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詹萍  田洪磊  杜娟 《现代食品科技》2008,24(11):1104-1107
对库尔勒香梨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粗酶液中添加2%PVP在37℃条件下,加入pH=6.0柠檬酸磷酸氢一-钠缓冲液,反应时间为90min,于400nm波长条件下检测β-葡萄糖苷酶活性最为理想;在确定酶活条件的基础上,对气调贮藏、冷冻贮藏、涂膜保鲜贮藏条件下库尔勒香梨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库尔勒香梨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贮藏条件在1%涂膜下酶活性最低,因此采用1%涂膜进行贮藏.  相似文献   

2.
建立一种测定粗纤维素酶中β-葡萄糖苷酶酶活的方法。以纤维二糖为底物,50℃水解30min,通过HPLC分析β-葡萄糖苷酶水解所产生的葡萄糖来测定酶活,稀释酶活在0.13~0.37IU/mL时,葡萄糖与酶活呈线性相关。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杨木木质素、银杏木质素、玉米秸秆木质素3种不同来源木质素对纤维素酶的吸附作用,并与微晶纤维素对纤维素酶的吸附作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杨木木质素为GS型木质素,银杏木质素为G型木质素,玉米秸秆木质素为GSH型木质素;4种底物对于纤维素酶的吸附作用强弱顺序为:银杏木质素>玉米秸秆木质素>杨木木质素>微晶纤维素;木质素主要吸附的是纤维素酶中的内切酶和β-葡萄糖苷酶,而对外切酶的吸附较少。  相似文献   

4.
酶预处理对过氧化氢漂白废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木糖酶、木素过氧化物酶预处理使后续过氧化氢漂白废液色度和COD都下降。聚木糖酶使预处理一过氧化氢漂白两段废液的COD总需氧量降低;木素过氧化物酶预处理使预处理-过氧化氢漂白两段废液的COD总需氧量提高。用HPLC研究表明,聚木糖酶、木素过氧化物酶预处理使后续过氧化氢漂白废液中成分种类增中,亦使过氧化氢漂白中EDTA消耗减少。  相似文献   

5.
利用对硝基苯酚-β-D-葡萄糖苷为底物筛选酿酒酵母菌,得到1株高产糖苷酶的酿酒酵母菌。以该菌株作为实验菌株,研究该菌株的酶活特性,对酿酒酵母菌酶活性测定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单因子试验,确立了该菌株发酵对硝基苯酚-β-D-葡萄糖苷酶的最适培养条件:pH4.0,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6h。高浓度的葡萄糖、果糖对酶活没有抑制作用,酒精度超过14%vol时对产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沙柳P-RC APMP进行酶处理后浆料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空白样相比,聚木糖酶处理、漆酶/介体处理和漆酶/聚木糖酶处理对浆料光学性能的影响各不相同,浆料裂断长分别降低了9.5%、0.8%和6.7%,耐破指数分别降低了11.0%、4.1%和13.8%,撕裂指数分别提高了8.3%、8.0%和1.3%;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聚木糖酶处理后浆料纤维表面细纤维化程度变大,漆酶/介体处理后浆料纤维表面比较光滑,并出现部分表皮大块脱落的现象,与前述纤维相比,漆酶/聚木糖酶处理后的纤维分丝帚化程度最高;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酶处理后浆料纤维素的结晶度均下降,分别降低了6.0%、5.9%和2.4%.  相似文献   

7.
刘宇  刘畅  刘石生 《现代食品科技》2016,32(12):120-124
本文以橡胶籽蛋白溶液为原料,分离得到提取β-葡萄糖苷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变性剂对β-葡萄糖苷酶酶活的影响,并通用激光粒径分析和分子荧光光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变性剂对酶的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β-葡萄糖苷酶的酶活随变性剂浓度的增加大体上呈现下降趋势,温度的增加会加速下降的速度,通过对β-葡萄糖苷酶的空间结构分析发现尿素变性酶后,酶溶液的分子粒径变小,推断为β-葡萄糖苷酶的多聚体结构发生解聚。低浓度尿素在1 h时间内对β-葡萄糖苷酶有激活作用,酶活力明显提高,表明酶的空间结构变化与尿素浓度大小有关。通过分子荧光光谱分析发现随酶溶液中尿素浓度增加,荧光峰位红移,表明色氨酸残基不断暴露,蛋白质分子结构不断展开。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橡胶籽中β-葡萄糖苷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硫酸盐浆在酶解过程中是否有小分子LCC溶出及其性质,以麦草为原料,通过硫酸盐法制浆得到硫酸盐麦草浆,并依次进行聚木糖酶、纤维素酶酶解。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柱分离出酶解液中的小分子LCC,然后对LCC进行FT-IR、2D-HSQC(二维异核单量子碳氢相关)核磁共振分析。结果表明,从麦草浆聚木糖酶酶解液(XHL)中可分离出小分子LCC,但在纤维素酶酶解液(CHL)中只存在纤维素;2D-HSQC分析表明,从XHL中分离得到的小分子LCC主要是聚木糖和木素通过苯基配糖体键、苯甲醚键和γ-酯键连接在一起的,说明聚木糖酶能同时对纸浆中残余的聚木糖和木素与聚木糖之间的化学连接键进行降解。  相似文献   

9.
陈嘉翔  王伟 《中国造纸》1997,16(6):57-58
蔗渣KP浆采用不同木素酶辅助漂白的比较生物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将是21世纪的重点研究课题。聚木糖酶作为纸浆漂白过程中的辅助剂,已在欧、美一些纸厂应用,并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达到同样的纸浆白度时,可以减少含氯漂剂的用量,从而减轻了含氯漂白废水的...  相似文献   

10.
酶处理与漂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酶在漂白中的使用是一种有前途的工艺,因为它具有选择性反应的特性。1酶处理的目的与流程酶处理过程就是以一些酶与纸浆中的某些成分作用,形成脱水素或者有利于脱木素的状态,并提高纸浆白度或可漂性的过程。现时研究或应用的酶,主要有聚木糖酶(Xylanase)、聚甘露糖酶(Ma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e relative effects of an aspartic proteinase (AP) and papain on meat proteins and beef tenderness were evaluated by measuring release of hydroxyproline in collagen, and breakdown of myofibrillar proteins. Tenderness was objectively measured by Warner-Bratzler shear. AP showed self-limiting hydrolysis of myofibrillar proteins resulting in 25 to 30% improvement in meat tenderness and was not adversely affected by pH, salt, phosphate, and ascorbate concentrations often encountered in meat processing. Like papain, its tenderizing effect was expressed primarily during cooking and caused no ignificant changes (p > 0.05) in tenderness during frozen or refrigerated storage. It was also inactivated at cooking temperatures in excess of 60 °C, therefore eliminating any undesirable side effects that may be associated with residual protease activity.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植方式下烤烟烟田土壤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棕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了烤烟不同种植方式(绿肥烤烟轮作、烤烟纯作、麦茬烟和麦套烟)对烟田耕层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耕层土壤(0~25 cm)的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在4种种植方式下均无显著差异,但3种土壤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各异,其中过氧化氢酶随时间变化较平稳,在烤烟移栽后30 d(6月20日)有最低值;蔗糖酶活性在烤烟移栽30 d后有所下降,随后逐渐升高,在采收期(9月7日)达到最高值;脲酶活性在烤烟现蕾期(移栽后68 d)达到最高值,随后急剧降低。就不同土壤层次(0~5 cm,5~15 cm,15~25 cm)而言,烟田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在耕层内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但增幅较小;而蔗糖酶活性在耕层内随土层深度大致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整个烤烟生育期内土壤酶活性的时间变异表现为,土壤脲酶的时间变异系数最大,显示其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最大;蔗糖酶次之,而过氧化氢酶最小,其季节变化最稳定。  相似文献   

13.
以硫酸盐木质索为原料,利用反相悬浮技术制备出球形木质素吸附剂,然后利用球形木质素吸附荆吸附L-赖氨酸,并进行吸附条件的优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吸附效果取决于吸附质溶液pH值、吸附质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问、吸附温度以及无机盐盐浓度等.当吸附质溶液pH值为9.0时,吸附质初始质量浓度为300 mg/L,吸附时阃为120 min.吸附温度为25℃时球形木质素吸附剂的平衡吸附容量可达60.0 mg/g.此外,氯化铵对球形木质素吸附剂吸附容量的影响大于氯化钠,而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大.吸附容量从60.0 mg/g降至2.6 mg/g.同时进行了解吸再牛和对比实验,发现用1.5 mol/L的氨水解吸时,解吸率可达93.3%.  相似文献   

14.
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技术,采取两步升温法制备球形木质素珠体(SLB);以Fe2+/H2O2为引发体系,在SLB上成功接枝丙烯腈单体,制得氰乙基球形木质素吸附剂(SLBA)。实验探索该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考察了SLBA投加量、吸附时间和pH值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并依据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LBA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在308 K、pH值为7的溶液中,SLBA吸附约1 h达到平衡,亚甲基蓝去除率达到98%左右,SLBA的饱和吸附容量为87.0 mg/g;吸附过程同时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整个过程是自发的吸热反应过程,并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5.
以木质素、二乙烯三胺和甲醛为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合成改性木质素胺吸附剂,考察了不同吸附条件对Pb2+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木质素)∶n(二乙烯三胺)∶n(甲醛)=1∶1.5∶4.5条件下,改性木质素胺吸附剂对Pb2+吸附效果最好;在吸附温度为45℃、吸附剂用量为1.2g/L、溶液pH值为5.0、吸附时间为24h的最佳吸附条件下,合成的吸附剂对Pb2+的去除率为59.82%,吸附量为49.85 mg/g。该吸附过程为慢性吸附,动力学模型符合McKay二级吸附动力学。改性木质素胺对Pb2+吸附过程是受颗粒内扩散和液膜扩散的共同影响,其中颗粒内扩散是主要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6.
使用麦芽糖α-淀粉酶(MA)和淀粉葡糖苷酶(AMG)分别处理制备多孔大米淀粉,对其表征特性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扫描电镜可知,这两种酶均使淀粉颗粒表面产生蜂窝状多孔结构。经酶处理的大米淀粉颗粒的相对结晶度(25.54%~33.26%)均高于天然淀粉的相对结晶度(23.74%)。MA处理增加了短支链淀粉链的数量,并且随着酶处理时间的延长降低了分子质量。与对照组相比,MA和AMG处理的淀粉颗粒溶胀度、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峰值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和回生值均下降。MA处理的淀粉颗粒具有更高的溶解指数(1.46%~2.57%),AMG处理的淀粉颗粒的溶解指数均小于0.42%。与对照组相比,经酶处理的大米淀粉糊化温度会延迟0.8~6.0℃,焓变增加范围在1.0~3.8 J/g。  相似文献   

17.
一种球形木质素吸附剂吸附L-天门冬氨酸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硫酸盐木质素为原料,利用反相悬浮技术制备出球形木质素吸附剂。利用球形木质素吸附剂吸附L-天门冬氨酸,并进行吸附条件的优选实验。结果表明,吸附效果取决于吸附时间、吸附质初始质量浓度、吸附质溶液pH值以及盐浓度等。当吸附时间150 min、吸附质初始质量浓度2000 mg/L、吸附质溶液pH值为3时,球形木质素吸附剂的平衡吸附容量可达518 mg/g,最大饱和吸附量达到625 mg/g。此外,无机盐氯化铵对球形木质素吸附剂吸附率的影响大于氯化钠,而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大,吸附率从85.6%降至21.4%。同时进行了解吸再生和对比实验,发现用0.6 mol/L的氨水解吸时,解吸率可达99.3%,且再生后的木质素吸附剂仍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8.
蜂王浆是公认的保健食品,研究表明其中富含的水溶性蛋白质及活性多肽具有降血压、抗氧化和抑菌消炎等作用。蜂王浆中不同分子质量的水溶性蛋白质和小分子肽,经过不同的消化道蛋白酶水解后,其生物活性会有所变化。本试验中研究了蜂王浆水溶性蛋白质和不同蛋白酶水解产物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胰脂肪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及不同的酶解条件下水解程度的差异。试验发现,样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水解度有关,而O2-自由的清除能力与样品中多肽的含量有关;胃蛋白酶水解产物对脂肪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相对较高,其中分子质量小于650u的小肽有最高的抑制活性,这说明蜂王浆蛋白质酶解产物活性的变化与水解程度、多肽含量及肽段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不同蛋白对马铃薯面条食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通过在马铃薯面条原料粉中添加一定比例小麦蛋白、花生蛋白、大豆蛋白制作面条,探讨了三种蛋白对马铃薯面条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蛋白均会降低马铃薯面条的亮度值,且随蛋白添加量的增加,马铃薯面条亮度值降低,但大豆蛋白对马铃薯面条亮度值的影响小于小麦蛋白和花生蛋白。同时,三种蛋白均可显著改善马铃薯面条的食用品质,降低其蒸煮损失,增强其拉伸阻力、硬度、粘合性和咀嚼性,且小麦蛋白对面条品质的改善作用最为显著,大豆蛋白次之。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添加小麦蛋白后马铃薯面条面筋网络形成更加致密,空隙率更小。电子鼻检测结果表明,小麦蛋白和花生蛋白对马铃薯面条的气味无显著影响,而大豆蛋白会使马铃薯面条中的氮氧化合物等豆类腥味物质增加。由此可见,三种蛋白中,小麦蛋白对马铃薯面条的食用品质改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