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宾红卫 《西部探矿工程》2010,22(4):111-114,117
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在碳酸盐岩区广泛分布。在对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估中,而半定量的评价方法较为实用。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层次因子综合预测法对岩溶地面塌陷进行预测分析评估,此方法简单易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主要针对大连市金州区石河街道钓鱼台村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治理方案进行研究.根据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治理原则,以及本区的岩溶塌陷规模特征,结合地质灾害治理工作量的实际,提出了移民搬迁和岩溶塌陷区回填注浆相结合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蔡建斯  龚鹏  任宏剑 《中国矿业》2022,31(2):173-179
深圳市东部岩溶发育区是深圳东进战略的重点建设城区,该片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将对东进战略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深圳市某片区发生岩溶塌陷险情后,快速启动应急响应和调查分析,对岩溶塌陷灾害成因与致灾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次岩溶塌陷由多因素共同导致,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质环境、地下水位波动及工程...  相似文献   

4.
王倩 《采矿技术》2023,(4):48-51
岩溶断裂带金属矿区地质更显脆弱,更容易受到其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引发地质塌陷等灾害的频率较高。为了提高对地质塌陷灾害的防治水平,提出岩溶断裂带金属矿区地质塌陷灾害综合防治技术。根据岩溶断裂带金属矿区地质塌陷空间的分布规律,结合岩溶断裂带地貌坡度、降水量、植被覆盖率等环境因素,根据弹性力学理论,计算岩层间纵波、横波的传导速度,以确定其地质塌陷的具体位置。通过释能降压塌陷防治灾害技术延缓崩塌发生时间,保持滑坡土体稳定,采取注浆加固塌陷防治灾害技术加固塌陷区域。从试验结果得知,该技术在不同坡度、降雨量、植被覆盖率等条件下,竖直方向塌陷深度最大值分别为20 mm、22.5 mm及3 mm,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高密度电法在地面塌陷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面塌陷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极大地危害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高密度电法是新兴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灾害地质调查及工程勘察中.应用高密度电法对烽火村岩溶地面塌陷进行勘察,对不同时代的地层分界线进行了划分,并对土层扰动、断层破碎带和岩溶进行了探测,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同时对其成因进行初步探讨,为进一步认识地面塌陷及其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徐州废黄河断裂带对区内岩溶地面塌陷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州市的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问题相当突出,由于该区特殊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又使得该区岩溶塌陷的形成原因有其特殊性,基于这种特殊性在大量统计近几年徐州市岩溶塌陷案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找到了区域岩溶塌陷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7.
唐山市体育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雅丽 《西部探矿工程》2002,14(Z1):482-482
介绍了唐山市体育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成因及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伟 《现代矿业》2022,(3):70-73
溶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分布复杂等特点,唐山市中心区曾多次发生岩溶地面塌陷.为查清唐山市区岩溶地面塌陷的发育规律,对市区的重点区域分期、分批进行岩溶地质灾害的详细勘察工作.在岩溶地质勘察中,采用多道瞬态面波法、高密度地震映象法、钻探和钻孔电视成像法等多种勘察手段相互配合,弥补了采用单一勘察手段带来的技术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岩溶塌陷是中国分布范围较广的地质灾害之一。近年来,武汉市岩溶塌陷频发,严重制约了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基于武汉市岩溶塌陷调查评价、防治工作现状,开展了岩溶塌陷区域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措施的研究。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量化和度量来分析影响因素,确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并选取适当评价模型,经综合评价,划分武汉市岩溶塌陷风险性分区。在此基础上探讨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措施建议,对武汉市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控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安庆铜矿地面岩溶塌陷成因分析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塌陷是南方可溶性岩石地区的一种常见地质灾害,安庆铜矿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及井下疏干排水,地面岩溶塌陷问题日益突出。从安庆铜矿水文地质条件、地面岩溶塌陷特征、形成的基本条件、动力条件及诱发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岩溶塌陷的成因,根据矿山实际,采用以井下堵水为主、地面防治为辅、监测配合的岩溶塌陷防治方法,通过安庆铜矿岩溶塌陷治理工程的实践,极大地改善了矿区的生态环境,为同类矿山岩溶塌陷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及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监测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市内碳酸盐岩分布广泛,随着城区范围不断扩展,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武汉市岩溶塌陷时有发生,且发生频率有逐年增高之势,岩溶地质环境问题对武汉市的城市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日渐突出。采用一定的监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前预报岩溶塌陷前兆,结合岩溶地质环境分析,可以预防和减少岩溶地质灾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淮南煤矿区岩溶塌陷现状及形成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淮南矿区为例,结合区域地质条件,介绍了矿区岩溶塌陷现状,并对岩溶塌陷形成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覆盖层特征、岩溶发育程度、地下水等对岩溶塌陷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根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特点,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在充分收集评估区内气象、水文、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野外综合地质调查,并采用经验指标预测的方法,选取适当的评价因子评价项目区的岩溶塌陷稳定性。评价结果客观可靠,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预测与防范我国一些岩溶地区由于煤矿开采诱发的岩溶地表塌陷灾害,以江西丰城矿区坪湖煤矿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地表移动计算等方法,分析了因采动引起的附加应力扰动导致岩溶塌陷发生的机理和影响因素,确定了岩溶塌陷易发性的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地下开采会在岩溶地层产生拉应力,形成拉伸破坏区,对于浅埋溶洞,拉伸破坏区易发展至地表,形成岩溶塌陷,经地表移动计算分析可知,当地表拉伸变形达到1.8 mm/m以上时,地表发生岩溶塌陷的可能性较大。为了防范采动区岩溶塌陷,进行采前岩溶探测和采动影响预测分析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碳酸盐岩地区形成岩溶塌陷的基本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建新  余革淼 《西部探矿工程》2005,17(8):191-191,193
通过阐述广东碳酸盐岩地区具备形成岩溶地面塌陷的三个要素,说明近年来广东省境内发生的多起地陷、地裂的地质背景。唤起人们对广东碳酸盐岩地区岩溶灾害的重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李文博  张洪岩  彭超 《中国矿业》2021,30(6):195-199
岩溶地面塌陷灾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不均一性以及多因素性等特点,为了能够真实准确地进行岩溶地面塌陷灾害易发程度分区,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AHP-FCE)模型。在全面分析岩溶地面塌陷的致灾因素后,选取了6个条件层,共15个影响因子,并按照重要程度确定权重,通过正态函数和梯形函数对因子的属性程度进行判断,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对易发程度进行评价。最后基于AHP-FCE模型,采用Python语言,编写开发了岩溶地面塌陷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评价系统,从而简化了计算过程。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对深圳市东部某学校及周边岩溶地面塌陷灾害易发程度进行评价,结果为Ⅱ类(中等易发级),与实际情况相符,证明了该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7.
谷松 《勘察科学技术》2011,(2):54-55,59
营城煤矿由于长期开采,造成了地表塌陷,影响到长吉铁路的正常使用.该文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该地质灾害进行了评估,重点评价了营城煤矿地表塌陷对长吉铁路的影响,为煤矿区地表塌陷评估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地质装备》2012,(4):8
不久前,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蒋小珍研究员负责的2012年度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正式启动,将建立岩溶塌陷监测预警技术方法体系。《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将以广西来宾、广州金沙洲和湖南宁乡煤炭坝三个典型区域岩溶塌陷的发育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为基础,建立塌陷发育的地质模式;采用室内大型物理模型试验等测试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不同岩溶塌陷类型的形成演化机理与发育判据;集成研究基于  相似文献   

19.
岩溶地面塌陷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武汉市城市规划与建设,而监测是预防地面塌陷发生、减少地质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武汉市开展了大量的岩溶地面塌陷监测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定不足。在总结武汉市已有工作和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不同监测方法的适宜性和局限性,结合岩溶地质环境条件和岩溶地面塌陷特征,提出岩溶地面塌陷监测方法选择思路,探索合适的监测方法组合,为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监测网建设、城市空间优化布局、地下空间建设及安全防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岩溶地质在我国广泛分布,尤其是南方一些地区,岩溶分布率高达80%,这些地区的高速公路几全程修建于岩溶地层上,高速公路在营运过程中,岩溶塌陷所带来的地质灾害就成为影响高速公路营运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岩溶病害的一个主要治理方法,注浆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系统地探讨了路基岩溶塌陷治理中注浆技术的施工工艺与设计方法,以期对同类工程的施工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