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分析我国煤矿配电网基本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已有通信及监控网络,提出基于低压电力线的煤矿信息综合业务数字网系统.该系统采用多级分布式总线网结构,根据所传输信息及设备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FDM)、扩频、FSK、PSK等,利用宽带多载波数字通信技术,改进煤矿信息综合处理能力.综合业务数字网系统提高了线路的安全性和经济价值,改善了系统的兼容性,构筑成为包括自动化系统在内的综合数字化控制系统.并介绍了基于OFDM及扩频调制方式对以低压电力线的不同相线作为数据传输媒介的实验及分析,其吞吐量达到1~2M,证明了基于OFDM的数字通信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应用于煤矿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2.
基于OFDM的低压电力线衰落信道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特点,阐述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原理,给出了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在衰落信道中的通用系统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多径传播,以及频率和长度对衰减的影响,使其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井下多媒体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调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新越  杨维 《煤炭学报》2009,34(9):1291-1296
针对煤矿井下较为简单的无线多媒体监测场景,在一定的误码率(BER)限定下以系统吞吐量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对基于多带-正交频分复用-超宽带(MB-OFDM-UWB)的井下多媒体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调制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选用IEEE 802.15.3a作为超宽带无线信号在井下传输的信道模型.首先通过仿真读图的方式求得在一定误码率限制下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QAM)自适应调制的固定阈值,并进一步采取4种不同的子带信噪比计算方式,进行分组自适应调制技术的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调制技术可有效地提高煤矿井下MB-OFDM-UWB多媒体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OFDM的巷道和工作面无线移动通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适合煤矿井下通信的无线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FDM)”,通过分析其多载波传输、非可视距性能和抗多径衰耗功能,认为可以在煤矿井下的巷道和工作面环境下高速、可靠地完成数据、话音和视频通信,对OFDM适合于井下通信的工作频带、调制技术和信号产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建立安全高效的井下无线通信系统,通过试验分析井下巷道特征,根据信道脉冲响应幅度和相位以及多径分量和传输距离的关系测量结果,建立矿井信道统计模型。基于该模型,笔者研究了在2.4 GHz频段下,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接入(DS-CDMA)、多载波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接入(MC-DS-CDMA)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技术在矿井巷道中的参数选取,仿真对比各种调制技术对矿井巷道无线通信系统性能影响。试验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的相对位置以及传播时延,对信道模型的准确创建提供了参考依据;采用OFDM技术能够在一定数据速率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通信距离。  相似文献   

6.
路银川  陈良 《煤炭技术》2012,31(8):63-65
首先介绍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PLC技术),其次介绍了热量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探讨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在热量表远程抄表系统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调制技术,即扩频技术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孟宪猛 《煤炭工程》2011,(3):122-123
 本文分析了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MIMO技术和正交空时分组编码,设计了两发多收的矿井无线通信系统,对于矿井复杂的传输环境,选择适合多天线技术且具有复杂度低的正交空时分组编码技术,接收端就可以采用最大似然译码,调制采用多进制相移键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MIMO技术能有效的降低误码率,提高矿井无线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面向矿井灾后救援场景的应急通信技术与系统一般采用Wi-Fi作为中继和覆盖方案,由于非授权频段存在信道连续占用时间的法规限制和接入前监听的法规要求,难以实现极低时延的通信指标,同时多应急通信设备同一频段进行中继组网存在同频干扰、会影响通信质量。5G技术面向公共安全和车联网应用场景,定义了Sidelink直通链路通信技术,能够实现终端设备之间低时延高可靠的直连通信。针对矿井应急通信系统对低时延以及高可靠通信的技术需求,提出一种基于5G直连通信的矿井应急通信系统架构,设计了设备标识与直连通信链路时频资源位置的映射方法,设备通过预配置的前传链路和回传链路传输资源位置、无需建立路由连接即可实现与相邻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通信链路,利用时域资源循环复用的方式实现邻近中继设备之间的资源空分复用和同频干扰规避。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无需调度许可、和极简路由转发的中继组网机制实现传输资源空分复用下的同频干扰规避,有效提升传输资源利用效率,常规基带参数和组网配置下的平均空口时延可达25 ms、显著降低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速数据传输领域的不断增长,正交频分复用(OFDM)已成为通信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介绍了企业宽带技术发展OFDM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且对OFDM系统中的同步技术和信道评估技术进行了详细讨论,最后采用Xilnx的FPGA实现了其功能,完成了电路验证,实现了OFDM链路的联通,完全能满足OFDM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0.
张玉  杨维 《煤炭学报》2011,36(9):1581-1586
根据矿井巷道环境中大尺度衰减与小尺度衰减对无线信号传输的影响,提出了矿井巷道综合衰减模型。在矿井巷道环境下,通过将无线信号衰减的理论分析结果与基于模型的测试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该模型,采用距离度量的方法比较研究了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无线传输技术在巷道环境中的误码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以MC-CDMA为代表的扩频调制传输技术在近距离通信时的误码率性能较好,而OFDM则在远距离通信中表现出较强的抗衰减特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复杂的传输环境和主要存在的问题,介绍了OFDM技术抗多径衰落的原理及特点,通过建立OFDM基带调制系统,使用16QAM调制方式对系统进行仿真,得出误码率曲线。  相似文献   

12.
郭辉  王利红 《矿山机械》2008,36(2):58-61
针对目前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的状况,提出一种基于STBC—OFDM技术的井下宽带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并重点针对物理层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仿真。该系统可以为多种井下终端设备提供一个通用的宽带数字传输平台。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均证明该系统不仅可以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而且可以有效抵抗衰落的影响,扩大有效通信范围。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用于短波信道的调制解调器。该调制解调器以DSP为数字信号处理核心,可实时地进行OFDM调制和解调,并利用信道估计、符号同步等多种参数估计算法,提高该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实验测试表明该调制解调器可在带宽为3 kHz的短波信道上实现1 200 bit/s、2 400 bit/s、3 600 bit/s和4 800 bit/s的有效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的特殊环境,以及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介绍了MIMO技术和OFDM技术的原理;设计了基于MIMO-OFDM技术的矿井无线通信系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MIMO-OFDM技术能提高系统容量,有效地减小多径衰落的影响,降低系统的误码率,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编码调制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生产与生活的需要。高效的、不展宽频带的编码调制结合方案的提出,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笔者多年从事煤炭通信工作,对于编码调制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文章主要介绍了Puncture卷积码的原理,并以MLC系统为例,进行了深入说明。  相似文献   

16.
根据煤矿井下的安全防爆要求,天线的射频发射功率受到严格限制,导致煤矿5G的基站部署密度显著高于地面场景。为了解决由此引发的交叉覆盖问题,本文提出了煤矿5G分布式MIMO组网技术,利用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天线实现对用户数据的联合并行发送,不仅避免了由交叉覆盖导致的乒乓切换等负面效应,还提升了边缘区域的信号覆盖效果。在乌兰木伦煤矿的300米采煤工作面内,利用分布式MIMO组网技术实现了5G信号的无边界覆盖,上行速率不低于500Mbps,保障了煤机数据的实时有效传输。  相似文献   

17.
刘利平  母俐丽 《煤炭技术》2012,31(4):160-16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飞速发展,网络事业已经从以前由技术驱动为主向以业务驱动为主的方向发展。怎样开拓业务,怎样推出更加新颖和完善的业务来满足不同客户的使用需求,不仅是当前电信网发展中的关键所在,也是决定市场竞争成败的致命点。本文首先对几个在当前的通信中广泛应用到的传输产品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接着探讨了这些传输技术在长途干线及本地传输网中的使用情况。希望对业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会宝岭铁矿是新建非煤矿山,针对铁矿磁场强、巷道复杂等特点对目前六种井下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了技术比较。论文在介绍了CD-MA技术原理、基本特点及功能的基础上;介绍了基于CDMA技术和光传输技术的无线通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