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系统需求及功能设计黄河实时水雨情信息是黄河防汛、抗旱的重要依据,这些信息是由黄河流域5OO多个报汛站提供的。报汛站测出这些数据后(如:某一时间的水位、流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文情报预报拍报方法》的规定,编成报文,经过邮电部门、黄河防汛专用通信网,以及ChianPAC信道,以电报格式传送至黄河防汛情报预报中心。该中心通过计算机电报翻译程序将所有水情电报处理成离散的各类水文要素,并按不同类别存储于Sybase实时水情数据库中,至此就可以使用这些信息了。由于Sy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优势在于对数据的存储与…  相似文献   

2.
时间序列预报法在供热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齐维贵  朱学莉 《电子学报》2003,31(2):268-270
为了节能和优质供热,提出将负荷预报和预测控制施加于供热系统中.文中首先介绍了时间序列法预报原理,接着应用该原理给出供热负荷和模型误差的预报.负荷预报作为供热系统的设定值,模型误差作为预测控制的校正量.最后,给出了两种预报方法在供热系统的应用及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3.
成像型激光预警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晓明  李刚  杨军 《激光与红外》2001,31(4):202-204
文章介绍了一种成像型激光预警系统的设计方法,较详细地叙述了其主要部分-PIN预报警、帧减精确定位和计算机数据处理单元的原理及电路设计,该系统能够提供较精确的激光来袭方位,并有效地降低了虚警。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部分中长期水文预报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较深入地研究的基础上,以三峡宜昌站月径流量为预报对象,以提高其中长期预报精度为目标,使用WANN模型(人工神经网络—小波分析组合模型),对宜昌站月径流量进行中长期水文预报。结果表明WANN模型预报精度都较高,适用于宜昌水电站月径流量的中长期水文预报。模型在非汛期拟合、预报效果优于汛期拟合、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5.
王莉  赵爽 《中国高新科技》2023,(22):152-153+157
水旱灾害在我国发生频率较高,对百姓的日常生活生产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意义重大。水文情报预报作为防汛抗旱基础依据,可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文章重点阐述水文情报预报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作用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将智能水文缆道水文测验系统应用于重庆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中,通过最新计算机、电子和电气技术的系统集成,实现了水文流量测验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7.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水文参数实时采集、传输处理系统。它采用通讯遥测和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完成雨量、水位、流量等各种水文要素的实时处理,提高防洪能力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关键设备是水文数据采集终端,用来实现包括雨量、水位等在内的水文要素的  相似文献   

8.
水文测报系统是一种集合收集、处理、传递功能为一体的传感器、计算机和移动通信等设备构成的系统,主要包括遥测站、中心站和信息传输通道3个部分。水文测报系统能够防洪减灾,实现对水利的有效调度,加强对水文数据信息的有效处理,从而促进水文工作的高效率发展。而遥测技术在水文测报系统中的应用能够进一步促进该系统的良好发展。为此,文章在介绍遥测技术的基础上,分析遥测技术发展及其在水文测报系统中的运用,并以新丰江水库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为例,重点论述遥测技术在该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旨在为同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电信技术》2011,(11):74-75
1引言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作为"智慧水利",尤其是防汛抗旱信息化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行业防汛、抗旱、防台业务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系统具备采集、通信传输、预警及发布、响应反馈、预测预报、决策支持等功能,共享国土、气象等相关信息,提供与国土、气象、防汛决策支持等系统的服务接口,同时将水文预报、灾害评估等相关水...  相似文献   

10.
0226946B/S 模式下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的研究[刊]/赵玉庆//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19(7).—130~131(E)在对 C/S 模式下洪水预报调度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 B/S 模式的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研究了其需要的技术及体系结构,为水库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的扩展带来了极大方便,并易于系统的维护。参50226947节水灌区调度管理自动化应用系统[刊]/南海鹏//计  相似文献   

11.
水文监测技术是实现水利水文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为满足水文监测系统实时性、可靠性、实用性的要求,提出了利用Zigbee技术以及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实现对水文信息实时监测的方案,着重讨论了传感器节点的设计,处理器选择超低功耗的CC2430芯片,设计了数据采集部分的硬件电路,并介绍了系统的软件实现方法。真正实现了水文监测的智能化、高效化和网络化。  相似文献   

12.
郭朝珍  林志虹  郭昆 《通信学报》2006,27(11):42-47
分析了自然灾害综合预报会商式决策系统的特点,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将智能决策方法作为“特殊预报专家”的协同综合预报IGDSS的通用模型。以地震然灾害综合预报为应用背景,根据地震综合预报的工作原理应用协同综合预报IGDSS通用模型,重点介绍了地震综合预报IGDSS的智能决策方法—贝叶斯网络的设计与实现,建立地震综合预报贝叶斯网络分析器,采用改进后的桶消元算法作为网络推理。给出了应用协同综合预报IGDSS通用模型解决地震综合预报的较完整的解决方案,系统已应用于福建省地震局预报中心。  相似文献   

13.
基于Web的远程高等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给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文章分析了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现状、技术实现及具体实现,并对远程高等教育做了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针对非指数分布串联系统的备件配置问题,首先根据指数分布的良好特性,建立指数分布串联系统的备件需求预测和配置模型;然后根据期望累积失效相等的原则,将非指数分布等效成指数分布。在此基础上,利用指数分布串联系统的备件模型近似地计算非指数分布串联系统的备件需求量。并以几种典型非指数分布的串联系统为例,如Weibull分布、正态分布和Gamma分布,分别给出了给定时间内的备件配置结果。通过Monte-Carlo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比实际略偏保守,且与经典方法相比,具有计算过程简单,预测时间更长与可操作性更强的优点,满足实际的保障要求,能够为工程应用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目前现有的水情测量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情测报系统。本系统以船只搭载传感器作为物联网中感知层的移动节点,实现水情数据的移动式、多点测量。采用RFID技术来读取水情数据并通过远距离数据采集读写器AOSIDAD-0703自身具有的GPRS/GSM网络实现网络层的传输功能。应用层的系统软件采用JAVA语言在Eclipse平台上进行开发,数据库选用SQL server 2005,所得数据在软件界面以三维效果实时显示。  相似文献   

16.
由于水情测报终端应用环境恶劣,保证水情测报终端的稳定性和低功耗显得尤为重要.提出了基于ARM7 LPC2119在水情测报上输出单元的设计与实现,把嵌入式技术运用到水情测报控制中,设计了一个最小系统。在有人或无人的情况下,通过PC机或者上位机发送用户需要的指令。远程控制电机工作,从而控制闸门的升降,达到了水资源调度和控制的目的。详细叙述了整个系统的功能及其构成模块,给出了电源转换模块、中心模块、通信模块、外围驱动模块的硬件接口电路图。本系统在都江堰下属闸门经过实际运行表明设计是准确可靠的.实现了在无人的恶劣环境下的长时间低功耗稳定工作,比以往的设计更省电,更经济适用,在市场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贾云龙 《电讯技术》1993,33(3):41-46
本文主要阐述了SDS—491型卫星水文遥测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检测方法,结果及其应用。证明了VSAT技术在水文数据传输中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8.
祁伟 《电子质量》2013,(10):66-69
在4D轨迹预测模型结果实际工程应用的过程中,总是存在飞行计划预测轨迹和雷达航迹不一致的现象,通过对模型和实际数据的分析,查找计划预测轨迹的偏离因素。该文描述了实际运行过程中涉及影响预测轨迹的各类因素,分析了数据对模型的影响;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实施过程中对计划轨迹的修正方法,该分析结果将促进4D预测轨迹在空中交通管理领域中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软件定义无线电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应用于探测无线电信号质量和探索无线电信号等应用场景。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电信号特征在信号源定位,无线电监测和信号源身份识别中的应用研究,进一步分析了软件无线电的系统架构对无线电信号高质量接收的影响,给出了软件无线电在教学上的应用实例,最后总结了软件无线电在技术应用,系统设计和工程实践中的发展现状,并给出了未来软件定义无线电的发展预测。  相似文献   

20.
SCA系统中DSP设备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阳  宋安  金磊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16):113-115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CA)是实现软件无线电概念的具体设计结构和核心技术,目前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应用。SCA系统里定义的设备接口能屏蔽硬件功能实现的细节,使上层波形应用的开发摆脱底层硬件特性的制约。讨论了SCA系统中DSP设备组件的开发原理、过程以及具体实现,从而为上层波形应用的开发提供了底层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