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华麦饭石中提取矿物质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华麦饭石是一种对生物无毒无害、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天然矿物岩石。以中华麦饭石为原料,研制了一种麦饭石连续提取装置,考察粒径、活化温度、泵流量和柱串联数对中华麦饭石溶出性能的影响;对煅烧活化前后的麦饭石进行XRD、SEM和EDS分析。结果表明,使用煅烧活化工艺和连续提取装置,中华麦饭石溶出矿物元素的数量提高几十倍。在750℃煅烧活化处理、泵流量为5 mL/min及多柱串联条件下,中华麦饭石溶出TDS、Sr和Si数量最高分别可达4400、2.456和33.021 mg/L。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湿法粉磨同步法提取工艺,与干法粉磨再浸泡提取工艺相比,能较大程度使麦饭石中的多种矿物元素溶出。同时考察了粉磨时间、固液比等因素对提取液中矿物元素浓度的影响,并分析了湿法粉磨同步法提取麦饭石中有益元素在工业推广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无机抗菌剂载体--麦饭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麦饭石资源分布情况和麦饭石的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总结了已有的关于麦饭石对重金属离子和细菌具有吸附性能的研究报道,并通过试验研究,制备Cu型麦饭石抗菌剂,并对比研究了麦饭石和Cu型麦饭石的抗菌性能,预测了麦饭石作为一种新型无机抗菌剂载体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纳米铁酸铜(CuFe_2O_4)复合氧化物为载体,通过吸附制备载银抗菌剂,用抑菌圈直径和杀菌率表征抗菌性能.选择pH值范围为5.5~7.0、吸附时间8h、吸附温度50℃为纳米CuFe_2O_4对银离子的吸附条件.当焙烧温度为500℃时Ag~+能够有效缓释,并具有抗菌持久性.具有相近粒径和相同载银量的载银纳米CuFe_2O_4抗菌能力强于载银纳米SiO_2.载银纳米CuFe_2O_4抗菌剂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随着抗菌剂载银量的增加抗菌能力增强,抗菌剂的焙烧温度影响银离子的溶出能力与缓释能力.载体本身较强的吸附、催化能力产生的对细菌的破坏及其中铜元素的存在有利于增强抗菌剂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5.
由于粉煤灰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且富含硅、铝和铁等元素,将其作为助凝剂,用盐酸对粉煤灰改性后与聚合硫酸铁PFS联合使用处理低温低浊水.在用盐酸对粉煤灰进行改性时,研究了振荡时间、振荡速度、盐酸浓度等试验因素对改性粉煤灰吸附助凝效果的影响,得出盐酸改性粉煤灰的最佳试验条件为:振荡器振荡速度80 r/min,100 mL 3.6 mol/L盐酸与5g预处理粉煤灰混合振荡3h,试验温度25℃.改性后粉煤灰的比表面积明显增加,并且粉煤灰中部分硅、铝和铁等元素溶出,转变成具有很好絮凝作用的Al3+、Fe3+和H2SiO3,粘附于粉煤灰表面,在处理低温低浊水的过程中能较好地发挥吸附助凝效果.  相似文献   

6.
铊(Thallium,Tl)是一种高毒性金属,其致死剂量仅为10—15 mg·kg-1。由于锰氧化物具有优良的吸附性,因此在铊污染防治中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锰氧化物在吸附铊的过程中会溶出锰,因而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为解决该问题,引入铁元素制备铁锰复合材料,降低吸附过程中锰的溶出。结果表明:铁元素的引入能大幅地减少吸附过程中锰的溶出,当初始Tl0浓度为10 mg·L-1时,1 mg·L-1的铁锰复合材料对铊的去除率超过99%,同时锰的溶出浓度控制在国家排放标准以内(0.3 mg·L-1),达到了0.11mg·L-1;等温吸附曲线表明,当吸附温度为308 K时,铁锰复合材料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曲线(R2=0.94),吸附最大容量为539.4 mg·g-1。说明,铁锰复合材料在有效降低锰溶出的同时,也能够高效地去除铊。  相似文献   

7.
煤矸石井下填充的环境影响及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平煤集团十二矿煤矸石不同粒径的溶出毒性实验研究,在实验室模拟控制条件下设计了两种动态淋溶实验:一是将煤矸石与粘土均匀混合;二是将煤矸石与粘土分层。通过实验分析可知,在两种控制实验中,粘土层土壤的吸附、转化作用,对控制有害元素的溶出有一定的效果,且分层处理对有害元素的溶出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利用矿物材料的溶出特性增加水中的矿物元素含量,是解决纯净水中矿物元素缺失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中,考查电气石在纯水浸泡条件下的矿物元素溶出性能,并对浸出前后的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酸性条件有利于电气石中矿物元素的溶出,且电气石具备对溶液的碱性调节能力。增大固液质量比、延长浸泡时间及升高浸泡温度均有利于提高浸泡液中不同矿物元素的浓度。30 d溶出持久性实验证明,电气石中Mg、Al、Ca、Fe和Sr具备持续溶出能力。对浸泡前后电气石表面形貌及元素含量进行考查后发现,浸泡后电气石表面生成了颗粒状晶体,但元素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贵州清镇地区高硫型铝土矿预焙烧溶出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坊海 《矿冶工程》2015,35(2):107-110
采用马弗炉焙烧处理贵州清镇地区某高硫型铝土矿并研究了焙烧精矿的溶出性能。结果表明: 当焙烧温度700 ℃, 焙烧时间30 min时, 矿石全硫含量从0.97%下降至0.21%, 降低了78%, 焙烧精矿含硫量达到拜耳法工艺要求; 最佳溶出条件为: 溶出温度260 ℃, 苛性碱浓度190.32 g/L, 溶出时间60 min, 石灰添加量12%, 固含300 g/L, 此时精矿实际溶出率82.45%, 相对溶出率9626%, 分别比原矿直接溶出高4.28个百分点和4.85个百分点; 精矿溶出赤泥A/S为1.22, N/S为0.25,分别比原矿直接溶出低029和0.09, 整体溶出性能优于原矿。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马弗炉焙烧技术和微波焙烧技术对一水硬铝石进行了活化焙烧的研究,考察了焙烧预处理对矿石溶出性能的影响,并利用SEM技术对焙烧矿的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焙烧能够显著提高矿石的溶出性能,降低溶出温度。与传统的焙烧方式相比,微波焙烧能够在短时间内在较低的焙烧温度下达到理想焙烧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煤矿酸性废水(ACMD)腐蚀性强、锰硫含量高的特点,基于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将改性麦饭石与硫酸盐还原菌污泥(SRB)有机结合,制成一种用于处理ACMD的改性麦饭石固定化SRB污泥颗粒。通过进行颗粒对酸碱盐溶液的稳定性试验及对比有无麦饭石颗粒膨胀率、OD600和SO42-的处理效果,探讨颗粒的结构稳定性及改性麦饭石对颗粒结构稳定、生物活性的影响,初步分析颗粒的适用性及可行性。结果表明,颗粒能满足对一般酸度较低ACMD的稳定性要求,有麦饭石颗粒的结构膨胀、基质外泄情况及SO42-去除效果优于无麦饭石颗粒,说明麦饭石对颗粒的结构稳定性、生物活性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丰欠并存,能源矿产匮乏,金属矿产不足,非金属矿产丰富。长期以来,浙江省逐步形成了以建筑用石料为主的矿产开发格局,建筑石料是浙江省主要矿产,因此,建筑石料采矿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的制定对浙江省矿业权管理意义重大。在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典型矿山调研、专题研讨论证的基础上,按照矿石类型、矿石质量、矿石品级等,把浙江省建筑石料矿划分为普通建筑石料、优质建筑石料和宕碴三个亚矿种,并通过调查研究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类比研究法等方法,分三类地区制定建筑石料采矿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非常明显。而旅游形象是旅游地的生命,是形成竞争优势最有利的工具。阜新作为资源性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的发展是阜新经济转型的关键。目前,阜新市旅游形象在旅游者心中比较模糊,没有明确的定位,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阜新的区域形象、旅游资源和市场感应,总结了阜新的旅游形象,并围绕阜新旅游形象开展一系列的形象策划设计。  相似文献   

14.
陈才  朱丽 《资源与产业》2007,9(4):42-45
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非常明显。而旅游形象是旅游地的生命,是形成竞争优势最有利的工具。阜新作为资源性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的发展是阜新经济转型的关键。目前,阜新市旅游形象在旅游者心中比较模糊,没有明确的定位,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阜新的区域形象、旅游资源和市场感应,总结了阜新的旅游形象,并围绕阜新旅游形象开展一系列的形象策划设计。  相似文献   

15.
黄沙坪铅锌矿深部铅锌资源潜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沙坪铅锌矿的资源近几年已处于危机状态。为保障黄沙坪矿持续稳定发展,寻找和发现新的铅锌资源已迫在眉睫,因此,势必要研究、找寻、控制矿区深部(垂深500 m以下)隐伏的铅锌矿。在分析前人资料的同时,通过分析研究区内铅锌矿控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背景及成矿规律,综合矿山深部开拓工程对矿床深部矿体及矿床地质特征解剖的信息,对黄沙坪铅锌矿深部铅锌资源潜力进行了初步探讨。确定了矿区深部两个极有潜力的找矿靶区,并对其进行铅锌资源预测。  相似文献   

16.
开发矿产资源必然要占用土地和破坏生态环境,正确处理开发利用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文章揭示了开发矿产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介绍了石漠化矿区的治理模式和成功经验,为同类矿山科学开发矿产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各类矿产资源、优化矿产资源开发,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已刻不容缓。以都兰县五龙沟金矿岩金沟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野外实地调查、综合研究等方法,对矿山的开采规模、范围、工程等级、工程布置及矿山开采方式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矿业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易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对地表土地的占压和破坏。通过危岩清理,平硐口采取支护、设立挡石墙、斜井回填、弃渣平复、自然恢复、抚育管理等工程手段,达到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相似文献   

18.
矿产资源属于耗竭性资源,基于其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从国家资源安全战略考虑,通过节约集约利用缓解资源短缺问题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本文以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研究目标,从政策驱动和技术驱动角度,研究了规划、税收、监管、标准、资源禀赋条件、采矿技术、选矿技术等驱动因素的驱动机理,以及与矿产资源利用的关系,分析了各驱动因素的现行政策和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各驱动因素促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过程是相互的、复杂的,在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驱动因素之间的协同能力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协同程度越高,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成效越好。  相似文献   

19.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解决矿山资源危机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了在解决老矿山资源危机的找矿勘探、矿产经济研究、尾矿和废石的利用等方面新采取的对策,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可行性,并就数据挖掘技术在矿山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采用露天开采的石材矿山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破坏植被、污染环境、高陡边坡潜在地质灾害危险、剥离量大、经济合理剥离比接近境界剥采比而迫使矿山关闭等。为有效开发石材矿产资源,开展石材矿山地下开采技术研究,尤其是地下采场结构参数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以某地下大理石矿山为工程背景,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数值模拟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地下采场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指标评价与敏感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了采场结构参数;结果表明:(1)采场跨度对采场稳定性的影响最大,顶板厚度和采场高度的影响次之,矿柱宽度的影响最小;(2)地下采场结构参数为跨度8m,顶板厚度6m,高度16m,矿柱宽度6m。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石材矿山地下采场结构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