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里格气田苏14加密区山1—盒8段河流相储层具有砂体叠置复杂、连续性与连通性较差、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基于此地质特征,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进行储层沉积研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以直观反映沉积微相与储层属性参数在三维空间的展布特征,并给出山1—盒8段储层的非均质性及展布特征的精细描述.  相似文献   

2.
苏里格气田西区W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北部。主要从有效砂体的厚度比例、单砂体分布规模、有效砂体平面展布特征三个面认识该区盒8、山1、山2段的有效砂体展布规律;并从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和孔隙结构等方面揭示该区的储层特征。研究认为:盒8下亚段和山1段有效砂体在全区大面积分布,连续性较好;山2段有效砂体分布范围广,但整体厚度较小;盒8上亚段有效砂体欠发育。盒8、山1、山2段储层均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溶孔+微孔型"孔隙组合在研究区最为常见,其次是"溶孔+微孔+粒间孔型"孔隙组合;储层孔隙结构具有"大孔隙、小喉道、孔喉连通性差"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涝坝凝析气田气藏储层有效厚度不大、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等特征,利用储层描述技术重点开展下第三系苏维依组地层沉积相、储层物性特征、隔夹层纵横向展布规律分析。综合钻井、录井、地震数据等多种资料,应用petrel软件的地质建模技术实现大涝坝凝析气藏相控三维地质建模,直观地反映沉积相与储层属性参数在三维空间的展布特征,精确描述整个下第三系气藏储层的非均质性以及储层的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4.
苏里格气田S120区块山1-盒8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里格气田西区S120区块主力含气层段为山1-盒8段,为了查明该区砂体展布特征,笔者在资料收集和30余口钻井的测井曲线综合解释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的沉积微相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山1段发育曲流河沉积相,盒8段发育辫状河沉积相,优质储集砂岩主要形成于河道亚相;在山13段时期砂体发育较好,储集性能也较好,在山11、山12段时期河漫亚相占优势,砂体发育程度较低.盒8段具有显著辫状河沉积剖面结构特征,河道亚相占有明显优势,储集性能远优于山1段;从时序上看,从山1段到盒8段沉积相由曲流河过渡为辫状河,砂体厚度、砂地比随之增高;从平面分部看,区内较厚砂体多以南北走向展布,这与沉积相的分布是比较一致的;砂体厚度、发育规模以及砂体空间展布均受沉积相带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涪陵地区焦石坝构造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的岩相及物性在纵横向上均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针对此特征,应用Petrel地质建模软件,建立龙马溪组下段8个小层的构造模型、地层模型、岩相模型及孔隙度与渗透率模型,反映龙马溪组下段页岩厚度的空间展布及页岩气储层岩相和物性的非均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S气藏含砾砂岩段岩心观察和测井资料统计分析,结合砂体和沉积相的展布特征,对研究区含砾砂岩段储层的层间、层内、平面非均质性进行研究.认为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作用的控制,储层层间非均质性程度中等一强,由于渗透率韵律的多样性使各小层层内非均质性程度不一,整体为中等一强非均质性,储层平面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相带平面分布的影响,泥坪相所在区域非均质性较弱,而潮汐砂坝和潮控河道表现为中等一强的平面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7.
在综合利用岩心、测井、钻井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与描述及隔夹层分析,对志丹地区长2、长3段的沉积环境和砂体展布特征进行研究,认为长2段储层在河道加积作用下,自下而上砂体厚度增大,砂体侧向连通性变好,而长3段油层组的砂体呈现出与之相反的沉积变化规律。采用岩心分析测试和测井解释等方法进行储层评价,认为长2段储层的渗透率非均质性较强,长3段储层渗透率虽特别低,但其渗透率均质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杏子川油田化子坪区长6油层组岩心、测井及测试资料的统计分析,讨论了研究区长6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特征.研究表明,本区长6储层的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均比较强,其变化规律主要受沉积相带控制.层内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韵律和层内夹层影响;层间非均质性取决于物性非均质性参数、分层系数、砂岩密度和层间隔层展布;平面非均质性与砂体形态及接触关系密切相关,同时利用孔隙度、渗透率的空间分布分析研究储层平面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9.
乌尔禾油田中三叠统克拉玛依上组为扇三角洲沉积相,具有物源近、成熟度低、储层纵横向展布不清、物性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对该区储层进行了等时地层划分与对比、微构造和沉积微相分析、储层参数精细解释、储层物性时空展布特征描述等系列研究,建立了基于超短周期的等时地层格架和基于单砂体的层面微构造模型,弄清了单砂层范围内沉积微相的纵横向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刻划了有效储渗体和物性非均质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复杂扇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表征的方法与技术,为该类油藏合理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濮城油田东区非均质地质的开发与调整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下储层的沉积相、沉积微相和储层物性解释模型为基础,从微观、层内、层间、平面非均质四 方面建立了储层分布与储层非均质性三维地质模型,并对开发生产调整措施的有效实施地提出了建议。由于以下四方面的非均质性总体中等偏强,沉积微相的垂向分布平面展布大小及砂体储油物性的平面变化对非均质性的控制极为明显,所以对于不同的沉积微相所对应剩余油量情况采用不同开采方式。对于层间非均质性大的层系,可采用有效封堵技术,或 调整注采压力系统。对平面非均质性大的层系,在采用周期性注水或转向注水时对砂体的连续性考虑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花场地区流一段剩余油滞留现象严重、注采效果差等问题,结合该区实际情况,利用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对福山凹陷花场地区流沙港组一段储层的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受沉积构造的影响,储层层内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和极差整体较强,均值系数普遍偏低,Ⅱ、Ⅳ油组的夹层分布相对较多;层间非均质性主要受层厚、砂厚以及隔层厚度的影响,不同层位差异较大。平面非均质性受砂体及沉积微相展布影响,不同地区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综合得出,研究区内位于河道内的Ⅱ、Ⅳ油组为剩余油分布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基准面旋回对同类微相在不同旋回阶段储层质量宏观非均质性差异的影响,运用高分辨率地层层序沉积动力学原理,结合各项统计学数据和岩心化验资料,对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8砂层组河口坝储层质量宏观非均质性主控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了基准面旋回对河口坝微相在不同旋回阶段储层质量宏观非均质性差异的控制机理,并确定了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内河口坝储层质量宏观非均质性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级次基准面升降引起可容纳空间与物源供给条件的改变,导致不同旋回阶段河口坝储层沉积环境出现差异,使短期基准面旋回中单一河口坝储层质量宏观非均质性表现为底强顶弱规律,中期基准面旋回中复合河口坝(多期单一河口坝组成)储层质量宏观非均质性自下向上呈总体变弱趋势,长期基准面旋回中多期复合河口坝储层质量宏观非均质性呈无规则变化.  相似文献   

13.
针对鄂尔多斯东部地区盒8段储层低孔低渗、非均质性较强及渗流特征复杂等性质,通过在该地区利用真实砂岩模型进行微观气水两相驱替实验,得出其驱替方式渗流路线主要表现为3种形态:均一网状渗流路线活塞式驱替方式;非均一网状与交织状非活塞式驱替方式;复杂渗流路线非活塞式驱替方式。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明确了储层砂岩中软组分含量、物性及残余水饱和度是影响驱替渗流方式及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为更好地认识东部盒8段渗流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曙二区缓坡浊积岩储层隔夹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隔夹层研究是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搞清隔夹层在三度空间的展布规律,对于合理划分开展层系,选择开发井网,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曙二区大凌河油层缓坡浊积岩储层进行沉积学研究和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揭示了隔夹层的成因,类型,特征,分布组合特征及空间展布规律,指出连续分布的隔层可作大套发层系的隔层,条带状分布的隔层可作小范围注采井网开发系的隔层,探讨了用分形几何识别隔夹层的方法,并对隔夹层进  相似文献   

15.
通过非均质参数的定量计算,利用测井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对盘古梁及周边地区的Y9、Y10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得出工区内在以河流相的粗碎屑沉积为主的沉积背景下,Y9、Y10储层内存在较为明显的层内非均质性、层间差异性和平面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物源方向、沉积微相、砂体展布的分析 ,采用渗透率变异系数、渗透率突进系数、渗透率级差、渗透率均质系数等定量参数 ,对尕斯库勒油田砂西区块E13 油藏I 6小层的非均质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认为 :分流河道主体部位的储层 ,无论在纵向上还是在横向上 ,其均质性较强 ;分流河道的边部、前端以及各分流河道交汇处则非均质性较强 ;并且 ,对于具有二元结构的正旋回储层来讲 ,纵向上存在一定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柯克亚凝析气田X8段凝析气藏为陆相沉积,现有各种地质、生产资料均表明该气藏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工程上采用动态法计算的X8段凝析气藏地质储量不足其勘探储量的一半。为尽量避免储层非均质性影响储量计算的精度,在采用容积法对非均质油气藏进行储量计算时应仔细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细分储量计算单元,精确求取储量计算的各个参数。  相似文献   

18.
苏里格气田东区XX区块储层辫状河沉积相发育较好,砂体横向展布非均质性强,储层预测有难度。为此,运用RMS7.4建模软件,用钻井数据进行约束,按照"点—面—体"的思路建立构造模型,采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构建基于测井解释单井相的沉积微相模型,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构建储层属性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L油田巨厚层油藏水淹规律复杂、剩余油分布预测难度大等问题,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录井及油藏动态等资料,对油藏储层非均质性成因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对L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较弱,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作用的影响;油藏层内非均质性较弱,层间非均质性强,平面非均质性受沉积微相控制。  相似文献   

20.
尕斯库勒油田砂西区块E13油藏Ⅰ-6小层非均质性综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物源方向、沉积微相、砂体展布的分析,采用渗透率变异系数、渗透率突进系数、渗透率级差、渗透率均质系数等定量参数,对尕斯库勒油田砂西区块E13油藏I-6小层的非均质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认为:分流河道主体部位的储层,无论在纵向上还是在横向上,其均质性较强;分流河道的边部、前端以及各分流河道交汇处则非均质性较强;并且,对于具有二元结构的正旋回储层来讲,纵向上存在一定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