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牛肉营养物质丰富,是受消费者青睐的肉类之一。牛肉品质的优劣影响市场价格、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与满意度,因此牛肉品质的检测工作十分重要。目前传统的牛肉品质检测方法存在耗时、样品损坏以及操作复杂等问题。近年来,无损检测技术凭借其快速、高效、无损、绿色无污染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牛肉品质检测。本文对无损检测技术在牛肉的品质分析(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和其他品质)进展进行了总结,系统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高光谱成像、电子舌和电子鼻等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详细论述了近5年内无损检测技术在牛肉品质分析的进展,提出了无损检测技术在牛肉品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牛肉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光谱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越发关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市场初见扩大和成熟,要求食品安全检测更为准确、广泛、快速。光谱检测技术以无损高效的优势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应用逐渐增多,其中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拉曼光谱检测技术、高光谱成像检测技术、X射线检测技术、荧光光谱检测技术以及太赫兹波谱检测技术尤为突出。因为产生原理和特性的不同,以上几种光谱检测技术在不同的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有不同的应用,且适用范围受穿透性、准确度、检测速度、对有机物的分辨能力等性能影响。本文阐述了以上几种光谱检测技术的产生原理和特点,对当前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光谱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水果品质光学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果产量巨大和需求标准提高的双重影响下,目前亟需研究方便快捷的水果无损检测方法。本文主要介绍机器视觉、近红外光谱检测、拉曼光谱检测和高光谱成像技术共四种光学无损检测技术在水果品质检测中的应用,对水果品质光学无损检测研究历程和发展现状进行归纳整理,同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为水果品质光学无损检测研究工作提供基础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纸张作为文件档案、书画文物、图书等重要资料的主要载体,其理化性质对图书档案和书画的保存寿命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纸张传统检测方法大多会使纸张失去完整性,因此并不适用于重要资料纸张的检测和评价。如今无损检测技术在纸张检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阐述了拉曼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法、高光谱成像技术等无损检测技术在纸张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自技术的特点。应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进行无损检测是当前的热点之一。重点综述了近年来这一技术在纸张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对目前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作出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是当前"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大食品安全的筛查力度,因此对食品安全筛查的技术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科技技术之一,在食品安全快速筛查中应用广泛。本文综述了6种无损检测技术包括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拉曼光谱检测技术、X射线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及电子鼻检测技术在国内外食品安全快速筛查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当前无损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技术难点及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人工嗅觉与人工味觉检测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高光谱图像检测技术等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应用高光谱图像技术对肉品品质进行无损检测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肉品品质高光谱图像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高光谱图像检测技术在肉品品质检测中的研究前景,以期对我国相关研究人员的研...  相似文献   

7.
木本油料产品富含脂肪酸、植物甾醇、生育酚和角鲨烯等营养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其消费在我国已成为一种新趋势。近年来,不法商家为谋取利益致使木本油料产品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现象普遍存在,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快速、高效和准确的无损检测技术用于木本油料产品鉴别与评估。近红外光谱和高光谱成像技术具有快速、高效和无损等优势,目前已引起食品与农产品品质安全检测领域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在未来无损检测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该文简述了近红外光谱和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光谱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总结了目前油料产品掺假行为、品质评估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当前油料产品检测方法的优劣,最后展望了近红外光谱及成像技术在木本油料产品检测中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从事食品与农产品无损检测研究人员及相关监管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果蔬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具有无损、快速、低成本等诸多特点的新型分析检测技术,可以方便地实现对农产品尤其是水果、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定性和定量监控。近红外光谱技术所具有的无损检测这一突出优势,使其在农产品安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特点、目前近红外光谱技术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预浓缩技术和定量校正模型,并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果蔬农药残留检测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随着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不断革新、相关前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果蔬农药残留检测中会向着更加灵敏、更加准确、更加自动化、更加现场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无损检测是在不破坏被检样品的前提下,进行检测分析的一种方法和技术,具有非侵入性。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快速检测对食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该文介绍和分析3 大无损检测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高光谱技术和电子感官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常见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为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皮肤疾病的早期、快速、准确检测及诊断对治疗有着重大意义。光谱检测法高度灵敏、便捷操作和检测速度快等优势,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文章介绍近年来荧光光谱、漫反射光谱、反射光谱和荧光光谱的结合,与吸收光谱、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以及高光谱技术在皮肤病检测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同时,对光谱技术在皮肤病无损检测方向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生肉新鲜度评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单介绍了一些传统的肉品新鲜度评价方法,以及目前国内外利用电子鼻、光谱法、计算机视觉技术评价肉品新鲜度的新进展。最后指出多种技术的融合在肉品新鲜度评定中的应用,对肉质和货架寿命监控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掺假宁夏滩羊肉的准确快速检测,按照不同比例将鸭肉混入滩羊肉中制备掺假肉。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及电子鼻结合统计学方法对掺假肉样进行快速检测。通过GC-IMS采集掺假肉气味图谱,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似度差异分析对掺假肉进行分析;采用线性判别法分析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值,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电子鼻响应值与鸭肉掺假比例的定量模型。结果表明:通过GC-IMS气味图谱可直观看出掺假不同比例鸭肉的滩羊肉中挥发性有机物差异,但对于掺假比例相近的样品区分度不明显;采用线性判别分析可很好区分掺假不同比例鸭肉的滩羊肉;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鸭肉掺假比例及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值进行拟合,得到回归方程决定系数为R2=0.967 1,拟合度高,实际测定值与预测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GC-IMS技术、电子鼻结合统计学方法可以对掺入不同比例鸭肉的滩羊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3.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以其检测迅速、无损、样品需要量少等优点已在肉类科学领域得到一定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介绍了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基本原理,归纳了肉与肉制品水分组成及测定方法,并详细综述了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肉与肉制品水分测定及相关特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拉曼光谱技术在肉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倩  李沛军  孔保华 《食品科学》2012,33(15):307-313
拉曼光谱技术作为新颖的光谱检测技术在物质理化结构分析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技术能实现对肉的快速、无损检测,是肉品成分分析的技术之一,并且其光谱对水等极性物质极其不敏感,因此在肉品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述拉曼光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分类,综述其在肉品成分分析和品质评定方面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在今后肉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电子鼻和电子舌及气相色谱-质谱等技术分析油炸(90、120、150、180 s)、空气炸(5、10、15、20 min)和沸水煮(150 s)熟化后克氏原螯虾虾肉中的风味差异。结合不同热加工方式熟化虾肉后理化指标(基础成分、质构、色度、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的测定结果,综合评价虾肉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电子鼻、电子舌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热加工方式熟化的虾肉,且随着热加工时间的延长,在主成分分析图中区域划分越明显;在新鲜虾肉和沸水煮虾肉内分别检测出8、16种风味物质,在油炸虾肉内检测出18、18、16、19种风味物质,而在空气炸虾肉内检测出19、20、20、16种风味物质,空气炸虾肉中吡嗪类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热加工方式;随着热加工时间的延长,虾肉内水分含量均逐渐降低,油炸和空气炸虾肉内脂肪含量和硬度逐渐上升,而弹性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不同热加工方式熟化虾肉的品质不一,结合感官鉴定结果,综合分析空气炸15 min的虾肉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6.
The effectiveness of applying rapid spectral techniques in the prediction of meat quality in relation to pre-slaughter stress and warmed-over flavour (WOF) wa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pre-slaughter stress on the development of WOF is a relatively new area of interest in WOF research.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laughter stress and WOF characteristics (after 0 to 5 days' storage) in porcine meat as evaluated by chemical, sensory and spectroscopic methods. Sensory evaluation, visual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VIS) and low-field (1)H NMR (LF-NMR) proved efficient in describing the different stress groups and the storage period, whereas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nd the TBARS test were only able to follow WOF during storage. 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NIR) and Raman scatter showed a very weak relationship to pre-slaughter stress and levels of WOF during storage. Good correlations (up to r=0.93) of sensory terms were achieved with VIS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nd LF-NMR.  相似文献   

17.
A method for predicting levels of sodium chloride, sodium nitrite and potassium nitrate in minced meat b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wo different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namely an electronic tongue (ET) based on pulse voltammetry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s is proposed here. The measurements with the voltammetric ET were carried out on both saline solutions (brines) and minced meat, whereas the impedimetric sensor was used only in minced meat. The addition of the salts was performed following an experimental design in which a system of three compounds/three levels was established.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cluding Cross validation and Partial Least Square (PLS) techniques were applied for data management and prediction models building. A very good predic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chloride was achieved, whereas the prediction for the concentration of nitrate and nitrite can be considered as moderate.  相似文献   

18.
肉类电子鼻识别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子鼻对牦牛肉、牛肉和鸭肉样品进行检测,同时对经热处理的牦牛肉和牛肉样品进行分析.通过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actor analysis,DFA),建立用于识别不同肉类的DFA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DFA模型对于未知样品的识别率达到100%,能够有效的区分和识别牦牛肉、牛肉和鸭肉样品.电子鼻分析的结果显示,热处理对牦牛肉的挥发性物质影响较大,而对牛肉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徐向丽 《食品工业》2020,(3):201-203
为确保冷链物流的肉类品质,设计一种用于在线检测的电子鼻系统。系统根据肉类分解气体选择特定传感器组建阵列,在专门搭建的气室中执行检测。检测结果通过GPRS/SIM模块自动上传至远程数据中心进一步分析处理,远程数据中心也可发送检测指令进行动态控制。结果表明,用于冷链物流肉类品质在线检测的电子鼻系统测量精度高、通信能力强,能够满足冷链物流需求。  相似文献   

20.
肉类作为人体摄入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营养健康的追求,肉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与此同时,肉制品新鲜度、掺杂掺假等肉制品品质领域的质量问题较为多发。为改善传统肉类检测方法耗时费力的现状,肉品质量的检测方法也逐渐趋于多样化。近红外光谱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包括生物、医药、食品在内的诸多领域。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法结合可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快速、无损、高效的优势,适用于肉品及肉制品现场实时监测。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畜禽肉制品新鲜度、品种鉴别与掺假分析、产地溯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肉制品品质分析及质量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