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化建设带来了许多高科技技术,尤其是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使现代化城市建设迈向一个新的阶段。在城市化建设中构建三维信息系统,可以将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和空间地理信息进行数字化建模,构建一个真实的城市三维景观,实现整个城市的数字可视化和信息可视化。本文介绍了三维数字城市的基本内容,并结合当前我国数字化城市建设的现状,详细阐述了三维数字城市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江丽  戴忠  廖婧  何力 《城市勘测》2013,23(5):26-28
城市绿道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都贯穿着三维技术,城市绿道的功能展示也是绿道使用价值提高的重要手段,因此建设一个城市绿道三维互动展示系统很有必要。本文针对增城市绿道三维虚拟景观建设的需求,设计了一种绿道展示宣传的三维建模方案,可较好地控制建模质量,并结合3DGIS技术实现了绿道乃至整个市域场景的三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3.
数码城市三维景观虚拟现实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码城市(CyberCity)的概念与技术支撑,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可视化技术、网络技术、海量数据处理技术、虚拟漫游技术,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研制城市三维景观虚拟现实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4.
张辅霞  王建雄 《山西建筑》2010,36(5):366-367
以云南农业大学为试点,利用虚拟校园三维可视化系统作为信息时代空间信息的基本管理模式,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校园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校园建设管理中的实现和应用研究,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5.
城市景观是容纳和承载自然信息与社会信息的媒介环境。信息由内容和形式构成,存在于动态的时空维度当中,并立体交织成不断演变的城市景观现象。在全球快速都市化和"社会—环境"关系扰动失衡的背景下,从媒介视角审视城市景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剖析现代城市信息环境演变现状的同时,文章将城市景观视为一种连接信息,整合"社会—环境"关系的媒介。作为媒介的现代城市景观应从信息层面建构可持续的社会生态体系,实现信息的差异性、均衡性、真实性与公共性。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31)
地理信息展示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技术在区域规划方向上的应用,本文所提出的基于虚拟现实的三维地理信息展示系统融合虚拟现实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将地理信息数据导入至展示系统中,系统对区域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显示,在当前区域布局的基础上,规划工作人员能够直接在当前区域中添加与编辑规划模型,并在真三维立体可视化的环境中对规划进行评估与决策,最大程度上避免造成规划失误。  相似文献   

7.
宋仁波  江南 《工程勘察》2013,(9):56-60,64
针对三维地质建模工作非常繁琐和复杂,为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提高模型可视化效果,提出一种基于结合限定Delaunay三角剖分和OpenGL进行三维地层可视化的方法。利用限定三角剖分算法可以生成任意边界形态、任意尺寸大小或者带有多个孔洞的地层表面三角网;利用OpenGL的对象拾取机制实现钻孔数据的可视化管理和人机交互地层建模。同时将该方法应用于三维地层可视化系统开发中,系统克服了手工填加虚拟钻孔来提高模型精度的麻烦,可以显著提高三维地层建模的效率和可视化效果。最后利用南京某地区三维地质调查项目地质勘察获取的钻孔数据,进行了实际建模操作。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构建地层的三维模型,并实现多种模型可视化,为工程勘察信息的管理和分析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源多尺度海量数据的异构算法,利用三维可视化等计算机技术,构建沈抚新区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的总体框架。基于“中色三维GIS平台”开发了集三维城市地质信息输入、数据库管理和城市三维地质空间数据可视化分析于一体的城市地质信息综合管理平台。解决了沈抚新区海量地质数据的管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创新性地利用数字技术保护和管理遗产景观是当代风景园林界和遗产界的热点。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市系统应用了"城市历史景观"方法指导数字化遗产景观档案建设,具有创新性。从遗产保护与发展的视角对其中2个代表性项目——"巴拉瑞特城市历史景观网"和"巴拉瑞特可视化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全面分析,指出其数字化遗产景观档案建设的四大创新思路:突破遗产固有价值,坚持以地方群体价值为本;以遗产知识传播为目标,强调建档过程开放化;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表达;数据采集范围拓展到遗产景观之外。最后总结了对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为快速制定合理可靠的吊装方案,针对移动式起重机建立了基于OpenGL技术的三维虚拟仿真系统,阐述了系统结构框架与功能,及设计方案与方法。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表明了系统的良好可视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应用于电梯等特种设备虚拟现实教育及其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系统的一种构建虚拟可编辑逻辑控制器(PLC)并实现特种设备三维模型虚拟控制的方法。在虚拟PLC现状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对虚拟PLC的若干关键技术和可视化虚拟控制环境的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可视化虚拟PLC实验系统的基本框架。该方法利用微软Visual C++在电脑上实现PLC图形化编程并模拟PLC控制功能,通过EON Studio虚拟环境将特种设备虚拟模型与虚拟PLC连接起来,实现特种设备虚拟控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发展,智慧城市是未来发展的热点,智慧社区成为智慧城市重要建设内容。三维空间地理信息具有可视化的特点,本课题研究三维空间地理信息应用于智慧社区的建设,建立"智慧社区综合信息三维管理系统",实现社区空间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展示,这将有助于提升社区现代化信息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城市景观桥梁具有外型美观、线条独特、造型个性化等突出特点。针对上述特点,在桥梁深化设计阶段引入 BIM 技术和精细化管理理论,并采用基于 BIM 的多软件协同作业平台与基于 BIM 和有限元分析联合深化设计方案,提出一种基 于 BIM 技术的全方位城市景观桥梁联合深化设计管理新方法,并以长白山建封路大桥及引线工程典型城市景观桥为例,介 绍基于 Revit 和 Dynamo 的城市景观桥梁参数化建模方法和具体应用。结果表明:在三维可视化设计和工程量统计等方面均 表现了上述管理方法的精准和高效,基于 BIM 和有限元分析联合深化设计为城市景观桥梁深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助人因工程学及游艇舱室空间设计的相关知识,运用人机工程仿真系统建设的方法,提出将三维视景仿真引入人机工程仿真系统的概念,对游艇舱室空间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及评估。构建了基于虚拟技术与人机工程学的游艇舱室空间设计研究的模型。认为利用计算机仿真手段,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及评估,及时反馈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推动了游艇舱室空间设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洪伟杰  洪俊祥  杨军 《石材》2014,(9):38-42
<正>石材可视化虚拟制作是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石材虚拟存储仓库生成系统(专利),利用采集高清大板进行虚拟的排版铺设,然后编号,在电脑上进行虚拟铺设效果。石材自动磨台流水线数据的三维扫描仪基于CCD信号采集系统对每一加工完成石材的表面纹路做数据采集,可获得到加工完成的石材板面颜色数据、花纹数据及其破损情况等。该石材虚拟存储仓库生成系统既有产品信息图片,又有其相对应的文字信息,且图  相似文献   

16.
“人机交互技术”支持下的“动态”景观设计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纬 《风景园林》2016,(2):14-19
景观系统具有复杂性及动态性特征,将人机交互技术与风景园林设计结合,为表现系统的时间性提供了可能。通过案例研究,1探讨人机交互技术运用于景观动态模拟的方法,包括将实体模型与虚拟模型结合的技术节点,实现模型-分析-反馈至模型的循环设计过程的技术路径;2解析基于人机交互的动态互动艺术装置在景观空间中的作用,一方面可增强感官体验性,另一方面也是对城市社会现象的阐释;3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人机交互技术能对动态景观系统规律进行有效识别,并实现可视化,同时也利于景观系统动态特征的表现与创造,多学科合作是将人机交互技术运用于景观设计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视觉景观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视觉景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在2个对立学派的基础上形成视觉景观质量评估。客观主义者或物理学派(基于专家的方式方法)认为视觉景观质量是其自身物质特性的内在表现。主观主义者或心理学派(基于个人的方式方法)认为景观美是客体或视觉媒介和观察者的相互作用。如照片、草图、模型、三维可视化等景观表达可以协助实施现场或遥感评估。评估方法包括例如明智的配对比较法、分类法,还有其他分级或排序法。大多数的研究脱离现实环境而实施,容易忽视人们动态地感知世界。在虚拟现实影院里,景观身临其境的体验为观众提供了自由探索这个虚拟环境的机会。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最新发展进一步提供了这种可能:现存环境的影像与被数字可视化的未来变化影像相叠合,如同现场体验一般,从而提供了全方位的感官体验,这将为景观评估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陈春明  匡俊 《建筑知识》2014,(2):103-104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建立一个城市地质信息数据库与开放、动态、实时的三维可视化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区域地质信息的集成集群、深度开发和一体化管理,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三维可视化决策平台,为社会公众信息需求提供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本文以某开发区为例,利用城市地质勘察大量工程地质勘探孔取得的资料来描述工程地质层的空间展布情况,建立恰当的三维工程地质结构模型,并使相应的空间可视化分析具有可操作性。在建立了总体规划专项工程地质数据库的情况下,按区域的工程地质情况进行了分区,对地质适宜性作出了评价,并对天然地基、桩基础、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基坑工程、浅层地热能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评估。  相似文献   

19.
运用GIS管理地下管网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对各类地下管网获取及时、准确的信息,并进行系统、有效的管理,是城市管理面临的重要技术问题。从城市地下管网管理难的热点问题出发,对目前三维地下管网信息系统的需求现状进行分析,建立了数据管理层、GIS应用层及表现层的总体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从数据库设计、功能设计等方面阐述了设计思想。系统主要采用分布式WebGIS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并以ArcGIS Engine为平台实现了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形成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建立了小型管网信息系统,可为城市地下管网系统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二维GIS系统,城市三维GIS系统具有直观、准确的优点,是数字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OSG引擎,设计了一个城市三维GIS系统,详细阐述数据制作和系统开发两大部分,系统数据包含三维地形模型、地上地下景观三维模型和属性数据;重点分析了OSG对海量数据的高效组织和调度机制,最后对系统的软件功能予以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