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韩程伟 《照相机》2007,(5):67-68
4.调整不平衡色彩和单色偏色 图片色彩与色调主要通过“调整”选项卡的白平衡项进行调校,经白平衡调校颜色后,某些图片可能还存在单色偏色,或某些色彩不平衡的情况,选择“校;隹”选项卡可作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2.
正使用快速修改照片面板校正画面的常见色彩和影调问题,在组织照片的同时为作品快速添加特效。整理好照片之后,我们可以在Lightroom中进行最基本的处理,修正诸如偏色、不够锐等基本错误。这个时候就要用到快速修改照片面板。这里我们来教你如何利用该面板调整照片包括更改照片的色调、白平衡,以及对照片进行选择性调整。当然,你还可以通过丰富的预设功能对照片进行创意处理。Lightroom的操作要比Photohsop更加简单、直观。  相似文献   

3.
李平  古城 《影像技术》2012,24(2):45-48
1引言 我们都知道,传统摄影用的彩色感光材料有日光型和灯光型两种形号,前者是用于白天或闪光光源下拍摄;后者是用于室内白炽灯下拍摄,用错了会出现照片色彩失真等问题。而进入数码摄影时代,数码相机上有白平衡设置选项,如果选错了,光源与相机白平衡设置不匹配。同样会出现图像色彩失真现象。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告诉大家,如何处理RAW文件,在Adobe Camera Raw中打造最完美的画面质感。将拍摄格式设置为JPEG,相机会在拍摄的同时处理画面颜色与影调,然后将文件压缩保存。尽管我们依旧可以使用Photoshop对这样的照片进行处理,但是很有可能让压缩导致的色块变得更加明显。如果在拍摄时,和我们的例图类似使用了错误的白平衡设置导致画面色彩不够自然,那么就需要耗费更多时间校正偏色。  相似文献   

5.
摄像机的白平衡调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摄像机在摄像过程中,若要保证摄像机所拍摄的图像色彩还原正常,首先摄像师应对摄像机进行准确的白平衡调整,根据摄像现场照明光源的色温来调整白平衡是调整的关键。本文介绍了与白平衡调整相关的理论和在实际拍摄中利用白平衡调整技术创作彩色画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跟随我们的讲解,掌握使用LR控制高光、阴影,校正局部偏色的技巧,让照片曝光更精准。但凡拍摄过RAW文件的人都知道,RAW文件的大小是相同环境下拍摄的JPEG文件的10倍以上。大量的信息意味着我们可以在照片拍摄之后,再对白平衡等设置进行更加精确的调整。就拿例图来说,相机直出的照片背景看上去灰蒙蒙一片,主体人物略有些欠曝。处于阴影部分的前景人物与处于阳光下的背景画面之间的反差导致了画面的曝光不均衡,所以无论是人物还是背景看上去都不够理想。更糟糕的是,阴影下的人物与日光下的背景相比色温偏冷,造成了细微但明显的色彩差异。  相似文献   

7.
电视摄像机在摄像过程中 ,若要保证摄像机所拍摄的图像色彩还原正常 ,首先摄像师应对摄像机进行准确的白平衡调整 ,根据摄像现场照明光源的色温来调整白平衡是调整的关键。本文介绍了与白平衡调整相关的理论和在实际拍摄中利用白平衡调整技术创作彩色画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Marcus Hawkins将教你如何修正照片中的色差,或者通过添加偏色制造创意效果。●什么是白平衡?通过控制白平衡能够让你调节照片的"色温"。不同的光源有不同的色温,以开式度(K)为标准测量。在开式度温标的一端是蜡烛所发出的暖光,而另一端则是晴朗天气下在阴影中所见的冷色蓝光。通过调节相机的白平衡,你可以很好地表现不同的色温。  相似文献   

9.
刘逸 《照相机》2006,(4):47-47,49
日常拍摄中.我们常常遇到因环境光线复杂多变而使照片明显偏色的情况.这类情况尤其以灯光环境下拍摄为多,特别是有多盏单色、高饱和、运动光源照射下的舞台,其照片的偏色几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很多DC由于自动白平衡等功能不强,拍出的照片常常会出现偏色的现象,所以调整色彩就成为我们后期处理时经常要做的事。这里介绍一款专门调整照片色彩的特色软件-Color Pilot(下载地址:http://www.colorpilot.com/download.html),它不需要用户有色彩模式、色阶、颜色通道等专门知识,只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结果,软件就能根据参考色自动调校色彩,操作非常简单。  相似文献   

11.
一川 《照相机》2004,(8):35-37
关于白平衡在上一讲已介绍了.数码相机可以由相机自动确定白平衡,一般拍摄照片即可,如果不成功,还可以通过手动白平衡设定,来获得成功.但如两者都不成功呢,本讲就此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够正确地重现物体的彩色 ,摄像机上装有滤色片 ,并且还可以通过本机的白平衡调节 ,达到最佳效果。画面偏色情况时有发生 ,这种画面会严重干扰观众对节目的欣赏。这种情况虽然可以在后期编辑时通过特技台进行调节 ,但需要充足的时间及设备 ,所以在拍摄时最好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笔者仅就白平衡调节时的注意事项、失败原因和利用偏色制造特殊效果的经验作一简要介绍。1 白平衡的调整操作应注意的事项1 .1 选择没有任何色彩倾向的白纸 ,面向主光源 (包括散射光的来光方向 ) ,使白色面积充满镜头。注意不要在画面上出现反光点和大面…  相似文献   

13.
韩程伟 《照相机》2012,(3):67-69
相对于传统胶片摄影,现代数码图像对于色彩的掌控和调适要方便、容易得多。我们知道,摄影色彩构成的主要因素无非就是光源色、环境色和物体的固有色,其中光源色的变化和影响最大。尤以光源的色温变化为甚。在传统胶片拍摄时,为了确保色彩准确还原,需要携带很多色温校正镜片,而数码图片省去了沉重繁多的玻璃镜片.尤其使用RAW格式拍摄,只要通过软件调整色温和色调控件就可以方便地获得理想的色彩,甚至在拍摄时将白平衡设置在自动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4.
曾立人 《照相机》2005,(8):46-47
上期我们讲了两种使色彩还原忠于现实的色彩校正方法,这期我们来探讨两种使色彩高于现实的增效方法. 利用LAB模式强化颜色 用数码相机拍摄的相片,往往因相机的动态范围不够而出现层次不分明、色调暗淡、色彩不饱和等问题,所以一般的照片都要经过处理才能用.图1就是一个例子,这是我在夏威夷拍摄的一条"花径".因为是一条林中小路,路边枝稠叶茂,路上有很多树上掉下来的花,现场场景非常壮观.但是由于相机的问题,出来后的照片大失所望.我先用暗调/高光(图像-调整-暗调/高光菜单)暗调数量25%将低光部的亮度提高,这样整个画面的层次感好多了.  相似文献   

15.
在彩色摄影中,常出现照片偏色的现象。什么原因造成了彩色照片偏色,怎样才能避免彩色照片偏色,是广大摄影爱好者希望了解并解决的。近来有一些同志来信问及此事,要求给予回答,现笔者将有关这方面的情况介绍如下。引起彩色照片偏色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感光材料的质量优劣、拍摄条件的选择、彩色底片的冲洗质量以及彩扩技术的高低和冲洗工艺条件的控制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正Q我喜欢拍摄静物类照片,不过在拍摄的时候总会出现白平衡不准的问题,其中有两点非常困扰我,首先就是相机的自定义白平衡设置到底准不准,第二就是后期如何处理,才能得到最精确的色彩还原效果?请问除了使用Photoshop软件,有什么其他的工具可以帮助我还原色彩吗?Andress  相似文献   

17.
在数码摄影中,拍摄环境时常发生变化.而不同的拍摄环境,其光线的照射方向和强度又不尽相同.要想在这些复杂的环境光线下拍摄出与实际光线环境相同且曝光准确的照片,就需要使用正确的测光方式,以便确定如何设置数码相机的光圈、快门以及白平衡和闪光灯.  相似文献   

18.
正当你在同样光线下拍摄了大量照片,会不会为不同的色温表现、曝光而发愁?此时是一张张修图,还是通过一个产品,在短时间内让照片色彩、对比度和色温都变得精准?SpyderCHECKR 24便可以帮你实现这个愿望。德塔颜色在色彩管理领域已经有40余年的专业经验,拥有众多产品,可以在前期拍摄、中期调整和后期输出中,最大限度还原色彩的真实性。作为摄影爱好者,最常使用的就是Spyder CUBE这个小附件,它可以快速校准白平衡,但是当你f到更加复杂的环境,或者需要对照片的色彩、层次进行更加精细的调整,那就需要今天我们介绍的CHECKR 24了。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数码金相显微镜的优点,并列举了典型的金相照片。从摄像头硬件、原材料质量、金相试样制备方法和拍摄技巧等几方面,详细阐述了拍摄出高质量金相照片的技术要点。结果表明:拍摄出高质量的金相照片,除了摄像头硬件的影响因素之外,还要求金相试样观察面要磨制平整,必要时需对试样进行镶嵌;金相试样抛光后表面应无划痕,且选择合适的浸蚀剂,浸蚀程度要恰到好处;在拍摄金相照片时注意亮度要适中,放大倍数要适当;校正好白平衡;拍摄偏光照片时要调节检偏滑尺角度,使图像颜色对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乐进和  王琦 《照相机》2007,(12):64-65
黑白照片调色是将黑白照片甚至彩色照片调成单色照片。从而得到各式赏心悦目、清新高雅的单色调风格的艺术照片。常见各式风格的调色照片有:具有怀旧色彩的棕色调;具有淡雅高贵的蓝色调;具有热烈刺激的红色调等等。但是,要用Photoshop软件调出满意的单色调照片需要经过[去色],打开[色彩平衡]对话框对黑白照片进行复杂的偏色调试和反差调整(在调色过程中还需运用色彩三原色和三补色原理等),才能得到希望得到的调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