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研究了两种不同氢基含量的含氢硅油对室温硫化硅橡胶力学性能、电学性能以及硫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含氢量的含氢硅油比高含氢量硅油显示出了更好的交联效果,且当其添加量为基础胶料质量的4%时,硫化硅橡胶显示出最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2.
高乙烯基含量硅橡胶室温硫化膜的富氧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乙烯基摩尔分数为5%的硅橡胶与含氢硅油交联剂及氯铂酸催化剂,经溶液浇铸和室温硫化(RTV),制备了高交联度的硅橡胶膜,并研究了该膜的富氧性能。研究发现,与普通硅橡胶膜相比,室温附近的氧透过系数(Po2)稍有降低,氧氮分离系数(αO2/N2)则明显提高,αO2/N2=2.87。本文还考察研究了压力、温度以及热处理过程等因素对高交联度硅橡胶膜富氧性能的影响,与其它改性的硅橡胶膜相比,该富氧膜显示出富氧性、成膜性及硫化性等综合性能较优的特点,显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羟基封端多乙烯基硅油,四苯基环戊二烯酮,α-氯萘为原料,通过Diels-Alder反应制得了一种具有稠环结构的四苯基苯基多乙烯基硅油。并对四苯基苯基多乙烯基硅油进行了表征;并分别以四苯基苯基多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乙烯基硅油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室温硫化制备了四苯基苯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并对四苯基苯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的热性能、拉伸强度、剪切强度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四苯基苯基多乙烯基硅油添加量为4%(wt,质量分数)条件下,四苯基苯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初始分解温度为449.06℃,拉伸强度为1.42MPa,剪切强度为0.84MPa,热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3种不同分子结构的含氢硅氧烷组成加成型硅橡胶的交联剂体系,采用苯基乙烯基硅树脂为基础胶制备加成型硅橡胶,实验系统考察了几种不同交联剂体系对硅橡胶硫化过程及其光学、力学和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支链型含氢硅油和甲基苯基含氢硅树脂混合的交联剂体系是加成型硅橡胶的较佳交联剂。  相似文献   

5.
二甲基含氢硅油是制备二甲基硅橡胶不可缺少的原料,其性能对硅橡胶性能有较大影响。针对二甲基含氢硅油传统制备方法存在的缺点,本文中采用高活性、便于处理、能重复利用、低腐蚀性的稀土固体超强酸SO42-/Ti O2/Ln3+催化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与1,3,5,7-四氢-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D4H)开环共聚合,制备了二甲基含氢硅油。系统考察了共聚合反应的规律,并探索了所得产物在加成型硅橡胶制备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用SO42-/Ti O2/Nd3+做催化剂,[SO42-]=1.85 mol/L,[Nd3+]=0.05 mol/L时,在80℃聚合60 min,获得的二甲基含氢硅油收率为87.9%,相对分子质量为4.23×104,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为3.07。当单体按照D4H/(D4H+D4)=30%,共聚单体与封端剂摩尔比为178.5∶1时,所得硅橡胶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多苯(基)苯基乙烯基硅油对加成型高温硫化硅橡胶物理机械性能及其耐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加成型硅橡胶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合成了不同乙烯基含量的MQ树脂,探讨了不同因素(乙烯基硅橡胶分子量,含氢硅油种类,SiH/CH=CH2比例,填料种类)对于加成型有机硅橡胶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当乙烯基硅橡胶的分子量在65万时,所制得的硫化胶拉伸强度远远大于分子量为10万的硫化胶,MQ树脂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当MQ树脂乙烯基含量为2.87%,其拉伸强度达到了6.30MTa,但与SiO2增强的硫化胶相比,其撕裂强度较差,聚硅氧烷分子量越大,制得的硫化硅橡胶物理力学性能愈好,交联剂中的硅氢和生胶中的乙烯基比值1:3较好,它既能保证交联完全,又不致产生气泡。  相似文献   

8.
LED封装用乙烯基硅油的制备与固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环四单体和封端剂为原料,通过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制备了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乙烯基硅油,并与含氢硅油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得到了一系列硅橡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和透光性能。结果表明,封端剂和环四单体的含量与种类对乙烯基硅油的黏度有较大影响,组分配比相同时,含乙烯基的封端剂与环体均生成黏度较小的硅油。端基含乙烯基而分子链内不含乙烯基的硅油与含氢硅油固化后的力学性能最好,且黏度越大,力学性能越好。硅油固化后的样条在光波波长大于400nm时透光率大于90%,可望用于大功率LED的封装。  相似文献   

9.
以甲基丙烯酸和高含氢硅油为原料在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催化下,合成了兼有二者性能的甲基丙烯酸改性硅油聚合物。研究了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和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并考察了聚合物黏温性能、表面性能与含氢量和黏度的关系,并用FT-IR及GPC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含氢硅油与甲基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1.7,在80℃反应4.5h,产率相对较高,且硅氢硅油的含氢质量分数对聚合物性能影响比其黏度的影响显著,硅氢硅油含氢质量分数和黏度越小,聚合物的性能越佳。  相似文献   

10.
王杰  吴泽  王静  李远鑫 《化工新型材料》2023,(S1):294-297+309
以端基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胶,添加聚甲基氢硅氧烷、液态乙烯基硅树脂、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高质量分数含氢硅油、抑制剂及催化剂等主要原料,制备一种高透明液态硅橡胶。探究了气相二氧化硅处理类型、比表值、添加量对高透明液体硅橡胶黏度、透光率、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等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以硅氮烷处理的气相二氧化硅HB-630为补强填料添加60%时制备的高透明液体硅橡胶,透光率95%,拉神强度8.18MPa,邵氏硬度56A,综合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1.
以含氨丙基聚硅氧烷为基胶,含羧乙基聚硅氧烷为交联剂制备了新型高温硫化硅橡胶.通过实验我们确定了制备含氨丙基聚硅氧烷基硅橡胶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硅橡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实验制备的硅橡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扯断伸长率和邵氏硬度分别为5.9MPa,26.6kN/m,260%和64ShA.  相似文献   

12.
在硅橡胶基体中添加碳系导电填料(CB、CNT),利用超临界CO2发泡技术,制备了CB/硅橡胶、CNT/硅橡胶以及CB/CNT/硅橡胶复合导电泡沫材料,研究了混料胶料的流变行为以及发泡前后复合材料电导率、电磁屏蔽效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B与CNT均会阻碍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初始交联,导电填料含量越多交联越迟缓。CB/CNT/硅橡胶复配体系中更容易形成导电通路,当CB/CNT(1∶1)总含量为8%(质量分数)时,硅橡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可达10^-5 S/cm,其电磁屏蔽效能(EI)为14~26 dB。发泡后,硅橡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及EI值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基于橡胶炸药的优良特性及其广泛用途,率先将高温硫化硅橡胶与室温硫化硅橡胶混合,作为橡胶炸药的黏结剂,通过组分的配比及制备工艺的研究,得到一种能够可靠起爆、稳定传爆的临界厚度为0.4 mm的薄片橡胶炸药配方,即太安高温硫化硅橡胶室温硫化硅橡胶=8596,其中额外加入了两种硫化剂,即过氧化双(2,4-二氯苯甲酰)和四乙氧基硅烷,并对该橡胶炸药进行了机械感度和爆速的测定。结果表明:其撞击感度爆炸百分数为32%,摩擦感度爆炸百分数为36%,药片厚0.6 mm,密度1.50 g/cm3时其爆速达到了6850 m/s。  相似文献   

14.
对比研究疏水型TS-530和亲水型M-5两种气相法白炭黑对单组分室温硫化(RTV-1)硅橡胶补强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在体系内的分散性。结果表明,疏水型气相法白炭黑整体补强效果和分散性更好,且填充量为20~25 phr时,补强效果最好;疏水型气相法白炭黑产品的热稳定性优于亲水型产品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硅橡胶富氧膜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气体膜分离原理和常见的高分子富氧膜材料的透气分离性能,针对硅橡胶富氧膜材料近些年的改性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指出在高乙烯基含量硅橡胶中加入起到促进传递作用的金属钴络合物、氟元素以及小分子液晶等,能显著改善富氧膜的选择透过性。而利用超临界CO2对硅橡胶富氧膜进行溶胀改性以及在富氧膜材料中添加铁氧体制备所谓的富氧"磁化膜",有望成为未来富氧膜开发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文季秋  李玉宝  左奕  张利  邹琴 《功能材料》2008,39(3):476-478
纳米羟基磷灰石/硅橡胶与硅橡胶在同时硫化的条件下制备出了双层结构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硅橡胶复合材料,利用XRD、SEM、MTT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两层材料的界面结合紧密,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好,力学性能与硅橡胶的力学性能相近,能够达到医用植入硅橡胶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SiO2增强聚硅氧烷体系:键合橡胶与流变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键合橡胶的形成源于SiO2的表面与聚硅氧烷发生强烈相互作用。它具有三维结构.其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机制。本文根据Meissner、Cohen—Addad以及Lcblanc等理论.描述了键合橡胶的链吸附与缠结机理,讨论了SiO2增强粒子的加入对聚硅氧烷体系的流变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硅生胶结构对补强硅橡胶的力学及加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动态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分析硅生胶分子结构对补强硅橡胶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的影响,并系统地研究了硅生胶复配体系对补强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基封端硅生胶结构规整,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补强硅橡胶耐低温性好;硅生胶中乙烯基含量高,则补强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好;硅生胶分子量越高,补强硅橡胶的加工流动性越差;30份甲基封端和70份乙烯基封端的硅生胶复配体系中乙烯基含量为0.15%(质量分数)时,补强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9.
林志远  胡孝勇  柯勇 《复合材料学报》2016,33(11):2454-2460
采用表面覆盖改性技术,利用硬脂酸改性纳米CeO_2,将改性后的纳米m-CeO_2与苯基含氢硅树脂(PH)通过化学接枝制得m-CeO_2-PH接枝物,通过氢化硅烷化法,以接枝物为交联剂,在铂催化剂作用下制备了一种发光二极管(LED)封装用透明m-CeO_2/苯基硅橡胶材料。结果表明:经硬脂酸改性后m-CeO_2表面产生硬脂酸盐,增加了界面的相容性,提高了纳米CeO_2在聚合物中的分散。通过化学方法将m-CeO_2接枝到PH体系中,与苯基乙烯基硅树脂(PV)按化学计量比在催化剂作用下高温固化合成了一种功能型m-CeO_2/苯基硅橡胶材料。研究表明:当m-CeO_2质量分数为0.02%时,m-CeO_2/苯基硅橡胶材料的透光率仍可达到85%以上。同时,耐紫外老化性能和力学性能有明显提高。苯基硅橡胶材料中引入质量分数为0.02%的m-CeO_2,当分解温度到达600℃时,m-CeO_2/苯基硅橡胶材料的热失重比例比纯苯基硅橡胶减少了8%,m-CeO_2/苯基硅橡胶材料的放热量明显低于纯苯基硅橡胶,这对于封装有很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以天然绢云母矿物为原料,利用气流磨超细粉碎、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表面修饰处理对绢云母进行深加工,得到有机化的绢云母超细粉体,再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制备出具有优良性能的超细绢云母/加成型液体硅橡胶复合材料。用SEM对其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通过观察SEM可以发现经偶联剂表面修饰处理后超细绢云母在硅橡胶基体中分散均匀。当超细绢云母质量分数为8%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邵氏硬度达到了1.25 MPa和61,分别比纯硅橡胶提高了197.62%和48.78%。TGA测试结果表明,超细绢云母可显著提高硅橡胶的热稳定性能。此外,用Kraus方程对超细绢云母与硅橡胶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