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气候变化与城市化对圩田景观、历史村庄及其周围环境,以及那些不能只被当作“纪念碑”来保护的考古景观等文化遗产景观的管理和保护有重大影响。本研究主要关注历史庄园景观,即由乡村庄园及其所在土地决定其特征的景观。首先,气候适应是一项重大挑战,亟须解决由于温度升高而导致的水资源“盈亏”与植被的变化。此外,持续的城市化与人类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也给庄园景观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如何应对由城市化带来的空间碎片化问题,以及如何回应休闲旅游业需求的增加而带来的庄园产权转换和功能置换等问题,是现如今庄园景观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些挑战的复杂性需要从区域或“直升机”视角(helicopter view)来理解庄园之间的系统性关系和内涵,从而找到各利益相关方可协作的平台。以荷兰格尔德兰省(Gelderland)为例,介绍一种基于景观的区域设计方法来理解、规划和设计历史庄园景观,即“通过设计来保护”的方法:以历史景观的空间发展结构为基础,执行核心利益相关者全过程参与机制,结合以图像为主要媒介的沟通方式,建构基于合作与共创的空间策略与准则。这是如何利用设计研究以及通过设计进行研究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2.
3.
采矿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与相关的金属生产一起,通常被认为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国家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作为一项全球性活动,采掘业遍布世界各地,其中部分矿产地已经或即将面临枯竭,成为矿业废弃地。从文献资料与实物遗存双重层面理解矿业废弃地景观:一方面,文献资料展现了采矿文化及其内涵演变历程;另一方面,实物遗存见证了由自然和人类共同塑造的复杂多时相的遗产地。基于文献与实物的双重认知,有2个主要研究目的:1)将矿业废弃地景观层层剥离,解读过去的采矿活动和采矿遗迹如何影响矿工群体和矿业文化;2)批判性地阐释矿业废弃地景观作为“遗产”服务于当代社会的特征和价值。结合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和工业遗产研究的视角分析案例,案例涉及金属和非金属矿业、地下和露天矿业等多种矿业废弃地类型,案例时间从古代持续到近代和现代,案例分布的地域范围几乎覆盖各大洲。分析结果显示,虽然每处矿业废弃地都独具特点,但其整体蕴含着一系列生态、理论、技术、经济、历史、教育、艺术、社会和人文等方面的价值,可以将矿业废弃地景观及其蕴含的独特文化纳入全球化视野中讨论。 相似文献
4.
铁路遗产的保护实践拓展了工业遗产的内涵与外延,而火车站是铁路遗产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类型。1960年代,围绕城市历史火车站保护与拆除的问题展开了论争,英国的工业考古学与美国的建筑保护运动开拓了各自的遗产保护领域。首先分析从1950年代开始逐步成熟的相关理论基础,然后简述早期铁路遗产的保护实践,重点回顾铁路遗产保护实践中的"尤斯顿拱门"事件,分析工业遗产认知的转变,从单纯地认识价值转变为在再利用中延续其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世界遗产公约》颁布51周年之际,识别世界遗产数字化保护的重点议题,梳理自然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实践脉络,分析数字化保护的国际动向,解读数字化转型为世界遗产体系带来的变革性影响。【方法】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字图书馆和世界遗产咨询机构数字档案等资源进行系统解析和知识图谱构建。【结果】识别了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发展阶段和重点议题,归纳总结了以世界遗产记录与档案、监测与管理、阐释与展示、国际合作与能力建设等四大技术主题、12类技术方法和62个技术工具为核心的数字化保护技术体系。【结论】提出景观遗产数字技术集成与创新、遗产保护数据标准、数字行动规范、数字化可持续能力建设等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为中国深入开展世界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京西古道的遗产价值与保护规划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西古道,是指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山地地区、历史时期经人为修筑的、并延续至晚清的古代交通道路.京西古道对外沟通北京与山西、内蒙高原,担负着北京内外交通、物产交换、宗教活动和军事防御的功能;对内维系京东平原暨京城与京西山地.从文化遗产线路视野入手,研究京西古道的遗产资源与遗产环境,包括古道线路、沿线古村落、军事防御工事、古寺庙等历史遗存及其文化与自然景观等内容,强调文化遗产线路资源的整体保护,分析阐述了京西古道的历史遗产价值,并提出了保护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遗产角度的上海里弄建筑现状空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上海里弄整体空间研究的需要,通过对中心城区现存的所有里弄建筑田野调查,经空间坐标导入及单元属性整理,形成以单处里弄为单元、针对现状空间及属性的GIS数据成果.在现状调查及数据成果基础上,根据新时期对于里弄价值认定、构成范畴、谱系建立等新的遗产研究要求,解决以下几个核心问题,包括:表现在历史空间主要组成、近代城市空间拓展主要体现、丰富多样的建筑类型三个方面的遗产价值空间表现的阐述,核心片区为主、特色零块为辅的遗产价值空间结构的确定,由建筑单体艺术价值产生的约七成的价值范畴的侧面佐证,以及时间空间上分布的十类里弄谱系的初步建立.希望在拓展里弄建筑这一历史建筑的本体研究同时,推进其遗产价值、遗产构成、保护更新方面的研究及实践. 相似文献
8.
将自然与文化完全对立的现代西方经典范式二元论,使自然遗产美学价值的评估标准(vii)在界定“自然美”方面往往有所局限:仅仅从物的存在而不是从人的审美活动出发来考察“美”。具体通过回顾依据标准(vii)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历史案例,分析标准(vii)的两类评估要求(“绝妙的自然现象”与“特殊自然美和美学重要性”)所要识别的“自然美”。由标准(vii)的使用情况可以发现,为区别于自然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必须把“自然美与自然审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而通过分析目前广泛使用的风景资源与风景美学评价方法,指出自然遗产美学价值的识别与评估应从现成的物质实体转向生成的关系存在,聚焦于“自然美”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以此实现对自然和文化价值体系的整体关照。 相似文献
9.
10.
意大利因历史遗产数量众多而闻名国际。其中,作为一个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农业文化遗产也是意大利一项不可忽视的保护和发展对象。农业文化遗产的再生、发展和创新可以看作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以米兰广域市为例,首先梳理其农业发展的历史沿革,其次分别从总体规划政策到具体新型农庄的产业振兴进行探讨。并详细分析了4个不同发展定位的农庄,探讨了其农业历史、发展模式及相应管理策略。旨在通过米兰经验的学习为中国相关的农业旅游、乡村景观及都市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Penny O'connor 《Landscape Research》2013,38(3):269-290
Aesthetic value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criteria used to determine the cultural heritage significance of important places. In Australia, however, cultural heritage has had only a limited engagement with theories on aesthetics, and as a result, no practical method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to identify, describe and assess the acoustic dimension of aesthetic value. This paper critiques the literature on aesthetics that cultural heritage has focused on to date, highlighting its emphasis on the visual qualities of place over other multi-sensory understandings. Recent research into acoustics, particularl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soundscape, is explored in order to develop a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to assist heritage practitioners and others in understanding, describing and evaluating the acoustics of plac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is approach is demonstrat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wo cultural landscapes in the south-west of Western Australia. 相似文献
12.
Over time roads and their surroundings gained historic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This significance is oftentimes acknowledged and numerous roads and road infrastructure objects with their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re listed and protected. Notwithstanding this, it is necessary to note that the ways in which roads, their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adjacent objects can manifest heritage values, can be complex, and are not limited to historic roads or historic road landscapes.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these ways can be distinguished: road landscape can be recognized as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heritage objects functionally related or unrelated to the road can exist in its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roads can also be treated as cultural heritage objects in landscape. Understanding the dimensions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roads and road landscapes and analysing its values can be important not only to th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cal, and cultural history, but also to the future-oriented heritage management and territorial planning fields. The article is aimed to present a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automobile roads and road landscapes consisting of the system for its classification and of identification of factors determining its cultural value and the categories of economic value it can provide. Assessment possibilities of these values are also short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遗产是工业时代文明的体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技术水平和价值观,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文化和美学价值。本文对工业遗产的价值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希望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探索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4.
巴拉瑞特是全球首个系统应用“城市历史景观”方
法指导数字化遗产保护的城市,近年来围绕城市历史景观数字
化遗产信息服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探索
意义和示范性。全面解析巴拉瑞特城市历史景观数字化遗产信
息服务系统的策略、重点、方法和技术,总结了4个创新发展
趋势:1)由单向遗产信息发布向多维信息交互发展,强化人
景互动;2)由标准化信息集成向定制化信息模块发展,促进
景观价值认知;3)重视遗产信息受众数字化能力培养,推动
遗产保护决策公众参与;4)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化,助
力景观发展共识构建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建筑遗产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澳在利亚的遗产保护工作不仅在建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专业成就,而且使这项工作得到了政府及公众的认可。本文探讨了澳大利亚建筑师和建筑遗产保护之间的具体联系:如专业条件,保护原则,发展趋势,后勤供给等现状,同时亦大体反应出澳大利亚人民及其政府对待建筑遗产的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矿业遗产的研究意义与保护展望——兼《中国园林》矿业遗产组稿导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矿业遗产,尤其是中国传统矿业遗产,具有丰富的遗产资源,是中国文化遗产的特色项目、中国矿业典籍的物质载体、中国工业遗产的主要内容。中国矿业遗产研究是中国矿业遗产的管理基础与中国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在阐述中国矿业遗产研究意义的基础上,从理顺管理权属、统一项目名称、规范学术认识与合理规划利用等方面,探讨了中国矿业遗产的保护展望。鉴于中国学界对于中国矿业遗产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矿业史、矿业遗产旅游与矿山公园建设等专题的现状,特以世界遗产为视野的矿业遗产研究进行组稿。 相似文献
17.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及其国际新动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化景观是当前国际风景园林界和遗产界的热点。以文化景观的实践领域——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为切入点,来梳理文化景观的理论和实践脉络,剖析文化景观议题的意义,分析国际发展动向,从而为建立中国国家景观保护体系提供参考框架,使中国的景观保护为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文化多样性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建筑遗产保护已经成为一种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以“考古求证,研究论证,过程验证”为基本途径,科学研究性与工程技术性相结合,并且要与具体保护管理措施相适应的特殊门类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保护实例对我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在设计前期进行的历史与考古调查和建筑本身安全评估策略”进行全面归纳与总结,以促进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决策、修复技术与修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Jiangnan Civilization under the specific condi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where numerous rivers and waterways have worked together as a natural and cultural matrix of the canal for thousands of years.To preserve it as a heritage,it is crucial to recognize that the local civilization has very much benefited from the flourishing natural and artificial network of waterways that is an indivisible part of the Grand Canal.This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makes the canal as a heritage different from the present concept of cultural route. 相似文献
20.
梁思成先生与中国的历史遗产保护事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历史遗产保护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建立了文物建筑修复观念,树立了“修旧如旧”的修复概念,提出了城市整体性保护的思想。这些思想均与当时的国际主流保护理论相符,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修旧如旧”的概念已不符合今天的国际遗产保护思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