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及南部长6和长7油层组中的半深湖—深湖亚相中发育了典型的浊积岩,构成了该地区的主要储层类型,并成为该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物源分析表明,西部、南部及西南物源是盆地浊积岩的主导物源。浊积岩的类型包括远源、近源浊积岩和厚层块状、薄层、微层浊积岩。盆地浊积岩具有典型的浊流沉积特征,为低Eh值的还原环境产物。该地区浊积岩为低密度流的湖相浊积岩,为盆地西南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垮塌成因。对于大型拗陷型陆相湖盆,一旦条件成熟,就有可能形成浊流沉积。建立了该地区浊积岩形成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南盘江盆地中三叠世浊流沉积模式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盘江盆地中三叠世广泛发育一套浊流沉积,为海底扇模式:(1)具一般浊积岩特征;(2)水道沉积明显;(3)浊积岩剖面结构为推进型浊积扇剖面序列。不仅是海底扇,面且是多物源、多个浊积扇的堆积体。  相似文献   

3.
南盘江盆地中三叠世浊流沉积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盘江盆地中三叠世广泛发育一套浊流沉积,为海底扇模式:(1)具一般浊积岩特征;(2)水道沉积明显;(3)浊积岩剖面结构为推进型浊积扇剖面序列。不仅是海底扇,面且是多物源、多个浊积扇的堆积体。  相似文献   

4.
石南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其J1s12砂组为湖侵体系域沉积,砂体发育,储盖层配置良好,是该区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层位。以井、震资料为基础并综合多种沉积参数,研究了该区J1s12砂组的精细沉积相,并分析了岩性圈闭的主控因素,预测了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带,最后,以夏盐3井岩性圈闭作为实例,对其储盖组合、成藏条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巽他海沟和弧前地区的沉积作用主要是陆源碎屑的搬运,这些陆源碎屑物来自印度洋东北部周缘的造山和火山区。喜马拉雅石英质碎屑物被搬运进入孟加拉湾并沿巽他海沟轴部向南分布远至巽他海峡。在外弧脊发育以前,大多数岛弧来源的沉积物越过前弧盆地沉积在海沟中。几乎所有在新第三纪时期来自爪哇和苏门答腊弧的沉积物都被截阻在弧前盆地内。没有达到海沟区。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下干柴沟组E13可划分出4个砂层组,在对下干柴沟组E13Ⅰ和E13Ⅱ砂层组岩心的观察描述和沉积相的电性特征分析基础上,研究了这2个砂层组的沉积微相,并根据微相模式识别和单井相分析,建立了沉积序列和沉积演化模式,并结合剖面沉积微相和砂岩含量和分布,绘制了E13Ⅰ和E13Ⅱ砂层组的沉积微相平面图,结果表明,红柳泉地区下干柴沟组E13Ⅰ和E13Ⅱ砂层组发育有三角洲前缘水下河道砂体,前缘席状砂体也有较好的好育,二者均是储集砂体发育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7.
利用16口井的重矿物百分含量数据,通过Q型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不同物源体系的发育范围及其母岩类型,结合不同物源体系单独的ZTR指数等值线图,对黄河口凹陷明化镇组物源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研究区存在4个物源沉积区,分别是西北部物源区、东北部物源区、南部物源区及东南部物源区,各沉积区的重矿物组合特征明显,母岩特征复杂,主次物源分明。西北部沉积物主要母岩为变质岩,次要物源为中酸性、中基性岩浆岩;东北部沉积物主要母岩为中酸性岩浆岩,次要母岩为变质岩与沉积岩;南部沉积物主要母岩为变质岩,次要母岩为中基性岩浆岩;东南部沉积物主要母岩为中基性岩浆岩,次要母岩为变质岩。西北部、东北部沉积物属于远源沉积,而南部、东南部沉积物属于近源沉积;西北部物源区沉积物来自西北方向,东北部物源区沉积物来自东北方向,南部物源区沉积物来自西南方向,东南部物源区沉积物来自东南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部幔源CO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我国东部含油气盆地幔源CO2气藏的CO2/3He比率在107-1013之间,与幔源气体脱离玄武岩浆时恒定的CO2/3He比率(2×109~7×109)相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形成于中生代的万金塔CO2气藏,具有109~1013的高CO2/3He比率,而新生代以来形成的黄骅、济阳、苏北、三水等地的幔源CO2气藏,均以107-109的低CO2/3He比率为特征。研究表明,幔源气藏CO2/3He比率的形成受到了幔源气体的释放机制的控制。在玄武岩浆喷溢、侵入为幔源气藏的形成提供大量气源的同时,岩浆房中的幔源气体通过深切岩浆房的断裂通道直接释放,对幔源气藏的形成、幔源气体的补给以及气藏CO2/3He比率等地球化学特征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我国东部含油气盆地中无机成因CO2气藏的CO2/3He比率特征为气藏的幔源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一个地区的古地形特征及构造演化规律,是寻找和分析各类扇体、三角洲的前提和基础。扇体因其自身内部结构与周围地层不同,岩性和倾角与围岩也存在差异,这就使得利用地震属性对扇体内部结构、外形特征和发育规模进行分析成为可能。沿层地震属性特征分析是确定扇体发育规模以及刻画扇体空间展布特征的有效手段。七个泉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的边缘,岩性尖灭、地层削蚀尖灭发育,同时受阿拉尔物源和阿尔金山前的陡坡近物源影响,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发育了众多不同类型的沉积体,包括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浊积扇、辫状河三角洲等,也是在柴达木盆地寻找各类岩性(地层)圈闭最为有利的地区之一。Q32井水下扇的发现,首先是从研究E31、E32时期古地形和古构造特征入手,并利用地震属性、沿层切片等技术手段对所发现的沉积体的内部结构、外形特征和分布范围进行描述和论证,最终被钻井证实,为今后开展(岩性)地层圈闭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济阳坳陷渤南地区沙三段浊积扇体油藏综合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相湖盆洼陷带因其洼陷小、距离物源较近,极易发育浊积扇体岩性油藏。济阳坳陷北部各主要沉积洼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浊积砂体发育。浊积扇体可以分为近源浊积扇体和远源浊积扇体。本文主要论述了渤南洼陷沙三段远源浊积砂体沉积特征、分布规律以及浊积扇体成藏模式,介绍了用地质、地球物理技术对浊积扇体的描述情况。  相似文献   

11.
龙门山前陆盆地南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五段是该区重要的油气产层,由于长期被视为烃源岩与盖层,对其沉积相研究相对较少。文中利用野外实测剖面、测录井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该地区须五段沉积相类型、砂体分布特征、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研究区须五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2类沉积体系,识别出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漫沼泽、河口砂坝、远砂坝及浅湖泥等微相。须五段沉积时期,研究区西北部主要发育大型辫状河三角洲,东南部多发育湖泊沉积体系。砂体厚度由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减薄,沉积相类型由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过渡到湖泊沉积,物源可能来自于西北方向。  相似文献   

12.
论浙皖赣闽地区早古生代盆地沉积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沉积相特征及其展布入手,重点剖析赣南、闽北寒武系浊积岩,深水远源浊积岩与浙西上奥陶统浅水近源浊积岩的成因、环境,草编了早古生代各纪(统)的岩相略图,提出中奥陶世末期起的向北西方向拼贴挤压使南华(包括浙闽)隆起、并使研究区的沟造-沉积格局发生翘翘板式逆转:震旦纪—中陶奥世从北西到东南为台地和面向东南的被动陆缘,晚奥陶世—志留纪转化为盆地中心位于北西、并逐渐向北西迁移的板内盆地的构造-沉积格局。   相似文献   

13.
针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7井区八道湾组顶部有利储层分布及油水关系认识不清,导致油藏扩边评价难以取得进展的问题,综合运用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通过沉积相划分、连井砂体对比、地震属性分析、地震波阻抗反演及地层切片等技术手段,对研究区内沉积相和有利储层分布进行精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八道湾组顶部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沉积亚相...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苏浙皖毗邻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地层为岩石单元,该单元从研究区东南向西北依次划分为近滩潮坪相、浅水碳酸盐台地相、台前碳酸盐凹陷相及近台边缘硅质岩盆地相。对该岩石单元不同相带剖面牙形石产出量进行研究,用信息函数论方法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发现研究区不同相带牙形石产出频率、分异度、产出量、均衡度及牙形石种类和形态等与沉积相、共生矿物、水深、盐度水动力条件等有密切关系。通过综合研究得出:(1)最适合牙形石动物繁衍生息的环境是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相和台前凹陷相,尤以台前凹陷相最宜。(2)水体较浅的近滩潮坪相和水体较深的近台边缘硅质岩盆地相则不适宜牙形石动物生存。(3)广布的单分子器官属Neogondolella营浮游生态类型。分布局限的多分子器官属Prioniodella、Hibbardella、Enantiognathus,为底栖底游生态类型。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柴达木盆地E区大型背斜构造沉积相及砂体展布规律,在二维地震数据闭合差校正、邻区井标定引入及精细层位解释基础上,利用改进算法的Kohonen神经网络技术开展二维地震相划分研究,识别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及滩坝等微相。本文研究认为,研究区古流向为南东—北西向,储集砂体较发育,主要富集于研究区中部,现今构造...  相似文献   

16.
开平-涧河地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境内,是一个由古生界、中生界及新生界叠合而成的构造盆地。盆内古生界含煤20余层,可采及局部可采9层,由东南向西北累积厚度逐渐增大。全区煤层有机碳含量均较高,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演化程度适中,多为气煤和肥煤,具有较强的生气能力。开平向斜由东南向西北,埋深逐渐增加,煤层含气量增大,变质程度加深,吸附量也随之变大,显示该盆地西北地区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盆内煤层气具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17.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沙河街组三段浊积岩及其含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辽河盆地是一个裂谷型断陷盆地.在裂谷发育的深拗陷期(沙河街组三段),在周边剥蚀区的风化物,受重力及近源短促洪流的搬运,顺坡而下直接冲入深水湖盆中,因而形成了浊流沉积.浊积相的分布表明:可以划分为滑塌相、中心相和东梢相.主要的含油相带为滑塌相和中心相交界处,中心相及末梢相的大部分.在纵向上油层主要在砂层组的中上部,由于油层为生油岩所包围,油源充足,常形成局部高产.  相似文献   

18.
苏南五通组风暴沉积与三脊波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南五通组风暴沉积,以无锡、江阴一带为最,发育在滨海带,为近源风暴沉积。风暴层面上发育一种特殊的大波痕,作者称其为三脊波痕(tri-ridge ripple marks)。这种波痕为风暴旋涡流在水底相互干涉的结果,应视为风暴沉积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主要利用野外露头和钻井(测井)资料,配合使用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对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进行了沉积学研究。在建立的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三个三级层序格架的基础上,指出了沉积体系构成上以三角洲-湖湾沼泽相的浅水沉积为主,湖泊水体深度不大且分布范围有限。在研究区识别出的物源体系如下:第一个物源分散体系发育在研究区西南部的巴州煤矿到四十里城地区、北东方向的辫状河三角洲复合体从西南向东北携带沉积物进入研究区中西部发育的"湖湾",且堆积成三角洲朵体;第二个物源分散体系发育在北部凹陷的宝北地区,辫状河三角洲复合体由西北向东南延伸,以湖泊三角洲进入"湖湾"堆积成中小型的辫状河三角洲;第三个物源分散体系发育在本布图地区,辫状河三角洲复合体由西北向东南延伸,进入"湖湾"并堆积成小型的浅水湖泊三角洲;第四个物源在南部凹陷东部,由南向北进积,以发育扇三角洲为主;第五个物源在场浅1井以东,由东向西进积,规模有限。  相似文献   

20.
油气聚集与沉积相带密切相关,随着油气勘探发展的需要,碳酸盐岩沉积相的研究,已由浅水环境转向深水环境。美国、墨西哥、中东和北海的深水碳酸盐岩中,已证实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碳酸盐岩重力流储层已成为油气勘探一个新的领域。墨西哥的波查里卡油田塔马布拉灰岩产出石油现已超过9亿桶就是最好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