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害虫抗药性的定义是:昆虫具有耐受杀死正常种群大部分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并在其种群中发展起来的现象。从药剂的剂量角度来说,害虫抗药性即指某一品系害虫能忍受杀虫剂一定剂量的能力,这个剂量对同种正常害虫种群中大多数个体是足以致死的。抗性是害虫遗传性状改变的结果。交叉抗性指某类害虫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剂产生抗性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农药》2015,(8)
[目的]明确海南香蕉园主要杂草小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对百草枯的抗药性水平。[方法]利用温室生物测定法测定海南省昌江、白沙、乐东、澄迈、五指山和陵水小飞蓬种群对百草枯的抗药性,并研究1 200 g a.i./hm2百草枯茎叶喷雾处理后不同小飞蓬种群SOD和POD活性。[结果]抗药性水平最高的为白沙香蕉园小飞蓬种群,相对抗药倍数(IR)达到了17.81,抑制中剂量ED50达11 588.06 ga.i./hm2;其次为乐东小飞蓬种群,IR达到11.47,ED50达7 460.51 g a.i./hm2。白沙小飞蓬SOD活性最高,为6.88 U/g FW,陵水对照种群的活性最低,二者相差10倍;昌江和白沙的小飞蓬种群POD活性显著高于五指山、乐东和陵水,但与澄迈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海南省部分香蕉园小飞蓬对百草枯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应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小飞蓬种群抗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北京及河北廊坊地区桃蚜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希武  郑炳宗 《农药》1993,(2):8-9,14
通过1986~1990年,用点滴法对北京及河北廊坊地区桃蚜(Myzus Persicas Sulz.)抗药性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和相对敏感的廊坊种群相比,北京地区桃蚜对氰戊菊酯的最高抗性为675倍,溴氰菊酯为1468倍。增效醚(Pb)与氰戊菊酯混用,对北京农大温室种群增效4.8倍,对马连洼种群增效8.2倍。TPP与氰戊菊酯混用,对农大温室种群和马连洼种群增效2.8倍。异稻瘟净和增效磷(SV_1)与氰戊菊酯混用,共毒系数分别为1038.8和1831.6。说明桃蚜的抗药性与羧酸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MFO)有关。北京地区桃蚜种群中β-NA羧酸酯酶活性大于0.5(OD值/蚜,15分钟)的个体比例是敏感种群的78~98倍.α-NA羧酸酯酶在不同抗性种群中也具有明显的差异。GSH-S-转移酶活性与抗性没有任何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田如海  周玉书  李忠洲  朴静子  高萍 《农药》2012,51(7):529-530,535
[目的]预测二斑叶螨对螺螨酯(240 g/L SC)产生抗药性的速度,指导合理用药。[方法]以选择压力为杀死种群50%~60%的剂量,对二斑叶螨敏感种群进行室内汰选,每隔5代用浸叶碟法和叶片残毒法对种群进行测定,求得毒力回归方程。[结果]经过25代汰选,二斑叶螨的卵对螺螨酯抗性指数仅上升至1.28倍,并未产生明显抗性。汰选至35代,对幼螨的LC50值(制剂量)由15.1252 mg/L升高至127.2624 mg/L,获得抗性指数8.41倍的抗性种群。[结论]在室内汰选35代后,二斑叶螨的幼螨虫态对240 g/L螺螨酯SC已产生明显抗药性。  相似文献   

5.
王维静  杜颖  纪明山  王金玲  郭红霞 《农药》2020,59(6):464-468
[目的]明确东北地区稻稗对五氟磺草胺的抗药性机制。[方法]采用整株生测法测定不同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抗药性水平及P450s活性差异,并采用基因测序法,研究ALS序列差异。[结果]种群R-2呈高等水平抗药性,抗性指数达25.67,种群R-1和R-3分别呈低和中等水平抗药性;3个抗性种群均未检测到突变;在施用马拉硫磷后,抗性指数比分别为1.99、5.42和1.60。[结论]抗性种群对五氟磺草胺抗药性并非靶标基因突变导致的,可能是P450s活性增强导致的非靶标抗药性。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湖南草地贪夜蛾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茚虫威等的抗药性程度,建立了田间玉米草地贪夜蛾种群的敏感基线。用浸叶法测定了四种类型杀虫剂对湖南省10个地级市的草地贪夜蛾种群3龄幼虫的LC50,并以此为毒力基线。将10个种群所测数据进行合并计算毒力回归方程,得出混合种群的敏感基线。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不同田间种群对四种类型的敏感性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抗性最低和抗性最高的种群分别为张家界(慈利县)种群和常德(鼎城区)种群,其抗性倍数分别为4.95和2.21,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抗性差异达到2.24倍,10地种群对四种类型的抗性倍数在1~5之间。湖南不同地区草地贪夜蛾种群对四种类型杀虫剂虽未达到低抗性水平,但敏感性已降低。  相似文献   

7.
孟昭礼  王祖晋 《农药》1994,33(6):5-7
采用FAO推荐的浸渍玻片法,对中国梨木虱昆嵛山种群进行了敏感水平测定,建立了8种的毒力基线。对中国梨木虱莱阳种群和龙口种地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表现非抗药性;而莱阳种群对水胺硫磷、氧乐果和对硫磷表现轻度抗药性,对双甲脒表现抗药性;对久效磷和氰戊菊酯表现明显抗药性,抗药性分别为20.5倍和24.4倍。  相似文献   

8.
汪涛  邓云艳  杜颖  孙中华  秦培文  朱赫  纪明山 《农药》2021,60(3):230-234
[目的]明确辽宁省萤蔺种群对苄嘧磺隆的抗药性水平和机理。[方法]采用整株剂量反应测定抗性指数和马拉硫磷增效作用,PCR技术和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各种群萤蔺植株对苄嘧磺隆的抗药性机理。[结果]采自水田的9个萤蔺种群对苄嘧磺隆表现出了不同水平的抗药性;WT-2、WT-6和WT-22种群的抗药性源于ALS基因突变,ALS1上的Pro-197-Ser。而代谢增强是WT-5和WT-12种群非靶标抗性的关键原因。[结论]萤蔺对苄嘧磺隆的抗药性已普遍存在;ALS靶标基因突变和代谢作用增强是萤蔺对苄嘧磺隆抗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张永丽  李戈  莫圣书  陈青 《农药》2007,46(6):413-415
采用浸渍法和分光光度法进行了豇豆荚螟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群豇豆荚螟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从两院豇豆荚螟种群对阿维菌素的LC50抗性比值可以看出,定安和东方豇豆荚螟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分别提高3.5701倍和2.8650倍;羧酸酯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用阿维菌素18、9、4.5、3、0.225mg/kg处理豇豆荚螟后,各处理豇豆荚螟的羧酸酯酶活性均明显增强。上述结果表明,豇豆荚螟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降低主要是由于羧酸酯酶活性显著增强所致。  相似文献   

10.
斜纹夜蛾对茚虫威抗性风险分析及抗性生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茚虫威是一种新型二嗪类杀虫剂,作用机制独特,探讨了斜纹夜蛾对茚虫威的抗性风险和抗性机理。[方法]采用饲料浸毒法对斜纹夜蛾敏感种群3龄幼虫经过13代11次抗性选育,测定斜纹夜蛾对茚虫威的抗性倍数及抗性机理。[结果]斜纹夜蛾对茚虫威的抗性倍数达到69.6倍。测定选育抗性种群3龄幼虫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选育种群羧酸酯酶活性和多功能氧化酶O-脱甲基活性分别是选育前的3.7倍和2.5倍,差异显著;谷胱甘肽S-转移酶为选育前的1.1倍,差异不显著。[结论]斜纹夜蛾对茚虫威的抗药性与羧酸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有关,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无关。  相似文献   

11.
论杀虫剂穿透生物学与昆虫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安庆  杨健 《世界农药》2010,32(4):13-17
阐明了杀虫剂穿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对昆虫抗药性测定的指导意义;论述了杀虫剂穿透生物学提出的背景及其与“田间毒理学”的关系,分析了在昆虫抗药性生物测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提出了杀虫剂穿透生学在昆虫抗药性测定中的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辽宁省野稷对烟嘧磺隆的抗性水平及抗药性机制.[方法]采用整株生测法测定不同种群对烟嘧磺隆的抗药性水平及细胞色素P450s活性差异,并通过对野稷ALS序列片段进行扩增测序,研究ALS序列差异.[结果]采自辽宁省阜新市的种群R-3呈高等水平抗药性,GR50值为80.58 g a.i./hm2,抗性指数达22.2...  相似文献   

13.
杨凌地区田间小菜蛾种群对新型杀虫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黄剑  吴文君 《农药》2006,45(2):137-138,141
用浸叶法测定了陕西杨凌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等几种新型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田间种群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氟虫腈、啶虫咪、溴虫腈、茚虫威、多杀霉素、甲胺基阿维菌素等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75、1.65、1.10、1.27、1.16、1.14和1.32倍,结果表明,田间种群对大多数新型杀虫剂还没有产生明显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5个省市马唐种群的抗药性水平及抗性机制。[方法]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不同种群对烟嘧磺隆抗药性水平,并通过ALS基因片段扩增研究抗敏种群ALS基因序列差异;同时,通过外源施用P450抑制剂马拉硫磷探究P450活性对抗性的影响。[结果]LN-11为敏感种群,其对烟嘧磺隆的GR50值为17.19 g a.i./hm2,其余34个种群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产生,其抗性倍数在4.57~72.88之间;所有供试种群中均未检测到ALS基因突变;LN-1、LN-21、HLJ-1、HB-1、HN-1在叠加施用马拉硫磷后,对烟嘧磺隆的GR50值有明显下降。[结论]抗性种群对烟嘧磺隆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并非由ALS基因突变导致,可能是由细胞色素P450s活性增强参与导致的。  相似文献   

15.
《农药》2015,(5)
[目的]测定野慈姑对磺酰脲类除草剂及其他ALS抑制剂(三唑嘧啶类和嘧啶硫代苯甲酸酯类)的交互抗药性。[方法]通过剂量反应试验测定营口(R1)和鞍山(R2)2个种群对5种ALS抑制剂抗性水平。[结果]种群R2对磺酰脲类除草剂吡嘧磺隆和乙氧磺隆,嘧啶硫代苯甲酸酯类除草剂双草醚产生了交互抗药性;而对三唑嘧啶类除草剂五氟磺草胺和嘧啶硫代苯甲酸酯类除草剂嘧啶肟草醚比较敏感;相比之下种群R1仅对磺酰脲类除草剂吡嘧磺隆和乙氧磺隆产生交互抗药性。[结论]明确了2个野慈姑种群对5种ALS抑制剂的交互抗药性,为抗ALS类杂草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昆虫抗药性日益严重,使得害虫再猖獗,造成农作物的大量减产,给植保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深入开展昆虫抗药性治理对实现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纳米农药特有的小尺度效应、药物控制释放和靶向传输性能改变了常规农药剂型应用中药剂在靶标作物及有害生物上的传输分布及剂量效应。这种改变是延缓还是促进昆虫抗药性的发生值得展开深入研究。受纳米载体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性所取得研究进展的启发,深入研究纳米农药对昆虫抗药性风险的影响规律及调控机制,有望为昆虫的抗性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也为纳米农药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利用负交互抗性防治抗性棉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润玺  杜学林 《农药》1991,30(3):1-4
本文研究了利用负交互抗性作用防止棉蚜抗药性的发展。经1981~1990年棉蚜抗药性监测,以及对棉蚜不同种群的培育和负交互抗性测定、大田生产实际应用,均证明氧乐果与溴氰菊酯有负交互抗性关系,其防治抗性棉蚜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法。产量比对照增加33%,百株蚜量减少2.3倍。  相似文献   

18.
贵州白背飞虱对7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红  程英  金剑雪  李德友  李凤良 《农药》2013,(3):217-218,224
[目的]了解2012年贵州省贵阳、遵义、平塘、平坝和黔西5地白背飞虱种群对7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方法]稻茎浸渍法进行测定。[结果]白背飞虱种群对噻虫嗪的敏感性最高,LC50值在0.40~1.68 mg/L之间;其次为吡虫啉和毒死蜱,LC50值范围分别为0.42~6.89 mg/L和2.35~4.62 mg/L;对吡蚜酮、敌敌畏、噻嗪酮和异丙威的敏感性相对较低。[结论]贵阳和遵义白背飞虱种群对吡虫啉的敏感性差异超过16倍,白背飞虱抗药性地区建议采用其他药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9.
昆虫对药剂的抗药性是可以遗传的,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性,这些规律较早的被人发现并用于研究昆虫的抗性机理。作者对抗药性的形式遗传、分子遗传、群体遗传三个研究方向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农药》2016,(5)
[目的]明确黑龙江省反枝苋种群对氟磺胺草醚的抗药性水平。[方法]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分别测定黑龙江省36个地区反枝苋种群对氟磺胺草醚的抗药性。[结果]牡丹江市东宁县绥阳镇爱国村的反枝苋种群的GR50最小,为72.9113 g a.i./hm~2,对氟磺胺草醚最敏感。佳木斯市汤原农场经济作物园区的反枝苋抗性指数为5.55,为低水平抗性。黑河市嫩江地区反枝苋的抗性指数为40.65~101.74,为高水平抗性。[结论]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大豆田反枝苋对氟磺胺草醚的抗药性有明显的差异,黑河市嫩江地区的反枝苋对氟磺胺草醚产生了高水平抗性,其他地区处于敏感或低水平抗性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