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SSOS)为壁材,以月见草油为芯材,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研究了SSOS包裹月见草油乳液的乳化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取代度的增加SSOS的乳化稳定性增加.探讨了月见草油喷雾干燥微胶囊化过程中主要的工艺参数,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SSOS取代度0.117,微胶囊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1.4:1,乳化搅拌速度600r/min,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90℃;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微胶囊产品平均粒径为56.9μm,包封率为98.72%.  相似文献   

2.
基于天然高分子物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对植物松针油、薄荷油和艾蒿油微胶囊化,分析乳化剂的种类、乳化剂的用量、壁材比、壁材浓度、芯材的用量、固化温度、固化剂用量等因素对香精微胶囊制备的影响,确定微胶囊化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光学显微镜(OM)对微胶囊的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最佳芳香微胶囊制备工艺参数为:反应阶段,乳化剂span-80用量1%,明胶/阿拉伯胶的比例为1.25∶1,其质量分数0.6%,芯材0.5ml,搅拌速度900r/min~1200r/min;固化交联阶段,固化剂戊二醛的用量为2.5ml,固化温度为20℃,固化时间为30min。显微镜观察显示,微胶囊形貌较完整,无聚集粘连,分散性较好;不同芯材松针油、薄荷油和艾蒿油微胶囊的包埋率分别为53.36%、55.03%、43.60%。  相似文献   

3.
在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以纳米TiO2为芯材制备微胶囊的过程中,采用超声波对TiO2进行分散处理,综合考虑所制备胶囊的粒径大小和粒径不匀,研究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及超声温度对微胶囊制备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处理明显减小了微胶囊颗粒的平均粒径,较佳的超声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20 min,超声功率80 W,超声温度60℃.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冷榨芝麻油的稳定性和实用性,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冷榨芝麻油为芯材,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微胶囊化冷榨芝麻油。以微胶囊的形态、包埋率、产率及载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壁材质量分数、壁芯比、pH值、搅拌速度、凝聚时间以及TG添加量对包埋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复凝聚法制备冷榨芝麻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壁材的质量分数0.76%,壁芯比2.24∶1,凝聚pH值3.99,搅拌速度400 r/min,凝聚时间20min,TG添加量15 U/g。复凝聚法制备的冷榨芝麻油微胶囊的包埋率达到91%以上,是一种较好的微胶囊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正十六烷为薰衣草香精的载体和封闭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温控缓释芳香微胶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热重分析仪及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微胶囊的表观形貌、粒径及分布、包覆率、释香性能及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当芯壁比为1∶1时,微胶囊呈球形或椭球型,表面光滑,平均粒径为300nm,粒径分布均匀,香精包覆率达85.7%;相较单纯的芳香微胶囊,以正十六烷为载体可对香精挥发起到进一步的抑制作用,所合成的芳香微胶囊具有明显的温控释香性能;微胶囊在15℃和35℃下放置90d仍分别有45%和27%的香精残留,显示出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SSOS)为壁材,以月见草油为芯材,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研究了SSOS包裹月见草油乳液的乳化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取代度的增加SSOS的乳化稳定性增加.探讨了月见草油喷雾干燥微胶囊化过程中主要的工艺参数,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SSOS取代度0.117,微胶囊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1.4∶1,乳化搅拌速度600 r/min,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90℃;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微胶囊产品平均粒径为56.9μm,包封率为98.72%.  相似文献   

7.
对以明胶和假单胞菌PT-8胞外多糖为壁材制备红花油微胶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壁材质量浓度、交联剂质量分数、交联时间、壁材质量比、pH。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备条件为:壁材质量浓度为50g/L,交联剂质量分数为3%,交联时间为140min,壁材质量比为5∶4,pH为3.6,此条件下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1.12%。经显微镜观察发现,微胶囊形态圆整,粒径均匀,分散性较好,粒径在1~10μm。假单胞菌PT-8胞外多糖可以作为制备红花油微胶囊的壁材。  相似文献   

8.
十二醇相变储热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相变材料在单独使用时不易储存、导热率低和相分离等问题,实验采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十二醇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讨论了反应时间、乳化剂用量及芯材比对微胶囊的包覆率及相变潜热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微胶囊的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和热失重分析(TGA)对微胶囊试样的表面形貌、相变潜热及热分解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70℃时,乳化剂相对相变材料质量分数为4.0%,芯材投料质量分数为50%,乳化搅拌速度为3000 r/min .所制备的相变储热微胶囊相变潜热达为64.03 J/g ,相变温度为25.08℃,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开发缓释型芳香抑菌微胶囊,提高艾草精油的稳定性,延缓精油的释放速度,以艾草精油为芯材,明胶与壳聚糖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对艾草精油进行微囊化包埋。以单因素筛选法对微胶囊的粒径、包埋率及产率进行考察。并结合响应曲面法,以包埋率作为响应值优化艾草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结果表明:艾草精油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是芯壁比1∶1、复凝聚pH值5.9、搅拌速度为600 r/min,在此条件下制备得到微胶囊的具有较高的包埋率,为67.58%。为艾草精油微囊化工业化生产及拓展应用领域提供了工艺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明胶与阿拉伯胶作为壁材,探讨复凝聚法制备薄荷油微胶囊的工艺.通过光学显微镜观测和粒径分布的测定,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成囊性的影响.以微胶囊的含油量为制备工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法得到该工艺的最佳制备条件.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为4.1,壁材质量分数为5%,芯壁比为1:4,40℃,转速400r·min.在上述条件下,可形成表面光滑、大小均一的单核微胶囊,其含油量为90.2%.经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薄荷油已被包埋.该法制得胶囊的最小中值粒径为13.0μm,该样品中30μm以下约占80%.  相似文献   

11.
以溶解性、乳化活性指数和乳化稳定性为指标,优化了米糠蛋白超声改性的工艺条件。然后以改性蛋白、麦芽糊精为壁材,亚麻籽油为芯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粉末油脂,并研究改性蛋白对其包封效率、粒径、zeta-电位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超声功率密度5 W/mL、超声时间30 min、蛋白质量浓度4 g/100 mL时,米糠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最高,分别为79.04%、19.97m^2/g和168.25 min。此时二硫键含量降低了38.68%,表面疏水性升高了65.11%,表明蛋白结构部分展开,乳化性得到改善。添加超声改性蛋白制备的粉末油脂的包埋率最高为75.52%,复溶后其粒径分布图左移,平均粒径降低;zeta-电位升高使油滴不易聚集,提高了乳化稳定性。SEM图像显示,粉末油脂表面光滑连续并且颗粒较小,破裂现象不严重。超声改性米糠蛋白在粉末油脂中的β-转角结构含量增加,蛋白质结构发生伸展和重组,分子柔性增大,导致粉末油脂复溶后具有较高的乳化性,为开发新型微胶囊壁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乳化剂对核壳乳液聚合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半连续-预乳化工艺制备了表层羧酸化的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PBA/P(MMA—ITA))核壳乳液。通过对乳液粒径及其分布、凝聚率和表面张力的分析研究了乳化剂种类、配比、用量以及功能单体等因素对聚合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非水滴定法、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乳胶粒子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OP—10引入乳化体系,使聚合体系的稳定性增加,但随着OP—10用量的增加,乳胶粒子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宽,聚合体系的稳定性降低;复合乳化剂SDS/OP—10用量增加,乳胶粒子粒径减小,聚合体系的稳定性增加;极性单体ITA的使用导致聚合体系的稳定性降低。分析结果还证明ITA已成功参与了壳层的聚合反应,乳胶粒子具有明冠的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以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水为介质,采用微胶囊制备技术合成了粒度小、均一稳定的乳液,添加香料和纳米二氧化钛等助剂,得到了耐擦洗、杀菌、放香的新型多功能水性内墙涂料,并对影响微胶囊乳液性能的几种因素进行了讨论。对该涂料的各种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各种指标均符合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水为介质,采用微胶囊制备技术合成了粒度小、均一稳定的乳液,添加香料和纳米二氧化钛等助剂,得到了耐擦洗、杀菌、放香的新型多功能水性内墙涂料,并对影响微胶囊乳液性能的几种因素进行了讨论。对该涂料的各种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各种指标均符合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丙烯酸树脂成本低、耐候性好、成膜性优异,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皮革化工等领域。但其表面能高,力学性能较差,使应用受到限制。为改善这一不足,以丙烯酸酯为主要单体,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交联剂,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水性含氟丙烯酸酯树脂。对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并对乳液的稳定性、粒径以及乳液膜的拉伸强度、硬度、疏水角、化学结构、热稳定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MPTA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乳液膜的拉伸强度、硬度和热稳定性。TMPTA质量分数为2%时,乳液的平均粒径为157.2 nm,转化率为97.7%,乳液膜的综合性能最好。此时吸水率为12.3%,失重率50%时的分解温度为394 ℃,疏水角为98.9°,拉伸强度为3.5 MPa,硬度为71.2 HA,与含氟丙烯酸树脂相比拉伸强度提高了159.2%,热稳定性能提高了34.6 ℃。  相似文献   

16.
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以聚苯乙烯为壁材,58#石蜡为芯材的相变微胶囊。考察了乳化时间、交联剂二乙烯基苯(DVB)的配比、聚合时间以及芯壁比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微胶囊的化学结构、表观形貌、储热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乳化时间对微胶囊的热性能影响不大;单体St与交联剂DVB的质量比为6∶1制备的微胶囊的形貌较佳,缩皱和碎屑明显减少;聚合时间为3 h制备的微胶囊形貌较好、大小相对均一、相变潜热和芯材石蜡质量分数相对较高;而随着芯壁比的增大,芯材石蜡质量分数相继增大,其中芯壁比为3∶1制备的微胶囊相变潜热增大到125.2 J/g,芯材石蜡质量分数高达80.9%,且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7.
用甘草次酸(GA)修饰可生物降解的聚天冬氨酸苄酯(PBLA),将其制备成纳米粒,考察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可行性.首先将GA氨基化,以引发L-天冬氨酸-β-苄酯-N-羧酸酐(BLA-NCA)开环聚合,合成不同分子量的材料GA-NH-PBLA,通过1H-NMR、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GPC显示3种材料的分子量为1 565,3 560,5 550.采用MTT法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对象,评价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安全性,结果实验表明该材料无细胞毒性.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载紫杉醇(PTX)的纳米粒,并考察了不同分子量材料GA-NH-PBLA对纳米粒粒径,包封率及载药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分子量为5 550的材料,制得的纳米粒粒径约100 nm,粒径分布均匀,球形度良好,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表明分子量大的材料更适合作为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8.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为聚合单体,有机蒙脱土(OMMT)为改性剂,采用原位插层聚合制备了一系列软核硬壳型核壳乳液,并研究了OMMT的添加方式及添加量对乳液粒径、凝聚率、固含量、稳定性以及乳液膜的防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MMT的添加量和添加方式对乳液粒径、凝聚率、固含量、稳定性等基本性能影响不大;当有机蒙脱土被添加在核壳乳液的核层时,乳液膜的防水性能最佳,原因是核层的玻璃化温度较低,层状OMMT在其中分散更好,增大了水分子扩散的路径;随着OMMT含量的增加,乳胶膜防水性能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少量OMMT可以分散于膜中提高防水性,而过量的OMMT易团聚反而降低了乳胶膜的防水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58#石蜡为芯材的相变微胶囊。考察了乳化剂和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以及芯壁比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微胶囊的化学结构、表观形貌、储热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乳化剂PVP和引发剂AIBN质量分数为7.0%、3.9%时,微胶囊的形貌最佳;芯壁比为3∶1制备的微胶囊呈规则球形、表面光滑、具有较高的相变焓,相变潜热为126.97 J/g,芯材石蜡质量分数为85.4%,储热性能和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