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每天睁开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查询空气指数。缤纷艳丽的春日阳光岂能被雾霾所辜负?不妨整好行装,登上顶峰,拨开雾霾看云海,感受清新的空气。雁蕩山山水画卷春天的雁荡山清秀迷人,在芙蓉镇往西望进那片葱郁深处,就是雁荡山。山里气候多变,刚还露笑脸的太阳,瞬间就飘起细雨来,但这并不妨碍踏青的情绪,微微细雨更添浪漫诗意。浅湿的  相似文献   

2.
宋宪章 《美食》2006,(3):45-45
凡名山皆出名茶,但我喝过的名茶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浙南雁荡山北斗洞喝的雁山茶。  相似文献   

3.
雁荡香鱼     
雁荡山为我国名山,多奇峰怪石,飞瀑流泉,有“天下奇秀”之誉.这里所产的”雁荡香鱼”也很奇特,被称为“雁荡五珍”之一.  相似文献   

4.
九龙茶产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自古闻名.《安远县志》云:“茶惟九龙嶂所产者为佳,雍正五年取以作贡,计正额六十斤.”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用雪水烹茶被认为是一大雅趣.谢在杭说:“惟雪水冬月藏之,夏用乃绝佳.” 白居易有“融雪煎(艹名)茶”、“闻尝雪水茶”的诗句.陆游《雪后煎茶》诗曰:“雪被清甘涨井泉,看携茶灶就烹煎”.郑板桥《满庭芳》词写  相似文献   

6.
《中国酒》1996,(4)
浙江省雁荡山啤酒厂坐落于碧水清洌的雁荡山石门潭下。今年七月初我们慕名来到这里…… (一) 走进厂长办公室,我们发现,厂长杨相华的办公桌被人围得水泄不通。陪同的厂办主任张小跃解释说:“这些人都是来请杨厂长批条子要啤酒的。这种情况天天如此。”许久,杨厂长才将要货的人劝走。他略带歉意地对我们说:“对不起,让你们等久了。没办法,僧多粥少,要货的人要不到货,就都来找我,可我也拿不出那么多货。只好劝他们迟些日子再要。”眼前刚刚经历  相似文献   

7.
<正> “白族三道茶”是大理白族人民的一种茶文化,历史悠久。其饮茶的历史是从唐代开始的,早在南诏时期(公元649至902年),唐代樊绰著《蛮书·云南馆内物产第七》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出,散收无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它告诉我们茶源于银行城诸山,蒙舍蛮(南诏王室)等饮茶时加配料椒、姜、桂的饮茶方法。一直到明代,《徐霞客游记》记有“一清、二甜、三蜜茶”的记载。我国文字巨著《红楼梦》里  相似文献   

8.
茶联撷趣     
# 清代江西省的曹秀芝(字芝田,一字冰持,号地山),官至礼部尚书正一品加三级,曾参与修撰《清实录》、《四库全书》,诗文敏捷,才华出众,有《赐书堂稿》、《依光集》、《地山初稿》等书传世。有一次,他在品茗时,联兴大作,吟了一副茶联:“烟中茶语窗前月;瓶里梅花谷外莺。”这副茶联对仗工整,联语玑珠,堪称佳作。它把烟、茶、窗、月、瓶、梅、谷、等景巧妙自然地融为一体,描述了文人雅士的恬淡清高和生活追求,给人以不尽的暇想和无穷的韵味。在这里,联以茶生辉,茶因联更醇。此茶联是在江西省武宁县1983年文物普查中,从澧溪乡上菁村村民家中征集到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雁荡茶区乌牛早、浙农139、迎霜、中茶108、龙井43、智仁早、本地群体种7个主栽茶树品种为原料,分析其制成的雁荡毛峰茶主要理化成分和感官品质,旨在探明这些品种雁荡毛峰茶的适制性,以筛选出适宜在雁荡茶区推广种植的茶树品种.结果表明,这7个品种内含物丰富,水浸出物含量高于46%,最高的智仁早含量达49.64%,咖啡...  相似文献   

10.
喝茶治百病     
我国盛产茶叶,根据记载,茶叶很可能是最早作为药用植物被人们发现的。汉代司马迁《史记》中《三皇本纪》中提到:“神农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这里提到的“赭鞭鞭草”,人们认为便是茶叶。可见茶叶在一开始便与医药联系在一起了。战国早期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东汉的《增广本草》进一步指出:“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充分说明了茶的医疗保健作用。唐代陈藏器在巨著《本草拾遗》中极力推崇茶是“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宋代淳照年间日本学者荣西禅师,在他的《养生记》中曾说:“茶乃养生之仙学也,延年之妙方也。” 《美国健康基金会》主席约翰·温斯伯格医生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多年研究后发现:茶内所含的成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饮茶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据说,饮茶是从发现它的药用价值开始的.《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萘而解之.”这里的“萘”,即指茶(因原无“茶”字).唐代陈藏器曾在《本草拾遗》中说:“止渴除疫,贵哉茶也……茶为万病之药.”《神农本草经》亦云:“苦萘久服,令人悦志.”东  相似文献   

12.
麻姑三宝     
麻姑山,位于江西南城县西南隅,离城约十华里.《名山志》上说:“中国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分布九州四海,只独有麻姑山,既有洞天,又有福地,秀出东南.”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姑山山高风景美,出名还是酒茶粉.”可见,人们既赞美麻姑山那优美奇丽的风景,更喜  相似文献   

13.
隽味二款     
玉龙山珍品——雪茶 云南丽江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民风古朴位于丽江的玉龙山上还生长着一种粉丝状的藻菌营养体——“雪茶”。 雪茶属枝状地衣植物,滋生于特定的环境,海拔4000-5000米的高山雪线地带是其生生不息的家园(四川、陕西等地的高寒山地亦有少量出产)。一年中只有两三个月是它  相似文献   

14.
茶是一种日常消费品 ,以买卖方式进行的茶钱交换自然是主要的 ,但茶物交换的例子也不少见。在茶诗中就有茶与蔬、米、酒、纸、墨、马等等交换的描述 ,而这种交换并不都是量价而为的 ,有的只是临时的调剂余缺 ,而更多的则是友朋之间的互赠性质的交换。下面就茶物交换诗作一分类与浅注。1 茶蔬交换南宋葛长庚《茶歌》诗 :“君不见孟谏议送茶惊起卢仝睡 ,又不见白居易馈茶唤醒禹锡醉。”诗的后一句典出《蛮瓯志》 ,说的是刘禹锡用“菊苗齑”、“芦菔”换取白居易“六班茶”醒酒的故事。菊苗齑 :细碎的菊苗。菊苗、芦菔都是美味的野菜。即…  相似文献   

15.
四川峨嵋山乡植茶制茶历史悠久,据《峨嵋山志》载:早在唐代禧宗年间,峨嵋山万年寺、黑水寺等地就植茶万本,并有“小炉煮雪芽”的制茶工艺,所产“白芽”作为贡品.  相似文献   

16.
茶与和尚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至少在春秋秦汉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把茶作为饮料了。《尔雅·释木》:“柠,苦茶。”(注:“茶”古作“茶”。)汉王衰《检约》;“烹茶尽其。”《三国志·吴·韦M传》:“或密赐茶再以当酒。”(注:chudn,晚来的茶。)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由于坐禅需要茶提神益思、驱除睡魔、生津止渴、消除疲劳,所以茶便成了和尚最为理想的饮料。和尚饮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晋书·艺术传》记载:僧人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耶城昭德寺内坐禅修行,不畏寒暑,昼夜不卧,“日服镇守药数九,……时复饮茶…  相似文献   

17.
茶话     
茶古称茶、茗,相传神农尝百草时所发现。秦汉时饮茶已成风。相传晋元帝时,南京街头就出现丁茶摊。到了唐代,茶店已遍布城乡。几乎是“村女卖秋茶,怀茶就井煮。”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说:“门前冷  相似文献   

18.
碧螺春     
清《野史大观》载:“洞庭山碧萝峰石壁……产野茶,初未见异。康熙某年按候而采,筐不胜载,因置怀间。茶得热气,异香忽发,采者争呼:‘吓杀人香’。‘吓杀人’,吴俗方言也。遂以为名。自后土人采茶,悉置怀间。而朱元正家所制独精,价值尤昂。己卯,车驾幸太湖,改名碧萝春。”这“吓煞人香”的茶叶就是中外闻名的碧螺春茶的前身。《灵芬馆诗话》又补充道:“洞庭产茶名碧萝春,色香味不减龙井,而鲜嫩过之。相传不用火焙,采后以薄纸裹之著女郎胸前,俟乾取出。故虽纤芽细粒而无焦卷之患。”故有诗云:“此茶自昔知者希,精气不关火焙足。蛾眉十五来摘时,一袜酥胸蒸绿玉……”。  相似文献   

19.
王琼说茶     
茶人泡茶都知道好茶还需要好水冲泡。泡茶用水是十分讲究的。早在唐代, 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就总结了煮茶用水的经验:"其水,用山水上, 江水中, 井下水。"其中当然是山中流泉为最。  相似文献   

20.
徽州茶地图     
正马头墙,小青瓦,山明水秀,人杰地灵,是徽州。梦里徽州,不仅有雕梁画栋的徽派建筑,钟鸣鼎食的徽商,还有集天地灵气的徽茶。徽州古称歙州,自古便是重要的茶产区,唐敦煌遗书《茶酒论》谓之"浮梁、歙州、万国来求"。徽州地处皖南山区,山灵水秀,土质肥沃,茶树遍布。茶区云雾弥漫、空气清新、茶质优良,属高山茶类,是国内重点茶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