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项文裕  王献 《小氮肥》2006,34(4):13-14
我国中、小尿素装置工艺冷凝液原设计经解吸塔处理后排放,解吸残液含氨0.07%、尿素1.1%~1.5%。目前绝大多数尿素装置的生产能力已大大超过设计值,而工艺冷凝液处理设备基本没有改造,因此经解吸塔处理后排放的解吸残液中的氨及尿素含量超标,不仅不利于环境保护,而且增加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刘国羽  刘帅鹏 《小氮肥》2014,(11):20-21
<正>0前言20世纪90年代,我国建成了一大批年产40~110 kt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原设计中工艺冷凝液经解吸塔处理后排放,解吸残液设计排放指标为含氨质量分数0.07%、含尿素质量分数1.15%,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现已无法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尿素深度水解技术是将尿素生产中排放的工艺冷凝液中的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再通过解吸将氨和二氧化碳从工艺冷凝液中分离出来,回收至尿素生产系统,使排放废液  相似文献   

3.
刘心强  周泉水  童刚  刘海涛 《化肥设计》2007,45(3):34-34,54
在我国中小型尿素装置原设计中,对尿素装置产生的工艺冷凝液和其他含氨氮废水的处理方式是在解吸塔处理后直接排放。由于解吸残液中氨含量的质量分数为0.07%,尿素含量的质量分数为0.8%~1.2%,不仅增加了产品消耗,提高了成本,而且造成环境污染。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 000 t/  相似文献   

4.
项文裕  王献 《中氮肥》2006,(1):29-31
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环保治理也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投资内容,必须在扩能降耗的同时,使污染减小到最低程度。我国中、小化肥厂的尿素装置经过不断的改造,其生产能力已远远超过原设计能力,但绝大多数尿素装置的工艺冷凝液处理设备基本没有改造,经解吸塔处理后排放的解吸残液中氨及尿素含量均高于原设计值(解吸残液含氨0.07%,含尿素1.1%~1.5%),不仅对本地区的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增加了产品消耗,提高了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5.
李祥燕 《化肥工业》2005,32(5):61-61
河南安阳化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老系统尿素装置采用水溶液全循环生产工艺,工艺冷凝液由解吸系统处理及回收,处理后的工艺冷凝液中含氨0.07%、尿素1%~2%.解吸塔材质为1Cr18Ni9Ti,规格为700 mm×5 986 mm,塔内有浮阀塔盘15块,塔顶气体温度115~120 ℃,塔底溶液温度~147 ℃,操作压力~0.35 MPa,热流由第五块塔盘上部加入,冷流由第一块塔盘上部加入,以第六块塔盘溶液温度为控制温度.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公司尿素装置水解系统原设计处理后的工艺冷凝液中 ,氨、尿素含量均小于 5mg/L ,直接作为锅炉给水。该系统自 1990年 5月运行以来 ,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未能回收。经过近两年不断深入消化吸收 ,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改造 ,处理后的工艺冷凝液合格率达到了 95 %以上 ,具备了回收的条件。 1999年 9月利用大修的机会 ,对水解系统进一步实施了技术改造。改造内容 :①增设一台板式换热器 ;②增设两台电导分析仪。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是 :①水解负荷过大 ,工艺冷凝液超标 ;②解吸塔 (C 10 2 )上塔溢流 ;③解吸塔 (C 10 2 )液泛 ;④由…  相似文献   

7.
0前言河南灵宝鑫农公司尿素装置目前生产能力已达130kt/a。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尿素工艺冷凝液量也大幅增加,虽然解吸系统在原基础上进行了改造,但仍存在以下问题:解吸能力偏小,不能充分回收工艺冷凝液中的氨和尿素,造成废液排放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解吸塔能力小、负荷重,造成系统带水量增大,导致低压系统负荷加重、操作弹性减小,直接影响尿素生产稳定运行。经过考察和论证,决定由宁波远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并制造1套低压气提深度水解装置,装置设计处理工艺冷凝液能力为20m^3/h。该装置于2007年11月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8.
张晓静 《小氮肥》2014,(12):25-26
<正>1项目背景2008年,安徽三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星化工公司)采用武汉绿寰公司的技术成功实施了尿素系统低压水解系统的改造,将三星化工公司一期、二期尿素装置所产生的碳铵液、工艺冷凝液及氨回收和提氢的氨水全部送至低压水解塔进行解吸处理,含氨和二氧化碳的气相物送到二循一冷,达到了回收工艺冷凝液中的尿素和废水再利用的目的。在工艺冷凝液流量为25 m3/h(包括碳化氨  相似文献   

9.
水解装置是将要排放的工艺冷凝液中的尿素分解成NH3和CO2,再进行解吸,将氨和CO2从工艺冷凝液中分离出来,回收至生产系统,使处理后的水中氨氮值低于环保规定值,并且可送往锅炉作为给水或送往三胺装置的氨洗涤塔。本文通过对尿素深度水解装置的运行情况与以往问题的总结,对出现的负荷过高、压力不易控制,外送精致水无法达标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季芳 《化肥设计》2009,47(5):43-45
系统总结了Snam氨汽提法尿素装置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的方案、措施和效果:①改造中压惰气洗涤器,中压放空气的氨含量由15%降至5%;②改造解吸塔,解吸废水中尿素和氨的含量最低可降至1×10-6;③新增2台氨水槽,完善了密闭排放系统;④改造CO2压缩机组工艺冷凝液回收系统,避免了工艺冷凝就地排放,实现了水资源回收再利用;⑤改造尿素装置界区排放口,保证了外排废水稳定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