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TFT-LCD磷酸蚀刻废液为原料,重质CaCO_3和工业Ca(OH)_2为中和剂,通过二段结晶法制备饲料级磷酸氢钙,考察了结晶温度、搅拌速度、进料速度、一段/二段终点pH、CaCO_3料浆浓度、Ca(OH)_2料浆浓度、一段/二段终点停留时间等因素对磷酸氢钙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饲料级磷酸氢钙的优化条件为:结晶温度40℃、搅拌速度200 r/min、进料速度10 mL/min、CaCO_3料浆浓度200 g/L、Ca(OH)_2料浆浓度100 g/L、一段终点pH=3.5、一段终点停留时间0 min、二段终点pH=5.5、二段终点停留时间60 min。在优化的结晶条件下,磷酸蚀刻废液制备得到的饲料级磷酸氢钙可满足《GB/T 22549-2008饲料级磷酸氢钙》中Ⅰ型产品的要求,并且其含水率可控制在30%以下。  相似文献   

2.
陈庆春 《精细化工》2005,22(5):331-332
借助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以CuSO4·5H2O和NaC2H3O2·3H2O为主要原料,D 山梨醇为还原剂,水热还原制备了Cu2O微米棒。具体条件是:n(CuSO4·5H2O)∶n(NaC2H3O2·3H2O) =1∶4,D 山梨醇的加入量与CuSO4·5H2O等摩尔,水热180℃下反应12h。微米棒的直径小于1μm,长度在10μm以上,棒表面有晶体生长印迹。其机理是:C2H3O-2 水解生成OH-,OH-与Cu2+生成Cu(OH)2,Cu(OH)2 再被D 山梨醇还原生成Cu2O。  相似文献   

3.
4.
李雪梅  蒋崇文  苏爱鲜  易牡丹 《应用化工》2012,41(5):811-814,818
采用萃取剂N910为萃取剂,磺化煤油为稀释剂,研究了从碱性蚀刻废液中萃取回收铜的单级及多级萃取工艺。结果表明,在Cu2+含量为112 g/L,总氨浓度为5.7 mol/L的蚀刻废液中,单级萃取优化的工艺条件为:N910体积浓度为60%,有机相和水相的相比O/A=2∶1,T=30℃。碱性蚀刻液不需进行酸碱度的调整,萃取时间为3 min即可达到平衡,Cu2+的萃取率为56.73%,N910萃取Cu2+的饱和萃取量为64.03 g/L。萃取热效应△H=8.95 kJ/mol,萃取过程为吸热反应。在此条件下,PCB碱性蚀刻液中Cu2+的四级错流和三级逆流萃取率分别为94.78%和76.01%,蚀刻液中Cu2+浓度降低至37.98 g/L。  相似文献   

5.
6.
薛克艳 《广东化工》2015,(3):103-104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酸性蚀刻废液制备活性氧化铜粉的方法,主要步骤有除杂、合成碱式氯化铜中间体、氨转生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铜碱转生成氧化铜、水洗、烘干、煅烧,合成的氧化铜粉的Cu O%大于99.0%,具有较低的杂质含量和较快的溶解速率(小于30 s)。  相似文献   

7.
葛兆伟 《广东化工》2014,(1):115-116
文章主要论述一种新型酸性蚀刻废液处理方法,在特制石墨蒸酸釜内加入定量的酸性蚀刻废液及98%硫酸,在蒸汽不断加热下使得反应液内部氯化氢气体不断逸出,通过冷凝回收盐酸,同时所得粗品硫酸铜通过重结晶除杂的方法得到高品味的电镀级硫酸铜。该处理工艺全过程无废水产生,回收盐酸回用于蚀刻液的配制,达到了资源回收利用之目的,所得铜产品提升了其附加值,是当前所有处置工艺中最环保的处理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碱性蚀刻废液、盐酸、硫酸为原料,采用酸化法制备硫酸铜.实验结果表明,以pH为5.2~5.6制备沉淀、添加了添加剂BY-1的水洗涤沉淀3次、化浆用水量约为沉淀重量的2倍、酸化后溶液pH值为1.5~2.0,粗结晶前加入添加剂BY-2,在重结晶中按硫酸铜饱和溶液:乙醇为7∶3的体积比加入乙醇,制备得到的硫酸铜,其纯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沉淀法分别以酸性蚀刻废液、酸性和碱性混合蚀刻废液制取氧化铜,并优化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性蚀刻废液和混合蚀刻废液中铜离子沉淀的最佳pH值分别为9和4.3,氢氧化铜沉淀的最佳分解温度和时间分别为500℃和30rain,采用自来水洗3次、纯净水洗3次的洗涤方式,可有效去除沉淀中的杂质氯离子和铵离子。  相似文献   

10.
以碱性蚀刻废液为原料,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铜粉,将制备的纳米铜粉作为导电填充料添加到环氧树脂中制备出纳米铜导电胶。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KH570和纳米铜粉的添加量对导电胶剪切强度以及纳米铜粉添加量对导电胶体积电阻率的影响,探讨了环氧树脂与固化剂聚酰胺适宜的反应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铜粉为球状,粒径在40~100nm之间;当环氧树脂与固化剂聚酰胺树脂650的质量比为4∶1,纳米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和纳米铜粉的加入量分别占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体系质量的1.5%、4.0%和70%时,在90°C下固化1.0h,可以制备出体积电阻率为3.05×10-3Ω·cm、剪切强度达8.04MPa的导电胶。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化学法制备氧化亚铜粉末,研究了电解液组成及其浓度、温度以及电流密度等因素对氧化亚铜产品质量的影响,得到了电化学法制备氧化亚铜的优化工艺条件:c(NaCl)=260~290 g·l-1,c(NaOH)=0.1~1.0 g·l-1(pH=11.1~12.1),电解温度:80~85℃,电流密度500~1000 A·m-2.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任秀峰  王芬 《江苏化工》2007,35(6):26-28,36
采用分散聚合的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无水乙醇为反应介质、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作为反应条件,成功制备出了粒径范围为1~10μm不同粒径级别的单分散(分散系数≤5%)微米级聚苯乙烯(PS)微球。并研究了用分散聚合法制备PS微球时单体浓度、介质、稳定剂、引发剂与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气氛等影响因素及微米级PS微球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凯  王宇光  雷毅  江璐霞 《化工进展》2002,21(10):738-740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无水乙醇为反应介质,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分散聚合的方法,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成功制备出了粒径范围为1-10μm不同粒径级别的单分散(分散系数≤5%)聚苯乙烯微球,所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具有良好的球形度,且表面非常光滑,无破损,无缺陷。  相似文献   

14.
微波辐照下制备均分散Cu_2O纳米粒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翟慕衡  张文敏  郑伟威  刘懿梅 《化学世界》2000,41(12):632-634,637,644
研究了微波辐照下湿法制 Cu2 O粒子 ,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辐照时间等条件制得不同粒径的 Cu2 O粒子 ,并成功地制得了纳米级 Cu2 O粒子。  相似文献   

15.
为得到具有高活性多孔铝粉和氢化铝共存的混合体系,在常压下采用格氏试剂法对普通铝粉进行活化,通过半固相反应得到高活性微米多孔铝粉,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静态氮吸附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法测试了微米多孔铝粉的活性。结果表明,制备所得样品的主要成分是铝粉,同时还有部分AlH3;样品具有多孔结构,粒径多数分布在30μm左右,不仅具有孔径在2~10nm之间的中孔,还存在孔径分布在1nm以下的部分微孔结构;总孔体积为普通铝粉的5~7倍,比表面积为普通铝粉的2~3倍,样品平均活性含量达到92.83%。这种含有AlH3的高活性微米多孔铝粉混合体系在含能材料领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碱性条件下,葡萄糖和水合肼还原硫酸铜制备了超细氧化亚铜。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衍射仪(XRD)进行表征,并在太阳光照条件下用氧化亚铜处理台盼蓝溶液,考察其对污水处理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考察了温度、台盼蓝初始浓度、光照时间、催化剂用量对台盼蓝溶液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细氧化亚铜粒子粒径约为1μm,分散性较好;0.2g氧化亚铜在30℃太阳光照射1.5h条件下,处理50mL(15mg.L-1)的台盼蓝溶液脱色率为98.8%,氧化亚铜在重复使用4次后脱色率为87.8%。  相似文献   

17.
钟岩亮 《广州化工》2012,40(24):40-42
制备氧化亚铜粉体主要有:湿化学法(水热法、化学沉淀法、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电化学法(阳极氧化法、阴极电沉积法)、固相法(低温固相法、机械化学法)、气相法以及新方法 (超声波化学法、辐射法)等。本文就Cu2O粉体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综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均匀水解法制备超微细氧化铁粉体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樊亮  彭同江 《硅酸盐通报》2005,24(3):106-110
采用均匀水解法成功制备出超微细氧化铁系列粉体,其中铁黄为β-FeO(OH)相,铁红为α-Fe2O3相,粒径分布在50~100nm之间,具有良好的颗粒分散性和均匀性.在整体工艺上,该法与传统工艺中的"沉淀-氧化法(铁皮酸法)"、胶体化学法相比,具有原料来源广、流程短、工艺可靠、质量稳定的特点,适于超微细氧化铁粉体的制备及其工业转化.  相似文献   

19.
国内甲醇产能约3000万t/a,可综合利用的废弃甲醇合成催化剂约3000t/a,笔者研究了一种从废弃甲醇合成催化剂中回收氯化亚铜和氧化锌的新工艺.简述了回收氯化亚铜和氧化锌的制备原理;论述了废弃催化剂的预处理工艺条件以及浸取制备氯化亚铜和氧化锌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回收的氯化亚铜产品质量可达到GB1619-79中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