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志国  朱洪峰  王健 《轮胎工业》1997,17(3):176-176
航空无内胎轮胎胎里露线的原因与改进措施张志国朱洪峰王健(沈阳第三橡胶厂110025)胎里露线是无内胎轮胎常见的工艺质量问题,我厂在历年生产中常有出现。胎里露线部位在胎肩处,其宽度为40~60mm,长度为几根帘线至两肩整周不等。对此,我们进行了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2.
分析大规格农业轮胎产生缺胶、胎侧重皮和裂口、气泡、胎圈出边、钢丝圈上抽等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改善胶料的焦烧性能,按工艺要求控制半成品质量,胎坯装模前进行修整与清洁,增加模具排气孔数量,改进水胎结构和硫化工艺,规范工艺操作等,有效减少了大规格农业轮胎的外观质量缺陷。  相似文献   

3.
分析大型无内胎农业轮胎胎侧明疤、胎里帘线裂缝、胎里窝气、胎肩气泡、胎里出沟、胎踵缺胶和胎趾胶边等外观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通过采取调整胎侧半成品形状、改善半成品存放条件、减小胎体帘线假定伸张值、增大胎面胶配方中软化剂用量、改进硫化条件、加深加宽水胎排气线以及采用一宽一窄两层胎圈气密层等措施,使成品轮胎外观一次检验合格率由不足80%提高至95%以上。  相似文献   

4.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外观质量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经常出现的胎趾圆角、胎体劈缝、胎里露线、胎肩帘线弯曲、胎里气泡、胎里窝气和胎侧缺胶裂口等20多种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指出不断提升技术装备和工艺精度、提高员工质量意识、规范工艺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工艺和施工要求是提高轮胎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陈忠生  徐海浩  吕军 《轮胎工业》2006,26(5):296-298
分析大规格农业轮胎胎趾硬胶边、胎侧出疤、胎侧重皮裂口、胎侧龟裂、胎面崩花掉块、胎体变形和胎里帘布脱层等外观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并从轮胎结构设计、配方设计和制造工艺方面采取相应解决措施。通过采取调整钢丝圈钢丝排列、增大钢丝圈直径、改进胎侧胶配方、提高定型风压、增加模具排气孔数量并定期通透排气孔、加强硫化工艺管理等措施,提高了成品轮胎外观合格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轮胎胎侧缺胶和裂口两种外观质量缺陷,从产品设计和工艺过程两方面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合理选取工艺设计参数、加强工艺管理和严格贯彻执行工艺技术标准是克服胎侧缺胶和裂口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吕军  唐焱  徐海浩  王贤法  陈忠生 《轮胎工业》2002,22(11):678-680
针对16.9-34人字花纹农业斜交轮胎出现的圈口硬边、胎侧出疤、胎肩裂口、胎面崩花、胎体变形、胎体变色及胎侧重皮等外观质量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大帘布裁断角度;胎面结构改为二方三块;重新修改口型板,在胎肩产生裂口处加厚5mm,加宽70mm;提高硫化后冷却效果;加强水胎存放管理,提高定型压力。改进后16.9-34轮胎的外观合格率达到99.8,成品回修率和市场退赔率分别为0.45%和0.05%。  相似文献   

8.
王红彦  王恩英 《轮胎工业》1998,18(3):177-179
分析了引起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里露线的主要原因:轮胎内轮廓设计不合理;帘线假定伸张值的选取及成型机头宽度计算不准确;胎坯外周长小;胶囊设计不合理;工艺施工中不能严格按照规程执行等,并从结构设计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许庆江 《轮胎工业》2007,27(7):437-438
介绍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缺胶、气泡和胎里露线外观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通过采取胎坯直径比型腔直径减小5~10 mm,适当增设排气孔或排气线,严格控制压延速度、压延辊速度比、压延辊温度和卷曲张力等参数,合理设定半成品尺寸和钢丝帘线假定伸张值,调整带束层周长,提高气密层胶和钢丝帘布胶的门尼粘度以及返回胶掺用比例不超过15%等措施,轮胎外观质量缺陷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
耿新亭  贾云海 《轮胎工业》2004,24(7):417-419
分析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在使用中易出现的胎圈裂、爆和空,冠,肩部位易出现的肩空、肩爆、冠空和冠爆.胎侧起鼓及胎里露线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在轮胎设计及制造时采用加强胎圈部位、优化胎圈结构、采取合理的带柬层结构、制定合理的硫化工艺、保证帘布质量等方法,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采用SPC方法统计分析了斜交工程轮胎外观质量缺陷的情况,得出了缺胶是造成斜交工程轮胎的主要外观质量缺陷。并从硫化生产工艺和操作方面制定的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工程轮胎产品外观质量优级品率大幅提高,达到了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对水胎设计进行改进,确定了Dk/Dw,Bk/Bw和BW和LK/LW的取值范围分别为1.020-1.035,1.025-1.045和1.050-1.065,水胎断面水平轴自由状太民和膨胀状太民移动距离2h/(Dk-Dw)的取值范围为0.55-0.80;  相似文献   

13.
水胎作为罐式硫化外胎的主要工具 ,其质量的好坏对轮胎成品的外观质量和其使用次数起着重要作用。我厂以 9.5 - 2 4水胎为突破口 ,对水胎龟裂老化、胎体气泡和厚薄不均以及水胎嘴子的撕裂等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 ,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措施现已推广使用到所有规格的水胎上。1 采用氯化丁基橡胶作包皮 ,改善水胎耐老化性能水胎在外胎硫化时被装入其内部 ,通过过热水给外胎加压施热 ,使用多次后 ,会产生表面龟裂 ,严重影响轮胎外观质量。为了改善水胎耐老化性能 ,在 9.5 - 2 4水胎半成品外表面包一层1 5mm厚的氯化…  相似文献   

14.
陈忠生  吕军 《橡胶科技》2004,2(16):18-21
通过对14.9-24-4PR R-1无内胎农业轮胎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包括调整胎面尺寸,加打模具汽线、汽眼,修改水胎模具,水胎表面刻花,合理调整配方,优化硫化条件,提高后冷却效果,调整胎侧厚度,减少跑水,加强半成品存放管理的解决措施,解决了圈口圆角、胎侧重皮裂口、胎侧缺胶出疤、胎里露红、胎里气泡、无内胎轮胎胎里出现窝气、显线等外观质量缺陷。  相似文献   

15.
吕军 《轮胎工业》2004,24(1):40-43
分析23.5—25 16PR工程机械轮胎胎肩部位花纹圆角、胎侧重皮裂口、胎侧缺胶出疤、胎里凹凸不平、胎肩气泡、胎里开线、钢丝剌出等外观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包括调整胎面尺寸和胎侧胶配方,增加模具排气线和气眼,调整水胎施工标准,调整轮胎硫化条件,提高后冷却效果,减少跑水,加强外胎存放管理等,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17.
田志平  于树华 《轮胎工业》2004,24(7):414-416
分析无内胎工程机械轮胎胎圈缺胶、胎里出沟及胎里露线等外观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通过采取使用水溶性隔离剂涂刷胶囊、降低模具钢菱圈高度、模具钢菱圈密封槽开排气孔,胎圈护胶包住正包端点、胶囊选型恰当、防止中心机构泄漏、气密胶片搭头长度在5~10mm、严格控制胎肩胶厚度和气密胶片厚度以及胎坯定型后横放在停放架上并严格按先后顺序使用等措施后,成品轮胎合格率由89.7%提高至99.4%。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大型无内胎农业轮胎在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外观缺陷: 如胎侧明疤、胎里帘线裂缝、胎里窝气、胎肩气泡、胎里出沟, 趾口明疤、出边等, 通过改进施工设计、改进胎胚存放、改善半成品胎面设计、增加胎肩用胶量, 改进水胎设计、改进胎圈密封层成型方法及改进配方设计等措施使外胎合格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工程机械轮胎的使用现状,受力特点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根据系统化原理提出了工程机械轮胎优化设计的一些思路:无内胎化,子午化的结构设计;工程机械轮胎的设计优化应从花纹,胎体,胎肩,胎圈,胎冠帘线角度等部位的设计入的,并对胎体帘线安全倍数计算公式的选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陈石 《轮胎工业》2014,34(7):439-441
主要从胎坯成型和硫化方面分析半钢子午线轮胎外观质量缺陷的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通过采取合理确定硫化机在胎坯定型及合模过程的定型高度和定型气压、确保机械手的工作状态良好、卧式存放胎坯、胎圈环隔离剂选择质量分数为0.18~0.20的水溶性甘油醇溶液以及调整胎圈耐磨胶配方等措施,使轮胎产品的外观质量合格率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