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丹麦诺维信公司与印度Sea6 Energy公司达成探索性研发协议,将共同开发基于海藻生产生物燃料的技术。该项研究将借助酶的生物催化技术,使基于海藻的碳水化合物转化成糖,经发酵生产乙醇,用于制取燃料、精细化学品、食用蛋白质和肥料。诺维信将研究、开发和生产转化过程所需的酶制剂和优化工艺,Sea6 Energy将提供近海海藻培植技术。  相似文献   

2.
Novozymes(诺维信)公司加快攻关第二代生物燃料,旨在到2010年使用其开发的酶从农业废弃物如秸杆和谷物禾茎来生产乙醇。为达到这一目标,该公司已对开发第二代酶投入其研发资金的10%。据诺维信(Novozymes)公司估算,到2022年约有150亿加仑/年的乙醇将采用第二代技术来生产。第二代技术的效益之一是不与食品争粮,与汽油相比,淀粉基生物燃料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70%,而第二代纤维素乙醇可使二氧化碳排放减少90%。  相似文献   

3.
诺维信新的酶可使纤维素乙醇生产成本低于2美元/加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维信(Novozymes)公司于2010年2月16日宣布,其第一批商业化适用的酶已用于从农业废弃物生产生物燃料。  相似文献   

4.
美国能源部(DOE)于2010年4月宣布资助UOP公司150万美元,UOP公司按照协议验证碳捕集和封存技术(CCs)并培育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海藻。UOP公司实施的验证项目是捕集HoneyweH公司在弗吉利亚州Hopewell生产厂烟气中的二氧化碳,用于培育生产生物燃料用的海藻,并评估Envergent技术公司开发的快速热加工技术。该技术是把由培育海藻得到的生物质转化为热解油。Envergent公司是UOP与Ensyn公司的合资公司。  相似文献   

5.
诺维信公司于2012年2月22日宣布,已经推出其下一代纤维素生物燃料生产用酶技术,即CellicCTec3,为先进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复合酶。这种酶使生物质转化为乙醇更具成本效益,比其前身CellicCTec2好1.5倍。使用Cellic CTec3,与竞争的酶相比,生物燃料生产只需要五分之一的酶剂量。该公司称,使用Cellic CTec3可允许从生物质生产乙醇的成本接近谷物乙醇和汽油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已与诺维信(Novozymes)公司达成协议,将联合开发用甘蔗渣生产纤维乙醇(第二代生物燃料)所用的酶。协议除联合开发酶之外还联合开发生产本质纤维乙醇的生产工艺,巴西生产纤维素乙醇的潜力巨大,因为有大量的甘蔗渣可用。  相似文献   

7.
中粮科学研究院研发中心有关人士统计分析,中国的生物乙醇产量将于2020年达到10 Mt。据2010年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全球生物精炼业报告》,到2020年,基于农作物秸秆等纤维素制成的燃料乙醇将替代31 Mt汽油,使中国的石油进口量降低10%。加快非化石燃料产业的发展是中粮集团的一个重要发展策略。全球最大的酶制剂企业诺维信公司与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粮集团合作的二代乙醇项目将于2011年底结束商业化示范运作,并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发展目际和未来规范的预测,BP公司于2008年10月10日发表评估见解认为,生物燃料到2030年将占全球运输燃料市场的11%-19%,但该公司全球生产燃料副总裁Susan Ellerbusch表示,如果生物燃料产业能解决当今存在的土地、原料和技术问题,则到2030年生物燃料可望占运输燃料的30%。  相似文献   

9.
美国ChevronLummus Global(CLG)公司和美国Aemetis公司近期签署了合作开发先进生物燃料的协议。根据协议,两公司将在现有生物燃料装置上低成本生产可再生柴油和航空生物燃料,CLG公司授权Aemetis公司在北美地区的生物炼厂中使用其专有IsoconversionTM生物燃料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0.
康菲公司与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公司2007年9月底宣布,联手开发从生物质生产可再生运输燃料。组建的联盟将研究和使新一代生物燃料生产过程的二个组成部分推向商业化:一是从谷物、木屑或换季牧草转化为生物原油,即将非化石物质加工成燃料;二是将生物原油进行炼制以生产运输燃料。组建的联盟将提供创新的技术以推进生物燃料的大规模生产,达到高效和利用现有基础设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诺维信及MG化学品公司将合作在中国生产生物基塑料,诺维信公司将向MG化学品公司在中国建设世界上第一个生物质制乙二醇生物炼制厂提供生物酶技术。该生物炼制厂将位于安徽省,靠近中国东部阜阳,将有能力可加工100万t/a的生物质,约为Beta可再生能源公司在意大利Crescentino的生物质转化设施能力的4倍。该生物炼制厂的建设依赖于成功融资,生物炼制厂将在2015年开始运营。  相似文献   

12.
以色列一家生物公司开发出一项新技术,利用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养殖海藻,进而从中制取生物燃料。  相似文献   

13.
埃克森美孚研究与工程公司(EMILE)于2009年7月推出从光合成海藻生产先进生物燃料研发计划,埃克森美孚与SGI(Synthetic GenomicsInc)公司已组建战略研发联盟。按照计划,达到里程碑式的成功研发,埃克森美孚公司预计将投资超过6亿美元,包括3亿美元内部成本。  相似文献   

14.
据“Chemical Week,2009—05—11”报道,美国生物技术公司Origin Oil公司日前表示,公司当前正在加快推进一项以海藻为原料生产生物燃料关键技术的商业化进程。该技术使用超声波和电磁脉冲来击穿海藻细胞壁,  相似文献   

15.
霍尼韦尔旗下的UOP公司于2009年11月5日宣布,该公司已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订谅解备忘录,共同在中国开发多种生物燃料技术和项目。两家公司将对生产绿色柴油和绿色航空燃料的中国原料及设备安装进行评估,以生产可再生燃料并提高乙醇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全球兴起的生物燃料产业热,有意在生物燃料领域一展身手的美国格雷斯(W.R.Grace)公司于2006年9月专门成立了生物燃料技术部。该公司生物燃料技术部融合了格雷斯戴维森(Grace Davison)公司在吸附剂、催化剂和分析技术方面的领先技术和丰富经验,在帮助用户提高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17.
Chevron公司和美国能源部(DOE)正合作推进下一代可再生燃料的开发。DOE的国家可再生能源试验室(NREL)和Chevron技术公司(CTV)签订了一项5年协议,研究并开发生物燃料生产技术。据称,其目标是为了有助于满足未来能源需求增长而进一步使世界能源来源差别化。通过这种政府一民间的合作,促进将纤维素生物质转化成生物燃料的下一代工艺技术的开发,从而拓宽能源配比范围。  相似文献   

18.
<正>据Pike研究咨询公司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在下一代可再生燃料中,藻类生物燃料发展潜力最为巨大。报告显示,来自航空和军队消费需求的强劲增长,藻类石油在生产、种植和提取环节技术的突破以及大规模系统的开发预示着藻类生物燃料市场将快速增长。尽管截止目前藻类生物燃料的产量仍非常有限,但与其它非食物基原料相比,藻类的发展有  相似文献   

19.
德国巴斯夫、美国嘉吉和丹麦诺维信3家公司近13签署协议,将合作研发以可再生原料生产丙烯酸的工艺。目前,丙烯酸全球市场规模约为450万t/a,且以4%的速度增长,2011年市场销售额为110亿美元。当前,丙烯酸主要通过石油路线制取。巴斯夫、嘉吉和诺维信3家公司的合作主要是共同开发生物基技术,为利用再生原料生产丙烯酸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正>研究人员日前表示,海藻能够避免与农作物争夺耕地和淡水资源,有望成为未来理想的生物燃料。到目前为止,海藻生物燃料尚不具备经济性,但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海藻可以提取出高附加值产品,这种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变。英国阿伯里斯特维斯大学的杰西卡-亚当斯表示,海洋中生长着大量海藻,而人们却没有真正加以利用。法国海藻技术研究中心的扬尼克-勒瑞特也表示,海藻生长非常迅速,而且无需消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