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承泰 《石油学报》1990,11(3):72-81
本文讨论了多层状油藏中层间越流的性质及其对压降曲线和压力恢复曲线的影响。发现压降曲线和压力恢复曲线都由两个直线段夹一过渡段组成。第一直线段时期是单层试井理论可用于具有越流的多层油藏时期,第一直线段决定测试层的kh值及表皮系数,第二直线段决定油藏的总kh值。利用压降曲线或压力恢复曲线两直线的交点或者是测试层与关闭层之间井底压差的稳定值,可用两种分析方法决定层间夹层的垂向渗透率。  相似文献   

2.
高承泰 《石油学报》1985,6(2):79-90
本文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在部分打开的多层油藏中进行不稳定试井时压降曲线和压力恢复曲线的特征,以及低渗透夹层对它们的影响。计算表明,压降曲线及压力恢复曲线在半对数座标纸上有两个直线段,根据它们的斜率可以确定打开层段及全油藏的kh/μ值。根据计算结果,解释了层间越流的行为;给出了在第二直线段期间层间越流的近似分析表达式,并将它与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3.
单层开采的圆形定压边界两层油藏压力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更好地分析具有越流的多层油藏的压力动态,采用有效井径的概念,在半透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圆形定压边界、两层越流油藏单层开采时的渗流数学模型。通过拉氏变换得到了拉氏空间中以Bessel函数表示的精确解。数值反演计算结果表明,单层开采的两层油藏与全部打开的两层油藏的压力动态基本相同,都表现为3个阶段:早期是介于两个渗透层之间的均质流动;中间为过渡段,导数曲线出现下凹特征;晚期表现为整个油藏的均质特征。随着边界距离的增加,压力导数值趋近于0.5。半透率越大过渡段出现得越早。导数曲线下凹程度越小;储容比越大导数曲线峰值越小,导数曲线下凹程度越小;随着两层渗透率比值变小。过渡段变短,导数曲线下凹程度变小。图1参9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对于聚合物试井的模型研究中,没有同时考虑多层油藏及非牛顿-牛顿复合油藏2种情况的影响,导致许多海上聚驱油藏实际数据拟合效果不理想。通过考虑海上多层油藏水驱后转聚驱的实际情况,运用数学方法、渗流力学理论,基于严格的数学推导,建立了三层窜流非牛顿-牛顿复合油藏试井解释模型,绘制了井底压力响应特征曲线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运用实例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与实用性。结果表明:三层油藏水驱后转聚驱的试井典型曲线可划分为6个流动段,与一般三层窜流无复合模型的典型曲线特征不同,存在末期复合流段上翘段,聚合物初始浓度对特征曲线影响较小,窜流系数主要影响“凹子”出现的时间,地层系数比和弹性储容比主要影响“凹子”的宽度和深度,复合半径主要影响压力导数曲线上翘段的下移程度。  相似文献   

5.
由于沉积环境不同,油藏通常由不同性质的多个油层组成,各层之间通过井筒和层间越流而相互影响。因为经济上的考虑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对多层油藏往往只打开其中的若干层进行生产。采用有效井径的概念,在考虑表皮效应和井筒储存影响的条件下,建立了封闭边界的2层越流油气藏单层开采时井底压力的动态模型。通过拉氏变换得到拉氏空间下以Bessel函数表示的精确解。运用Crump数值反演方法,得到了实空间的解,分析了压力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6.
压裂水平井不稳定渗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三维油藏中压裂水平井流动进行了合理的假设和简化,建立了压裂水平井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油藏有限导流压裂水平井非稳态渗流系统模型,用半解析的方法耦合求解出有限导流压裂水平井井底压力及流量分布,并对井底压力特征曲线进行了流动阶段分析.流体在压裂水平井系统中的流动呈现4个流动段特征:裂缝内的径向流、裂缝-油藏双线性流、油藏内的线性流和油藏球形流.裂缝内流量分布受流动时间和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流动时间越长,裂缝导流能力越大,裂缝内的流量分布越均匀.压力特征曲线受油藏上下边界条件的影响,对于上下封闭边界的无限大油藏,拟稳态压力导数为一常数,对于上下定压边界的无限大油藏,拟稳态压力导数曲线较无限大油藏提前下掉.图5参16  相似文献   

7.
裂缝性油藏抽汲井试井曲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  任路  胡治华 《天然气与石油》2011,(5):41-43,46,103,104
抽汲作业在国内外油田上被广泛应用,是提高油藏开采速度的有力手段。抽汲井每抽恢复段压力曲线蕴含大量信息,研究抽汲井每抽恢复段试井曲线特征很有必要,同时由于裂缝的存在,裂缝特征参数对抽汲后恢复压力资料有显著影响。针对圆形封闭地层裂缝性油藏抽汲井段塞流数学模型,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和数值反演方法,求解得到了裂缝性油藏抽汲井井底压力,绘制了裂缝性油藏抽汲井井底压力双对数曲线,研究发现表皮系数只对双对数曲线早期产生影响,裂缝性油藏窜流导致抽汲井试井双对数曲线上出现一个台阶,窜流系数越大台阶越早出现,储能比越小台阶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层间无窜流多层合试的井底压力响应特征、表皮系数对总地层系数的影响及总表皮系数与分层表皮系数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层间无窜流多层合试也有可能呈现类似双重介质地层的压力响应特征;当各层表皮系数不同时,用半对数直线段斜率并不能求得实际的总地层系数,当层间表皮系数相差越大时,求得的值与实际值相差也越大;对于两层系统,当层a表皮系数固定,总表皮系数开始时随层b表皮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达到某一峰值后,总表皮系数随层b表皮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并趋于接近层a的表皮系数值.  相似文献   

9.
考虑重力超覆及热损失的稠油热采两区试井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重力超覆及热损失对稠油油藏试井分析的影响,基于多层油藏模型建立了斜直线蒸汽前缘条件下考虑重力超覆及热损失的两区有效井径数学模型。应用Laplace变换求得井底压力在Laplace空间的解析解,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方法得到实空间解,并绘制了试井典型曲线。分析了冷凝系数、无量纲油层厚度、前缘倾角对典型曲线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重力超覆程度和热损失程度在试井典型曲线中均有明显反映,主要表现为导数曲线第1个水平段持续时间不同、第2个波峰及第2个水平段出现时间不同以及第2个水平段数值不同。该方法可进一步用于研究非直线重力超覆前缘及油藏纵向非均质问题。图6参15  相似文献   

10.
由于沉积的原因,很多油气藏都由多层构成.这类油气藏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各层之间被不渗透的隔层分割开来,没有层间越流存在;另一种是层间有连通现象,具有层间越流.文章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特别是研究有关分层油藏半透壁模型及其在试井中的各项应用成果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多层气藏的半透壁模型及其微分方程组,并且对部分打开气层进行合采的试井过程,利用有限差分方法编制了模拟试井程序.通过对模拟计算结果的分析,阐明了井底压力曲线的特点,并说明了气藏层间越流的特点及性状.  相似文献   

11.
12.
杭锦旗地区杭南区块J6井区砂岩体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杭锦旗地区杭南区块构造简单,勘探程度较低,储层为隐蔽性岩性圈闭,井位选取比较困难。为此,采用综合识别方法对该区块J6井区的砂岩体进行了识别,并进行了含油气性预测。①通过对地震剖面反射特征的分析,确定反射异常带;②通过对测井曲线特征的分析、岩性对比和地震模型正演,对异常进行解释;③利用波阻抗反演、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圈定砂岩体的展布范围;④通过对沉积环境、烃源岩、封堵性的研究,分析砂岩体的含气性,确定是否为岩性圈闭。最终解释结果为J6井山1段底部的砂岩体含气。  相似文献   

13.
顺托果勒北区块是顺北油田重点勘探开发区域,地质构造属于走滑多断裂带类型,目的层为碳酸盐岩海相油气藏。顺北评2H井是该区块的一口直导眼侧钻水平井,评价新断裂带油层发育特征及含油气性。该井具有储层埋藏深、侧钻点超深、井底温度高、轨迹调整空间小及可借鉴经验匮乏等钻井技术难题,现场施工通过优化超深小井眼侧钻水平井轨道设计、采用降摩减阻措施、配套钻井液技术、优选抗温工具及侧钻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顺利完成超深井直导眼侧钻,井眼轨迹平滑,增斜段平均全角变化率15.5(°)/30 m。完钻井深8433 m,创最深井和最深水平井2项亚洲纪录,为超深中短半径水平井技术发展及超深油气藏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拱形水平井的设计方法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一口水平井开发两个甚至多个连续薄油气藏、层叠状油气藏、断块油气藏等,相当于2口甚至2口以上水平井的开发效果,可以节约钻井投资、提高单井产能及采收率。合理地确定水平井段的井斜角和方位角是实现水平井优化设计的基础,根据地层倾角和走向,给出了2种水平井段井斜角的计算方法。拱形水平井段是以单圆弧作为过渡井段,用一口水平井开发2个具有不同井斜角的油气层。分析了拱形水平井的设计特点,指出过渡井段的造斜率是拱形水平井设计的一个关键参数,设计和施工时还需要考虑携带岩屑和钻压传递问题,以有利于井眼清洁和降低钻柱摩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二维和三维拱形水平井的轨道设计方法,并给出了设计示例。  相似文献   

15.
白音查干凹陷锡林好来构造区油藏类型丰富,储层复杂多样。受岩性、矿物成分和成岩作用等影响.油层“四性”特征复杂。砂砾岩类储层因油层与围岩电阻率持平,导致油层易被遗漏;白云质泥岩缝洞型储层则存在缝洞型油层识别难的问题。文中综合利用岩心、岩屑、测井及试油、开发生产资料.分析不同类型储层的“四性”特征:通过绘制不同测井参数的散点交会图,研究不同岩性储层的岩电参数特征,并确定不同储层中油层的测井解释参数界限.从而提高了对油层的识别能力。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不同岩性储层中油层压裂改造的界限参数,对锡林好来及其相邻的达尔其构造区分井开展了油层的二次评价,对提高研究区勘探开发整体效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牛地气田盒1段储层岩性为砂、泥岩互层,水平井在施工过程中易钻遇泥岩夹层,悬空侧钻是一种快速、经济的应对措施,且不对储层造成污染。DP22井在水平段施工过程中钻遇泥岩后退至砂岩井段应用了悬空侧钻技术,通过优选侧钻点、侧钻钻头和钻具组合,采用合理的造斜率及侧钻钻压,确保其继续在储层砂岩中钻进,侧钻过程中油气显示良好,实现了随钻点火,整个施工过程仅耗时3 d,在侧钻之后直至完钻的最后4趟钻均能找到侧钻井眼并顺利下钻,侧钻井段总长972 m,水平井段砂岩钻遇率达到了100%。DP22井悬空侧钻的顺利实施,确保了水平井段的砂岩钻遇率,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氮气泡沫欠平衡钻井技术在保护储层方面的作用,为今后水平井的实施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储层流体能量是进行煤层气开发的主要动力,是煤层气获得高产的关键因素,查明煤系地层流体能量特征对煤层气有利区段优选具有重要意义。以恩洪西南区块为研究对象,基于抽水试验数据和煤田勘探资料,从视储层压力、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3个方面分析了研究区垂向流体能量层域特征,发现不同层段差异明显,含煤地层普遍属于欠压状态,中段压力系数平均为0.86,流体能量相对最高;上段水动力条件明显强于中、下段,与周围含水层水力联系较强,有利于实现排水降压;上段地下水封闭指数平均为11.96,水质类型主要为HCO-3—Ca2+型,封闭性较弱,水化学环境较开放;各层段含气量均较高且差异较小,不构成约束开发的限制条件。提取压力系数、单位涌水量、渗透系数、影响半径和地下水封闭指数5个水文地质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不同含煤层段的开发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认为上段为较有利开发层段,推荐为优选层段,各含煤层段递进开发顺序为上段→中段→下段。  相似文献   

18.
用不稳定流动的压力和流量解释致密低渗气藏的地层参数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针对致密低渗气藏关井压力恢复很难达到径向流的特点,利用致密低渗气藏开井过程中气体的不稳定流动方程,推导出不稳定流动系数at与时间t的线性函数关系,结合修正等时测试不稳定流动段的井底流压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分别计算出at和b,再利用直线段的斜率计算地层系数Kh和惯性系数D,利用同一直线段的截距计算气井开井的表皮系数S。通过大牛地气田几口井的实际测试数据进行解释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现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