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研究了用水热法制备的非晶Fe2O3-MO2(M=Sn,Ti)光学选择性吸收材料的光学性能发现具有红外透明组份(SnO2,TiO2)可显著改进Fe2O3的光学性质,并从固体中光吸收与反射的微观机制的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为了得到性能稳定的磁流体,采用水热法制备Mn_(0.4)Zn0.6Fe_2O_4磁流体,使用毛细法粘度计测量磁流体的粘度,分析磁流体粘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磁流体的粘度随着磁性粒子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且外加磁场的作用会加快增大的趋势;磁流体磁性粒子体积分数不变时,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越大粘度也越大,当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小于4%时,粘度增加呈线性趋势;外加磁场强度越大,粘度也越大;无论外界环境有无磁场作用,磁流体的粘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的升高还会减弱外加磁场对磁流体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用共沉淀法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作为种子,通过水热法获得了微米尺寸的Fe3O4/Bi2O3复合粒子。X射线衍射和X光电子能谱表征结果说明复合粒子是由Fe3O4和Bi2O3组成。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表明复合粒子形貌基本呈规则球形,并且具有花瓣状的三维多级结构。以罗丹明B的催化降解实验为模型考察了不同反应组成、不同反应介质、不同反应温度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粒子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反应条件中m(Bi(NO3)3·5H2O)/m(Fe3O4)为1.9 g∶0.2 g,水作反应介质在160℃时,所制备的复合粒子催化活性最高,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95.4%。降解完成后,用磁铁吸附,Fe3O4/Bi2O3很快从体系中分离,可以重新催化降解罗丹明B,实现磁场控制的循环催化。实验发现,Fe3O4/Bi2O3经6次循环利用后,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仍达88.5%。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柔性基底金属陶瓷复合膜的膜系结构设计,利用脉冲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聚酰亚胺基底上制备了Al-Al2O3金属陶瓷复合膜,自基底至膜层表面依次为:聚酰亚胺、金属反射层、金属陶瓷层、减反射层。并对所制备的金属陶瓷复合膜进行了光热学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脉冲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制备的Al-Al2O3金属陶瓷复合膜,具有高太阳吸收率(a≥0.90),低红外发射率(ε≤0.11),是一种高效吸热型热控薄膜材料。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热法制备Ce_(0.92)M_(0.08O_(2))(M=Co,Mn,Fe,La)固溶体,系统分析固溶体的微观结构、光谱特征及氧化还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o离子掺杂样品中观察到Co_(3)O_(4)杂相,而另外三种离子均完全溶解在CeO_(2)中形成固溶体。样品为纳米尺寸,晶格常数与掺杂离子半径密切相关,样品的能隙明显降低,而且掺杂离子能够明显提高固溶体的氧空位浓度,氧空位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CeO_(2)相似文献   

6.
DyFe_(10)Si_2合金的~(57)Fe变温Mssbauer谱学研究,发现温度在210K处,超精细场随温度有不连续变化。此温度对应于合金的自旋重取向温度。Si,Ti和V作为形成ThMn_(12)型结构的稳定化元素,造成各相应合金的自旋重取向温度有一些差别。分析了Si,Ti和V元素造成合金磁晶各向异性差别的原因,它使得DyFe_(10)V_2,DyFe_(11)Ti和DyFe_(10)Si_2合金的自旋重取向温度不同。DyFe_(10)Si_2合金的8i晶位四极劈裂在温度210K处改变符号。  相似文献   

7.
薄、轻、宽、强是人们对高效电磁波吸收材料的追求。用食品级柠檬酸铁与蔗糖经过水热反应,高温煅烧制备Fe/Fe_(3)C/Fe_(3)O_(4)@C磁性微球,并通过改变柠檬酸铁与蔗糖的摩尔比,探究柠檬酸铁的含量对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有效地调控电磁参数,从而优化阻抗匹配。实验结果表明,当柠檬酸铁与蔗糖的摩尔比为5∶3时,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当厚度为2.5 mm时,最小反射损耗为-50.17 dB,小于-10 dB的有效吸收频宽为3.52 GHz,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主要得益于微球丰富的界面、孔状结构和Fe/Fe_(3)C/Fe_(3)O_(4)磁学性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Bi(NO3)3·5H2O,Nd(NO3)3·6H2O和Ti(OC4H9)4为原料,NaOH为矿化剂,聚乙烯醇-124(PVA-124)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在2OO℃经48h合成了铋层状钙钛矿结构Bi3.15Nd0.85Ti3O12(BNdT)纳米棒。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产物的物相和显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合成的BNdT纳米棒为单晶,直径约10~200nm,长度达数微米。Raman光谱分析表明,Nd离子取代了类钙钛矿层中A位的Bi。  相似文献   

9.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a(Ti0.96Sn0.04)O3无铅压电陶瓷, 对其压电性能、介电性能、铁电性能和微观结构等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 原料以及制备工艺对Ba(Ti0.96Sn0.04)O3陶瓷的压电性质具有较大的影响。与BaTiO3陶瓷相比, Ba(Ti0.96Sn0.04)O3陶瓷的正交-四方相变温度TO-T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并且TO-T附近的热滞只有1.8℃。陶瓷的微观形貌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畴结构, 主要以90°平行带状畴为主, 偶尔有少量不同构型的180°畴。电滞回线呈现为理想的近似矩形饱和形状的曲线, 剩余极化强度Pr为18.9 μC/cm2, 矫顽场Ec为 2.5 kV/cm。此外, 非180°畴的翻转是引起陶瓷逆压电常数d33*的主要因素, 其值可达550 pm/V。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热辐射和薄膜光学理论分析了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光学性能。介绍了利用电解着色的方法制备 Al_2O_3复合涂层的简单过程,报道了有关光学参数和涂层结构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1.
孙华君  刘依  张勇  郭姗姗  吕来  陈文 《功能材料》2015,(4):4016-4019
通过水热法在钛基板上成功制备出了不同形貌的Bi25FeO40纳米材料,使用XRD和FE-SEM对水热反应过程中反应的温度(160~200℃)、矿化剂的种类和浓度对产物结构及形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生长机理进行分析。测试Bi25FeO40的UV-Vis漫反射光谱,发现其在波长400~600 nm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响应;采用三电极体系测试材料的光电化学性能,结果显示纳米棒状产物对光电流的响应最快。  相似文献   

12.
以TiO2粉末为原料,在浓碱环境中,用水热法制备了H2Ti3O7纳米管和Na2Ti3O7纳米线,并对产物进行了XRD、SEM、TEM、UV-vis、PL、TG-DTA等表征,结果表明,H2Ti3O7纳米管具有更宽的光吸收范围、更高的光催化效率,而Na2Ti3O7纳米线具有更强的可见光发射和更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在不锈钢基底上制备出不同形貌的Fe_2O_3阵列薄膜,测试了其对液体的润湿性能。结果表明,Fe_2O_3多级结构阵列薄膜比Fe_2O_3纳米棒阵列薄膜表现出更好的润湿性能。Fe_2O_3多级结构阵列薄膜接触角变小,极性力变大,表面自由能增加。而Fe_2O_3纳米棒阵列薄膜接触角变大,色散力减小,表面自由能降低。与Fe_2O_3多级结构阵列相比,Fe_2O_3纳米棒阵列的纳米棒之间具有更多小的纳米尺寸的缝隙空间,使得较多的空气滞留其中,而空气具有很好的异质性,因此Fe_2O_3纳米棒阵列薄膜的润湿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4.
罗俊  王芳辉  孔令汉  张瑶  朱红 《功能材料》2015,(7):7100-7102,7108
为了研究Fe3O4形貌与其复合材料电磁吸收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微粒和棒状两种形貌的Fe3O4与石墨烯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以及电磁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Fe3O4棒/石墨烯复合材料相比纳米Fe3O4粒子/石墨烯具有更优异的电磁吸收性能,其在8~18GHz范围内小于-10dB频带宽9.8~17.9GHz,说明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和纳米粒子的形貌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以气泡为模板,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尖晶石型MⅡFe2O4(M=Fe,Ni)纳米空心微球,并采用柠檬酸对其表面进行了修饰。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修饰前后纳米空心微球的形貌、结构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ⅡFe2O4(M=Fe,Ni)纳米空心微球的尺寸在300~600nm,前躯体溶液的pH值大于9或反应时间小于12h都不能生成空心结构。此外,MⅡFe2O4(M=Fe,Ni)纳米空心微球呈现较好的超顺磁性,但与纳米Fe3O4实心微粒相比较,Fe3O4纳米空心微球的饱和磁化强度却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6.
水热介质pH值对纳米(Ce)ZrO2晶粒制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水热法制得纳米 (Ce)ZrO2 粉体 ,其晶粒粒度为 3~ 7nm ,而且为单一分散。用XRD、TEM分析了水热媒介pH值对粒度、m相含量、晶粒形貌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 :水热煤介 pH值增大 ,ZrO2 晶粒也增大 ;pH值减小至酸性时 ,ZrO2 晶粒中出现部分m相 ,且晶粒易团聚  相似文献   

17.
水热介质pH值对纳米(Ce)ZrO_2晶粒制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粉体技术》2000,6(Z1):284-286
用水热法制得纳米 (Ce)ZrO2 粉体 ,其晶粒粒度为 3~ 7nm ,而且为单一分散。用XRD、TEM分析了水热媒介pH值对粒度、m相含量、晶粒形貌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 :水热煤介 pH值增大 ,ZrO2 晶粒也增大 ;pH值减小至酸性时 ,ZrO2 晶粒中出现部分m相 ,且晶粒易团聚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1-x)SrCaBi_4Ti_5O_(18-x)BiMeO_3(SCBT-xBMe,Me=Ga,Mn;0≤x≤0.02)铋层状压电陶瓷,研究了BiMeO_3掺杂对SrCaBi_4Ti_5O_(18)系陶瓷微观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iMeO_3掺杂并未改变SCBT陶瓷的晶体结构,所有样品均为单一的铋层状结构陶瓷;适量引入BiMeO_3能促使SCBT的晶粒长大且趋于均匀,并有助于SCBT电性能的优化。当BiMeO_3掺杂量为0.005(Me=Ga)和0.02(Me=Mn)时,材料的压电常数d33分别为18pC/N和20pC/N,同时材料具有高的居里温度(Tc=550℃)和低的介电损耗(tanδ0.15%)。此外,SCBTxBMe材料具有良好的压电稳定性,适合于制备高温高频压电器件。  相似文献   

19.
采用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了YBa2Cu3O7(YBCO)粉体,利用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YBCO/Cu复合材料,测定了YBCO/Cu复合材料的密度、硬度和电导率,利用MMU-5GA磨损试验机对YBCO/Cu复合材料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采用XRD、SEM和TEM对YBCO粉体及YBCO/Cu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磨损表面形貌及物相组成进行了表征。研究了YBCO质量分数对YBCO/Cu复合材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YBCO粉体物相为Y123相,其层状结构明显,粉体纯度高、杂质少,粒度达到纳米级;纳米YBCO可显著细化YBCO/Cu复合材料的基体组织,提高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随着YBCO质量分数增加,基体组织中纳米YBCO颗粒分布均匀度降低,逐渐出现团聚;YBCO/Cu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密度降低,硬度先升高后降低,摩擦系数逐渐减小。3%YBCO/Cu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最好。YBCO/Cu复合材料强化机制为Orowan强化、热错配强化和细晶强化;其磨损机制主要为塑变磨损、磨粒磨损和疲劳剥落。  相似文献   

20.
测量了Fe77Cr7B16非晶晶化过程居里温度Tc变化和Mossbauer透射谱.计算了磁超精细场分布P(H).讨论了Fe77Cr7B16非晶晶化过程中非晶基体交换作用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