与其特性,以椭圆曲线密码理论为依据,给出基于椭圆曲线的盲签署算法,并给出实际例子,评估了算法的安全性,给出算法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椭圆曲线的盲签署算法是安全的,高效的.它将在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在已经成为信息安全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许多科学与工程问题都可归结为线性互补问题,研究求解线性互补问题的数值算法是很有必要的。多重分裂方法是一类适合并行计算的有效算法。基于多重分裂方法和Schwarz方法的思想,提出了一类求解线互补问题的有效的新算法——多重分裂加性Schwarz迭代算法,得到了算法的收敛性定理,给出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分析,并证明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  相似文献   

9.
多传感器跟踪型数据滤波融合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际系统中,常用的数据融合方法是基于扩展的卡尔曼滤波法的融合算法,但是这种融合算法的跟踪精度并不是很高,通过对滤波跟踪数据融合的研究,提出了基于转换测量值卡尔曼滤波算法的非线性系统中的数据融合方法,研究表明,在利用激光干涉仪进行目标跟踪时,这种基于融合算法的集中式融合算法的跟踪性能优于分布式融合算法,但是,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两种融合算法的差别并不大,结果基本相同,因此,在非线性系统中,基于转换测量值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分布融合算法可以重构集中式融合算法。  相似文献   

10.
数据挖掘领域中的聚类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聚类算法是数据挖掘中的核心技术,随着对聚类算法广泛深入的研究,产生了许多不同的适用于数据挖掘的聚类算法;文章从算法的角度论述了如何在数据挖掘中进行聚类分析,并通过基于评价聚类算法好坏的8个标准,对数据挖掘中近几年提出的常用聚类方法作了比较分析,以利于人们更容易、更快速的找到一种适用于特定问题的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直线电机对扰动和系统参数变化的敏感性和由于摩擦力和推力脉动使系统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设计了基于C-SPACE实时仿真系统的无模型控制器,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控制算法,并进行了硬件在回路仿真,采用基于紧格式线性化方法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对应用C-SPACE实时仿真系统进行了算法分析。此外,对无模型控制算法和常规PID算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在控制直线电机时的控制效果都要优于PID控制,比PID算法更为简洁化。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PID控制算法一变速积分法,并用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字仿真方法,对其控制效果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较之常规控制算法,在超调量等性能指标方面能够非常有效的改善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PID控制算法对共轴反桨无人机的欠驱动、强耦合非线性系统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基于微分跟踪器的串级TD-PID控制算法,以提高无人机飞行稳定性. 设计共轴反桨无人机飞行系统,针对无人机的姿态控制提出基于微分跟踪器的串级TD-PID控制算法:外环为传统PID算法,内环使用2个微分跟踪器,通过串级控制改善系统动态性能. 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试验. 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串级PID控制算法,所提控制算法超调量更小,系统稳定性有较大提高. 对比串级TD-PID控制算法与串级PID控制算法控制效果的飞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算法能有效减少系统超调量,提升系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4.
纯滞后系统的模糊复合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具有纯时间滞后的系统,分析了PID算法、Smith预估算法以及模糊控制的不足,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复合型控制器,该控制器是基于Smith预估的模糊-PID控制器,利用Smith预估算法克服纯滞后,利用模糊控制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而在稳态阶段则切换为PID控制来提高控制精度.在模型匹配和失配情况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型控制器既具有模糊控制较强的鲁棒性,又具有PID控制精度高的特点,尤其是在模型失配时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对于大时间滞后系统是一种实用而简便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 DSP运算速度的提高和价格的下降 ,DSP在控制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设计的这种基于TMS32 0 F2 4 0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电机控制系统 ,是结合 F2 4 0的内部集成器件所提出的一种新的电机转速测量算法 ,并在串口通信中采用 CRC差错检测 ,以软件实现了一种 CRC编译码 ,采用较复杂的控制算法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 ,该系统结构简单 ,外围元件少 ,且易于升级或更换控制算法而不必改变硬件结构  相似文献   

16.
基于dSPACE快速控制原型开发了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系统的多级控制算法,算法在Simulink/Stateflow环境下完成,通过Real-Time Workshop在硬件中实现。快速控制算法的设计、执行、测试和在真实硬件上的实现,缩短了开发周期。将算法下载到双离合器电控单元进行台架试验,通过与快速原型的半实物仿真对比,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正确性。目前控制系统已应用于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开发中。  相似文献   

17.
油门踏板安全辅助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油门踏板模型和15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初学驾驶员行为意识,应用逻辑门限值控制算法识别油门踏板误操作,正确判定后启动集成模糊-PID控制算法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ed braking system,ABS)的安全辅助系统,保证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利用Matlab/Simulink和AMESim软件建立了联合仿真平台,对控制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很好的实时性,能够满足实际的应用要求,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梯度变分迭代自学习算法,以提高此类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品质.梯度变分迭代自学习算法是针对符合某一类范式的周期性或重复性输出控制的非线性系统而设计的一种自寻优自学习算法.该算法针对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数学描述模型,给出了性能指标函数,通过梯度变分的方法寻找性能指标函数梯度的负方向,并利用迭代自学习得到性能指标函数的最小值,使系统收敛于目标输出.将该算法应用于极端环境模拟装置的压力控制系统,取得了比传统控制算法更高的效率与更快的收敛速度.梯度变分迭代自学习算法是符合一类数学模型的非线性系统的一种高效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9.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谐波励磁发电机数字励磁控制器。该调节器运用PWM技术控制IGBT的通断,从而实现对发电机输出端电压的控制,系统采用了模糊PID控制算法使得系统的控制性能更佳。通过仿真实验说明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的励磁系统,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特性均优越于采用常规PID控制算法的励磁系统,而且同一个模糊PID控制器还能适用于不同的发电机。  相似文献   

20.
变电站电压无功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用于综合控制并联电容器组投切和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切换的模糊控制算法,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系统,本系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够适应现场的不同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