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碾压混凝土由于要用逐层碾压的施工方法,致使所形成的大体积混凝土在竖向和水平向具有不同的弹性常数。本文以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工程实例,研究了上述弹性特性差异对坝体静、动力分析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碾压混凝土竖向弹模的降低对自重、水压等主要静载所产生的应力分布影响不大,但对坝踵、坝趾局部控制性应力值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坝体的自振振型特性影响不大,但对自振频率值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重力坝的抗震特性是大坝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以柳树沟水库堆石混凝土重力坝挡水坝段为分析对象,利用Autobank有限元计算软件,在进行静力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其进行动力分析,将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作用下的应力结果按照“静力+动力”和“静力-动力”两种方式分别进行组合,采取最不利值与规范要求对比,得到该坝段应力状态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验证大坝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工程的安全可靠性,研究可供相关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4.
5.
6.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破坏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采用大仓面薄层连续浇筑,其层面是一个薄弱环节,这是一常规混凝土坝的主要区别之一。“八五”期间结合仿真模型试验和非线性有限元法计算,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体层间破坏的形状、位置、发生条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为设计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8.
涌溪三级水电站为三等工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3级建筑物,最大坝高86.5m,坝顶总长198m,拦河坝由溢流坝段,左右挡水坝段组成,碾压混凝土总方量约18万m^3,占坝体混凝土总方量的80%,设计中较好地解决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布置,坝体防渗形式,坝体分缝等关键技术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碾压混凝土的用量,工程于1996年5月开工至今进展顺利。本文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在布置,断面设计和构造设计,坝体标号分区 相似文献
9.
在7度设防烈度下,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的要求,对阳江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进行三维有限元动力计算,分析其地震动力响应,并按最不利原则进行静动应力组合,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表达式校核其抗震强度、稳定安全及应力状况。计算结果表明,该大坝满足规范抗震设防要求,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抗震性能的ANSY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二维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静力情况下,计算了大坝3种不同运用状态下的应力——应变情况;地震情况下,采用响应谱方法计算了正常蓄水位下最大地震动位移和最大扭曲,且均出现在坝顶。 相似文献
14.
因自身无邓肯-张模型,使得应用广泛的有限元软件ANSYS在土工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性受到限制。本文利用ANSYS提供的APDL参数化设计语言进行二次开发,编制相应的程序建立土体的邓肯-张模型,以模拟土体的实际特性,并对一均质坝算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所编制的程序满足土石坝有限元计算的数值要求,较好的反映了土石坝的应力、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5.
16.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动力模型破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仿真混凝土材料研究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不同坝段模型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征.通过施加不同的地震波,研究各种坝段的动力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坝的超载破坏试验,分析研究了重力坝各坝段的极限承载力和变形破坏机理,对比评价各坝段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各坝段均首先在坝头部位发生开裂损伤,随着输入地震动加速度的逐级增加,不同坝段出现破坏的部位和破坏程度有所变化.试验结果为工程设计和全面定量评价重力坝各坝段的抗震性能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