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升高强高模聚甲醛纤维的可纺性,通过研究聚甲醛树脂的流变行为和热稳定性确定了聚甲醛的熔融纺丝温度,研究聚甲醛树脂的等温结晶能力以确定聚甲醛初生纤维的超高倍热拉伸温度,并分析了卷绕速度、热拉伸倍数和热定型条件对聚甲醛纤维结晶度、取向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甲醛纤维的最佳熔融纺丝温度为215 ℃,其取向度、结晶度和力学性能随着卷绕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聚甲醛初生纤维的最佳热拉伸温度为155 ℃,极限拉伸倍数可达17 倍,此时聚甲醛纤维的断裂强度为8.87 cN/etex,初始模量为108.07 cN/dte;初生纤维经过拉伸后结晶度和取向度提高,随着拉伸倍数增大,聚甲醛纤维的力学性能提高;聚甲醛初生纤维的最佳定型温度为145 ℃,定型时间为40~50 s。  相似文献   

2.
以热塑性聚酰胺弹性体为原料,使用卧式微量单孔挤出机制备了TPAE初生丝和牵伸丝。采用单纱强力机、X射线衍射仪及万能试验机等对TPAE纤维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探讨了牵伸和热定型工艺对TPAE纤维结晶、取向、弹性回复率和热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牵伸倍数提高,TPAE纤维结晶度、取向度、弹性回复率和沸水收缩率均增大,抗蠕变性能提高。随热定型温度提高,TPAE纤维结晶度、取向度、和弹性回复率增大,抗蠕变性能提高,沸水收缩率下降。在牵伸倍数4倍,热定型温度为120℃时,TPAE纤维弹性回复率在定伸长15%时达91.5%,在定伸长50%时达90.7%,沸水收缩率达27.0%。研究结果为开拓TPAE在纤维方面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得到高拉伸强度的聚偏氟乙烯(PVDF)纤维,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熔融纺丝法制备PVDF纤维的工艺条件,并利用热分析(DSC)、红外光谱法(FT-IR)、X射线衍射(XRD)和拉伸试验研究了纤维的晶体结构、晶区取向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纺丝过程中影响纤维拉伸强度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卷绕速率>喷头温度>喷嘴直径>入水距离,最优条件为卷绕速率10.2 m/min,喷头温度240 °C,喷嘴直径2.0 mm,入水距离40 cm;初生纤维既含有α晶型,也有β晶型,冷拉伸使得纤维发生α→β晶型转变,总体结晶度和取向度均有提高,拉伸强度明显提高,并在最大拉伸倍数6.5倍左右达到最大值591 MPa。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开发新型PTT纤维面料,在不同拉伸比和温度下对PTT织物进行热定型。研究了热定型工艺对PTT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采用XRD从微观上分析了热定型对纤维结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PTT织物的断裂强力随热定型温度的升高和拉伸比的增大有增加的趋势,弹性回复性随温度升高呈上升的趋势,柔软性则随温度的升高和拉伸比的增大变差;不同的热定型工艺对纤维的结晶形态有影响;在拉伸比约为5%,150~170℃左右热定型,能改善PTT织物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在高速纺丝过程中对聚酯施以不同的拉伸倍数与温度,会造成纤维结晶度与取向度的变化,从而影响纤维的物理性能。通过对不同拉伸倍数及不同温度处理的POY的分析,探讨长丝纱的强度、伸长度及沸水收缩率等物理机械性质。  相似文献   

6.
聚丁烯-1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环境应力开裂等优异性能。通过控制加工温度、螺杆转速以及拉伸倍数得到了不同的纤维。测试了纤维的力学性能,并通过XRD、SEM对纤维进行了结构表征,分析不同拉伸倍数对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纺丝温度为220℃、螺杆转速为1 r/s、拉伸倍数为5时,纤维各项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高品质产业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的开发,围绕拉伸过程这一聚集态结构控制的关键环节,分析了拉伸温度、应变速率、热定型温度和张力对纤维取向、解取向和结晶等结构变化的影响。目的是为理解PET纤维在被拉伸过程中其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帮助,为工艺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及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8.
李健  黄庆  李鑫  袁晓燕 《纺织学报》2007,28(11):9-12
 采用DSC、WAXD 和声速等方法对物质的量比约为90∶10 的乙交酯2L2丙交酯共聚物(PGLA910) 纤维非晶区取向函数的表征进行了研究。纤维经拉伸和充分的热定型,其DSC 和WAXD 的结果表明,PGLA910 中只有PGA 部分发生了结晶。通过测定结晶度为5 %~30 %的纤维声速,计算出声模量,按照聚合物纤维两相模型得出PGLA910的晶区和非晶区特征横向模量分别为E0t , c = 9135 GPa , E0t , am = 3. 21 GPa。根据此特征值,计算出不同样品的非晶区取向函数。对不同拉伸工艺条件下7 种样品的热收缩测定发现,纤维的非晶区取向函数与热收缩率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证实了该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将聚己内酯(PCL)和轻度交联木薯淀粉磷酸单酯(Tapioca Starch Phosphate Monoester-with Lightly Cross-linking-TSPMLC)按照不同的配比进行了共混熔融纺丝,测定了纤维的力学性能,利用声速取向及DSC探讨了不同拉伸倍数对纤维结晶结构的影响。发现纤维的取向度随着拉伸倍数的增大而提高,针对共混纤维拉伸后的声速值有很大提高的现象,利用声速法测试原理作出定性解释。随着纤维样品拉伸倍数的增大,纤维的结晶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纤维的强度也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竹浆粕为原料,在不同的纺丝条件下采用Lyocell工艺制备了竹浆纤维。采用X射线衍射法、偏光显微镜以及强伸仪对不同纺丝条件下制得的纤维超分子结构以及力学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纺丝条件是影响Lyocell工艺竹浆纤维结构与性能的重要因素。随着喷丝头拉伸比的提高,Lyocell工艺竹浆纤维的结晶度及取向增加,从而导致其初始模量和断裂强度相应增大,而线密度和断裂伸长率则相应下降。当喷丝头拉伸比固定不变时,随着纺丝速度的升高,Lyocell工艺竹浆纤维的晶区取向基本不变,非晶区取向及结晶度增加,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喷头拉伸比对热致液晶聚芳酯(TLCPAR)纤维结晶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熔融纺丝法制备了不同喷头拉伸比的TLCPAR纤维,采用WAXD分析纤维结晶度、晶粒尺寸以及晶区取向的变化,并分析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喷头拉伸比的增大,纤维的结晶度增大,而晶粒尺寸没有明显的变化。经喷头拉伸后,初生纤维晶区取向度较高,且随喷头拉伸比的增大先增大后不变。由于纤维结晶度随喷头拉伸比的增加而增大,晶区取向度先增大后不变,使得TLCPAR初生纤维的强度和模量随着喷头拉伸比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戴礼兴 《纺织学报》2001,22(6):359-361
聚乙烯醇凝胶纤维经溶剂存在下拉伸,干热拉伸以及两混合拉伸得到一组拉伸纤维,再分别测定纤维的晶区取向和总取向,以及推知无定形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的溶剂存在下拉伸,有利于取向度和力学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介绍拉伸温度与拉伸倍数对中空纤维结晶度、取向度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通过扫描电镜照片可知 ,得到了微多孔中空纤维膜 ;测定了膜的孔隙率与孔径 ;得出拉伸温度与倍数是调控孔径大小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生物基聚酰胺56分子结构及不同加工工艺参数对其结晶行为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不同品种聚酰胺和生物基聚酰胺56的预取向丝(POY)、拉伸变形丝(DTY)、全拉伸丝(FDY)长丝的结晶特征,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进一步分析了生物基聚酰胺56不同冷却速率工艺条件下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与聚酰胺6和聚酰胺66相比,生物基聚酰胺56纤维结晶不完善,其结晶度和取向度最低,分别为49.56%和76.78%;不同加工方式的生物基聚酰胺56中POY长丝结晶不完善,其晶面方向一致性较差;随冷却速率的增加,生物基聚酰胺56的结晶速率加快,当温度降至210 ℃ 左右时结晶速率达到最大,且冷却速率越快其形成的球晶晶体尺寸越小。  相似文献   

15.
《毛纺科技》2021,49(6)
为了研究纳米铜对聚酰胺纤维化学结构、热学性能、晶体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对纳米铜含量为0.5%的聚酰胺纤维和普通聚酰胺纤维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了纤维结构与纤维机械拉伸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负载纳米铜不影响聚酰胺纤维化学结构;聚酰胺纤维中少量小分子物质可在纳米铜作用下加速分解;与普通聚酰胺纤维相比,纳米铜抗菌聚酰胺纤维主要分解起始温度较高,残炭含量较少,熔点、结晶温度和结晶度较高,晶粒尺寸较小,晶面间距较大,拉伸强力和断裂伸长率较高,但初始模量较低,且机械性能的变异系数较大。  相似文献   

16.
戴礼兴 《纺织学报》2001,22(6):15-17
聚乙烯醇凝胶纤维经溶剂存在下拉伸,干热拉伸以及两者混合拉伸得到一组拉伸纤维,再分别测定纤维的晶区取向和总取向,以及推知无定形区的取向,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的溶剂存在下拉伸,有利于取向度和力学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等规聚丙烯单丝生产过程中应力、取向、结晶结构的测试,发现单丝中应力、取向和结晶度沿着生产线是增加的;球晶形态从圆形变为椭圆、带状结构直至原纤化;晶型结构由不稳定的酝晶型转变为稳定的α型,在生产线中二个拉伸区对纤维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均有影响,尤以第一拉伸区影响更大,纤维结构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直径骤变区。  相似文献   

18.
染苑精粹     
《印染》2017,(23)
<正>2-苯氧基乙醇预处理间位芳纶织物的低温染色2017221在不同条件下,间位芳族聚酰胺纤维采用2-苯氧基乙醇进行预处理,研究其对芳族聚酰胺低温(95℃)染色效果的影响。通过热重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反射对预处理纤维的结构变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2-苯氧基乙醇与纤维大分子结合,导致纤维膨胀。经2-苯氧基乙醇预处理后,芳族聚酰胺的染色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温度和时间,对实验室制备的聚苯硫醚(PPS)熔喷非织造布进行定长热定型处理,并对处理前后的PPS熔喷非织造布的尺寸稳定性、微观形貌和拉伸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热定型条件,均能获得尺寸稳定性良好的PPS熔喷非织造布;热定型后,PPS熔喷非织造布的微观形貌不发生明显变化,纤维玻璃化温度提高,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下降。  相似文献   

20.
用丝胶蛋白对腈纶进行改性,以获得力学性能良好、吸湿性改善的纤维。通过改变拉伸倍数,研究其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干燥致密化工艺,研究纤维内部结晶度的变化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拉伸倍数增大,纤维取向度增加,力学性能随之提高;两道拉伸的总倍数为6.5倍时,得到的纤维断裂强度最佳,为3.87 cN/dtex;纤维干燥致密化温度为120℃,致密化时间为110 s,所得纤维的性能最佳;致密化温度过高,纤维的结晶取向下降;在最佳致密化条件下,纤维的断裂强度为3.8 cN/dtex;丝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回潮率为6.9%,较常规腈纶提高了3.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