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SIP和PSTN语音网关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基于SIP协议,提出了一个PSTN小型语音网关的设计与实现方案.使IP网络上的SIPUA可以与PSTN的电话进行语音互通。同时,对网关的安全性进行了探讨与实现。  相似文献   

2.
七号信令在IP网中的传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丽芳  杨龙 《通讯世界》2002,8(12):80-84
目前,网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通信网正逐步向以分组交换为基础的新型网络方向发展。现有的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采用的是电路交换技术,要通过IP网络通信,则需要与IP网互通,包括业务互通和信令互通。由于七号信令网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通信网的主要信令系统,要实现PSTN与IP网的融合,必然首先要实现七号信令系统与IP网的融合,即,要实现七号信令通过IP网的传输。为了使七号信令能在IP网上传输,从软件到硬件,从协议体系到结构功能,从工作方式到性能要求,都需要有相应的发展。其中比较重要的技术包括SIGT…  相似文献   

3.
当前新建网络已逐渐全IP化,通过组网实践的方式,验证了如何在IP网络中实现语音通信的方案。另一方面,现网中存量的传统PSTN依然大量存在,如何实现IP网络中的IP电话与传统PSTN的模拟电话语音互通也通过本次网络构建进行了探讨与验证。  相似文献   

4.
陈由甲  蔡坚勇 《通信技术》2010,43(10):75-77
目前,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技术正从传统软交换向IP多媒体子系统(IMS)衍化。在IMS这个全新的网络构架下,如何实现与传统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的互通成为目前网络转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从阐述IMS网络的系统架构入手,通过典型的呼叫实例分析,探讨从IMS终端到PSTN终端的呼叫流程。着重分析互通过程中各IMS网络功能实体的详细作用,以及会话发起协议(SIP)与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之间的转换映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以IP为承载网的软交换网络实现话音业务并能够与PSTN实现互联互通,关键要解决网络之间的信令互通和话路互通。分析了信令互通和话路互通的原理、相关协议,提出不同情况下的信令互通和话路互通的解决方案,给出了两网互通的完整流程和框架结构图。  相似文献   

6.
IP视频会议系统采用领先的概念和技术,有效的利用了IP网络资源。主要结合实例讲述了一种基于TCP/IP网络的多点视频会议系统在企业专网中的设计与实现;介绍了视频会议系统的模式、组成,以及H.323协议的体系简介。  相似文献   

7.
下一代网络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IP网络与传统PSTN网络的互通,在IP骨干网络上提供实时语音业务.本文在深入研究阿尔卡特公司IP专家G.Van Hocy等人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1],介绍了两种VoIP业务的IP网络资源配置技术,并用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实例加以说明,对实际工程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讨论了基于SIP的VoIP系统与GSM移动通信系统的互通问题,其中包括信令互通和媒体互通。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发启协议)是IETF提出的IP电话的信令标准。与ITU-T提出的H.323相比,SIP信令协议比较简单灵活、易于扩展,因此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现有GSM网络的基础上,如何实现与采用SIP的Internet电话系统的互通,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运用VOIP技术.通过技术整合.将传统企业PSTN语音业务与传统LAN数据业务合二为一,使之能够在一个网络上实现低成本的IP语音和IP数据服务,这对于增强企业LAN网络非IP呼叫处理能力、扩展其使用功能、降低企业对外经营业务成本费用(大量长途电话、传真、视频会议、语音多媒体网络信息服务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下一代网络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IP网络与传统PSTN网络的互通,在IP骨干网络上提供实时语音业务。本文在深入研究阿尔卡特公司IP专家G.Van Hoey等人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1],介绍了两种VoIP业务的IP网络资源配置技术,并用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实例加以说明,对实际工程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DSP的二网融合的可视电话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实现话音无阻塞、视频图像清晰流畅且低延迟的可视通话,提出使用PSTN单独传送话音,使用IP网络单独传送通话者视频并在终端同步还原的方法及其DSP实现的要点,终端以PSTN的拨号呼叫信号或来电振铃信号作为视频呼叫的触发信号,并将其捕获封装为SIP的Invite消息发起呼叫以建立视频P2P连接,使用UDP报文传送RTP视频流。测试表明系统在带宽为256Kbit/s且IP网络无拥塞的条件下,视频实现了CIF分辨力,帧频30f/s(帧/秒),视频延迟小于60ms,通话话音无阻塞,且话音通信与任何现有话音终端兼容,用户使用习惯如电话号码和拨号方式则不需任何改变。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话音无阻塞、视频图像清晰流畅和低延迟的高品质可视通话,提出了一种使用PSTN单独传送话音,使用IP网络单独传送通话者视频并在终端同步还原的可视电话系统及其实现方法,系统由终端和支撑服务器群构成。设计用PSTN的话音拨号信号或来电振铃信号作为视频呼叫的触发信号,终端通过捕获电话号码封装为SIP的Invite消息并发起视频呼叫,与对端建立P2P连接并使用UDP报文传送RTP视频流来实现视频通话。系统测试表明通话话音始终无阻塞;在带宽为256kbit/s、IP网络无拥塞的条件下,实现了视频CIF分辨率,帧频30fps,视频延迟小于60ms;用户使用习惯如电话号码和拨号方式无需任何改变。其综合性能优于现有的PSTN可视电话和IP可视电话。  相似文献   

13.
基于IP的软件视频会议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网络通信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借助网络通信日趋频繁,基于网络的视频会议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了降低会议成本、提高会议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IP网络的软件视频会议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网络数据传输、音视频共享、数据交互和会议控制与管理四大功能模块,通过会议控制与管理模块控制集成以上功能模块并构成一个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实现进而改变机关事业单位内部传统的沟通方式,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结合有线电视网和IP网的视频会议系统.该系统以会议服务器为中心单元,协调各会场间的数据流和控制流传递,利用双向IP网,实现会议服务器和各会场间的会议控制等交互操作,以及上传各会场的音视频至会议服务器.它基于多播协议,利用有线电视网稳定可靠的高速下行带宽,将上载的音视频高质量地传送至各会场.  相似文献   

15.
陈东 《通信技术》2011,44(7):42-44,53
基于IP的软交换网络实现话音业务并能与PSTN交换网实现互联互通,关键要解决网络之间的信令互通和话音互通。现给出了一种与PSTN交换网络能够实现互通的一种媒体网关的硬件、软件和FPGA设计的实现方案介绍,该设计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单板接口数量多,可通过控制软件灵活配置,还兼具有可扩展性。对媒体网关中FPGA的整体设计方案,以及上行数据处理和下行数据处理部分中各个模块的设计和功能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其中下行数据处理模块设计中还兼具有保证Qos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WinCE移动终端的无线视频会议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给出了一种C/S架构的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采用基于WinCE的嵌入式移动设备(如Pocket PC,PDA等)作为客户端,服务器采用IP组播方式通过WLAN向客户端发送会议数据,同时使用RTP实时传输协议以及DirectX等技术保证系统的有效实现.和传统的视频会议系统相比,基于WinCE移动终端的系统更具灵活性和移动性.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explores VoIP mobility in the context of IP and cellular networks interworking. ITU-T Rec. H.323 gateways provide 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IP networks and switched circuit networks. They allow a call originating from an SCN phone to be transmitted over an IP network to an H.323 terminal, or bridged to another SCN phone. While H.323 provides 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SCN terminals, the major efforts have been focused on IP/wired SCN (PSTN, ISDN, etc.) interworking. In this article we discuss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working between IP networks and cellular networks through H.323 gateways, and propose an innovative approach using the existing call transfer supplementary service to provide VoIP mobility in the H.323 IP telephony networks. The proposed approach uses existing components in the H.323 standard, thereby allowing VoIP mobility service in hybrid IP/cellular networks to be a value-added feature in the existing H.323-compliant Internet telephony systems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介绍了陕西省视讯网络建设的概况,总结了视讯技术的发展过程,然后简单介绍了传统会议电视系统,详细描述IP视讯系统的特点、系统构成、网络层次、业务应用,并展望视讯市场的发展趋势,最后指出IP视讯系统是宽带网络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从视频会议系统的基本情况出发,介绍了IP技术特别是H.323协议在视频会议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列举近年来视频会议系统产生的新技术,分析了视频会议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