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WSN缺乏有效管控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可信WSN安全方案-TWSN(Trust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依据可信网络“可认证、可评估、可控制”的思想,TWSN采用双向身份认证协议、“分级按需”的密钥分发机制和基于节点可信度的路由机制实现WSN的可认证、可评估,通过采用两层分簇结构和定义多种角色和可信级别的节点实现WSN的可控制.安全分析和模拟仿真表明,TWSN方案能有效应对各种常见的WSN攻击,并具备良好的节点能耗均衡特性.  相似文献   

2.
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克服了基于身份公钥密码体制中的密钥托管问题,没有传统公钥密码体制中证书管理带来的额外开销。但传统认证服务中强依赖于专门认证服务器和可信第三方的认证模式,认证运行成本高,针对集中认证处理能力低、需要低运行成本的WSN网络节点,不能运用传统认证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无证书密码的WSN认证,该认证把网络节点的认证交给可信邻接点组成的认证集去完成。结果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认证方案对伪造、重放、冒充和俘获网络节点等攻击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双线性对的Ad Hoc网络门限身份认证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鑫  程国胜  许峰 《计算机工程》2009,35(1):147-149
研究移动Ad Hoc网络特有的安全威胁,提出一种基于双线性对、无可信中心的门限身份认证方案。该方案能有效减少网络中各节点的存储代价和运算量,抵御内部节点攻击和被动攻击。与已有Ad Hoc门限身份认证方案相比,其证书生成速度快、计算复杂度低。  相似文献   

4.
面向多网关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因素认证协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医疗健康、智能家居等领域.身份认证为用户安全地访问传感器节点中的实时数据提供了基本安全保障,是保障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前向安全性属于系统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系统被攻破后的损失,因此一直被学术及工业界视为重要的安全属性.设计面向多网关的可实现前向安全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因素身份认证协议是近年来安全协议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多网关无线传感器网络身份认证协议往往应用于高安全需求场景,一方面需要面临强大的攻击者,另一方面传感器节点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却十分有限,这给如何设计一个安全的多网关无线传感器网络身份认证协议带来了挑战.近年来,大量的多网关身份认证协议被提出,但大部分都随后被指出存在各种安全问题.2018年,Ali等人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农业监测的多因素认证协议,该协议通过一个可信的中心(基站)来实现用户与外部的传感器节点的认证;Srinivas等人提出了一个通用的面向多网关的多因素身份认证协议,该协议不需要一个可信的中心,而是通过在网关之间存储共享秘密参数来完成用户与外部传感器节点的认证.这两个协议是多网关无线传感器网络身份认证协议的典型代表,分别代表了两类实现不同网关间认证的方式:1)基于可信基站,2)基于共享秘密参数.分析指出这两个协议对离线字典猜测攻击、内部攻击是脆弱的,且无法实现匿名性和前向安全性.鉴于此,本文提出一个安全增强的可实现前向安全性的面向多网关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因素认证协议.该协议采用Srinivas等协议的认证方式,即通过网关之间的共享秘密参数完成用户与外部传感器节点的认证,包含两种典型的认证场景.对新协议进行了BAN逻辑分析及启发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实现了双向认证,且能够安全地协商会话密钥以及抵抗各类已知的攻击.与相关协议的对比结果显示,新协议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效率,适于资源受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节点加入的传感器网络中进行合法的身份认证带来的节点内存占有量大、计算量大、秘密值的信息安全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内存有限的传感网络,安全度高的节点身份认证机制。该方案采用增添节点自身密码,并采用单向哈希函数对密码和身份(ID)进行散列化,利用密码参与椭圆曲线的签名算法的生成,可信节点间采用同余方程的认证方案,且各认证阶段均采用互认证模式。该方案不仅能防范窃听、重放、注入等攻击,而且能抵御猜测攻击、中介攻击、匿名信息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与现有算法相比,所提方案能减少节点最初内存占有量三个单位级别,减少密钥检测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节点加入的传感器网络中进行合法的身份认证带来的节点内存占有量大、计算量大、秘密值的信息安全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内存有限的传感网络,安全度高的节点身份认证机制。该方案采用增添节点自身密码,并采用单向哈希函数对密码和身份(ID)进行散列化,利用密码参与椭圆曲线的签名算法的生成,可信节点间采用同余方程的认证方案,且各认证阶段均采用互认证模式。该方案不仅能防范窃听、重放、注入等攻击,而且能抵御猜测攻击、中介攻击、匿名信息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与现有算法相比,所提方案能减少节点最初内存占有量三个单位级别,减少密钥检测率。  相似文献   

7.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节点在电源、计算能力和内存容量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且面临的安全威胁更复杂。为此,提出一种适用于类LEACH路由的WSN密钥协商和认证协议。通过引入当前轮数,实现节点间的双向身份认证,以抵御选择性转发、Sybil和Hello泛洪等常见攻击。利用ID和双线性对原理生成节点间的动态会话密钥,从而减少节点间的交互步骤,降低能耗。SVO逻辑推理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同时满足安全性要求和WSN的特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小数据分发安全的方案,用以解决WSN中节点相关参数更新的安全问题。该方案使用基于TCP SYN-Cookie改进的双向认证技术,密钥协商以及LED轻量级加密算法,实现普通节点和簇头节点之间通信的安全。该方案和同量级方案在安全性、计算效率以及存储效率方面进行比较,安全性和效率都更高。并且,该方案能够使WSN中小数据分发的安全问题得到更加有效的解决,使WSN能够抵御DDOS攻击以及中间人攻击。  相似文献   

9.
无线网络下可信移动节点接入认证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娜  常桂然  王兴伟 《计算机应用》2011,31(11):2950-2953
将基于属性且无可信第三方的平台验证协议以及基于身份的加密协议应用到无线网络环境下节点接入认证模型中,提出一个无线网络环境下的可信移动节点接入认证方案。与现有的认证方案相比,基于可信平台的移动节点接入认证方案主要有以下特点:1)在验证移动节点用户身份的同时也验证了移动节点的平台身份;2)不仅提供了移动节点和网络代理间的双向认证,还提供了移动节点间的双向认证。分析表明,改进后的方案满足接入节点身份的匿名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CPK的融合网络密钥建立与认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和Internet融合网络节点异构特性,在介绍CPK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码络节点间密钥建立与身份认证方案.考虑不同节点的资源情况,利用计算机终端(FIR节点)集中存储节点公共信息,将传感器节点的签名验证计算转移至PIR完成,减少节点能耗,同时解决节点间基于不同标识的认证问题.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计算量小、存储量少、能耗低的特点,能安全有效地实现融合网络节点间双向身份认证.  相似文献   

11.
张鑫  杨晓元  朱率率  杨海滨 《计算机应用》2016,36(11):3108-3112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的移动节点缺乏可信性验证,提出一种物联网(IoT)环境下移动节点可信接入认证协议。传感器网络中移动汇聚节点(Sink节点)同传感器节点在进行认证时,传感器节点和移动节点之间完成相互身份验证和密钥协商。传感器节点同时完成对移动节点的平台可信性验证。认证机制基于可信计算技术,给出了接入认证的具体步骤,整个过程中无需基站的参与。在认证时利用移动节点的预存的假名和对应公私钥实现移动节点的匿名性,并在CK(Canetti-Krawczyk)模型下给出了安全证明。在计算开销方面与同类移动节点认证接入方案相比,该协议快速认证的特点更适合物联网环境。  相似文献   

12.
基于移动agent的云计算身份认证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云计算的安全需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云计算环境下的身份认证方案。首先设计出适用于云计算身份认证场景的移动agent(mobile agent)结构模型,然后给出了基于mobile agent的云计算安全认证策略。该方案引入了可信第三方机构对认证agent建立定量信任评估,每次进行认证前通过信任度的判断对认证过程进行控制;在认证完成后,又进一步引入了信任反馈评价机制。理论分析和原型系统的实现表明,提出的云计算认证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3.
异构跨域身份认证是对不同体制信任域内的节点进行身份确认和安全信息交互的技术,现有的认证方案主要存在单点攻击风险和认证复杂等问题。为此,设计了主从区块链身份认证模型和匹配使用的分层拜占庭容错算法,通过主从链分步、分阶段共识,减少了共识参与节点数量,并将PKI体制与CL-PKC体制的特有功能节点与主从链节点相对应,在不改变原有信任域节点功能的前提下,使用区块链证书的哈希值高效传递信任,优化了认证流程,实现了双向异构跨域身份认证。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以及安全性和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案与相关方案对比,在实现安全通信的同时,提高了共识效率和容错性,降低了认证过程的通信开销。  相似文献   

14.
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层路由信任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林涛  洪磊  张娜 《计算机工程》2010,36(23):101-103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内部不能有效地检测出恶意节点攻击所引发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层路由的信任模型。该模型能发现来自网络内部攻击的恶意节点并将其排除,提高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TLEACH协议相比,在恶意节点攻击时,该模型的敏感性提高了5%,信任值幅度增加了10%。  相似文献   

15.
An ad-hoc sensor network (ASN) is a group of sensing nodes that transmit data over a wireless link to a target node, direct or indirect, through a series of nodes. ASN becomes a high-risk group for several security exploits due to the sensor node’s limited resources. Internal threats are more challenging to protect against than external attacks. The nodes are grouped, and calculate each node’s trust level. The trust level is the result of combin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ust degrees. Cluster heads (CH) are chosen based on the anticipated trust levels. The communications are then digitally signed by the source, encoded using a key pair given by a trustworthy CH, decoded by the recipient, and supervised by verifications. It authenticates the technique by identifying the presence of both the transmitter and the recipient. Our approach looks for a trustworthy neighboring node that meets the trust threshold condition to authenticate the key produced. The companion node reaffirms the node’s reliability by getting the public-key certification. The seeking sensor node and the certification issuer node must have a close and trusting relationship. The results of the proposed hybrid authentication using a node trustworthy (HANT) system are modeled and tested, and the suggested approach outperforms conventional trust-based approaches in throughput, latency, lifetime, and vulnerability methods.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A mobile ad-hoc network (MANET) is an autonomous system of mobile nodes connected by wireless links in which nodes cooperate by forwarding packets for each other thereby enabling communication beyond direct wireless transmission range. Example applications include battlefield communication, disaster recovery operations, and mobile conferencing. The dynamic nature of ad-hoc networks makes them more vulnerable to security attacks compared with fixed networks. Providing security in mobile ad-hoc networks has been a major issue in recent years. Most of the secure routing protocols proposed by researchers need a centralized authority or a trusted third party to provide authentication. This destroys the self-organizing nature of ad-hoc networks. Black Hole attack is one of the routing attacks that occur in MANETs. In this attack, a malicious node uses the routing protocol to advertise itself as having the shortest path to the node whose packets it wants to intercept. In this article, we propose an enhanced certificate based authentication mechanism, where nodes authenticate each other by issuing certificates to neighboring nodes and generating public key without the need of any online centralized authority. The proposed scheme uses Multicast Ad-hoc On Demand Distance Vector Routing (MAODV) protocol as a support for certifica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mechanism is illustrated by simulations conducted using network simulator ns-2.  相似文献   

17.
曾小飞  卢建朱  王洁 《计算机应用》2016,36(8):2219-2224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基于数字签名的公钥加密体制的广播认证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以及传感器节点资源有限的问题,为了减少传感器节点的能量耗费和加快传感器节点的认证,提出一种传感器节点相互协作的广播认证方案。首先,用户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网络广播其签名信息,但不广播签名信息中点的纵坐标;然后,组网络中的高能量节点依据点的横坐标和椭圆曲线方程计算得出纵坐标,并将其广播给组内的一般节点,同时利用vBNN-IBS数字签名对用户广播的签名信息进行认证,并转播有效的签名信息;最后,组网络内的一般节点收到纵坐标后,利用椭圆曲线方程验证其有效性和正确性,同时执行和高能节点相同的签名认证过程,并转播有效的签名信息。此外,该方案通过整合立即撤销和自动撤销以最大限度地减小授权撤销列表(ARL)的长度。仿真实验表明,当认证节点收到来自邻居节点的数据包达到一定数目时,该方案的能量耗费和认证总时间比利用WSN中传感器节点间的相互协作来加速vBNN-IBS的签名方案分别减少了41%和66%。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数据融合中存在的数据完整性保护问题,在双簇头安全融合(DCSA)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安全高效的数据融合方案,通过在节点间加入对称密钥,采用分布式验证方法,使节点认证与融合同时进行,在向上融合的过程中立即证实子节点融合数据的完整性。同时,利用红黑簇头的监督特性,能够定位恶意节点,增强抗共谋攻击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保证与DCSA相同安全等级的前提下,能够及早检测并丢弃错误数据,提高了完整性检测机制的效率,且具有更低的网络能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