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铍青铜半连续铸锭为原料,研究了挤压、锻造及锻造+挤压工艺对铍青铜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挤压时铸锭内外层变形不均匀,导致沿断面上棒材的组织不均匀;在加工率相同条件下,锻造棒材的微观组织比挤压组织均匀,抗拉强度比挤压工艺的略低,但延伸率较高,而锻造+挤压工艺对棒材组织改善最为明显,微观组织细小均匀,综合力学性能和内部组织最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金相组织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形貌观察、显微硬度测试、有限元模拟等方法对大规格径向锻造钼合金棒材的周期性中心裂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棒材中心存在轻微的成分偏析,严重的不均匀变形是棒材在锻造过程中产生中心裂纹的主要原因.通过提高原料纯净度、均匀化退火以及增加回火温度和时间,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大规格钼合金棒材在加工过...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大规格TZM钼合金锻造棒材在不同加工变形量条件下的组织,力学性能及其断裂行为。结果表明:TZM棒材经过锻造工艺加工后,随着锻造加工量的增大,密度不断增大,晶粒组织和强化粒子分布更加细密和均匀;锻造后棒材的室温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显微硬度均随之增大。锻造加工量达到80%时,棒材拉伸强度达到780 MPa,屈服强度达到710 MPa,延伸率达到了25%,显微硬度达到HV255。总加工量大于70%时,棒材断裂方式表现出明显呈韧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4.
TC4-DT钛合金是一种高强高韧损伤容限型钛合金,常被用于新型飞机制造中,而变形量会对该合金的组织产生重要影响,并最终决定其力学性能。为此,本实验以300 mm×180 mm的TC4-DT钛合金棒材为原料,进行3种不同变形量的锻造变形,研究锻造变形量对锻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量太大或太小均会引起锻件内部显微组织不均匀,同时引起锻件不同部位力学性能存在较大的偏差,经综合分析确定TC4-DT钛合金合理的锻造变形量为35%左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锻造温度对Ti60合金Φ350mm规格棒材组织、力学性能及探伤的影响。试验选用相同的试验坯料,按照变形方式、变形量相同而变形温度不同进行Ti60合金棒材α+β两相区锻造。研究表明:Ti60合金棒材采用Tβ-40℃进行α+β两相区锻造,其组织晶粒细小,且力学性能及探伤水平均优于采用Tβ-20℃进行α+β两相区锻造的棒材。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TA15合金试制棒材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不同锻造工艺获得的棒材的组织与性能存在显著差异,要获得组织性能均合格的TA15棒材,开坯锻造阶段进行充分镦拔以破碎铸锭原始组织,成品锻造阶段控制锻造温度和变形量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镦粗变形工艺对TC18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镦粗变形工艺对TC18钛合金棒材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C18钛合金棒材首先在β单相区加热并施加大变形量锻造,而后在(α+β)两相区加热并以适当变形量锻造,可获得强度、塑性和韧性等综合性能的良好匹配。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不同的锻造工艺分别生产不同氧含量TA10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对其组织及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间隙元素氧含量对大规格棒材室温塑性影响很大,随着氧含量的增加,严重的晶格畸变强烈阻碍位错运动,增加强度的同时严重降低材料塑性。此外,随着锻造温度的降低,两相区变形程度增加,可获得均匀细小的等轴组织,该组织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氧含量与锻造工艺的不同,导致同规格棒材组织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合理控制氧含量,并采用低温大变形锻造工艺生产的大规格TA10钛合金棒材晶粒尺寸可以控制在35μm以内,且综合力学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9.
分别采用一次镦拔、两次镦拔和直接拔长3种开坯锻造工艺锻制了400 mm TA15钛合金棒材,并对比分析了棒材的低倍组织、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探伤杂波水平。结果表明,在铸锭开坯时通过两次镦拔变形增加β相区的变形量,在中间锻造及成品锻造时保证变形量分别大于40%和30%,再经800℃×2 h/AC热处理后,可以得到边部、1/2R处及心部组织均匀细小的Ф400 mm TA15钛合金棒材,且各项力学性能符合用户标准要求,探伤杂波水平可达Ф3.2 mm-9 dB。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两种锻造方案试制TC4合金450 mm超大规格棒材。分析了两种方案生产的棒材组织、力学性能和探伤杂波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铸锭经过镦-拔工艺开坯,进行1次"高低高"锻造,然后在相变点以下30~50℃进行变形量大于85%的成品锻造,可生产出组织和力学性能满足GJB 1538标准要求、探伤满足GB/T 5193-A级要求的TC4合金450 mm大规格棒材,且棒材的组织均匀性好。  相似文献   

11.
基于TC18合金棒材生产过程,本文从熔炼工艺、锻造加工过程和热处理制度三方面作了归纳小结,研究结果表明在熔炼过程中Fe,Cr等易偏析元素以二元或多元的合金方式添加,熔炼过程严格控制熔池深度可获得成分均匀的铸锭;TC18合金在相变点上下经不同的锻造温度多火次的变形,每火次变形量不小于60%,并经二阶段双重退火热处理后可获得组织均匀、综合性能优良的产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Ti45Nb锭坯进行锻造及均匀化热处理,研究了锻造过程及均匀化热处理过程对钛铌合金棒材组织的改善作用。研究表明:锻造过程及均匀化热处理过程均对钛铌合金棒材组织中的富钛斑具有弱化消除作用,并改善组织均匀性。同时均匀化热处理中温度为敏感因素,温度为1 250℃时,经过处理的坯料富钛斑基本消失,组织均匀一致。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发动机叶片用TC4钛合金棒材热加工工艺,对比研究了相同条件下精锻和轧制工艺对棒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以及精锻温度和精锻变形量对棒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精锻相比,轧制变形时间短、温升明显,导致轧制棒材初生α相含量低,室温强度和高温强度明显低于精锻棒材,但组织更加均匀,超声探伤杂波水平低。此外,随着精锻温度的升高,棒材初生α相含量减少,室温强度和高温强度下降,但超声探伤杂波水平降低;随着精锻变形量的增大,棒材变形不均匀性加剧,室温强度和高温强度逐渐提高,但超声探伤杂波水平增大。精锻温度为940℃时,TC4钛合金棒材的组织与性能匹配较好。  相似文献   

14.
精锻及热处理工艺对TC11钛合金棒材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精锻及热处理工艺对TC11合金棒材显微组织的影口向。试验结果表明:TC11合金棒材显微组织中长条α及大块α相的产生,是由于原始坯料组织粗大及不均匀造成的,长条α相或粗大α相具有组织“遗传性”,在“α β/β”相变温度以下加热,多火次大变形量锻造,很难将其消除,只能使其形状大小发生有限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对机车电机转轴42CrMo超声波探伤缺陷进行了低倍组织、化学成分、微观分析、金相组织、断口形貌等分析。结果表明,电机转轴钢质纯净,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无异常,低倍组织存在锻造偏心、锭型偏析、裂纹;缺陷是由于锻圆加热温度不均匀使得在锻造过程中金属流向不均匀而导致材料变形不均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向挤压法分别对铸态及锻态纯钛坯料进行挤压对比试验,研究了经两种不同方式处理的坯料对挤压棒材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挤压坯料有粗大的柱状晶,金属协调变形性差,挤压后棒材表面质量较差且有连续的沟槽等缺陷;经过锻造的挤压坯料具有等轴组织,变形时金属流动更加均匀,挤压后的棒材表面光滑平整,力学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7.
采用工艺A和工艺B 2种不同锻造工艺获得Ф130 mm的TC10钛合金棒材,研究了锻造工艺对棒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时效温度对TC10钛合金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工艺A获得的棒材组织均匀性好,且棒材性能的各向异性小;工艺B获得的棒材组织均匀性差,且棒材性能的各向异性大。TC10钛合金棒材的抗拉强度随时效温度升高先降低再升高,而塑性则随时效温度升高先升高再降低,棒材经875℃×2 h/WC+550℃×6 h/AC热处理可以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将Ti-662合金铸锭在快锻机和径锻机上经过7火次锻造制备出4,90mm的棒材。研究了2种不同锻造变形方式(轴向反复镦拔和换向反复镦拔)和不同热处理工艺对Ti-662合金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换向反复镦拔锻造获得的Ti-662合金棒材组织均匀无方向性,横向性能较轴向镦拔获得的棒材明显改善,纵、横向性能差别不大;不同的热处理实验对比得出,采用880℃×1h/WC+600℃×4h/AC固溶加时效处理可使棒材的强度和塑性达到良好匹配,纵、横向力学性能均可满足MIL—T-904标准要求,而且经超声波探伤检测达到AMS2631B中的A1级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利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对Monel K-500合金进行了不同变形温度、不同变形量的热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合金变形抗力大,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的流变应力及其最大值降低。随变形量增大,初始再结晶温度和完全再结晶温度均明显降低,当变形量分别为30%、60%、80%时,其初始再结晶的变形温度分别为950、850、800℃左右;其完全动态再结晶的变形温度分别为1 100、1 050和1 000℃左右。当变形温度高于1 100℃,随变形量增大,再结晶晶粒显著细化。根据上述规律制订出了该合金的锻造工艺,所锻造的该合金棒材组织均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对比分析一次电子束冷床炉熔炼(EBCHM)加一次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VAR)和三次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生产的φ820 mm TC17钛合金铸锭的化学成分均匀性,以及由这两种铸锭经相同工艺锻造得到的棒材的组织均匀性。结果表明,通过原材料控制和工艺参数设计,两种熔炼方式均可生产出化学成分均匀、杂质含量可控的大规格TC17钛合金铸锭,且EBCHM+VAR工艺在残钛回收方面具有优势;两种工艺得到的铸锭,经相同的锻造工艺可获得组织均匀的棒材,为航空转动件提供材料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