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河小浪底工程泥沙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原型沙和模型沙的基本运动特性。首次提出了可应用于高含沙水流模型试验的相似关系,据此理论建造了黄河小浪底枢纽1:80的正态泥沙模型,研究了小浪底工程不同运用阶段的泥沙问题。同时,还重点研究了高含沙异重流和泄水建筑物的防淤堵问题。  相似文献   

2.
小浪底枢纽进入正常运用阶段后,库水位将在230~254m之间变动,随着蓄水位的升降,进水塔上游将形成高滩深槽的河床形态。文中根据1:80正态泥沙模型对1950~1970年共21个水沙系列年进行了模拟试验,对高滩深槽的形成过程及有关泥沙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预报。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原型沙和模型沙(电木粉)的基本运动特性。首次提出了可应用于高含沙水流模型试验的相似关系,据此理论建造了黄河小浪底枢纽1:80的正态泥沙模型。研究了小浪底工程不同运用阶段的泥沙问题。同时,还重点研究了高含沙异重流和泄水建筑物的防淤堵问题。  相似文献   

4.
河流泥沙与污染物相互作用数学模型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本文分析了水流-泥沙-污染物系统中主要物理化学过程对水体污染物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推导了描述吸附态、溶解态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基本方程。对于河床水体之间泥沙交换产生的环境变化,建立了泥沙冲淤对污染物影响的表达式,对于吸附解吸作用则采用以实验为基础的泥沙吸附动力学模式。根据三峡地区实测水沙、水质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模拟泥沙冲淤过程中污染物的交换,并且可以反映泥沙吸附作用对水环境的动态影响,可以应用于河流及水库泥沙污染物相互作用的模拟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玲  王薇宇 《水利学报》2013,44(9):1087-1092
考虑复合污染条件下泥沙吸附污染物和泥沙冲淤运动对污染物输移扩散特性的影响,建立了非恒定非饱和输沙模型和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并结合黄河河口段利津至清7河段监测数据,研究该河段水流、泥沙过程及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分析了多组份共存的复合污染条件下苯酚、苯胺及氯苯之间的吸附竞争关系及其浓度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从上游到下游先冲刷后淤积的河段中,溶解态污染物浓度值沿程降低,吸附态污染物浓度值沿程升高。三组分复合体系下各污染物之间存在竞争吸附,吸附态苯胺浓度值升高而溶解态浓度值降低,苯酚和氯苯在泥沙上的吸附作用受到抑制,吸附态浓度值有所下降,溶解态浓度值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6.
文中结合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河道动床模型试验,叙述了正态动床泥沙模型在模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和采取的措施,得到了具有应用价值的参数结果,可供类似工程设计计算采用或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浪底枢纽进入正常运用阶段后,库水位将在230-254m之间变动,随着蓄水位的升降,进水塔上游将形成高滩深槽的河床形态。中根据1:80正态沙模型对1950-1970年共21个水沙系列年进行了模拟试验,对高滩深槽的形成过程及有关泥沙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预报。  相似文献   

8.
泥沙模型是根据水流及泥沙运动的力学相似原理,模拟与原型相似的边界条件和动力学条件,研究河流在天然情况下或在拟修建的水工建筑物条件下泥沙运行的规律.根据研究的各种问题之不同,泥沙模型可采用正态、变态、动床、定床模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河流水体中的含磷营养物质与较细颗粒的悬移质泥沙发生吸附作用,将对水质循环过程产生影响。基于拟合磷与泥沙颗粒吸附过程的Langmuir方程和修正Langmuir方程分别推导了计算颗粒态磷(PP)和溶解态磷(DP)的计算公式。并采用香溪河泥沙样品的磷吸附实验数据和野外观测数据验证了推导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良好。研究结果表明:当悬移质泥沙浓度较低时,可采用线性吸附方程近似计算颗粒态和溶解态磷浓度,但当悬移质泥沙浓度较高时,需要采用本研究推导的计算公式,特别是解吸和吸附现象并存时,需要使用基于修正的Langmuir模型推导的计算式。研究成果可用于水质或水生态模型建模。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河流水体污染的机理与污染物特性,针对多沙河流的泥沙污染物迁移转化现象,讨论了泥沙污染物的吸附与解吸效应。同时给出了受泥沙影响的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式与模型,包括吸附态、溶解态污染物以及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探讨了近年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研究方面的主要关键技术,提出了设置水资源保护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江都三站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首级提水泵站之一,为适应大流量,长时间调水运行的需要,对主水泵中位置特殊、作用重要、直接影响机组运行可靠性、连续性的水导轴承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结合江都三站主水泵运行环境和机组台数多的特点,提出了水导轴承装置的基本要求,阐述了目前常见的水导轴承运用的情况,并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对水润滑弹性金属塑料水导轴承在江都三站机组环境下运行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措施,经分析证明,该轴承能够适应江都三站特殊环境的要求,方案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12.
官地水电站右岸导流洞进口渐变段50m断面由方形渐变到标准城门洞形,最大开挖跨度25.6m,高度25.3m,呈弱风化状态,为Ⅳ类玄武岩。在施工过程中该段经历两次塌方,分别两次对塌方段进行相应支护处理。根据隧洞结构和地质资料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对塌方段各工况进行分析,证明了塌方支护处理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官地水电站右岸导流洞进口渐变段50m断面由方形渐变到标准城门洞形,最大开挖跨度25.6m,高度25.3m,呈弱风化状态,为Ⅳ类玄武岩。在施工过程中该段经历两次塌方,分别两次对塌方段进行相应支护处理。根据隧洞结构和地质资料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对塌方段各工况进行分析,证明了塌方支护处理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洪泽湖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水库,就其供水及水资源保护、防洪功能保护和生态保护等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供水及水资源保护方面主要分析了供水功能与水资源保护目标,提出了供水水源和饮用水源的保护意见。防洪功能保护方面主要分析了防洪功能保护目标,提出了行水通道和行、滞洪区的保护意见。生态保护方面主要分析了生态保护目标,提出了相关的保护意见。  相似文献   

15.
利用自行研制的裂隙-管道介质物理模型进行多组试验,探究落水洞对介质排水过程的影响。对裂隙-管道介质按照介质空隙结构特点进行分区,引入反映介质排水过程中水体排泄快慢的单位时间排水量,进而得到对应不同介质分区和介质整体的四个单位时间排水量。利用单位时间排水量分析九种落水洞横截面积对裂隙-管道介质排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落水洞横截面积的增大对裂隙-管道介质结构的影响为增大其储水空间和导水空间;落水洞横截面积的增大会加快裂隙-管道介质的排水过程,排水过程对落水洞横截面积增大的响应在横截面积的增大量达到某一阈值后才会发生,该阈值和介质空隙结构有关;排水过程的三个不同阶段的阈值不同,末期的阈值小于初期、中期的阈值。  相似文献   

16.
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洞进口河床较窄,受下游电站运行河床淤积逐年抬高,开工时原设计预留岩坎挡水高程不满足全年挡水要求.结合导流隧洞和进水塔的施工时段,2018年导流洞进口采取过水围堰标准,2019年采取全年挡水围堰标准设计,堰型采用覆盖层上修建混凝土挡墙围堰的方案,围堰基础覆盖层采用控制性灌浆处理.混凝土挡墙围堰两年多...  相似文献   

17.
沟后水库溃坝原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 《人民黄河》1994,17(7):28-32
沟后水库总库容330万m^3,大坝为钢筋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坝高71m。1993年8月27日晚溃坝。初步分析溃坝原因是:渗流沿坝体上部施工层面逸出造成管涌破坏,并冲刷坝坡引起坝顶局部滑动,形成初期溃口,然后库水由口门大量下泄,进一步冲刷坝体,最终溃坝,设计时采用的控制砂砾石最大粒径的办法不可能起到控制砂砾石渗透性的作用。混凝土面砂砾石坝渗流控制的成功经验是在坝体中专门设置排水体。  相似文献   

18.
陈光强  莫细喜 《红水河》2000,19(2):18-20
百色水利枢纽中孔闸门支撑梁平均净跨6.66m,梁高5m,跨高比1.33,属于深梁范围。该梁放置于两侧支墩上。按淡同的梁跨及支承条件,分析计算梁的内力(应力)情况,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说明结果的差异,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下洞室之一,龙滩水电站地下厂房系统的主厂房开挖施工过程。对施工结合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合理的开挖分层,采取的开挖的工序、方法及施工措施,钻爆工艺及质量控制等作了较详细介绍,并对施工中的技术重点和难点进行了总结,可为类似工程开挖施工积累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20.
路强 《吉林水利》2012,(2):16-18
本文以新疆北部地区某水利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土石坝混凝土护坡进行计算比较分析,采用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与土坝设计规范分别计算混凝土护坡厚度,结果显示:当坝面坡度系数m=2—5时不同混凝土护坡计算方式其结果差异较明显,通过稳定分析等算法最终确定合理混凝土护坡厚度0.25m较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