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①煎、炒、炸烹调时需将猪肉完全解冻。若要炖肉,则不需解冻;②解冻时应在低温下慢慢解冻,最好在早上从冰冻室取出肉品放到冷藏室,在原包装袋中慢慢解冻,以减少风味及肉汁的损失;③利用冷水解冻时肉品应密封,防止水侵入袋中;避免将肉品直接放到水中;④肉品不宜反复冷冻解冻,否则肉品内将形成较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海上平台厨房用最适的解冻方法,试验选取了5种解冻方法,研究其对畜禽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高湿空气解冻方法具有解冻均匀,便于分切的特点,且能较好地保存肉品的品质;超高压解冻方法对肉品的破坏力最大,其解冻肉品的品质最差;微波解冻方法易导致肉品表面发生过热现象;超声波解冻和水浸泡解冻方法虽能较好地保持肉品的品质,但营养素的损失比较大;因此,低温高湿空气解冻方法可作为冻结畜禽肉的最适解冻方法,其最适解冻条件为空气温度5℃、空气湿度90%。  相似文献   

3.
解冻是冷冻肉品在加工前的重要工序,选择合适的解冻技术是保证肉品加工品质的关键。传统的解冻技术因耗时、品质恶化等缺点,促使解冻效率高、能较好维持品质的新型解冻技术快速发展与应用。解冻过程中,肉品保水性等品质特性的变化不仅归因于冻结时形成的冰晶对细胞的破坏作用,还与解冻过程中肌肉组织中蛋白氧化,构象、聚集特性的改变密切相关。本文简述新型解冻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在肉品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重点阐述解冻过程中蛋白氧化、构象改变及聚集特性变化以揭示蛋白氧化与肉制品保水性的关联机制,为新型低耗、高效肉品解冻技术的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肉类研究》2016,(11):37-42
功率超声波技术在农业产业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但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还是一个新兴的技术。它可以缩短食品加工时间的同时又不破坏食品本身的品质,因此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从功率超声波的原理出发,主要综述了功率超声波技术在肉品加工过程中对肉品品质(嫩度和成熟)及工艺性能(烹饪、盐渍、杀菌、冷冻和解冻)的影响,并且简要阐述了功率超声波技术在肉品加工中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肉品清洗装置功能单一,耗水量大且清洗效果不佳,解冻装置设备复杂,冻肉解冻时间长或解冻品质差等问题,提出了清洗与解冻一体的全自动清洗解冻装置。设计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PLC)控制系统,可自动调节升降架上下移动和喷淋水的温度。进行了水泵选型设计计算,以选择供水系统动力;选择实心锥形喷嘴和大孔扇形喷嘴组合,满足喷射清洗要求;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回收。经测试表明该装置设计是可行的,能满足解冻和清洗要求,并能减少废水排放。  相似文献   

6.
超高压技术是近年来食品领域热点研究的高新技术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超高压技术的概念和特点,重点介绍了超高压技术在改善肉品品质,肉品杀菌和肉品的冻结与解冻三大方面的应用,并对超高压技术在肉品加工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技术在肉品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雪娇  章林  黄明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0):394-397,401
综述了超声波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肉品的嫩化、腌制、检测、杀菌、解冻以及对酶活影响中的应用,讨论了超声波技术在肉品加工中的研究现状及以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食品的冻结及解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畜禽肉的冷冻在现代肉制品加工工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肉品冷冻的工艺、冻结方法以及冻结食品的解冻技术及其各自特点进行了综述,同时简单介绍了一些新兴的解冻方法。  相似文献   

9.
解冻是肉类加工或烹饪前的重要步骤,不恰当的解冻工艺会导致肉类品质的劣变,因此,开发高效益的解冻工艺是十分必要的。解冻工艺的发展在经历了传统工艺、新型工艺后,近年又涌现了一些独特且具有创新性的解冻工艺。本文除简要概括肉品解冻过程及常见解冻工艺之外,综述这些独特的解冻工艺,介绍其开发思路、解冻原理和相关研究内容,并对未来解冻工艺的发展提出建议,旨在为肉及肉制品解冻工艺的选择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加工技术属于非热加工的一种,其空化效应、热效应和机械作用在肉品加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超声波技术和超声波在肉品的杀菌、腌制、嫩化、解冻、无损检测上的应用,及其对肉类风味前体物质氨基酸、脂肪酸的影响。最后简要展望超声波技术在肉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为超声波在肉品加工中的高效应用以及增强肉的风味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不同解冻方式对猪肉品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自然空气解冻、静水解冻、微波解冻和低温解冻4 种不同解冻方式对猪背最长肌肉品质特性的影响,分析猪肉解冻过程中食用品质特性、全质构特性、肌浆蛋白和全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冻结猪肉经静水解冻后,肌肉pH值接近6.0,解冻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较低,静水解冻使猪肉的保水性维持较好。冻结猪肉解冻过程中肌浆蛋白和肌肉全蛋白浓度的变化对肉质构特性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微波解冻有利于保持猪肉的嫩度和色泽,且通过微波解冻的冷冻猪肉其肌肉全蛋白含量较高,肉品的全质构特性较好。4 种解冻方法中,静水解冻和微波解冻能较好地保持解冻猪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技术在肉品加工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超声波的空化效应、机械效应和弥散效应在肉品加工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如超声波可以提高腌制剂的渗透速度、嫩化肉制品和超声波解冻等。本文综述了超声波腌制技术、超声波解冻技术和超声波嫩化技术的机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水(plasma-activated water,PAW)作为解冻介质对牛肉微生物安全及生鲜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处理水量为300 mL,以高压电源处理时间(40、60、80、100、120 s)为试验因素,制备不同处理时长的PAW。将放置至常温(25 ℃)的PAW作为冷冻牛腱子肉的解冻介质,以介质与样品4:1的质量比例静置浸泡解冻10 min,测定牛肉和解冻介质中的菌落总数、亚硝酸根含量、pH,及牛肉保水性(汁液损失率、持水力)、脂质氧化和蛋白质流失状况。结果:随着等离子体活化水制备时间的延长,其减菌效果显著增强(P<0.05),解冻后牛肉中的菌落总数可降低0.91 lg (CFU/g)。将等离子体活化水作为解冻介质可显著增强牛肉的持水力(P<0.05),汁液损失率最多可降低1.83%,脂质氧化程度可降低0.0944 mg/kg,蛋白流失可减少0.085 mg/mL,牛肉经解冻后,亚硝酸根含量最高为3.38 mg/kg,仍小于定量限,解冻后肉品pH最大仅增加0.06,即该解冻方式并不会对牛肉的亚硝酸根、pH产生显著影响(P<0.05)。本研究为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水在肉制品解冻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冷冻解冻对生鲜肉品质的影响及其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冻是生鲜肉类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常用的保鲜手段,但冷冻、解冻及反复冻融会加速肉中的脂质氧化及蛋白质氧化等,进而对肉品的色泽、嫩度、保水性等品质造成影响。本文分析了冷冻解冻及反复冻融对生鲜肉品质的影响,探讨了其影响机制,并对国内外冷冻解冻的新兴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我国肉类产业的冷冻解冻技术提供指导,并为冷冻产品品质控制及新型冷冻、解冻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正>冷冻可以使肉制品的保质期延长10倍以上,因此通常情况下,商家都会建议将肉冻藏。但是,在肉品经历冷冻、冻藏和解冻后,会发生品质劣变。消费者通常认为冷冻食品比新鲜、未经加工的产品价值低,吸引力也变小,再加上销售价格普遍较低,使得解冻后的肉类更容易被贴上欺诈标签,在瑞士和英国分别有15%和8%的肉类被贴上虚假的新鲜标签。除了对解冻肉类和鲜肉的标签规定外,欧洲理事会还  相似文献   

16.
1.空气解冻(1)、静止空气解冻将冷冻食品置于空气中即可。(2)、流动空气解冻风速1米~/秒左右、空气温度0~5℃左右,解冻时间约为14~15小时。(3)、加压流动解冻利用圆筒形的密闭容器,用压气机使容器内的压力上升到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解冻方法及添加抗冻剂处理条件对冷冻海鲈鱼鱼片解冻品质影响规律,以新鲜海鲈鱼(Perca fluviatilis)为主要材料,将鱼片(添加0. 4%复合磷酸盐为处理组A,4%海藻糖+0. 4%复合磷酸盐为处理组B)冻结后进行冻藏处理,设立对照组(-30℃,72 h)。采用空气解冻、冰箱解冻、静水解冻及微波解冻对冷冻海鲈鱼鱼片进行解冻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解冻方法比较,微波解冻及静水解冻可以显著提高海鲈鱼鱼片解冻速率(P 0. 05),而微波解冻及冰箱解冻可以显著降低其解冻汁液流失率、蒸煮损失率、菌落总数,并延缓其盐溶性蛋白含量、弹性、Ca~(2+)-ATPase活性、白度值下降,且差异显著(P 0. 05)。对于空气解冻、冰箱解冻、静水解冻而言,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B及处理组A均可显著降低其解冻汁液流失率、蒸煮损失率、菌落总数,并抑制盐溶性蛋白含量、弹性、Ca~(2+)-ATPase活性下降(P 0. 05),且对于采用空气解冻及静水解冻法而言,处理组B效果较处理组A显著(P 0. 05)。9个检测指标可简化为2个主成分,其方差总贡献率为83. 074%。该实验为海鲈鱼解冻及解冻品质的综合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解冻方式对近江牡蛎肉感官特征和理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冻结牡蛎肉的最佳解冻方式,以解冻时间、感官评分、质构、色差、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pH、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硫代巴比妥酸(Thibabituric acid,TBA)和菌落总数为指标,研究自然解冻、静水解冻、冷藏解冻、超声波解冻和微波解冻5种解冻方式对近江牡蛎感官特征和理化指标的影响,并采用变异系数权重法对解冻后牡蛎肉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自然解冻(128 min)与冷藏解冻(309 min)所需时间较长,解冻后牡蛎肉的感官评分最小,分别为4.6、4.4分;TVB-N、TBA和菌落总数较大。微波解冻(1.5 min)和超声波解冻(9 min)耗时较短,感官评分较高,分别为6.12、6.0分;TVB-N、TBA和菌落总数最小,但蒸煮损失率和解冻损失率较大。静水解冻所需时间31 min,感官评分(6.0分)较高,但TVB-N、TBA和细菌总数较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解冻时间(权重值为0.357)对牡蛎肉品质影响最大,微波解冻综合评分(0.548)最高,是理想的近江牡蛎肉解冻方式,但持水力较低,微波解冻条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邓淑琴  郭顺堂 《食品科技》2007,32(10):127-130
以新鲜牛初乳为原料,考察不同的贮藏方法(直接冷冻保存,脱脂牛初乳冷冻保存,乳清冷冻保存)及解冻方法(60℃热水水浴解冻,室温解冻,微波解冻),对牛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提取率和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工业化提取牛初乳中免疫球蛋白时,将生鲜牛初乳从牧场取回后直接放入-20℃冷冻贮藏一个月,解冻时采用60℃水浴加热解冻。  相似文献   

20.
解冻方式对三疣梭子蟹感官特征和理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流水解冻、静水解冻、室温空气解冻和低温空气解冻4种解冻方式对三疣梭子蟹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感官评分、质构、气味组成、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肌原纤维蛋白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等为指标评定三疣梭子蟹解冻后的感官特征和理化性质。结果 4种解冻方式将冷冻梭子蟹完全解冻耗时依次为:低温空气解冻室温空气解冻静水解冻流水解冻;在感官品质方面,流水解冻的样品最佳,低温空气解冻会对样品气味和外观产生不利影响;在解冻损失率方面,流水方式的解冻损失率最高,低温空气解冻方式最低;在肌肉蛋白结构稳定性方面,4种解冻方式对应的肌原纤维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而流水解冻和低温空气解冻对应的蒸煮损失率相对较低;在脂质稳定性方面,室温空气解冻对应的TBARS值显著高于其他3种方式(P0.05)。结论从品质保持效果和经济效能考虑,静水解冻适宜作为三疣梭子蟹的解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