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750kV GIS基础设计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设计方案,日月山750 kV变电站GIS基础母线部分采用薄板外伸短柱,降低短柱顶面标高至场坪标高以下的方案,优化了平面布置,解决了基础外露过大,排水不畅及表面裂纹等问题,节省了基础工程量,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以一起1 000 kV GIS内部放电击穿故障为例,系统阐述了如何根据发生故障时变电站设备的运行方式、保护屏录波信息及试验结果,确定GIS故障气室。通过对故障气室进行解体、检查及分析,得出GIS断路器合闸电阻绝缘拉杆击穿是故障的主要原因。针对故障原因,采取正确的检修措施和步骤,更换合闸电阻绝缘拉杆。为1 000 kV GIS设备内部放电击穿检修提供借鉴,为特高压变电站实施反事故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超长室外GIS设备主要应用于500 kV变电站中,由多组GIS元件和GIS元件间的主母线组成,沿纵向一字形排开,其纵向长度达到150 m以上。GIS设备厂家要求基础内的水平误差不得超过±5 mm,相邻设备基础间的沉降差不得大于±10 mm,这个要求比工业与民用建筑相邻柱基沉降差允许值提高近10  相似文献   

4.
采用ATP-EMTP软件建立1 000 kV GIS变电站仿真模型,分析了1 000 kV GIS变电站远近区冲击接地电阻、避雷器配置、雷击杆塔位置以及雷电流陡度对其雷击侵入波过电压的影响。仿真研究表明,雷电流反击杆塔与雷电流直击杆塔两种情况下,杆塔接地电阻的变化对于站内设备过电压影响不同;主变上配置避雷器的防雷水平高于出线处配置避雷器的防雷水平;当杆塔雷击位置变化时,其雷电入侵过电压也会随之变化;当雷电流的陡度系数越大时,主变上产生的过电压也会越大。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网建设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变电站工程采用G IS组合电器设备,其基础多采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如何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无裂纹产生,保证观感质量,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控制的关键点之一。文章结合日月变750 kV变电站工程,对高寒地区超长G IS混凝土基础的技术原理和施工方法进行探讨,为后继工程的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6.
镇罗330 kV变电站工程是宁夏第一个户外GIS站,为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符合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施工质量,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成因及施工技术关键进行分析,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宜于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1 000 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gas insulated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GIS)设备的安装是特 高压交流变电站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为保证1 000 kV GIS设备的安装条件,同时为施工人员提供舒适 的工作环境,国网交流公司积极组织研制了特高压GIS现场安装用全封闭移动式厂房,并在浙北—福州特高压交 流输变电工程中的3个新建变电站工程中全线推广。对移动厂房的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重点研究了移动厂房的 导轨基础设计,结合移动厂房在浙北—福州工程现场的实际应用情况,从厂房导轨基础形式的选择、设置位置 确定以及导轨基础对原有设备基础施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某特高压交流变电站1 000 kV母线GIS设备因绝缘问题引起单相接地故障,而故障点的查找非常困难,通过保护动作报告和故障录波图对故障时母线保护动作行为进行了全面分析。利用故障时1 000 kV各断路器的短路电流分布大小和方向,给出了GIS设备排查区域,缩小了故障查找的范围,为快速查出故障点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1000kV荆门变电站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林田 《电力建设》2009,30(1):28-31
1000kV荆门变电站主要设备基础均为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合理构造配筋,优选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取蒸汽养护措施,在基础保护层内增配了抗裂钢丝网与耐碱玻璃纤维网布,并采用易于实施的温控技术措施,不掺加任何种类微膨胀剂,达到了设备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实外光的效果,形成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0.
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在国内应用较少。本文以某厂锅炉房的大型筏板基础为例,阐述了在复杂工程地质下进行桩基处理后,对筏板基础施工期间的桩顶受力、桩间土、筏板内部受力以及筏板的沉降变形进行了试验监测。通过对基础施工期间的各项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基础安全稳定的结论,为后续锅炉安装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监测成果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监测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1.
庞亚东  倪敏 《电力建设》2010,31(1):49-52
国家电网公司1 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已经成功投运。其中1 000 kV GIS(HGIS) 的接地设计,因其电压高、容量大而具有新的特点,结合施工条件提出了设置辅助地网的概念,同时分析论述了1 000 kV GIS(HGIS)感应电流情况和辅助地网的主要技术原则。  相似文献   

12.
电流互感器(简称TA)是供电能计量、电量监测、电力系统控制与保护的重要装置。驱潮技术的研究是为了保证处于潮湿气候中的TA正常运行条件下绝缘性能不至于降低,特性不发生破坏。由于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3个站的TA均采用GIS套装结构,TA安装后不易拆卸,变电站厂区采用紧凑型设计,传统的驱潮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为研究适合特高压GIS中TA的驱潮技术,在借鉴低电压等级TA的基础上,又考虑到特高压GIS站的独特结构以及1 000 kV TA本身的特性,笔者对于特高压TA的驱潮方式中尝试采用了几种不同的形式。为了寻求最合理的方式,对1 000 kV荆门变电站的TA现场驱潮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同方式对于试验设备要求及最后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差异,在驱潮完成后还要进行防潮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在1 000 kV GIS TA的驱潮方式中,采用绕组温升驱潮同时配合线圈表面喷涂特殊涂料进行防潮在1 000 kV GIS TA中可行。  相似文献   

13.
贺虎  李韶华  王首谦 《电网技术》2009,33(10):46-50
交流特高压试晋东南变电站1 000 kV GIS基础为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基础,设计强度等级为C30,预埋件数量众多、单件大而重,且施工时正值冬季。因此,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冻害,成为施工时的关键问题。该文重点介绍了施工时所采取的多项技术措施,包括:混凝土统一配合比环保配制;分块分层浇筑、阶梯推进的施工方法;采用暖棚法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保证环境温度不超过0~5℃。  相似文献   

14.
1 000 kV绝缘子选型及组串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000 kV绝缘子串是特高压交流变电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科研单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针对特高压变电站的实际情况 ,对 1 000 kV绝缘子的选型、片数选择、组串方式、V型绝缘子串夹角选择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 ,从而提出可行的建议及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5.
1 000 kV柱式CVT的设计要点及检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1000kV柱式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是我国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重要设备,它的设计不仅要考虑特高压绝缘问题,同时要兼顾误差特性、安装特性等。根据我国1000kV特高压输电工程的需要,在对比柱式结构CVT、SF6气体绝缘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电子式电压互感器(EVT)优缺点基础上,对我国1000kV交流特高压工程用电压互感器进行了选型;分析了1000kV柱式CVT的设计原理、参数选择、结构要求、现场检测方法及附加误差,同时提出1000kV标准电压互感器的结构设计。1000kV柱式CVT的试制成功证明,1000kVCVT符合对1000kV特高压电网电压测量和保护的要求,为我国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6.
李璿  王晓琪  余春雨  吴士普 《高压电器》2011,47(11):110-114,120
1 000 kV电压互感器是实现特高压电网电能计量及电网保护的关键设备,中国特高压工程所采用的1 000kV电压互感器均为自主研制,如用于敞开式变电站的柱式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用于GIS站的罐式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罐式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和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等.为提高特高压电压互感器技术水平,总结研究经验,笔者介绍了适用于特高压...  相似文献   

17.
1000kV级输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国际上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研究成果及其对生态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1000kV级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可听噪声的限值建议。就1000kV级交流输电示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可听噪声对生物有确定有害影响的阈值远高于输电线路有关量的限值;采用文中建议的限值控制1000kV级交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