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三维设计软件CATIA为平台,结合地质插件工具,建立了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坝址区三维地质模型为例.CATIA三维地质模型不仅能直观显示三维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而且能完成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制作以及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2.
CATIA在水利工程地质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发展,三维可视化地质建模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会越来越受重视。文中通过某一个工程实例简单介绍了CATIA软件在水利工程地质建模方面的应用过程,总结了此软件建立地质模型的操作步骤与相关功能命令的使用方法技巧。整个流程表明:CATIA软件能够比较快速地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反映真实的地貌特征,从而在水利工程地质模型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工程地质勘察行业中,基于CATIA软件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已日趋成熟,利用CATIA软件对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展示及汇报,其可视化表达方法可多样化,如材质、航片渲染、飞行虚拟漫游等,但其表达效果从视觉角度来说还存在不足。而将CATIA地质模型转化成IGS或STL格式文件,导入3DS MAX,借助3DS MAX强大的动画制作及渲染功能,来实现三维地质模型的虚拟漫游,其可视化效果对于三维模型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提升。基于CATIA及3DS MAX软件,结合某隧道工程,重点阐述利用各种软件的优势功能创建三维模型,并沿隧道主体纵剖面综合动态表达隧道地质模型内部空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相似文献   

4.
以构建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水库坝址区三维地质模型过程为例,通过GOCAD建立地质对象曲面模型,CATIA完成三维地质模型的最终实现,GOCAD与CATIA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运用了各软件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两河口水电站泄水建筑物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可视化软件GOCAD和CATIA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并在CATIA环境下进行了设计分析,应用三维技术全方位展现了Ⅲ级结构面及地层岩性与水工建筑的空间关系。针对不良地质现象和地质缺陷,及时、快速地反应出问题关键所在,将其对建筑物的影响削减到最小,精准、快速地解决了水电站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6.
房颖 《吉林水利》2009,(11):41-42
本文简略介绍了CATIA软件在水利水电工程协同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对CATIA软件基本功能以及主要模块的简单介绍,CATIA软件能够完成测绘、地质、水工等方面的三维建模等功能,是多专业的三维设计平台.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水电工程三维设计的必要性以及作用和意义,基于GIS理论、GIS数据及SRTM和Google Earth数据,利用Global mapper、Auto CAD、GOCAD、CATIA等设计软件分析和研究了水电工程三维设计过程。结果表明基于GIS理论分析和研究水电工程三维设计新方法能够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准确地进行水工三维设计。  相似文献   

8.
CATIA具有良好的可视化效果和协同设计功能,广泛用于各个行业的三维建模中。通过深入分析CATIA软件在水工建筑物地形地质、各类坝体、导流洞的三维建模以及坝体应力分析中的应用,发现CATIA应用于各类水工建筑物的三维建模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是多专业联合设计的平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维地质建模软件是计算机技术在地质中应用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它将大量地质资料和地质人员分析判断结果抽象为可视化的地质模型,使复杂的空间关系可视化,通过对模型的旋转,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模型,形象直观.在三维地质模型上任切剖面图大大提高了地质成图的效率.该软件已在多个工程的地质工作中应用,软件功能不断增强,已经从研究阶段进入实用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三维地质模型是近代出现以计算机为工具,对地层结构、地质解释、空间位置等进行三维空间模拟,从而更形象的用于描述、解释在实际工程研究中的地质问题。GMS系统软件是以地下水及水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水资源、水环境方面的专业软件,但地质建模却是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研究的基础。因此,合理的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是合理解决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的基础要求,也是对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理解的最优表达,文章以尚志市某地域工程为例,展示了合理创建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过程及三维地质模型对地质问题的解释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三维地质模型辅助分析水库区淹没、塌岸等环境地质问题,具有高效率与高精度的特点。以尖岗水库为例,基于CATIA软件平台,构建了三面临库的凤凰岛库区三维地质模型,该模型给出了各库水位工况淹没范围、淹没线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塌岸宽度进行了预测分析。工程运用实例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可大大提高对此类问题的计算效率与工作精度,为水库环境地质问题分析评价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年来BIM在水利工程和建筑工程行业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三维地质模型也在工程勘察和设计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以某水利工程为例,介绍了该水利工程的概况、ItasCAD三维地质模型建立的过程及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大坝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方法,对大坝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三维地质模型在大坝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的应用中有着直观、快捷和高效的优势,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解决方案,对类似工程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飞  肖华  高力  徐俊 《人民长江》2019,50(7):128-133
堤防工程具有线路长、地形地质条件变化大、工程措施多变等特点,利用传统二维方法来完成设计会十分繁杂,难以提高工作效率。三维设计是水利工程勘测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CATIA软件进行了堤防工程三维设计的探索研究。首先介绍了利用CATIA软件进行堤防工程三维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技巧,并以洪湖东分块蓄滞洪区蓄洪工程的腰口隔堤为例进行了地质三维建模、堤防参数化模板构建、堤防三维设计建模;随后基于三维勘测设计模型进行了方案比选、工程量计算、二维出图等初步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二维设计,基于CATIA的三维设计可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便于直观表达设计意图,在堤防工程等长线路工程中的优势十分明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地层面的建立是三维地质建模的核心,合理的插值方法对地层面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应用离散光滑插值方法来构建地层面,并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通过一个工程建模实例,详细地阐述了基于DSI插值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的关键问题。利用专家知识系统并基于CAD开发前处理程序对原始地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构建云南某水库坝址区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为例,采用GOCAD与CATIA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分析了GOCAD在地质对象曲面模型建模、CATIA在三维地质实体模型建模中关键技术的实践及应用。分析表明,该模型的精度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可为地质分析和工程设计提供可视化参考和相应的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16.
《人民长江》2021,52(8)
三维地质模型不仅可以直观地展示地质状况,还能够辅助和支持地质行业的技术决策,对地质工作研究提供三维数据支撑。针对复杂地质条件,提出了一种地层建模和岩性建模的混合三维地质建模解决方案。以武汉市长江新城起步区为例,基于EVS建模软件,以地质剖面和钻孔数据为基础,开展复杂地质条件下三维地质高精度网格化模型的建设研究,并采用剖面对比和岩性概率模型对三维模型进行验证和质量评估。在此基础上,开展三维模型可视化表达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用地层建模和岩性建模的混合建模方式可以适应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三维建模,模型结果科学、可靠,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道路工程三维设计软件某些功能的不足,介绍了采用三维设计软件CATIA进行道路规划设计的方法与流程。与传统设计软件相比,CATIA软件不仅可通过三维参数化及模板技术建立道路三维动态模型,而且当规划设计方案变更时,可通过修改设计参数的方式方便快捷地调整道路三维设计模型;此外,CATIA软件还能自动计算工程量、填挖量,生成工程二维CAD图。运用CATIA软件可显著提高道路工程的动态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8.
水电工程勘察中,传统的二维数据分析方法效率低、局限性强,不能满足现今社会发展要求.为应用三维地质模型技术实现地质信息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变革,解决传统二维数据分析方法的不足,以具体水电站工程可研阶段勘察为例,基于CnGIM_ma建模软件,以地质剖面、物探剖面、钻孔、平硐数据为基础,开展了三维地质模型建立及应用研究.结...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三维化设计软件的出现,各个行业也逐渐开始采用三维软件进行产品设计,三维技术在机械、电子、航空、航天以及建筑等部门也得到广泛的应用。CATIA软件是由法国达索系统公司开发的大型高端CAD/CAE/CAM一体化应用软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造船、通用机械、数控加工、医疗器械和电子等诸多领域。文章结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焦作2段第五标段开挖工程量计算,阐述了利用CATIA软件在渠道开挖工程中进行应用的效果,并提出三维设计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应用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20.
采用Geostation for City(岩土三维勘察设计系统)进行黄水东调输水管线的三维地质建模,并对长距离管线建模过程进行方法梳理。应用该软件系统基本实现长距离管线地质模型的建立,地质信息展现直观形象。利用三维方式展现地质模型将对以后地质工程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