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地表地质条件复杂地区,一般会产生静校正问题,对于解决这些地区静校正问题,层析静校正方法是较为合适的,因为一方面它对初至波没有严格限制,另一方面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演地表地层结构,较好地解决静校正问题。本文介绍的层析静校正方法,是利用反演的初至波和实际拾取的初至波进行相减,得到一个修正量,然后重复这个过程,迭代计算得到精确的近地表模型,消除静校正问题对反射时距曲线的影响。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万城地区复杂地表条件引起的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2.
火焰山三维层速度模型与成像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杂地表条件和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主要表现为静校正和成像,而这两者均与速度模型有关。本文分析了表层模型、近地表模型和层速度模型对静校正和成像问题的影响,研究了静校正和地震成像以及速度模型在资料处理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在速度模型里包含地表高程和近地表模型的叠前深度偏移实现方法,合理地解决了地表高程、地表风化层、近地表地层对静校正和地震成像的综合影响,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复杂近地表区综合长波长静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近地表区长波长静校正问题一直是地震资料处理难点之一,其原因不是野外数据密度不够,就是方法假设条件不能满足。在复杂近地表情况下,精确求解风化层速度、厚度和高速层速度是严重的非线性问题。本文通过非线性问题线性化、模型参数替代方法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野外表层调查和地震数据中含有丰富长波长信息,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应该综合考虑这两方面因素。本文在表层调查和初至折射波速度的共同约束下,建立初始速度场,利用层析静校正进行近地表速度场反演获得近地表模型,再运用初至波旅行时拟合迭代技术,在地震数据共炮点、共检波点和共炮检距道集上综合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中国西部黄土塬地区野外实际资料的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复杂近地表条件下能够很好地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野外复杂山地区,地表起伏大,岩石时常露出地表,低降速带速度与厚度横向变化剧烈,近地表结构复杂,利用表层调查模型和初至折射静校正方法不能很好地解决静校正问题。层析静校正方法不受近地表结构影响,可以有效解决复杂山地区静校正问题,但是在野外三维采集中,层析静校正计算太耗时,效率极低。因此,本文提出一种三维快速层析静校正方法,不仅能够保证静校正效果,而且能够大幅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5.
折射层析反演静校正及其在伊朗卡山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折射层析反演静校正能够较好地解决复杂近地表引起的静校正量问题。该技术最新的算法结合了首波法和回转波法的优点,利用所有偏移距信息进行反演,减少了复杂地表和地质条件下速度-深度模型的不确定性。利用反演出的模型分别求取激发点和接收点的静校正量,可以消除长、短波长静校正量的影响。伊朗卡山地区地震资料的近地表校正效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折射波静校正方法是利用折射波初至时间求得折射速度和延迟时间,从而恢复近地表深度模型,消除低降速带对反射时距曲线的影响。应用折射波静校正对实际资料作了对比处理,认为在四川地区使用折射波静校正能有效解决由地表条件复杂引起的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7.
复杂地表地区近地表模型与静校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一个合适的近地表模型以及静校正处理流程,较为准确地消除静校正量的影响是复杂地表地区静校正处理的关键。介绍了近地表模型的研究内容以及复杂地表地区近地表模型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获得近地表地层速度的微测井法、折射法、沙丘曲线法和浅层反射法等技术方法的优劣,探讨了近地表模型及静校正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意义。提出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充分利用各种技术,研究、建立合适的近地表模型的建模思路和相关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在宁夏YL地区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层模型层析反演是一种非线性模型反演技术,它利用地震初至波射线的走时和路径反演介质速度结构,不受地表及近地表结构纵横向变化的约束。根据正演初至时间与实际初至时间的误差,修正速度模型,经反复迭代,最终达到要求的误差精度。宁夏YL地区表层结构复杂,横向速度变化大,近地表噪声水平较高,引起地震剖面上严重的中、长、短波长静校正问题。在该区宽线二维地震资料处理中采用了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所有波长静校正问题.处理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SMODEL层析反演近地表模型静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折射波静校正方法是解决复杂地表静校正问题的一种方法。但折射波静校正的理论是建立在具有稳定折射界面的条件下,利用拾取的折射波初至时间计算静校正量,这样折射波静校正应用有其一定的适用条件,在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提出SMODEL层析反演近地表模型静校正方法,该方法利用了所有的初至信息,包括直达波初至、折射波初至和反射波初至。在算法上采用小波变换与Lipschitz指数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自动拾取初至时间,提高了初至拾取的效率、精度与抗干扰能力;采用梯度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反演近地表模型,提高了反演的收敛速度和精度。实例表明,SMODEL层析反演近地表模型静校正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复杂地表(特别是低速带变化比较剧烈)情况下的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复杂地区静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校正问题的解决要做到有理有序。有理就是根据近地表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静校正方法;有序就是解决静校正问题需要遵循先长波长、后中短波长及剩余静校正的顺序。为了解决复杂地区的静校正问题,首先要建立近地表模型.然后应用模型约束折射静校正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接着应用折射波剩余静校正解决中短波长问题,最后应用分频静校正解决剩余静校正问题。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这套方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复杂地表波动方程反演延拓静校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校正问题是复杂地表地区地震勘探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资料处理的质量。本文在已知表层速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利用波动方程反演的静校正方法,即通过理论推导将静校正问题归结为一个求波动方程边值的反问题(亦称未知边值的反问题),换句话说,复杂地表的静校正问题可通过波动方程边值反演来实现。文中针对反问题的特点给出了数值求解方法。这种静校正方法具有适应复杂地表起伏及表层速度变化剧烈的特点,可以充分考虑波场通过表层时所发生的透射、散射及反射,使延拓的波场具有较高的精度。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初至波走时信息在复杂地区近地表速度反演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地表条件复杂的地区近地表速度横向变化十分剧烈.对静校正及偏移成像的结果影响很大。要提高成像质量,必须要有高精度的近地表速度。介绍了用初至波走时信息反演来确定复杂地区近地表速度的方法,并用模型测试了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分别用初至波走时信息反演法和常规方法建立了实测资料近地表速度结构,并基于这2种速度生成了叠加剖面。对比显示.初至波止时信息反演法应用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13.
复杂近地表结构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静校正问题影响着地震波成像和构造解释的精度,国内几十年的静校正研究历程表明,复杂的近地表结构是影响地震勘探静校正量的重要因素。为此,从用近地表速度模型模拟复杂近地表结构、近地表结构底界的界定、复杂近地表结构的历史变迁研究入手,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静校正办法,即用层析反演近地表速度模型、模拟近地表结构,通过速度模型和初至时间计算长、短波长的静校正量,从而消除复杂近地表结构对地震勘探成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菲涅耳体初至层析静校正技术通过菲涅耳体初至层析反演方法建立复杂近地表速度模型,再利用该模型计算近地表一致性静校正量,然后应用计算的静校正量对地震剖面进行静校正处理,以提高成像质量.该技术主要包括初至拾取;初至层析反演近地表速度模型;模型底界面、基准面、替换速度等参数的确定;激发点和接收点静校正量的计算;静校正量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5.
近地表速度的约束层析反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采用程函议程有限差分法计算通过速度模型的初至旅行时射线路径,然后引入先验地质信息和正则约束条件,用约束最小二乘交分解法(CLSQR)进行走时反演,获得近地表速度结构,这种层析反演方法以块体为基本单元,可以模拟和反演复杂速度结构,它不必识别波形,计算速度快,实际数据的反演结果表明,在复杂地表条件区表层速度存在强烈的横向变化,经层析反演获得的叠加剖面成像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16.
复杂三维表层模型层析反演与静校正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针对三维地震勘探中的复杂地表问题,本文研究了三维初至波表层模型层析反演及静校正方法。该方法利用了三维地震直达波、回折波、折射波及三者组合的初至波和具有三维空间变速优势的三维层析反演,实现了适应速度任意变化的复杂三维表层模型层析反演,此法对初至的要求是,只需检测首先到达的波的起跳时间,无须解释此波的类型;三维模型正演采用以费马原理为基础的三维网络法射线正演方法;三维层析反演采用带阻尼的最小平方QR分解迭代算法。采用上述措施不仅可提高表层速度模型层析反演的可靠性,为三维地震资料层析静校正提供合理的表层速度模型,而且提高了计算效率,增强了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复杂地表条件静校正中的3D表层速度层析反演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林伯香  孙晶梅  徐颖  李博 《石油物探》2005,44(5):454-457
针对复杂山地的静校正问题,研究了利用基于初至时间的3D表层速度层析反演技术。给出了反演方法的基本原理,即采用基于最短旅行时原理的射线路径追踪法计算初至波的路径和旅行时,采用同时迭代重建技术(SIRT)计算速度修正量.修改速度模型。最终的速度模型通过正演和反演多次迭代获得,不依赖于初始模型。用一个速度变化复杂的卵论模型对该方法进行了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好地重建了横向剧烈变化的3D速度结构。对南方某山地3D资料处理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可以获得可靠的3D近地表速度模型和静校正量。  相似文献   

18.
The first-arrival traveltime tomography is a standard approach for near-surface velocity estimation.However,it cannot resolve complex near-surface structures and will produce a smooth velocity model with low resolution.Early arrival waveform inversion is a robust tool for imaging the near surface structures,but it requires a good initial model to avoid cycle skipping between the predicted and observed data.Furthermore,waveform inversion requires substantial computation efforts.Therefore,we present joint seismic traveltime and waveform inversion method,and we expect the joint inversion method retains the advantages of both traveltime inversion and full waveform inversion and overcomes their respective drawbacks at the same time.The objective function includes both the traveltime and waveform misfit.At each iteration,the traveltimes are calculated by wavefront raytracing,and the waveforms are computed using a finite-difference method.The nonlinear optimization problem is solved by the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We apply the joint inversion method to study complex near-surface area where shallow overthrust and rugged topography present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for applying traveltime inversion and waveform inversion alone.We test synthetic data to verify the advantages of the joint method,and then apply the method to a 2Ddataset acquired in Yumen Oil field,China.The invers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joint traveltime and waveform inversion helps constrain the very shallow velocity structures and also resolve complex overthrust with large velocity contra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