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本文用数学模型和差分格式对酸液在裂缝中流动时浓度逐步下降的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作出了图版,并举例说明了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YB地区部分碳酸盐岩储层微裂缝发育,钻井过程中发生卡钻事故后采用常规酸液进行酸化解卡易发生酸液漏失,难以达到解卡目的.进行了酸化解卡作用分析,提出针对裂缝性碳酸盐岩易漏地层的卡钻,酸化解卡的关键在于控制酸液滤失,要求酸液在漏点地层温度下具有较高的黏度.以降滤解卡为目的,引入温控变黏酸体系,通过室内实验评价了温度对温控变黏酸黏度、漏失的影响.该酸液体系在YB区块YB11井解卡中得到成功应用,为YB区块及其他地区高温深井碳酸盐岩岩屑卡钻的解卡提供了新的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3.
酸压裂缝中酸液流动反应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酸压是低渗透油气藏的重要增产措施.影响酸压效果的关键参数是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和酸液有效作用距离.这2个参数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酸液在酸压裂缝中的流动反应过程.回顾了数十年来酸液流动反应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尤其是酸蚀蚓孔滤失和酸液指进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归纳了当前酸液流动反应研究在思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方面的存在问题;井分别从这3个方面给出了酸液流动反应深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酸液在缝中的流动反应是酸压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大部分二维酸液流动反应模拟模型都假设了缝宽不变,并且在求解时引入传质系数将二维模型一维化来求解,影响了计算精度。为此,基于物质守恒原理建立了新的酸压缝中酸液流动反应模拟模型。该模型避免了缝宽为恒值的假设,在求解时直接沿缝长和缝宽方向差分化并采用"追赶法"求解,不需引入传质系数以减少模型维数。计算实例表明,所提出的酸岩反应模型能较真实地反映酸液在缝中的流动反应。  相似文献   

5.
地层测试器(RFT)测量的时间—压力曲线和对储层的流体取样,能直观、快速、准确地确定地层流体性质和对储层产能进行评价。还可以发现和评价受构造控制、圈闭形成的压力异常区和受岩性和孔隙构造控制形成的压力异常区。地层测试器对岩性复杂、储层空间复杂、侵入影响复杂的低孔裂缝性碳酸盐地层测井资料的准确解释提供了直接的,可靠的信息,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来我国发现了许多碳酸盐岩裂缝性油气藏。为了增产的需要,在开发过程中广泛使用了压裂和酸化技术。但是相应的理论研究工作至今还是不多的。为了提高我国压裂酸化科学技术水平,我们分析了国外有关科研成果,结合四川阳新灰岩具体条件,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具体内容有:吸收国外一般理论研究成果,建立了酸沿裂缝稳定层流运动的对流扩散方程式;整理了国外利用电子计算机求解方程式的计算结果,建立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的是一种天空天然裂缝性碳酸盐岩基岩酸化的新方法和相应的计算机模型。利用这一种方法,可以预测在具有天然裂缝的碳酸盐岩进行酸化处理时的酸液穿透距离及用酸量。新模型可以模拟酸在天然裂缝中的流动情况及酸盐反应情况。在模拟期间,该模型考虑了地层温度、反应热及共离子效应对酸穿透距离的影响。根据数据模拟结果建立了一系列图表,以反映酸液穿透浓度与不同地层所需用酸量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些图表,当地层温度和污染  相似文献   

8.
酸液在油气储层孔隙介质中流动时的非均质反应是油气田酸化增产技术中的重要问题,而基于数学模型的模拟化研究则是认识该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较全面地总结了盐酸在碳酸盐岩孔隙介质中、土酸在砂岩孔隙介质中流动时的非均质反应模型,并就其有关模型进行了评述和分类,由此反映了这一领域的主要内容、应用效果及其发展趋势.这对于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盐酸和土酸在酸化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优选酸化过程数学模型,进而搞好酸化施工设计将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北特鲁瓦地区石炭系中统巴什基尔阶(KT-Ⅱ)碳酸盐岩地层裂缝发育,钻井过程中井壁垮塌问题严重.为提高钻井效率,研究了 KT-Ⅱ碳酸盐岩地层裂缝产状及缝间充填物质,测试了碳酸盐岩基质及缝间充填物组分,分析了裂缝发育对碳酸盐岩地层孔渗特性、力学强度的影响.同时,耦合地应力场、渗流场及裂缝力学弱面效应等因素,建立了裂缝性碳酸...  相似文献   

10.
碳酸盐岩地层中裂缝孔隙度的定量解释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李善军  肖承文 《测井技术》1997,21(3):205-214,221
从理论上证明了等间距平行裂缝组与宏观均匀各向异性介质的等价性,通过三维有限元模拟,找出了各种裂缝倾角下单一裂缝、等间距平行裂缝组、宏观均匀各向异性介质的裂缝双侧向测井响应的变化规律。根据各向异性介质的双侧向测井响应与裂缝倾角之间的关系,裂缝分为低角度裂缝、倾斜裂缝、高角度裂缝3种状态。给出了判别裂缝状态的方法,建立了裂缝的双侧向测井响应与裂缝的地层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得出人工估算和计算机精确计算裂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平井地层渗透率各向异性的特性,文章假设地层为水平均质,水平方向渗透率相同,但不同于垂向渗透率,酸液为不可压缩流体,建立了酸液在稳态流动下的渗流微分方程。根据所建立的渗流微分方程,通过中间变量的变换、分离变量等数学手段,导出了水平井在渗透率各向异性情况下的压力场与流速场的计算公式。该计算公式具有物理意义明确,实用性强等优点。实例计算表明酸液等压线为一族同心椭圆,而流速场呈平面椭圆辐射状,越靠近水平井筒,等压线越密集,酸液流速越大,压力降落主要集中在井筒附近的地层中。渗透率各向同性地层酸液的压力场与流速场只是它的一个特殊情况。文中所建模型为水平井酸化模拟及酸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速度研究是储层横向预测的基础。利用 VSP测井数据和声波测井数据对东海平湖油气田储层段的层速度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其结果表明 :储层段不同岩性 (砂岩、泥岩、煤层和钙质夹层 )的速度范围和变化规律不同 ;花港组砂岩含油后速度变化不明显 ,平湖组砂岩含气后速度明显降低 ;不同油组、不同沉积相和不同深度砂、泥岩的速度变化规律不同 ;平湖组下段 (P1 1 砂组以下 )泥岩欠压实带明显存在速度异常 ;层速度与孔隙度呈负相关关系 ;在平面展布上 ,储层层速度与沉积相有一定的关系 (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在储层研究和预测过程中 ,认识并掌握砂、泥岩层速度的纵向变化规律以及层速度与岩性、含油气性、孔隙度之间的关系 ,是储层横向预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水蒸汽的热力学性质入手,结合稠油热采方法,建立了用于计算蒸汽、油管、套管和地层动态温度场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平湖油气田储层层速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速度研究是储层横向预测的基础,利用VSP测井数据和声波测井数据对东海平湖油气田储层段的层速度变化规律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储层段不同岩性,(砂岩,泥岩,煤层和钙质夹层)的速度范围和变化规律不同,花港组砂岩含油后速度变化不明显,平湖组砂岩含气后速度明显降低。不同油组,不同沉积相和不同深度砂,泥岩的速度变化规律不同,平湖组下段(P11砂组以下),泥岩欠压实带明显存在速度异常,层速度与孔隙度呈负相关关系;在平面展布上,储层层速度与沉积相有一定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在储层研究和预测过程中,认识并掌握砂、泥岩层速度的纵向变化规律以及层速度与岩性,含油气性,孔隙度之间的关系,是储层横向预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应用非稳定流理论求参的方法和思路,对新场气田蓬莱镇(J3p)沙溪庙组(J2s)气藏致密碎屑岩气田水的赋存与分布规律进行探索。引用美国水文地质教授Tempples从测井曲线上求参数的技术方法,系统求取了气田导水系数(T)、弹性释水系数-储水系数(S)等流体动力参数。结合沉积微相叠加圈定了沙溪庙组(J2s)气藏产水预测区,认为新场气田沙溪庙组气藏地层水的产出,不仅受静态的地质环境制约,同时也受控于岩石颗粒骨架对上覆地层荷重的支撑强度等物性条件引起的弹性释出能力影响。指出气田沙溪庙组(J2s)T值和S值与所获工业性天然气气流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堡古1井为冀东油田第一口重点风险探井,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南海域南堡油田4号岛上,设计井深5 396 m,为一口三段制四开定向井,设计井斜15 °,三开井段(φ)215.9mm钻头钻进井段3 550~4 918 m,地层为沙河街灰质泥岩、砾岩、玄武岩和砂泥岩互层段,岩性变化频繁,地层研磨性强,可钻性差,无邻井参考资料.为了提高该井段高温复杂地层条件下的钻井速度,经过对PDC钻头损坏机理研究,采用等切削和等磨损原则设计钻头,充分考虑高温复杂地层对复合片的冲击和研磨作用,及钻头工作的稳定性,分别从钻头冠部形状、切削齿尺寸、倾角、布齿密度、工作稳定性以及选齿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在现场的实际使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今后此类地层的钻头设计和选型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长庆气田碳酸盐岩储层具有低压、低渗、非均质性强等特点,酸化改造作为天然气井试气完井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序,是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的重要技术措施。自“八五”以来针对该储层的地质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的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形成了三大酸压工艺与配套技术。为进一步提高酸压改造效果,自2000年以来,开发了新型的变粘酸酸液体系,文章阐述了变粘酸酸液体系的性能评价以及配套技术特点、工艺适应性及经济效果分析。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变粘酸酸压工艺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川西地区压裂井支撑剂的回流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特别是高压高产井支撑剂回流更为严重,压裂井出砂将导致人工裂缝的导流能力下降,同时给压后排液、测试、求产阶段和压后采输气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具体分析了川西地区压裂井出砂的原因及其危害,并针对出砂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支撑剂回流的措施,着重介绍了树脂涂层支撑剂、纤维支撑剂压裂工艺两项新工艺技术措施。通过这些预防支撑剂回流措施的应用,减少或消除了川西地区压裂井支撑剂的回流,提高了压裂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新老资料的消化吸收并结合地质、测井、测试及开发动态情况,着重分析了控制地层水聚集的地质因素和地层水的聚集规律,划定出了水体分布范围,并把水体分布分为3种类型,即相对富水区、潜在含水区和无水区,进而指出区域构造特征、现今埋藏条件下的小幅度构造、储层的非均质性和构造反转前后的气排水形式等是影响气水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凝析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凝析气藏主要分布在渤海湾、塔里木、吐哈等盆地及东、南沿海陆架区。凝析气总储量约4000×108m3,占天然气总储量的三分之一。气藏主要形成于陆源母质成烃体系和煤成烃体系,湖相和海相腐泥型成烃体系形成的此类气藏很少。腐殖型或偏腐殖型源岩是凝析气藏富集的内在因素,除常规气藏要求的地质条件外,温压条件必不可少,该类气藏富集的温度为70~130℃,压力为30~60MPa.综合分析认为新疆三大盆地、东北-内蒙裂谷系和东部裂陷盆地及南海、东海、渤海湾等地为凝析气藏的重点勘探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