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产业用水系统的协调度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应用协同学理论和复合系统原理,构造了区域产业 用水系统内各组成子系统(农业子系统、工业子系统和第三产业子系统)之间发展的协调度模型。该协调度决定了产业用水系统到达临界区域时的序与结构,或者说决定了产业用水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以北京市为实例进行了实例分析,其计算结果说明北京市产业用水系统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总体协调程度不好,波动幅度比较大,其演化态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采用复合系统和协调发展理论与方法,提出同步协调方程,构建了流域各用水子系统间的协调发展评价方法,并将其运用于福建九龙江流域.结果表明:九龙江流域在过去5年中,用水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较高,同时存在波动.  相似文献   

3.
流域气候的稳定是河流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气温和降雨的不同组合可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流域生态系统。以气候状态图分析东江流域的气候状况,同时分析人类活动等生态应力,以及ENSO事件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江流域的气候类型较为单一,属温暖湿润型;东江流域的中、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由于经济活动较活跃,人类活动等生态应力对气候的扰动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全球气候异常的ENSO事件对该流域的气候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El Nino使其年均温高于多年平均值,而La Nina使年均蚊度低于多年平均值。在降水方面,El Nino使年降水增多.而La Nina使年降水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水利工程的修建和运行会改变流域下游的天然水文过程,造成生态影响。定量评价水利工程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是完善工程调度和恢复下游生态流量过程的基础。针对目前流域水文改变度研究中对水库调度的影响分析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广东东江流域为例,采用耦合水库调度过程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以现行水库调度方式下的流量为基础,计算并分析水库修建后和水库不同下泄流量情境下东江下游博罗站水文过程。评估在相同气象和下垫面条件下水库的修建运行对流域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程度。【结果】结果显示:(1)东江流域新丰江、枫树坝和白盆珠三大水库的修建和运行显著改变了下游博罗站的月流量过程、年极值流量以及年内径流改变率等水文指标,尤其是高低流量出现频率、流量增加率减少率和流量逆转次数改变较大;(2)新丰江单库运行阶段的整体水文改变度为70.90%,枫树坝和新丰江双库调度阶段的整体改变度为70.96%,三大水库联合调度阶段的整体水文改变度为71.77%,均属于高度改变;(3)提高上游水库的月最小下泄流量阈值,对下游的水文改变度较为明显,其中对新丰江坝下水文改变程度最显著。【结论】结果表明:分布式水文...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东江流域概况及水汽来源,选取了流域内有代表性、资料连续一致的14个站降水量资料,分析了流域降水的地区分布、年际变化及年内分配特征.  相似文献   

6.
常浩娟  刘卫国  吴琼 《人民长江》2016,47(22):39-46
分析了玛纳斯河流域2001~2013年用水效率、产业结构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情况。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流域用水效率比较高,近几年还有上升的趋势;2005年以来,流域第二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上升;流域产业结构稳步调整,合理化程度高,高级化程度偏低;流域各地区在产业结构基本特征和变化特征方面存在差异;流域产业结构基本特征和变化特征与各地区相关的角度和程度各不相同;流域用水效率与产业结构的变化速度之间耦合协调性低,相互影响不明显,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方面联系密切,地区差异不明显。水资源对于玛纳斯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制定和严格实施综合性的措施,才能保证水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并保障区域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东江流域经济建设发展很快,特别是中下游及跨流域供水的香港、深圳地区。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大,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下文就东江上游控制性水库(新丰江、枫树坝、白盆珠)的功能调整、增加枯水期河道可供水量(含环境用水、下同),缓和供需矛盾的可能性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采用2003~2015年东江水库入库流量资料和东江流域内3个气象站点降雨资料,对东江水库入库流量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面雨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面雨量与年入库流量呈显著正相关;面雨量与入库流量的转换率年平均为55%,夏季比冬季的降水转换率高,前期的降雨越多转换率越高;大量级、连续降水过程比小量级、分段降水过程的转换率高;洪峰入库时间与流域最大雨强出现时间平均相差4.5 h,不同区域的最大雨强与洪峰流量出现的时间差不一致。利用日面雨量分月建立的日均入库流量预报模型,精度基本满足业务需求,还可以增长水文洪水预报的预见期,在业务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适应被认为是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有效途径,针对变化环境下水资源系统适应性机理和水资源系统分析中二维因素的综合合成问题,通过对水资源系统应对变化环境的过程分析,提出水资源系统适应性包括自然恢复性和人为适应性;利用风险矩阵的思想,建立悲观和乐观两种水资源系统适应性评判准则的评判区间[Apess,Aopt],提出基于联系数-模糊风险矩阵的系统分析方法,应用于安徽省淮河流域水资源系统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淮河流域水资源系统适应性等级为[2.711, 3.833],悲观评判准则下为弱适应,乐观评判准则下为中度适应;建议采取多重措施,不断改善水质和生态环境,提高安徽省淮河流域水资源系统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东江水文情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研究变环境下的河道特性,基于K值分析方法延长了主要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简称"H-Q"曲线)及用一维数学模型方法反推了不同流量级下的河道糙率数据。结果表明:河源、岭下流量站的高水位H-Q曲线变化不大。东江下游河床下切导致博罗水位流量曲线呈下降趋势。基于K值方法可以得到河源、岭下、博罗水文站相对合理的高流量H-Q曲线。河源至博罗段1999年河道糙率沿程取值0. 025~0. 038之间。部分位置如博罗-剑潭河段、上几角-下几角附近河道糙率较大(超过0. 03),这与床面坡降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二元水循环理论建立了分布式水文预测模型,研究了大凌河流域广义和狭义水资源在变化环境下的演变规律。运用预测模型对大凌河流域在1971~2014年水资源历史演变规律进行模拟,对该流域在2030年的水资源演变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降雨量减少是引起水资源减少的主要因素,未来大凌河流域水资源继续减少,目前应加强对大凌河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和控制,合理开采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12.
结合变化环境下的内陆河流域,提出将水资源承载力相对余度作为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指标,计算分析流域剩余承载容量,并提出反映近期下垫面条件下的地表水资源量,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东江流域基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东江流域控制性水文站博罗站1954—2010年实测日径流数据,采用数字滤波法和平滑最小值法进行基流分割,从不同的时间尺度上探讨博罗站基流的变化特征,从降水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基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数字滤波法更适用于研究区;东江博罗站基流量的年内分布先增大后减小,基流指数先减小后波动增大;东江博罗站年均基流量和基流指数总体呈增大的趋势,多年平均基流量为414.04 m~3/s,多年平均基流指数为0.56。枯水年和偏枯水年的平均基流指数均为0.55,平水年为0.57,偏丰水年和丰水年分别为0.57和0.55;降水对东江流域基流量有年际影响;年内不同月份的突变规律说明大型水库是东江流域基流变化的关键性因素,水库的水量调度使基流量在枯水期呈显著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4.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影响,流域可用水资源量不断减少,已对内陆河的流域生态环境体系造成严重威胁。文章将流域范围划分不同水资源分区,采用不同方法计算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量,进行综合对比评价,结论可为内陆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东江流域水资源调度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4年是东江流域连续第三个枯水年,到2004年11月,东江流域下游出现了咸潮上溯、供水量不足、水质下降等问题,严重威胁了流域下游和对香港、深圳的供水安全.为解决东江流域的供水问题,广东省防总实施了东江水资源统一调度,该文对东江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的过程和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做好东江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了解黄河水沙关系变化情况并为水沙调控提供参考,引入由来沙系数计算的水沙不协调度概念,把三门峡站作为进入黄河下游水沙资料的控制站,根据其1963—2017年实测流量与含沙量资料,分析了黄河水沙关系不协调状况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年来黄河的流量和含沙量呈显著下降趋势,迟滞7 a和14 a的含沙量与流量有较强的相关性,多年平均年内流量变化相对于含沙量变化存在一个月的迟滞;黄河水沙不协调在2005年以前以水少沙多为主,其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不协调度较低,但仍呈现出显著的水少沙多状态;2005年以后水沙不协调表现为水多沙少;汛期水沙不协调是影响全年水沙不协调的主要原因,7月是年内水沙最不协调的月份。  相似文献   

17.
以浑江流域调查为基础,通过外业调查与内业整理工作,实时了解浑江流域各行业用耗水情况,并分析各类水利工程对流域梯级水库径流的影响.其中,重点研究上游4座中型水库的调蓄作用对下游干流水库汛期入库流量的影响,以便合理研判汛期水情,提高洪水预报准确率,为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系统开发工作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8.
白洋淀流域气象要素和人类取用水变化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但是近年来频繁出现干淀问题,正确分析其主要原因为制定白洋淀入淀水量保障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采用Mann-kendall方法对白洋淀历史降水、气温及农业、工业生活用水量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流域内山区与平原区降雨量均呈现减小趋势,且山区的降水衰减程度大于平原区降水;流域内1980年以后气温呈现增加趋势;用水方面,除农业用地表水在20世纪90年代后呈减少趋势,其他用水均为持续显著增加趋势,其中农业用地下水占据所有用水比例较大。上述结果表明,降水不断减少、气温持续升高以及人类活动强度的逐步加大是造成白洋淀入淀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梳理东江流域各地市跨界河湖问题清单和开展专题调研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东江流域(广东)的跨界河湖问题基本情况,逐一分析各个跨界河湖问题的焦点和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并从流域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解决东江流域跨界河湖问题的下一步工作设想。在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的大形势下,该文对流域各地市协同解决跨界河湖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东江是广州、深圳、河源、惠州、东莞等地的主要供水水源,同时担负着向香港供水的重要任务,摸清东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是十分必要的。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东江流域以及流域内各行政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东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相对较高,流域内的用水效率较高,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不高但逐渐好转。流域内各主要行政区上游人均水资源量和人均综合用水量远远高于下游,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不含火电)远远低于上中游地区,城镇居民生活人均用水量稳中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