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潘口建库之后与黄龙滩形成汉江支流堵河上的梯级水电站,本文基于单库逐步优化算法(POA),采用逐次逼进动态规划(DPSA)梯级优化算法与设计调度图模拟法求解梯级调度模型,对比潘口、黄龙滩单库优化调度与潘黄两库联合优化调度结果,分析潘口位于黄龙滩上游,对黄龙滩发电调度的影响情况。最终得出结论,具有年调节性能的潘口水库可充分调节黄龙滩的入库流量,不仅提高了黄龙滩的防洪标准,更加大了黄龙滩的发电效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水电站水库群防洪补偿联合调度模型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玮  郭生练  郭富强  喻婷 《水利学报》2007,38(7):826-831
针对具有下游防洪任务的水电站水库群,提出基于预报及库容补偿的水库群防洪补偿联合调度逐次渐进协调模型,推求水库汛期防洪库容动态控制方案。该模型运用了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及贝尔曼的逐步逼近思想,以各水库为独立的子系统建立3层递阶结构,针对库间水力、电力联系及防洪库容限制等复杂的约束条件进行不同层次的协调。模型经过多次迭代计算,得到最佳的水库群防洪库容协调方案。该模型应用于清江流域梯级水库,计算结果表明,在不降低水库及梯级原有的防洪标准前提下,能有效利用上游水布垭水库的防洪库容,分担隔河岩水库部分防洪任务,并显著提高梯级水库发电量。  相似文献   

3.
梯级水库联合拦洪以满足下游某地区的防洪要求时,该地区的防洪标准和防洪措施,需进行经济计算比较,并采用净效益最大的原则优选确定。对满足同一防洪标准的各种防洪措施,也可用年费用最小的原则优选。而梯级水库大坝防洪安全的相互保证,则必须高度重视梯级各库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金沙江中游5个梯级水库为例,首先对基于不同历史洪水排频方案的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其次在不同方案的基础上,考虑流域梯级防洪标准的协调性问题,计算各水库坝前最高水位,分析采样单一水库防洪标准和梯级协调后成果,评价梯级水库防洪安全。历史洪水的选择将直接影响设计洪水成果乃至工程防洪高程,在对单一水库防洪标准进行分析的同时应重视梯级防洪标准整体协调,并开展防洪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梯级水库联合防洪调度、上下游水库及防洪保护对象之间复杂的水文水力联系和水库群对防洪保护对象防洪补偿调度方式的基础上,建立了梯级水库联合防洪补偿调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以湖南省资水流域上柘溪与金塘冲水库为例,根据不同典型年的地区洪水组合,通过模型求解拟定了梯级水库联合补偿调度原则。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基于PSO的梯级水库联合防洪调度原则是合理的,该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梯级水库联合防洪补偿调度的复杂性,为解决梯级水库联合防洪补偿调度提供了一条简洁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受雅砻江、金沙江中游梯级水库调蓄和新建水库影响,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蓄水期间来水和防洪库容释放形势均发生改变。为探究新形势下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来水特性变化,确保梯级水库完成年度蓄水任务,充分发挥梯级水库综合效益,以2021年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蓄水实践为基础,对两河口水库、白鹤滩水库建成后金沙江下游梯级的来水情况及蓄水策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分时段蓄水策略不满足新形势下防洪安全及综合效益发挥的要求。提出了蓄水期间整体调度梯级水库、均匀释放防洪库容等措施。研究成果可为后期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朱迪  周研来  陈华  郭生练  王俊 《水利学报》2023,54(4):414-425
围绕中小洪水减压、大洪水保安和特大洪水降损等防洪目标,构建了面向分级防洪目标的梯级水库汛控水位优化调度模型,针对不同频率设计洪水,基于“模拟-优化”框架,采用仿生进化算法对调度模型进行了高效求解,并利用熵权法对调度方案进行了多目标评价,比选了梯级水库汛控水位方案。以金沙江中下游6个梯级水库和三峡水库组成的梯级水库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原汛限水位方案,在不降低原防洪标准的前提下,选定的方案可使梯级水库水位抬高0.36~6.22 m,发电量增加6.28亿~19.26亿kW·h,增幅为1.18%~4.27%,经济效益显著,可为梯级水库汛控水位的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梯级水库防洪调度系统是实现流域防洪调度的关键和核心.文中从应用角度出发,分析梯级水库防洪调度的业务需求,提出梯级水库防洪调度系统须具有资料管理、仿真学习、调度计算、安全校验、分析会商等功能,总结出较为实用的水库调度方案制定流程为数据录入、分析试算、闸门反推计算、结果安全校验、成果表达,推进了梯级防洪调度系统的实用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9.
风林港流域梯级水库形成后,对各级电站的能量指标进行了复核,并对历年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梯级水库的显著防洪效益,从理论上充分肯定了梯级水库的互补效益,应加强对梯级水库的调度运行,使其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图1幅,表2个。  相似文献   

10.
龙羊峡,刘家峡梯级水库“81.9”“89.6”洪水特点与调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羊峡、刘家峡梯级水库“81.9”“89.6”洪水特点与调度史瑛珉杨文华(黄河上中游水量调度委员会办公室,兰州,730050)防洪是龙羊峡、刘家峡梯级水库承担的主要综合任务之一,按设计要求,龙、刘两库担负着黄河上游梯级水电枢纽和上游河段的防洪任务。在...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发挥上游大型水电站的调峰作用,保障下游供水、生态流量等供给,在下游建设反调节水库的梯级水库运行模式应运而生。目前,对水库反调节的研究多侧重于下库对上库出库流量或发电水头单方面的调节,并未将两者结合考虑。针对上述情况,以堵河流域潘口-小漩梯级水库为例,结合该梯级中“以电定水”与“以水定电”运行模式并存的生产实际,综合考虑小漩对潘口出库水量的调蓄作用以及对潘口尾水的顶托作用,建立了潘口-小漩梯级水库短期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改进的POA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抬高小漩水库运行水位并保持其机组位于高效率区运行能够提升梯级水电站整体的发电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十堰市中心城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地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地区现状供用水情况调查评价、需水预测的基础上,利用VBA语言编程,建立了十堰市中心城区水资源配置模型,对地区现状基准年和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并拟定了堵河潘口水库引水工程与本地水库工程联合调度供水的水资源配置方案。本文对十堰市中心城区水资源配置方案、配置模型的建立过程以及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介绍,并重点分析了水资源配置方案中以马家河水库、茅塔河水库作为充蓄调节水库,在减少潘口引水工程设计规模、提供潘口引水工程检修期供水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小漩集控中心为湖北堵河流域上的潘口水电站和小漩水电站两座梯级水电站的集中监控和联合调度中心,其成功实现了两站人力资源的优化和水能资源的充分利用。本文介绍了小漩集控中心的通信系统、电源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水调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工业电视系统、电能量系统、微机五防系统、二次安防系统等的建设,以及小漩集控中心集中监控和联合调度功能的实现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前制约梯级水库短期优化调度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主要瓶颈有:所构建的优化模型存在不合理的简化策略,所选择的求解算法无法保证解的质量以及模型的计算时间远超规定时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构建精细至水电站各机组工作特性的优化调度模型,接着通过二重嵌套动态规划(DP)计算给定模拟精度下的高质量解,并针对算法固有的"维数灾"问题,一方面通过数据压缩与数据库技术降低程序的内存占用量,另一方面将GPU并行加速技术首次引入水库调度领域,通过OpenACC实现算法的GPU并行以减少计算时间。最后通过潘口、小漩梯级水库日优化调度的实例研究与对比分析得出:精细模型较传统模型能更好地贴合电站的实际工况,提高梯级系统的发电效益;内存占用缩减策略的引入能有效降低算法的空间复杂度;GPU并行较传统的CPU并行能大幅提升算法的求解速度。由此为短期优化调度的理论发展与算法"维数灾"的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岳华  马光文  杨庚鑫 《水利学报》2019,50(3):356-363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次增加,超标准洪水灾害的突发性、危害性和不可预见性更加突出,使得梯级水库面临的应急处置问题日益凸显,其中大坝溃决或连溃是梯级水库面临的最大威胁。针对超标洪水,实施水库群协同应急调度,是发挥水库综合利用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选取最高水位最低化准则作为超标洪水协同应急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采用逐步优化算法求解梯级水库群超标洪水协同应急调度模型,对梯级水库群超标洪水应急调度方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以大渡河流域瀑布沟水库、深溪沟水库和枕头坝一级水库为例,对其超标洪水过程进行调度计算,验证了上述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通过梯级水库群的协同应急调度,各水库在洪水前期预泄水库水量,尽可能腾出更多的水库库容,便于迎接后期可能发生的洪水,尽可能地降低各水库的水位,有效确保梯级水库群的防洪安全。研究成果对各大流域梯级水库群超标洪水的应急调度机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康  杨明祥  梁藉  闫宝伟 《人民长江》2019,50(2):107-114
长江上游水库群的联合调度运行必然会对下游河道径流产生影响。选择北碚、高场、宜昌站作为水库群串、并、混联运行下的控制断面,通过IHA法选择出受水库群联合调度影响的14个水文指标,并采用CRITIC法改进RVA完成串并混联运行模式下的水文指标变化趋势和整体水文变异程度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水库群联合运行数量的增加,长江干支流河道水文情势改变幅度增大;②水库群联合运行会使汛期流量显著降低,非汛期流量增加,同时会造成年最大(小)流量呈减少(增加)趋势;③水库串联运行模式会使最大流量发生时间延迟;并联运行模式会使汛期流量坦化现象更加显著;混联运行模式对水文情势的改变程度主要受调度方式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上游混联模式使宜昌站水文情势为低改变度。  相似文献   

17.
刘思成  路建军  王国忠 《人民长江》2012,43(16):103-105
根据潘口水电站工程建设期间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的特点,从经济损益分析的角度,采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损益分析研究》中推荐的水土保持损益分析方法,研究该电站建设过程中对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初步分析了其水土流失影响状况。分析结论认为,在电站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影响指数略低于水电业同类项目的平均值,其开发建设活动对水土流失的整体影响较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研究结果为开展水电站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华光潭梯级水电站水库库容较小,如何根据梯级水库及其流域水文特性,进行水文测报和洪水预报,从而进行优化调度,是水电站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唯一手段。本文通过2次实际调度案例的分析,提出了需进一步做好该梯级水库调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上游梯级水库联合运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上游干流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梯级水库(电站)群装机规模大,梯级电站之间水力联系密切,是西北电网的骨干水电基地。梯级水库群中具有优良多年调节性能的龙羊峡水库和具有良好年调节性能的刘家峡水库。  相似文献   

20.
介绍金沙江下游梯级与三峡水库联合防洪调度系统涉及的GIS集成平台、洪水演进模型(包括库区及下游河湖等)、水库群防洪调度模型等关键技术,通过有机融合计算机信息技术,将地理信息系统及三维仿真平台与水文专业模型无缝衔接,实现更加科学、综合、直观、高效的防洪调度运用模拟及表达方式。调度系统从流域整体的角度考虑防洪问题,将上游水库群与下游河、湖等防洪要素有机结合,可提高水库群联合防洪的效果,为长江流域的防洪调度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