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垂直管外溴化锂溶液降膜吸收的传热传质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雯萍  陆震 《流体机械》1996,24(9):47-51
通过对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垂直管外降膜吸收过程特点的分析,建立了吸收过程中传热传质相互耦合的数学物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溶液多次布液降膜吸收的模型;并对吸收过程中液膜流动、传热传质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以为吸收器的设计和实际运行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水平圆管外降膜吸收过程的传热传质耦合的吸收模型及其相应的数值解法。模型申首次考虑了液膜中径向速度及稀释热对吸收过程的影响。计算表明径向速度对吸收过程有强烈影响,忽略径向速度的影响对预测液膜中温度和浓度的分布带来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3.
4.
王长庆  陆震 《流体机械》2000,28(5):57-60
介绍了用带纵槽的螺旋槽管制成的降膜式发生器的强化传热实验 ,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最后给出了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TIG电弧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TIG电弧为对象,建立了焊接电弧传热传质过程的完善数学模型,引入欧姆定律计算电流密度分布并用K-ε模型处理紊流问题。使用FORTRAN语言在SUN工作站上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100A~300A电流下的流场分布、温度分布及电流分布等重要物理数据,且与重要的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6.
吸附式制冷系统属于能量转换系统,是通过采用固体吸附剂周期性吸附和脱附制冷剂(也即吸附质)等操作来实现循环制冷的过程,系统的有效运行主要依赖于吸附式制冷技术的支持,而系统中的吸附式制冷技术又属于环保和节能制冷技术。利用该技术,其不仅能作为余热、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有效开发工具,同时还能为工业废热、太阳能等能源提供驱动,因此其能有效促进能源的循环利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吸附式制冷系统制冷的基本原理,并探究和分析了吸附式制冷系统吸附过程的热力学以及吸附式制冷系统传热传质过程能效。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计算水冷式空气表面冷却器在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下(?)损失和(?)效率的计算式,并通过对冷却除湿工况下的算例说明了空气侧、水侧阻力损失和扩散(?)在表冷器传热传质过程中的(?)损失和(?)效率中所占的比重。  相似文献   

8.
孙欢  申江  马麟 《流体机械》2007,35(5):79-82,7
提出了溴化锂水溶液在倾斜平板上的绝热吸收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出了下落液膜内的温度、浓度分布的解析值.讨论了斜板尺寸和进口温度、浓度及吸收压力等参数对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吸收斜板的倾角、板长等对传热传质的影响较大,而传热传质分离的绝热吸收形式与传统的管外降膜吸收相比,传质系数也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程文龙  陈则韶 《流体机械》2002,30(12):40-43
研究了在溴化锂静池吸收过程中添加剂2ER和1-Octanol蒸汽对吸收效果的促进作用。实验结果表示,采用新方法可以达到更明显的吸收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内壁具有螺旋V型微沟槽的圆管进行连续加载压扁试验,分析比较了硬、软态微沟槽圆管的压扁变形过程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硬态沟槽管压扁过程中会依次产生"一次塌陷"、中闻折痕、"二次塌陷"等严重截面畸变;软态沟槽管压扁变形比较均匀,截面畸变程度较小,环向刚度较小,能够在较小的压缩载荷下实现压扁成形.  相似文献   

11.
王长庆  陆震 《流体机械》1998,26(1):55-58
利用建立的溴化锂降膜式发生器实验台对管内有来福线的低肋管进行实验研究。管内有来福线的整体低肋管管内的来福线用来强化管内的换热,管外的肋片用来强化管外溶液的传热传质。在管内换热状况比较差的情况下,用管内有来福线的整体低肋管能提高整个发生器的传热系数。实验中,在热水流量较小以及热水进口温度较低情况下,这种传热管能有效改善降膜式发生器的传热传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降膜吸收器的吸收过程,建立了溶液吸收冷剂蒸汽过程的数学物理模型,并且获得了数值解。同时分析了喷淋密度对液膜流速、液膜厚度、传热Nusselt数以及溶液出口温度、出口浓度和吸收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淋密度Γ并非越大越好,当Γ=200kg/m·h时,吸收器的吸收效果最佳。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直燃式吸收冷温水机的特点,着重分析比较三种典型的冷温水机的系统流程,并分别指出了各自循环的特.点;在i-ζ图上进一步分析了采暖循环,并给出了采暖循环热力计算的基本公式。  相似文献   

14.
冷金属过渡(Cold metal transfer,CMT)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具有熔敷效率高、热输入低、成形稳定等优点,在大尺度构件直接成形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然而,其成形过程熔池热-流等物理场演变机理尚不明确,且很难通过试验手段获得.基于动网格技术,建立了二维CMT电弧增材制造热-流场数值模型.模型中,采用流体体积法追踪...  相似文献   

15.
水润滑双螺杆空压机工作过程传热传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润滑双螺杆空压机由于能够提供绝对无油的洁净空气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研究水润滑双螺杆空压机内部的传热传质特性,建立考虑干空气-水蒸气-液态水三相流动与传热传质的工作过程模型,并采用p-V图试验数据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经对比发现,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进而通过该模型,研究三相流体传热传质特性.结果 表明,大量的水...  相似文献   

16.
溴化锂溶液吸收态下薄膜流浓度与温度的光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溴化锂溶液水平薄膜流动下吸收水蒸汽的过程 ,采用双曝光激光全息干涉方法进行了局部光测实验 ,重点介绍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相互对证且基本吻合 ,表明对水平流动下溴化锂溶液薄膜内温度场和浓度场变化的激光全息干涉测量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圆管环形翅片的周期性结构特点,建立了圆管环形翅片温的EFG法传热分析模型。通过编程计算,得到了圆管环形翅片的温度、热流量及温度梯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EFG法可应用于结构的传热分析,同时,所得结果为圆管的强化传热及散热结构的优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前言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主要是由换热器组合而成,因而各换热器传热系数的优劣,决定整个机组的外形尺寸和运行的经济效果。但到目前为止,计算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传热方面有效而可靠的资料仍很缺乏,尤  相似文献   

19.
根据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吸收器中传热传质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分析了吸收器的布置方式和溶液再循环倍率对其吸收性能的影响,认为在所计算的三种布置方式中,以冷却水下进上出方式的总吸收效果最好,出液浓度和温度最低;计算结果还表明,溶液再循环倍率越大,吸收器的吸收性能越差,所以在满足喷淋密度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减小溶液再循环倍率。  相似文献   

20.
王长庆  陆震 《流体机械》1997,25(12):53-56
建立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降膜式发生器水平圆管外滴状布液降膜流动的数学物理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滴状布液降膜流动的液膜厚度和流动速度沿圆周方向的分布情况,为传热传质研究提供了基础。模型中考虑了液膜流动的初速以及液滴与管顶部碰撞的影响,计算所得的液膜厚度分布比Nusselt膜型更加合乎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