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高烈  易伟建 《工程力学》1999,2(A02):107-110
本文对配置和未配置构造柱和圈梁的混凝土小砌块墙体进行了水平荷载作用下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着重讨论两种墙体的破坏特征,恢复力特性和抗剪强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杨亚彬  曹万林 《振动与冲击》2014,33(11):107-113
CFST边框内藏桁架剪力墙是一种新型组合剪力墙。为研究其抗震性能和抗震机理,进行了3个1/5缩尺高剪力墙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分析了该新型组合剪力墙的承载力、延性、刚度及其衰减过程、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及破坏特征,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研究表明:CFST边框内藏桁架剪力墙具有良好的抗震屈服机制,抗震性能比普通混凝土剪力墙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低周反复荷载下平缀管式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抗震性能,进行共计7根试件的拟静力试验,重点考察不同柱肢混凝土强度、柱肢纵向间距、缀管竖向间距对此类构件刚度、强度和延性的影响。同时,基于OpenSees平台建立了采用纤维单元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此类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试件的滞回性能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通过对试件破坏过程、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等结果的分析表明: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试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破坏形态均以整体压弯破坏为主,得到的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饱满无捏缩;柱肢混凝土强度主要影响格构柱的承载力,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从C40增加到C60,试件的承载力提高了5.7%;柱肢纵向间距由250 mm加大到650 mm,试件的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系数分别提高了14.5%和6.8%;缀管竖向间距由200 mm增加到313 mm,试件的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系数分别降低了12.9%和12.0%。  相似文献   

4.
徐礼华  凡红  刘胜兵  邢丹 《工程力学》2008,25(2):122-131
根据《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推荐的节点形式,制作5个隔板贯穿式节点试件,通过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探讨此类节点的抗震性能,分析梁端翼缘两侧的侧板、钢管柱的宽厚比以及隔板的外伸长度等因素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试件实测滞回曲线均比较饱满,没有明显的刚度退化现象,具有较好的耗能性能;梁端翼缘两侧增加侧板不仅可以缓解隔板与梁相交的角隅处应力集中现象,而且提高了节点的延性。运用ANSYS 8.0对各节点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进行非线性模拟计算,分析轴压比、核心区混凝土强度、隔板外伸长度等因素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压比和隔板外伸长度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较大;有限元计算所得的骨架曲线与实测骨架曲线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基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并采用OpenSees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进行了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分析。有限元建模时,考虑了端部锚固钢筋的滑移,计算得到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弯矩-转角滞回曲线等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PHC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由于桩端预应力筋被拉断或桩与承台交接处锚固钢筋发生屈服而发生受弯破坏;锚固钢筋的弯折方式和填芯对节点桩端的承载力和滞回性能影响不大;桩端和承台之间的转动对节点受力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辉  赵世春 《工程力学》2000,1(A01):665-669
通过两榀两种类型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模型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对强柱弱梁型框架的破坏形态、延性、强度、网度及耗能进行了分析研究,文中提出了构造措施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曲线桥梁地震中损毁严重、修复困难等问题,提出曲线桥梁漂浮抗震体系基本概念、结构组成及设计方法,并探讨其工作原理。将漂浮抗震体系概念、方法用于制作的1/20曲线桥梁模型进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桥梁在地震发生后桥墩顶加速度峰值较墩底降低率最大为24.6%,梁体在桥墩上部成漂浮状态能减小桥墩受力;试验过程中模型未倒塌,表明该体系抗震性能良好,可用于高烈度抗震地区的曲线桥梁设计。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钢筋密网抗侧力墙板结构形式。为研究此装配式钢筋密网抗侧力墙板的抗震性能,制作足尺寸试件,通过拟静力往复加载试验获得滞回曲线,并通过滞回曲线对该墙板的滞回特征、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耗能能力进行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墙板在层间角1/250时承载能力未出现明显下降;与钢筋为斜杆式结构的装配式抗侧力墙板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钢筋为密网式结构的抗侧力墙板表现出更好的承载能力、抗震耗能能力和稳定性,极限承载力提高约5.5%,消耗的总能量值提高约11%。采用ABAQUS软件对装配式钢筋密网抗侧力墙板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与装配式钢筋密网抗侧力格构柱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比,装配式钢筋密网抗侧力墙板抗震耗能能力提升33%。  相似文献   

9.
王广勇  刘庆  张东明  张超 《工程力学》2016,33(11):183-192
该文建立了型钢混凝土柱温度场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同时,还提出了型钢混凝土柱过火最高温度场的计算方法,并在考虑型钢与混凝土之间以及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粘结滑移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文模型可用于型钢混凝土柱火灾后抗震性能的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郑山锁  张晓辉  王晓飞  程洋  左英 《工程力学》2016,33(10):145-154
为深入研究锈蚀钢框架柱的抗震性能,通过改变加载制度和轴压比,对6榀相同锈蚀程度的钢框架柱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观察其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分析了不同加载制度和轴压比对锈蚀钢框架柱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强度和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的影响。并采用通用软件ABAQUS对试验框架柱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试件均发生延性较好的破坏,其滞回曲线也较为饱满,表现出良好的耗能能力和延性;加载路径对试件的塑性发展与耗能能力有较大影响;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试件极限承载力和耗能能力降低,强度和刚度退化加快。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多孔砖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对6片混凝土多孔砖墙体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研究了不同类型混凝土多孔砖墙体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规律、破坏形式、承载能力及抗震性能,探讨了高宽比、构造柱和墙体开洞对墙体初裂荷载、极限荷载和变形性能方面的影响,提出了混凝土多孔砖墙体抗剪承载力公式,研究成果可供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结构的设计与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空腹式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中框架在单调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机理进行了研究。计算和分析了该结构的水平荷载-位移骨架曲线;对结构整体及节点核心区等关键位置在加载结束时的变形进行分析, 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 有限元计算曲线与试验实测曲线吻合较好, 结构有限元模拟的最终变形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 验证了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对结构受力全过程典型时刻、典型位置处的混凝土及型钢截面应力分布和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 揭示了空腹式SRC异形柱中框架的受力机理, 可为这类结构的设计及其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林倩  邓志恒  刘其舟 《工程力学》2012,29(7):256-263
对4 个足尺的新型钢桁架连梁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试件的破坏形态,测量分析了连梁加载点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并分析了连梁的延性、刚度退化规律和耗能能力。采用通用软件ABAQUS 对钢桁架连梁进行了单调加载及低周反复加载作用下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有限元计算和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两者的荷载位移曲线及承载力特征点吻合较好,都证明钢桁架连梁具有较好的延性,能够耗散较大的地震能量。在此基础上对钢桁架连梁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了腹杆截面、弦杆截面和跨高比对连梁受力性能的影响,以供进一步研究和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工业用途的某特种钢结构的抗震性能,该文在3个特殊构造梁柱节点的循环加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的C3D8R实体单元建立模型,对该特殊构造梁柱节点的滞回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模型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提取有限元模拟的局部分析结果,包括螺栓拉力的变化与节点组件的损伤指数,进一步为试验研究的最终破坏形态提供微观的力学解释。结果表明,试件I螺栓端板连接中梁翼缘两侧的螺栓拉力基本相同;试件I和试件II中柱强轴方向连接构造的断裂最可能发生在连接界面处的梁下翼缘中心,试件II和试件III中柱弱轴方向连接构造的断裂最可能发生在柱翼缘端部的盖板。研究结果可为此类特殊构造梁柱节点的各个组件力学行为分析以及相关的设计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方钢管混凝土柱节点的试验研究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聂建国  秦凯  肖岩 《工程力学》2006,23(11):99-109,115
基于方钢管混凝土柱内隔板式节点及外加强环式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在合理选择材料本构关系、破坏准则的基础上,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方钢管混凝土柱内隔板式节点和外加强环式节点进行了单调加载及循环加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分析。有限元分析得出的荷载-位移曲线及剪力-剪切变形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外加强环式节点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了方钢管混凝土柱的轴压比、宽厚比、核心混凝土强度及混凝土楼板高度对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压比、宽厚比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17.
免拆保温墙模带缝剪力墙体系的抗震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泽平  李珠  刘元珍 《工程力学》2008,25(3):113-119
免拆保温墙模复合剪力墙的研发为保温节能住宅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通过建立符合实际工作情况的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该结构体系试验楼进行结构抗震动力分析。结构抗震验算中,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地震作用下结构强度验算,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弹性变形计算,找到该结构的破坏模式,同时建立传统剪力墙模型与试验楼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保温墙模带缝剪力墙结构较普通剪力墙结构自重减轻、自振频率减小,因而减轻了结构的地震作用反应。在小震作用下,该结构体系弹性层间位移角很小,结构抗侧刚度大,抗震能力较强。该文研究结果可以为设计安全、经济、适用的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谢楠  郝鹏  尹智宏  郭军晓 《工程力学》2012,(Z2):164-169
为了掌握混凝土浇筑期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受力性能,实地搭建8m高扣件式模板支架进行试验。通过吊装钢渣加载的方式模拟混凝土浇筑过程,测试模板下立杆轴力变化进行,给出了荷载施加顺序和支架受力的关系;提出了有限元建模方法对浇筑期支撑体系的工作状态进行模拟,通过对比发现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较为有效地计算立杆受力;将试验结果与现行规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了现行规范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双肢剪力墙结构弹塑性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3榀钢筋混凝土双肢剪力墙结构试验模型的弹塑性全过程分析及与试验结果比较,研究了影响双肢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和弹塑性发展的一般规律。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都表明,经过延性设计的双肢剪力墙是一种理想的抗震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20.
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橡胶和聚氨酯弹性体两种材料实心轮胎的应力场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节点生热率,再作为负载导入到温度场有限元模型中.进行两种材料实心轮胎的温升有限元计算,得到两种实心轮胎的温升规律.并进行了试验论证。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试验结果很好地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温升规律.证实了建模选用模块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