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合理地分析移民环境容量是做好移民安置规划方案的关键。结合移民环境容量的特性,提出了城镇化安置移民环境容量的指标体系,并以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人均收入等经济指标为主因子,综合考虑其他因子的影响,建立了城镇化安置移民环境容量模型,还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模型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以西藏尼洋河多布水电站移民安置为例,从政策、民族、宗教、历史发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总结了多布电站水库移民的特点,对区域内环境容量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移民安置方式,对可能产生的社会风险进行化解,并对移民安置的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蒋建东 《人民长江》2022,53(7):232-236
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编制水库移民安置规划,是新形势下做好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作的必然要求。分析了新发展阶段水库移民安置工作的特点和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传统的以土地资源单因子为约束条件的移民环境容量概念已不适应多样化的水库移民安置方式的问题,以建立移民安置容量概念为切入点,提出将产业发展作为移民安置规划的重要内容;给出了将移民安置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规划思路、工作技术路径和主要工作内容;从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出发,对水库移民安置规划提出了建议。研究成果可为移民安置规划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助力农村水库移民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中线的重点工程,其水库移民安置面临淹没范围广、农村移民比重大、库区环境容量趋紧、水源区水质保护要求高等诸多困难。移民安置规划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落实了大农业、外迁安置为主的安置方式。在具体移民安置规划设计中,提出了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评判迁出、迁入地的对接度;结合移民工作实际,通过增列生产安置增补费和农村移民建房困难补助费的方法妥善解决了移民生产安置和搬迁建房困难。可为新时期水库移民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周毅  顾梦莎 《人民长江》2015,46(22):107-11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安置水库移民是创新移民安置方式的必然趋势。但从以往城镇化水库移民安置方式来看还存在就业、教育、资产重置、社会保障等诸多社会问题。为此,以温州永嘉县南岸水库移民安置实践为例,介绍了移民安置方案和库区、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阐述了新型城镇化移民安置所具备的条件以及核心问题。实践证明:在规划移民安置时要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分析移民就业技能和安置区产业容量、保障移民收入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以及移民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等,才能有效地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在高坝洲水库农村移民安置规划中引入耕地质量系数、“安置标准”、环境容量系数等定量化概念,并参照移民规划的需要,提出生产安置人口、移民人口、区域迁移、人口安置平衡等有关概念及其数学模型,以便在水库移民安置规划工作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并结合高坝洲水库的移民安置规划工作,就农村移民安置的规划方法与数据处理手段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分析是制定水库移民安置规划的核心,对指导移民安置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实事求是、客观地进行移民安置区的环境容量分析,才能避免移民安置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及就业机会的增加,结合城镇化发展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是大势所趋。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模式已难以解决移民生产安置问题。为此,需要立足城镇化的优势,充分利用二、三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突破土地容量的束缚,衔接当地政策,创新安置思路,合理制订生产安置方案。从生产安置任务、环境容量分析及安置政策等方面,结合一些工程实例探讨城镇化安置的一些生产安置模式。  相似文献   

9.
水库移民安置不仅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运行,更关系到广大移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1996年颁布的<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规划设计规范>明确规定:"移民安置区的选择,应注意移民环境容量的分析."在移民安置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考虑环境的潜在容量,考虑补偿资金与淹没地区资源结合后的作用,既要看到水库使淹没区土地资源减少造成的影响,又要看到补偿资金给库区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用资源重组的观点去审视安置方案,去优化安置方案,使移民安置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湖南凌津滩水电站库区凌津滩镇移民安置按照这一思路实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移民生产开发规划,在分析库周和安置区环境容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确定移民生产安置走开发性移民安置的道路,以农业安置为基础,在巩固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二、三产业,以保证移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蒋建东  吕涛 《人民长江》2012,43(17):83-86
针对三峡工程淹没范围广、项目多,移民数量大,时间跨度长,库区环境容量不足,经济社会重构与移民搬迁等多种矛盾交织,水库移民技术标准及理论亟待创新等诸多难题,在三峡移民安置规划中,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建立了完整的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技术体系;引入环境容量概念,建立了移民安置环境容量评价理论及分析方法;提出“投资包干、限额规划”,妥善处理了补偿与发展的关系;借鉴资产评估理论,提出受淹工矿企业补偿投资核算的新方法;制定了三峡水库库底清理和水库移民工程验收工作技术标准,以创新的成果指导了三峡移民实践。为三峡移民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三峡水库移民环境容量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峡水库移民安置规划历经了论证及可研、初步设计及移民安置实施中的调整与完善3个阶段,各阶段都对移民环境容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移民环境容量的分析结论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变化,以适应三峡库区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对三峡移民安置规划各阶段环境容量分析结论及其调整变化过程的回顾,对三峡移民环境容量进行了反思,提出三峡库区移民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中移民安置、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三者并重缺一不可.指出为支持三峡工程和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三峡工程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作用,必须继续研究三峡库区环境容量,找出影响三峡库区环境容量的“短板”因素,使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持续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彪  黄爱平  邓旭焰  郭琦 《人民长江》2007,38(4):138-140
MEG水电站是M江流域少数几个具有较大蓄水能力的电站之一.由于地处高山峡谷中,水库淹没的区域是当地的主要产粮区,移民能否妥善安置成为制约水电站能否立项的关键因素.本着开发性移民原则,通过反复走访和长期的研究,结合当地生产生活条件,拟定了移民安置规划方案,提出了相应的生产安置措施,为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恢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结合张峰水库移民环境状况,定性分析了移民安置环境容量的宏观条件,运用耕地和粮食双重指标分别计算了农业安置的环境容量,运用P-E-R模型验证了计算结果,得出结论。从移民可持续发展角度,安置区农业安置环境容量不足,需要外迁或者非农业安置。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精神,水库移民村作为乡村产业的一部分,要继续推进库区移民安置规划新模式,不断拓宽移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移民村生产生活条件,让库区移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结合飞来峡工程涉及群众搬迁安置项目,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水库移民搬迁安置规划及生产安置规划。  相似文献   

16.
《山西水利》2022,(2):37-38
<正>按照全国水库移民工作会议要求和全省水利工作会议部署,围绕水库移民和乡村振兴工作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全年工作顺利开展。一、工作目标(一)扎实推进水库移民安置工作一是根据水规总院审核古贤水利枢纽工程规划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情况,及时协调组织相关市县及省直有关部门做好古贤水利枢纽《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的审核工作,指导相关市县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二是指导龙华口水电站按照规定完成移民安置验收工作。  相似文献   

17.
李文军  李镇旗 《人民长江》2019,50(9):228-232
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就如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水库移民安置规划进行了探讨。对近年在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开展的美丽乡村规划以及亭子口水库、藻渡水库等移民安置规划的实践进行了思考和总结,提出了以总体规划为总纲、产业规划为主线、乡村规划为基础的移民安置规划体系,力求将移民安置和区域发展、乡村振兴统一到一张蓝图上。这种规划方法在近期开展的移民安置规划中进行了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黄河黄丰水电站移民安置环境容量、收入来源,及虽有浓厚的商业传统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但移民教育程度低等特点,通过分析,得出了传统农业安置资源不足和城镇化安置风险较大的结论。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弱农业化"的生产安置方式,以及"一、少、多、全"的"弱农业化"组合安置理念,并对黄丰水电站特点设计了相应的移民安置方案。  相似文献   

19.
张星 《陕西水利》2016,(3):47-48
本文结合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夹岩水利枢纽工程移民规划过程中出现的"城镇化无土安置模式"的背景、可行性以及对采取该模式对移民搬迁安置的有利影响,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城镇集中安置的机制,通过金沙江向家坝、溪洛渡两座水电站水库移民城镇集中安置的案例进行研究,认为:城镇集中安置是金沙江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的适时选择,是沿江区域城镇化进程发展的需要,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但是,移民进城后的生产生活生计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来指导和解决,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和措施来保障,应逐步完善缺失的政策制度,制定科学的与城镇化发展同步的移民安置规划,建立移民后期扶持可持续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