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陈军  沈建宁 《特种结构》2015,(3):107-112
采用顶管法施工的地下钢筋混凝土管道在设计计算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探讨了管道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裂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同设计规程对淤泥土中顶管管道的土压力计算理论,并通过某淤泥土中顶管工程实例的计算,首先对采用两种设计规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再与我国给水排水国家标准图集和江苏省地方标准图集有关顶管的覆土荷载条件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以两种规程计算的管道荷载和内力差异较大,淤泥土中钢筋混凝土顶管管道采用我国现行顶管规程计算时,管道的允许覆土厚度小于标准图集允许的最大覆土厚度。  相似文献   

2.
鹿超  孟令超 《区域供热》2014,(1):38-42,48
针对大管径直埋供热管道与小管径管道在设计计算上存在的主要差异,讨论了大管径管道的局部屈曲和截面椭圆化变形、管件及其他连接部位的控制与保护、土壤摩擦力计算、内压作用影响等问题,并提出了大管径管道的基本设计原则和管道安装方式。  相似文献   

3.
(四)蒸压釜及管道的保温为了节约能源,除应充分利用废汽和冷凝水外,还应充分注意蒸压釜及管道的保温。4.1 釜体和热力系统管道保温的意义为了阐述搞好保温的意义,了解搞好绝缘层可以带来的经济效益,有必要进行一些计算。计算蒸压釜及热力系统管道的保温,可以按照“VDI 规程2055(草案)”的有关规定。图9所示是这个规程对 K 值计算的两个公式。  相似文献   

4.
黄金明  徐震  朱熊 《建筑施工》2014,(2):189-192
对国内外顶管规范的管道土压力分布模型和计算方法进行调研,并结合已有文献的研究,对比分析了各国现行项管规范中的土压力分布模型优缺点,分别对管道侧向土压力分布模式和管底地基反力分布模式进行改进性研究,进而提出了对我国现行顶管规程的管道整体土压力计算模型的改进:即竖向土压力采用现行规范方法计算、侧向水平土压力在我国规程的均布模式基础上加上三角形荷载、并考虑管底土层影响将基底反力支承角扩展为(180°-2φ).经工程实测,验证了所提模式的合理性,可用于管道结构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5.
根据CJJ/T81-98《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给出单位长度直埋供热管道与土壤之间摩擦力的计算式。针对大管径(大于DN500mm)管道,对计算式中,直埋供热管道外壳与土壤间的摩擦系数、管顶覆土深度的取值进行了探讨。结合实际工程,对以上两个参数取值,对DN800mm管段进行设计计算,运行效果良好,降低了固定支座造价。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热水直埋管道的发展概况和DN1400mm直埋管道的强度计算原理,在国内现有规程的基础上给出了DN1400直埋管道的敷设方式,对管网中的三通、弯头、折角等节点进行了应力分析,并给出了降低应力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管道支架设计中,需要协调管道工艺专业合理布置管道补偿器位置,并选择合适的管架形式和间距。管架计算时应综合考虑刚性管架的管道摩擦力、柔性管架的位移反弹力、管道不平衡内压力、补偿器弹性变形力、管架位移与管道热胀冷缩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坑支护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基坑倾斜坡面的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桩锚支护结构的锚杆水平弹簧系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桩锚支护结构计算主动土压力应否考虑桩、土间的摩擦力等存在异议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简化计算公式的推导,提出基坑倾斜坡面的主动土压力、桩锚支护结构的锚杆水平弹簧系数和考虑桩、土间的摩擦力的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基坑倾斜坡面的主动土压力可以直接采用建立在极限平衡理论基础之上的计算公式计算,而无需采用先计算朗肯主动土压力再进行修正的计算方法。桩锚支护结构中的锚杆头部一般不可能发生竖向位移,可假定锚杆轴向伸长量等同水平伸长量,以此假定计算锚杆水平弹簧系数比较合理。用算例对所推导的计算公式和现行规程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比较,工程现象及算例结果均表明,不管是土钉墙还是桩锚支护结构,现行规程土压力计算公式未考虑墙(桩)、土间的摩擦力,计算的主动土压力偏大;现行规程计算的桩锚支护结构的锚杆水平弹簧系数偏小。因此,设计的支护结构均偏安全,不利于控制工程成本,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优化。  相似文献   

9.
以某县集中供热工程主干线一次网直埋设计为例,通过现场踏勘,确立了管道的初步敷设方案,对水力、管网坐标、里程标注、摩擦力等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供热直埋敷设的设计要点,使设计符合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10.
在役埋地钢质燃气管道追加阴极保护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腐蚀控制技术规程》(CJJ 95—2003)的相关要求对某高压管道追加阴极保护系统。分析了强制电流阴极保护和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的适用条件,论述了深井阳极地床强制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设计主要参数的确定、工艺计算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给出直埋敷设热水供热管道单位管长热损失计算方法。针对某段直埋敷设热水供热管道,对测点供回水温度、室外空气温度进行实测,对供回水管道单位管长热损失、供水沿程温降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2.
大管径热水直埋供热管道保温层厚度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热水直埋供热管道的传热原理,对大管径热水直埋供热管道的保温层厚度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保温层厚度的计算应采用控制热水直埋供热管道外表面温度和满足热网输送效率的综合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直埋热水管道应力分析理论。从管道的屈服温差、单位长度摩擦力、直管段锚固段的强度、钢管椭圆化变形、水平转角管段的应力、疲劳破坏、局部屈曲、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层的剪切强度的设计计算分析了大管径热水管道直埋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直埋蒸汽管道隔热环的设置、作用及技术要求。对目前隔热环采用的绝热材料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5.
姜倩  郑祥玉  秦敬韩 《煤气与热力》2021,41(4):23-26,10042,10043
结合工程实例,对直埋供热管道泄漏及保温结构破损非开挖检测方法、步骤、结果进行探讨。被测直埋供水管道规格为DN125~700mm,共24km。利用红外热成像仪、全功能听漏仪对失水量明显的泄漏点进行定位。采用多频管中电流法(PCM法)对直埋供热管道位置及走向进行定位,采用人体电容法(Pearson法)对保温结构破损点检测及定位。出现保温结构破损的直埋供热管道规格为DN 125~600 mm,破损点数量为22个。被测直埋供水管道保温结构破损情况不严重,整体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EN13941标准对直埋供热管道管线区摩擦层周围回填材料的技术要求及对应的摩擦系数,有别于我国现行标准CJJ/T81-98《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我国近年来进行的相关试验结果也证明了EN13941标准的正确性,建议对CJJ/T81-98的相关条文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7.
邱航  李鹏  许文娜  董正委  魏继春  潘峰 《煤气与热力》2021,41(1):16-18,10042
分析直埋热水保温管道接头补口常规工艺存在的问题。对改进后的补口结构、施工工艺、优势进行探讨,分析实际应用效果。改进工艺将常规工艺中分段式热缩收带密封改进为热收缩套(非剖开型)密封,消除了热收缩带与PE外护管粘接处易受工作钢管热伸长影响,导致的开裂问题。将常规工艺中暴露在土壤环境中的聚氨酯注料口、排气孔包裹在热收缩套内,杜绝了渗水问题。热收缩套与PE外护管粘接处采用PET打包带、不锈钢丝加固密封,耐酸碱性强,可经受地下水的侵蚀,保证了密封效果。应用在完全浸没在河水中的直埋热水保温管道中,自2011年至今接头补口未发生泄漏。  相似文献   

18.
曲线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管线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分析曲线顶管施工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并对比分析了3种管节纠偏方案,进而结合主动式纠偏方案的施工特点,对三维曲线顶管施工过程中管土间挤压作用力进行计算分析,并推导了管节顶进摩阻力计算公式,其后对管线平面夹角、管线半径及管径大小3个摩阻力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考虑管外注浆对管土接触状态的影响,进而引入土压力作用系数对顶进摩阻力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并通过对比分析顶进摩阻力的现场实测值、规范建议值及公式计算值,给出了土压力作用系数的建议取值范围。研究表明:主动式纠偏方案在管节姿态调整、施工扰动控制及管身衬砌受力等方面优于其他两种纠偏方案;顶管施工过程中管土间的挤压作用力呈三维复杂状态,不能进行简单的叠加;管线平面夹角对管节转动摩阻力有显著影响,管线半径对侧向顶推摩阻力和管节转动摩阻力均有一定的影响,而管径大小则主要影响地层土压力摩阻力的数值;管土接触状态是真实存在的,其土压力作用系数的取值范围大致在0.2~0.6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