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不同预处理方法分别对双低油菜品种、双高油菜品种菜籽中油脂的萃取动力学进行比较研究 ,建立未破碎菜籽的萃取动力学模型 ,以确定其油脂的萃取参数和预处理方法对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平板模型对未破碎油菜籽所建立的指数数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其油脂的萃取过程。菜籽品种对油脂的萃取特性有较大影响。 6 0 2油菜籽品种的原料含油率稍高 ,萃取过程的油脂扩散系数较大 ,萃取后的残油量较低。蒸炒和轧片都可以提高油脂的扩散系数 ,降低残油量。其中以轧片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水酶法提取油菜籽油工艺中所使用的酶进行了筛选,同时对所选择的酶制剂进行了酶促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纤维素酶,果胶酶,中性蛋白酶,提取酶(复合酶)这四种酶中,中性蛋白酶提取效果最佳,其最适使用条件为:温度50℃,pH 7.5,时间4h,加酶量1.0%,底物浓度(料水比)1:4.在此条件下,菜籽油的一次提取率可达到...  相似文献   

3.
ABSTRACT: Nigella damascena seeds were extracted by cold press, in a Soxhlet apparatus and with CO2. The yield obtained with liquid CO2 was only 10.57%. EtOH (1%) increased the yield by 50%. CO2_extracts were separated into the 2 fractions. The yield in the first fraction increased 2 times by increasing the pressure from 150 to 350 bar. EtOH (1%) increased the yield 2 times at 150 bar. Linoleic acid was the major fatty acid (43.71 to 50.83%), followed by oleic (14.87 to 23.65%), stearic (15.07 to 23.24%), and palmitic (10.13 to 12.07%) acids. Elemenes (21.38% to 29.16%) were the most abundant volatile constituents, free fatty acids constituted from 35.04% to 51.18%, the majority being linoleic (32.83 to 40.58) (Range for linoleic should be 24.51 to 40.58% - see Table 3) and oleic acids (4.96 to 13.32).  相似文献   

4.
为简化双液相溶剂浸出油菜籽工艺流程,把原流程对油菜籽中油和硫甙的两步浸出合而为一,并用串级实验对简化流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用并流的双液相溶剂一步从油菜籽中同时提取油和硫式是可行的,可大大简化流程。在温度40—50℃,4级浸出,己烷相溶剂比2(L/kg),甲醇相溶剂比5(L/kg),甲醇相水含量10%(V/%)的条件下,菜粕中残油和硫甙可分别降到1%和30μmol/g以下。本实验结果为双液相工艺中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重点介绍了茶籽饼预处理浸出的工艺设计及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6.
研究冷榨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有机溶剂浸出法3种方法对山核桃油的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VE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提取方法所得到的山核桃油的酸值、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色泽有较大差异,而碘值、皂化值、折光指数、相对密度等特征性常数差异不大;3种提取方法所得到的山核桃油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相对含量以超临界CO2萃取法最高;3种方法所得山核桃油中总VE含量以有机溶剂浸出法最高,以α-VE为主;3种方法所得山核桃油氧化稳定性有较大差异,其氧化稳定性以有机溶剂浸出法最好;冷榨法更适合用于山核桃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7.
以月见草籽为原料,采用酶法预处理后再压榨的方法制取月见草油,先用复合酶(复合多糖酶、植物水 解酶、纤维素酶比为4∶1∶1)对月见草籽进行前处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 ℃、 酶解pH 5.0、酶用量2%、酶解时间5.5 h,在此条件下游离油得率24%,然后将含油物料烘干后调整水分至9%,以 60 ℃为初始入榨温度进行压榨,最后得出在压榨温度90 ℃、压榨压力3.5 MPa时,出油率可达69%。制取得到的月 见草油中的γ-亚麻酸以及亚油酸等不饱和酸被很好的保留,油脂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8.
用溶剂提取川芎油的研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切片、烘干后的川芎,用95%的乙醇作为溶剂进行提取川芎油的试验,确定了最佳溶剂用量、浸出温度和时间等条件。  相似文献   

9.
西藏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海拔高、气压低。西藏菜籽含油高达46%~52%,水分含量低、杂质含量高。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我们在设计中采用调节物料水分、加强蒸炒,调节榨油机压缩比至11等方法以满足工艺的要求。这对提高出油率、降低毛油中的含杂量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Alcalase蛋白酶在温度50%、pH8.0条件下,对以水剂法从菜籽中提取的含油菜籽蛋白酶解处理,研究表明:含油菜籽蛋白乳液的固形物颗粒度对酶反应速率有明显影响,总的趋势是颗粒度越小,酶促反应速率越大;酶催化水解速率随水解进程呈指数下降,在反应过程中过高的底物浓度会引起酶的抑制失活,在此基础上由实验数据推导出描述催化水解含油菜籽蛋白的动力学方程,由此通过控制酶与底物浓度之比、反应时间,可以控制水解作用的程度,指导和优化酶促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水酶法提菜籽油的得率,对油菜籽进行挤压预处理,以提油率为考察指标,研究套筒温度、喂料量、螺杆转速、物料加水量对提油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挤压辅助水酶法提取菜籽油的最佳挤压参数。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提油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套筒温度>喂料量>物料加水量>螺杆转速;最佳挤压参数为套筒温度90 ℃、喂料量12 kg/h、螺杆转速210 r/min、物料加水量10%。经此挤压参数处理后的油菜籽,用水酶法提油时清油的提取率可达80.834%。  相似文献   

12.
与压榨法制油技术相比,浸出制油法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但现行油脂工业浸出制油技术的应用因健康及环保问题受到人们的不断质疑.为此,各国油脂科技工作者对新型浸出制油技术的新型替代溶剂筛选及其应用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以饱和烃类溶剂、低碳链醇类溶剂、超临界二氧化碳及酶法浸出技术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就以上浸出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重点介绍其工艺、装备及安全、环保等,以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双酶法预处理对菜籽饼多酚提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对菜籽饼进行复合预处理,然后用乙醇浸提其中的多酚,研究酶解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酶法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4%,蛋白酶添加量0.7%,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 h,酶解初始p H5.4,多酚的得率为3.12%。较之非酶解法,双酶法对多酚的提取率提高了约54.46%。  相似文献   

14.
分别研究了溶剂法与SFE-CO_2法从大蒜中萃取大蒜油的生产工艺,通过各项优化方法,确定了两种方法合理的工艺参数,通过比较大蒜油的产率,确定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张文成  潘见  谢慧明 《食品科学》2007,28(2):130-133
选择30%穿心莲内酯浸膏为原料,采用溶剂预浸提法,探讨了超临界CO2萃取结晶前处理工艺中溶剂种类、液固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结晶穿心莲内酯前处理工艺中选择了乙酸乙酯作为溶媒,液固比为6:1,浸提温度50℃,时间3h,次数2次,获得较优工艺,所得浸膏中穿心莲内酯的纯度在45%以上,浸提率超过85%。  相似文献   

16.
张文成  宋宗庆  李春保 《食品科学》2007,28(11):280-283
根据前期研究结果,对采用响应曲面法关于液固比、温度和时间建立溶剂浸提工艺模型1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优选出最佳工艺参数,利于简化后续超临界流体结晶条件。结果表明:当液固比为8.02:1,温度为77.20℃,时间为4.32h时,浸提率高达92.62%。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油料冷榨的概念、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冷榨技术运用于葡萄籽油加工的优势与前景,以期为葡萄籽加工与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一次与分段两种收割方式收集油菜籽,在2450 MHz、800 W的微波条件下处理7 min,冷却至室温后低温压榨制油,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收割方式与预处理方式下菜籽油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收割方式下的菜籽油部分脂肪酸组成、酸价、过氧化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分段收割原料油相比,一次收割原料菜籽油的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分别高出16.31%和6.56%;总酚降低了36.90%,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剂能力(FRAP)减少了近50%,最终表现为氧化诱导期(IP)缩短了0.55 h。与对照组相比,微波预处理组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增加了18.76~19.90和378.25~548.81 mg/kg,Canolol和总酚含量分别增加了595.16~835.77 μg/g和119.24~130.29 mg/100 g,DPPH自由基清除活力、FRAP总抗氧化能力、IP值则提高了20.72~33.13倍、22.98~31.62倍、2.11~2.43倍。微波预处理能有效提高菜籽油中微量成分含量,赋予其更好的氧化稳定性和更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9.
研究溶剂法提取八角茴香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鉴定其主要成分。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八角茴香油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溶剂为石油醚,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10,颗粒度60目,35℃条件下提取45min,得率为14.97%。GC-MS分析其有效成分,结果鉴定出47种化合物,其中含量大于1%的主要成分为:大茴香脑、4-(2-丙烯基)-苯酚、草蒿脑、反式-α-香柠檬烯、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D-柠檬烯,分别为74.602%,8.752%,3.230%,1.321%,1.043%,1.002%。并且4-(2-丙烯基)-苯酚、菜油甾醇和γ-甾醇三种呈味物质首次从八角茴香油中发现。  相似文献   

20.
油脂浸出新工艺研究——异丙醇作为油脂浸出溶剂可行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鉴于对现行油脂浸出溶剂正己烷排放与环保严格要求,采用异丙醇作为替代溶剂可行性研究 取得相应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