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多媒体多播应用在Internet上的广泛部署对多播拥塞控制提出了要求.分层多播是适应网络异构性较有效的方案.针对现有分层多播大多存在拥塞响应延时大、吞吐率抖动剧烈和不满足TCP友好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主动网的分层多播拥塞控制方案(ANLMCC),利用主动网灵活的服务定制能力,采用主动标记分层、优先级分层过滤,以及主动节点间逐跳的交互信令机制,大大改进了分层多播的性能.仿真实验表明,ANLMCC具有较快的拥塞响应速度、较好的稳定性和TCP友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多播应用在因特网上广泛开发,多播拥塞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讨论了多播拥塞控制的主要任务,分析和比较了现有各种多播拥塞控制算法,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速率的TCP友好多播拥塞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3.
基于TCP Vegas的网络拥塞控制改进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TCP Vegas在与TCP Reno算法共存的网络环境中不能公平地竞争到带宽,TCP Vegas-A拥塞控制算法有效地改进了TCP Vegas算法在带宽竞争力弱方面的缺陷。对TCP Vegas-A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并提出一种拥塞控制改进算法TCP NewVegas。基于NS2的仿真实验证明TCP NewVegas算法提高了与TCP Reno共存时在网络中的带宽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研究TCP Vegas和TCP Reno中可用带宽分配均匀性问题。观察在异构网络环境中两种协议的拥塞窗口大小的变化。探讨TCP Vegas在异构网络环境中公平分配可用带宽资源的改进问题,通过NS-2进行仿真,提出改进方案,结果表明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5.
DiffServ网络的拥塞控制和带宽保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对DiffServ网络的拥塞控制和带宽保证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包括TCP拥塞控制机制和路由器缓冲管理算法RED及RIO。研究表明DiffServ网络的拥塞控制和带宽保证的影响因素包括RTT、TCP/UDP相互作用等,解决方案包括对TCP拥塞控制机制的改进和对路由器流量调节器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基于AIMD算法的分层多播拥塞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  张福炎 《计算机学报》2003,26(10):1274-1279
提出了一种基于AIMD算法的分层多播拥塞控制算法.算法借助AIMD算法具有的良好TCP兼容性和稳定性,采用慢增慢减的速率调节原则来防止TCP中速率减半策略所带来的速率振荡.为避免反馈处理带来的复杂性和可扩缩性问题,提出了无须反馈的收方至发方间往返时延估计方法.算法采用类似TCP的慢启动算法来提高链路的利用率和收敛速度.通过仿真评估得出,算法对TCP流、不同多播流均表现出理想的公平性,并有很高的带宽利用率和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TCP Vegas与TCP Reno的一种改进拥塞控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因特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信息量的急剧膨胀,网络拥塞已经成为制约因特网发展的瓶颈。在众多TCP拥塞控制算法中,TCP Vegas表现出比其他算法更为优越的性能,然而自1995年提出至今,仍然没有取代TCP Reno成为现今最广泛使用的TCP拥塞控制算法。有研究表明,这是由于Vegas在与Reno共存的网络环境下不能公平地竞争到带宽,因此不能实实质性地提高网络性能。本文在分析Vegas与Reno如何在网络路由中占用带宽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在两者兼容环境下的拥塞控制方法,根据不同瓶颈缓冲区容量合理选择α、β等参数,实现了在Vegas与Reno共存环境下两者良好的兼容性,并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强度控制的并行TCP拥塞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林  陈魏鑫  张鹏 《计算机应用》2008,28(4):853-855
随着网络带宽的不断提升,基于并行TCP的应用方式得到广泛使用。当节点为同一个应用打开多个TCP连接时,对于使用单一TCP连接的网络用户存在严重的不公平。提出一种基于强度控制的并行TCP拥塞控制方案TCP C,使这些TCP流共享拥塞信息,同时限制并行TCP流的有效连接数量,以控制并行流的侵略性。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案能够较好地保证公平性,同时有效地利用网络带宽。  相似文献   

9.
满足接收端异构性的分层多播传输机制,源端一般只用于编码及各层数据流的传输,而拥塞控制主要在接收端来完成。这里提出一种源端与接收端协同作用共同完成多播的拥塞控制机制。源端根据接收端的反馈调节多播层次数目及各层传输速率,接收端根据TCP吞吐量模型计算本地允许带宽,进行层次的接收及形成对源端调节的反馈。经试验证明,此机制具有TCP友好性、接收端带宽充分利用及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因特网的以UDP为传输协议的实时多媒体数据传输需要在保证实时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能够与因特网其他服务所使用的TCP协议公平共享有限的带宽。本文采用基于实时传输协议(RTP)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的反馈拥塞控制算法,提出一种简单的拥塞控制机制,使UDP数据流能与TCP数据流和平共处;研究了基于速率控制的TCP友好拥塞控制策略-TFRC,分析了其基本机制和关键问题;提出利用延迟抖动作为潜在拥塞信号来改进TFRC的速率控制机制,以适应实时业务低抖动的要求,并通过NS仿真验证了改进的TFRC算法对实时业务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1.
实时多播流的弹性公平性和基于门限的拥塞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提出了关于实时IP多播流基于速率弹性的公平性定义,并结合有关多播组规模估计的机制和多播拥塞控制算法。实现了一种基于门限的实时多播业务的等级拥塞控制策略,使实时多播流在满足瞬态弹性公平性的同时,也基本满足稳态的比例公平性,并对此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2.
《Computer Networks》2008,52(7):1410-1432
A multicast congestion control and avoidance scheme is indispensable for group-based applications to fairly share and efficiently use network resources with unicast applications and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Internet.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traditional pure “end-to-end” solution to address both TCP-friendliness and inter-receiver fairness [T. Jiang, M.H. Ammar, E.W. Zegura, Inter-receiver fairness: a novel performance measure for multicast ABR sessions, in: Proceedings of ACM SIGMETRICS’98; T. Jiang, E.W. Zegura, M. Ammar, Inter-receiver fair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over the Internet, in: Proceedings of NOSSDAV’99] by using only one multicast group.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ovel active multicast congestion control scheme (AMCC).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popular end-to-end congestion control approach, AMCC is a router-assisted window-based hierarchical one. With flexible configuration of parameters and effective use of network resources such as buffers at the active routers, AMCC cannot only behave as a TCP-friendly single-rate congestion control scheme, but also have the benefits of a multi-rate congestion control scheme to achieve inter-receiver fairness by limiting the effect of congestion on a specific link to a small region. In addition, when it is used with reliable multicast applications, AMCC has the special mechanisms to regulate repair packets, which are not specifically addressed by the previous work. We implement and evaluate our protocol in NS2 [http://www.isi.edu/nsnam/ns/].  相似文献   

13.
一种REM算法辅助的分层组播流量控制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分层组播中公平速率分配算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分层组播协议策略中同步点的优化问题,提出了将主动队列管理算法REM作为对端系统的辅助加入到分层组播流量控制中,将分层组播同步点策略、满足Max-Min公平性要求的速率分配算法以及基于REM的显式拥塞指示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了一种基于速率的、由接收者和发送者混合驱动的分层组播流量控制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使得分层多速率组播在保证会话内、会话间公平性的前提下,提高了流量控制机制的高效性和对网络状态适应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14.
相比传统组播模式,多源应用层组播能用更少的网络资源实现多方交互式应用.但组播特性、应用层环境以及多源属性均会使得多源应用层组播的拥塞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双向压力模型的多源应用层组播拥塞控制方案,该方案采用正反压的方式来避免组播流在节点上产生拥塞,并同时采用基于权重的缓冲转移策略来保证同一组内所有数据源的组播流在共享节点上公平地占用缓冲和带宽资源,并进一步讨论了环形拥塞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办法.PlanetLab实验网评测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实现多源应用层组播拥塞控制的同时,能够协调不同组播流的流量,实现其公平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固定速率分层组播拥塞控制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固定速率分层组播拥塞控制算法FLMCC。组播会话中的每层按照固定速率发送数据包。各接收端根据估计的期望速率累计订购数目不等的层,从而获得不同的吞吐量。为准确估计期望速率并实现TCP友好性,各接收端采用在接收端实现的窗口机制,即在每层独立维护拥塞窗口,利用GAIMD算法调整窗口,并根据窗口值计算期望速率。为测量RTT,采用了一种精确测量和粗略测量相结合的策略;为避免RTT精确测量时产生的反馈内爆问题,采用了基于随机定时器机制的反馈抑制策略。协议实现简单。仿真表明,算法具有良好的TCP友好性、响应性和协议内公平性,且链路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16.
基于AIMD的组播拥塞控制算法由于采用了与TCP类似的拥塞控制策略,可以实现TCP友好性,因而在组播传输协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分析卫星网络长延时、高误码率特性对AIMD组播拥塞控制算法的影响,本文采用一种基于马尔可夫随机过程的理论模型,把拥塞发现时刻的拥塞窗口值作为马尔可夫链的状态;根据该理论模型,推导了系统吞吐量与卫星网络各种参数的关系式,从而分析了基于AIMD的组播拥塞控制算法在卫星网络中的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接收者分组的方法来提高系统吞吐性能的改进方案,并对不同信道条件下的最优分组数量以及带来的吞吐量增益进行了研究。数学仿真结果表明,在高误码率、长延时的卫星网络中,采用最优分组可以显著提高组播系统的平均吞吐量。  相似文献   

17.
不同组播拥塞控制协议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播作为一种有效单对多、多对多的数据传输模式,其拥塞控制机制却仍未能达到有效与恰当的标准,这也成为了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一个瓶颈.本文介绍了组播拥塞控制的概念,提出了评价组播拥塞控制的标准,然后分析与比较几种IP组播拥塞控制协议的优缺点,以及应用层组播在解决拥塞控制上的优劣,对比了几种典型ALM协议的特点,并对ALM在解决拥塞控制方面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多媒体组播拥塞控制协议的不足,提出基于QPID虚拟队列管理的组播拥塞控制机制QPID-MCC。QPID-MCC在瓶颈路由器中采用QPID-AVQ队列管理策略,结合显式拥塞指示(ECN),按照一定的概率标记新到分组。接收端依据标记概率计算期望的TCP友好速率。发送端依据接收端的反馈信息并结合多媒体的最小带宽需求调整发送速率。仿真结果表明,QPID-MCC具有平滑稳定的发送速率、较好的公平性和较快的拥塞响应速度,并能满足最小带宽要求,保证多媒体业务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最近有大量研究是针对网络拥塞控制的,但是问题仍然非常复杂。TCP的可伸缩性、灵敏性、稳定性和公平性是必需的特性。文章分析了主动网络体系结构的设计思想,在主动网络中,网络不仅具备基本的数据包寻址转发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动态编程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将主动网络设计思想引入到拥塞控制算法的研究中,针对其在传统网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基于主动网络的拥塞控制算法CCAAN,解决了它们在传统网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实验结果显示AMCA收敛性很好,可以充分利用有效带宽,并且对于TCP公平的动态变化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