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冀中坳陷油气储量分布特征及未来储量区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中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西侧,油气储量丰富,资源探明率较低.从冀中坳陷探明油气储量入手,分析其在平面上及纵向上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前人的资源预测结果和近年来的油气勘探重点,对冀中坳陷未来的储量区带进行预测,指出围绕生油中心的任丘、岔河集-都州、大王庄-留西、柳泉-旧州、赵县、霸县二台阶、苏桥一文安斜坡、蠡县北、何庄-深西及赵兰庄等区带成藏条件优越,是未来储量增长的重点地区,为油田的储量研究及勘探部署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学习找油哲学,展望21世纪中国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唯物辩证法和方法论的哲学思想,简要阐述了美国、前苏联及中国油气勘探的经历和认识,并对比出前苏联、美国和中国油气储量、产量阶段性发展的规律,指出中国21世纪油气勘探远景及接替的十大优选目标区:即柴达盆地、陕甘宁盆地北部、新疆三大盆地、松辽盆地深层、罗布泊—敦煌盆地与喀什坳陷、苏北坳陷和海洋大陆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区中生界石油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其源岩主要为寒武-奥陶系,其次为二叠-侏罗系.继承性隆起、不整合系统和断裂系统纵横交错,良好的储层是控制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盖层的封闭能力是油气保存的关键.加强构造及岩性研究将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区中生界油气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中西部是我国新一轮油气资源首选的战略接替区的.从西部5个已知油气盆地勘探现状和资源潜力出发,以新的油气地质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油气形成的地质条件、含油气系统、油气远景评价的论证,提出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四川盆地西部坳陷、准噶尔盆地南部坳陷、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坳陷和柴达木盆地东北德令哈坳陷等5个地区为"十五"期间中西部油气资源新的战略接替区.  相似文献   

5.
吐哈盆地天然气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哈盆地位于世界著名的巨型天然气聚集区特提斯构造域北缘盆地群东部.通过与库车坳陷的油气地质条件对比研究认为,吐哈盆地具备形成大中型天然气富集区带的地质条件.根据前陆盆地油气分布规律,认为围绕吐哈盆地吐鲁番坳陷的丘东-小草湖、胜北、托克逊3个生气中心区和坳陷北部山前冲断构造带、前陆坳陷斜坡坡折带、南部前陆隆起带,是大中型天然气富集区带的有利勘探方向.指出吐哈盆地下部组合发育的上二叠统湖相泥岩和石炭系的海相烃源岩,是可能的大型天然气成藏领域.初步预测吐哈盆地煤层气资源雄厚,勘探潜力大.   相似文献   

6.
羌塘盆地油气有利勘探区块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羌塘盆地在晚古生代至侏罗纪期间接受了巨厚的海相沉积,具备良好的成油气物质基础。根据变形特征及基底格架,羌塘盆地可以划分为北羌塘坳陷、冈玛错-西亚尔岗隆起、南羌塘拗陷等三个二级构造区块。北羌塘坳陷油气组合发育完整,后期改造破坏较弱,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块,其中的多格错仁西、曲龙河-错尼、东湖等三个区,可作为羌塘盆地油气勘查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界含油气系统演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柴达木盆地的中、新生界可划分出侏罗系、第三系和第四系三大含油气系统。其中侏罗系含油气系统的油气资源各占一半,第三系是以含油为主的含油气系统,第四系是以含气为主的含油气系统。并对这三大含油气系统的形成及演化进行了分析。根据烃源岩及其生成油气的分布,划分出各含油气系统的分布范围: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分布在盆地北部,以北缘块断带为主的东西向展布的条带,向南可延至碱山、鸭湖、盐湖;第三系含油气系统以盆地西部——茫崖坳陷为主,向东可延至一里沟、红三旱四号、船形丘及黄石构造一带;而第四系含油气系统以盆地中-东部的三湖坳陷为主。  相似文献   

8.
羌塘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含油气评价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利用羌塘盆地及其邻区的磁力、重力、电磁测深、地面地质调查、少量地震及有关化验分析数据,对盆地进行了构造单元划分和初步评价。该盆地以前泥盆纪变质岩为基底,其上可以划分出三套构造层:泥盆系-中三叠统为下构造层、上三叠统-侏罗系为中构造层、白垩-第三系为上构造层。运用多种资料综合分析后,在羌塘盆地划分出北羌塘坳陷、中央隆起带及南羌塘坳陷等三个二级构造单元,并进一步细分出12个三级构造单元。通过石油地质基本特征的研究,对12个三级构造单元进行了含油气远景初步评价,指出吐坡错-白滩湖深凹陷和蒂让碧错-土门凹陷为有利的含油气单元,应作为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国近海两个坳陷带油气地质差异性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中国近海辽阔的海域蕴藏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历经40年的勘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限于技术、资料和研究深度,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中国近海诸盆地的类型、油气地质条件相似,属于大陆边缘的新生代断陷(裂谷)盆地。但是,对大量地震、钻井资料的分析表明,中国近海存在两个坳陷带,这两个坳陷带的构造位置、地温梯度、盆地类型、形成时期、沉积环境、油气地质条件、油气性质等明显不同。第一坳陷带包括渤海湾盆地、南黄海盆地、台北坳陷、珠一坳陷、珠三坳陷和北部湾盆地,是位于陆壳上的湖相断陷(裂谷)盆地,以生油为主。第二坳陷带包括浙东坳陷、珠二坳陷、琼东南盆地和莺歌海盆地,是陆—洋过渡壳上的海相坳陷盆地,以生气为主。第一坳陷带已经成为重要的产油区,预测第二坳陷带将会成为中国海上的大气区。  相似文献   

10.
该文在总结前人油气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将中国海相盆地油气系统划分为6种类型,分别为坳拉槽及其后期的台向斜油气系统、克拉通盆地油气系统、克拉通周边沉降盆地油气系统、前陆盆地油气系统、走滑盆地油气系统和陆缘裂陷盆地油气系统.作者提出一个完整的油气系统实际上包括了4个方面的内涵,并对各系统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进一步将这6类油气系统划分为简单型和复合型两大类油气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亚洲板块东南缘,是西太平洋构造体系的一部分,其形成和发展与西太平洋板块活动有关.白垩纪—古新世,库拉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作NNW向运动并俯冲,左旋应力场使亚洲大陆东南缘产生一系列NE向断裂,引起地幔上拱,诱发了盆地西带裂谷式断陷的发展.古新世晚期由于太平洋板块洋脊俯冲,日本海(西部)第一次拉张.地幔面起伏的调整结束了裂陷盆地的发育.始新世晚期,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由NNW转为WNW,右旋应力场控制了盆地东部始新世断拗的发育.渐新世初,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日本海(东南部)开始了第二次拉张.东海陆架盆地东部断坳带转为坳陷带.中新世末,太平洋板块运动速度加快,热效应导致前缘隆起拉裂,形成冲绳海槽盆地.向西挤压一走滑使陆架盆地东部坳陷带褶皱回返,结束了盆地发展.可以认为,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古新世裂陷带是大陆边缘裂谷盆地;东部渐新世一中新世坳陷带是大陆边缘前陆盆地(弧后).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主力烃源岩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头与钻探分析表明,烃源岩形成于不同的构造环境中.水进过程是各类构造环境中烃源岩发育的有利时期,从盆地伸展、稳定沉降到回返阶段烃源岩发育环境不断受到局限.伸展过程的广泛水进超覆最有利于烃源岩的大面积分布;稳定沉降过程烃源岩主要发育于台缘陆棚、台内坳陷环境;盆地回返过程只有台内凹陷、高能相带之后等闭塞环境有利烃源岩发育.沉积地层与构造演化研究表明,塔里木台盆区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经历了从盆地伸展到回返一个完整的开合过程,分别是寒武纪早期的伸展阶段、中寒武世-中奥陶世稳定沉降阶段和晚奥陶世-志留纪回返阶段,形成了3种不同特征的原型盆地.寒武纪早期是盆地伸展过程,最有利于烃源岩的发育.目前盆地北部坳陷带和南部盆缘带陆棚与盆地相发育区,是烃源岩发育的有利区.中、下奥陶世盆地东西分异,滿加尔凹陷及阿-满过渡带是台缘与局限盆地相发育区;晚奥陶世除台缘高能相带外,阿瓦提凹陷及阿满过渡带是灰质沉积的台内凹陷,是烃源岩发育有利区.因此台盆区不同部位主力烃源岩发育具有分异特点.  相似文献   

13.
������������ǰ½��ص��γ����ݻ�   总被引:45,自引:7,他引:45  
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是中国典型的前陆盆地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形成是由于岩石圈深部调整作用引起扬子板块自南东往北西持续俯冲,龙门山推覆构造带自北西往南东持续覆的结果。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可分为五个阶段:①被动大陆边缘发展阶段;②构造反转阶段;③前陆盆地早期补偿不足阶段;④前陆盆地中期补偿阶段;⑤前陆盆地晚期补偿过足阶段。前陆盆地能为该区石油,天然气,铅锌矿等矿藏的形成提供必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北部陆相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北部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层序的发育具有以下特点:构造活动控制沉积层序的发育,层序具有明显的旋回性,层序发育受构造运动影响而完整性差;盆地边缘与腹地层序特征差异明显;海侵(泛)事件影响层序内部结构复杂化,根据这些特点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共划分出45个地震及测井层序,详细描述了层序的展布及结构特征,分析表明,体系域控制了储,盖层的分布与发育。  相似文献   

15.
云南保山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保山盆地是云南西部第三系盆地的典型代表,盆地可划分为西部断阶带、中部坳陷带和东部斜坡带,为一西断东超的典型箕状盆地.保山盆地从北到南,其总拉张量有从小→大→小的变化特征.盆地拉张史可分为3个旋回.在盆地中可识别出Tg、T3和T03个不整合面.盆地的形成演化可分为初始形成期、扩张定型期和萎缩充填期.保山盆地是在区域挤压背景下,由于地处地壳深部的岩石隆升到地壳浅部和地表自由空间后,先前聚集的压应力突然释放,引起应力松驰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川西前陆盆地层序地层模式与油气成藏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根据"安县"运动产生的不整合及前陆盆地可容空间的变化特征,对存在多个地层划分分区的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地层进行了岩性地层和层序地层的对比和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前陆盆地内发育有两种层序模式,即构造层序和气候层序.构造层序又分为早期海相构造层序和晚期陆相构造层序两种类型,在川西前陆盆地东部和中部的须家河组煤系地层中可能发育地层油气藏.  相似文献   

17.
前陆盆地的类型及油气远景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前陆盆地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前陆盆地可分为5类,即周缘前陆盆地。弧后前陆盆地。破裂前陆盆地。陆内前陆盆地和走滑前陆盆地。前陆盆地形成于挤压构造环境,具有一些相似的成因特征,如沉降中心与沉积中心不一致;沉降曲线呈陡、缓、陡3段;沉积物遭受挤压变形.根据变形强度的差异.可分出3到5个变形带等。形成于不同大地构造背景中的前陆盆地具有不同的充填特点和盆地结构,也具有不同的油气远景。周缘前陆盆地是由于陆-陆碰撞,在俯冲板块上产生的挠曲盆地,常由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转化而成。盆地充填具有双层结构,早期发有复理石前陆盆地,堆积厚度巨大,发育厚度较大的生油岩系;后期发育磨拉石前陆盆地,为向上变粗的序列,发育有较厚的储集岩系。这类前陆盆地具有极好的油气远景。孤后前陆盆地与A型俯冲作用有关,可以由弧后裂谷盆地转化而成。盆地充填可具双层结构或仅有单后结构,早期发育火山复理石前陆盆地,堆积厚度大,发育有较厚的生油岩,后期为火山磨拉石盆地。这类前陆盆地具有较好的油气远景。破裂前陆盆地的形成是因基底卷入前陆变形作用,造成了块状隆起和基底褶皱所分隔的孤立盆地。这类盆地中沉积岩层厚度不大,油气远景欠佳。陆内前陆盆地形成于板内,远离碰撞造山带,可能与碰撞造山带的远程效应有关。盆地充填具双层或单层结构,以发育磨拉石前陆盆地为主,早期复理石不发育。这类前陆地具有一定的油气远景。走滑前陆盆地发育于大型陆内走滑系的两侧,伴有拉分盆地,盆地充填具单层结构,发育磨拉石前陆盆地,沉积中心明显呈雁行排列。这类盆地油气远景有限。前陆盆地的结构具有不对称的特点。自造山带向盆地方向发育山前冲断带、前陆坳陷、前缘斜坡和前缘隆起等构造单元,相应地具有各自的油气藏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8.
查清渤海湾盆地成因,可以指导盆地内部坳陷构造成因和发展演化的研究,并有助于相似盆地的研究。以渤海湾盆地内众多坳陷构造特征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文献学研究为手段,总结渤海湾盆地成因类型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得到五种成因类型的观点。目前渤海湾盆地伸展作用成为共识,走滑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从整个西太平洋边缘盆地系统的研究角度分析,渤海湾盆地属于右旋拉分系统中的一个拉分盆地。  相似文献   

19.
歧口凹陷形成控制因素与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前人认识.依照最新黄骅坳陷歧口凹陷5280km2超大地震数据体、岩心、测井、录井资料等研究结果得出:歧口凹陷新生代盆地结构发育受褶皱、逆冲构造、右旋伸展走滑运动、沿岸走滑断裂带和火山岩等控制,总体由断陷转盆地转为坳陷盆地,断、坳期各发育2幕构造运动,期间存在3个显著不整合界面,界面上下地层沉积特征明显不同;其陆上沉降史与海域沉降史发育存在很大的差别,陆上近南北向结构变现为典型北断南超多米诺式半地堑结构,海域地区则表现为大型复式地堑,海域地区比陆上地区沉积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20.
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前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海拉尔盆地的勘探历程和现状的研究,认为它是“接替松辽”的最有前景的盆地。文中主要总结出海拉尔盆地五种圈闭类型,并对各种圈闭类型进行了含油性研究,划分出三类含油气系统,并进行了组合类型分析,分析了海拉尔盆地不同含油气系统油气分布有利区带,在此基础上,从五个工业油气流区带中优选了两个区带提前投入滚动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