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苏里格气田低产井稳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里格气田部分井因生产时间长,井底流压低,稳产难度不断加大,而开发实践证明,苏里格致密砂岩气藏在低压条件下仍具有一定的稳产能力。本文利用气田生产动态数据和压力恢复数据,采用分段动态拟合与试井解释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气井储层物性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在充分考虑应力敏感条件下,优化致密储层压力控制条件和开发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苏里格低产井应以不同的稳产目标合理配产;第二,低产井应严格控制井底流压压降速率;第三,低产井应采取长关短开的间歇制度,以降低应力敏感性对于储层的重复伤害;第四,低产井应确定合理的开关井时间,并建立动态的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3.
实施低产、低效井间抽工作制度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掘机采井节能降耗的管理潜能,追求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对泵效小于25%、含水大于90%及日产液小于10t的井,采取适合本井的间抽方式,在日产液、日产油少降或不降的情况下,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对于拟稳定期的产量计量方法尚需要完善,试验情况显示,间抽井开井后初期产液量较高,之后逐渐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再稳定下来,稳定后的产液量与间抽前的产液量基本一致.间抽开井后含水不稳定,初期含水略高,后期含水下降. 相似文献
4.
5.
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是渤海油田实现增产目标的关键途径之一。为了促进渤海油田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发展,分析总结了低产低效井的成因、治理难点及主要挑战,综述了高含水储层治理技术、储层改造技术、防砂治理技术、井筒治理与恢复技术、储层低效治理技术等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并探讨了未来渤海油田低产低效井治理技术发展方向,以期为提高低产低效井治理技术能力、升级完善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推动渤海油田低产低效井实现低成本高效治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7.
8.
9.
油田开发后期低效井经济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盈亏平衡原理,确定了油田开发后期低效生产井最低经济产量界限的计算方法及图版,为优化单井产量,提高开发效益提出了一种经济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0.
榆林气田南区低产井开发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林气田南区低产井储层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供气能力有限,产能低。若工作制度不合理,不仅频繁"间歇",而且不利于提高采收率,同时作业量还大。为提升开发效果,提出了低产井"低配长稳"的技术思路,即综合考虑气井动、静态特征,进一步细化分类,优化工作制度,并辅以排水采气、井下节流等工艺措施。采用上述对策和措施后,物性相对较好、产能较高的A类井可连续稳定生产;物性差、产能低的B类井,以"长开短关"、"长关短开"和"冬季长关、夏季间开"的方式使原来长期停产井恢复生产能力,原来频繁间歇井减少了开、关井次数,并且"冬季长关"井可以借机测试压力;另一方面,节约了注醇量,减少了解堵频次,降低了安全生产风险及作业量,明显改善了低产井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子洲气田开发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洲气田于2007年8月底正式投入生产,主力气藏为山_2,气田具有储层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气井产能低、局部产地层水、开发管理难度大等特点;通过开展开发效果分析及评价,在加深气藏地质研究认识的基础上,密切跟踪气田生产进程,以静、动态相结合对气井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型井生产动态特征,落实气井、气田产能,落实单井动储量,优选有利区等,为下一步滚动开发建产、扩大开发规模提供依据。同时,从气田科学管理以及配套工程技术展开了研究,提出针对不同类型气井实施相对应的管理方式,为实现气田的稳产和合理、高效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水平井中心管采油技术先导性试验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港油田底水油藏水平井目前含水普遍偏高、没有控水技术手段及油井开发综合效益差的现状,研究开发了中心管采油技术。通过中心管管径、长度及盲筛比的优化设计,有效地调整和改善了水平井井段产液剖面,达到了降水增油的目的。大港油田在2008—2009年共试验实施7口井,平均单井产油量由5.13 t.d^-1提高到8.31 t.d^-1,累计增油3 304 t,综合含水率由94.37%降至91.02%,下降3.35个百分点。中心管采油技术为底水油藏水平井稳油控水开采,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枣园油田枣南孔一段油藏主要含油层位为孔一段的枣IV、V油组,油层平均有效厚度为58.3 m/19层;断块内有17条断层,划分为9个断块区,平均断块面积为0.19 km2。油层连通差,储层物性变化大,平面上注水井吸水状况不均衡,位于构造边部的采油井见不到注水效果,表现为低能低产,剩余油的潜力无法动用。通过室内驱替实验和理论公式计算得出,枣南孔一段油藏构造边部相对低渗区的合理井距为75 m;应用概率公式法、经验公式法及采收率-井网密度关系,计算平均井距75 m时井网水驱控制程度分别达到88.5%和89.6%,可提高最终采收率2.12%。超小井距注水首先在3个井组进行先导性试验,累计增油1 337 t,然后又在5个井组进行推广,受益油井产油量由39.1 t·d-1上升到54.7 t·d-1,增油15.6 t·d-1,累计增油2 172 t,预测油藏最终采收率从30.2%提高到31.3%。 相似文献
14.
15.
16.
特低丰度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2,他引:11
有效动用外围储量是大庆油田实现产量接替的关键之一,为此开展了大庆外围油田的特低丰度超薄(厚度不足1m)葡萄花油层水平井开发试验。采用地震解释系统和地质建模技术,精细解释拟布水平井井区葡萄花油层的构造和断层,并优选基于目标的砂体模拟地质统计学方法进行岩性插值,为水平井单井设计及地质导向提供依据;通过数值模拟,优化选择了水平井采油直井注采行列井网,并进行了产能预测。实时获取钻井过程中的电测数据及井眼轨迹数据,实现随钻电测数据曲线的实时显示及地质模型的及时修正,指导钻头在砂体内部钻进方向。通过岩屑和气测录井,对储集层的含油性进行评价,为地质导向及后期射孔提供保障。实测超薄油层阶梯状水平井含油砂岩钻遇率平均为55%,最高超过75%。已投产6month以上的10口水平井平均单井初期产油量为19.5t/d,单井稳定产油量为8.9t/d,皆为直井的3倍以上,开发试验取得了成功。图1表2参18 相似文献
17.
18.
BZ油田是渤海中型常规油河流相油田,具有单砂体形态不规则、储量规模差异较大、储层横向变化快、纵向上多期河道砂体相互交错叠置的特征,针对此特点,探索出一种适合该油田的高效开发模式和策略:即早期单砂体水平井分层系布井,开发中期通过水平井对未动用储量进行挖潜,高含水期基于储层构型认识对井网内部剩余油进行挖潜。BZ油田水平井开发模式实现了多年稳产,水驱开发指标整体保持较好。根据渤海油田水驱指标评价标准,对含水上升率和递减率两类关键水驱指标评价过程进行了优化,并将得到的结果应用于BZ油田,其评价标准均为一类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
针对辽河油田稠油油藏水平井的应用状况,为进一步改善水平井开发效果,在对普通稠油、特稠油、超稠油3种油品稠油油藏水平井生产数据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对其开采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其开采特点既有与直井相似之处,又有自身的生产特点;投产条件及吞吐周期内加热长度和加热半径的不同是造成水平井自身开采特点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具有不同水平段长度和目的层厚度水平井的开发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在目前的注汽和工艺技术条件下,目的层厚度对生产效果的影响程度较水平段长度明显一些,提高水平段的动用程度将是改善现有水平井开发效果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