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利用文[1]结论,给出一种实用性线星优调节器二阶工程设计法。  相似文献   

2.
H∞最优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H_∞最优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发展慨况.主要介绍了 H_∞标准问题的三种设计方法及 H_∞最优化方法在线性控制理论其他问题与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一类线性离散广义系统最优预见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类广义线性离散系统的预见控制问题.首先,利用差分算子构造扩大误差系统,然后通过引入一些恒等式,把可预见的目标信号的差分也包含在扩大误差系统的状态向量中,把所考虑的广义系统的预见控制问题转化为一个形式上的普通广义系统的控制问题.由熟知的广义系统最优控制理论的结论,得到广义系统的带有预见作用的控制器.对扩大误差系统的R-能稳性和能检测性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明斯克一批学者创建的最优控制问题的算法为基础提出了一个用于解决反馈最优控制问题的新方法。对综合问题给出了一个动态提法,构造了一个用于解决实时最优控制问题的算法。研究对象为具有分段线性输入装置系统在具有控制及终端状态约束下的端点最优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5.
分段线性函数应用于线性时变系统的最优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给出了分段线性函数的一些运算性质,利用这些性质求解线性时变系统基于二次型性能指标的最优反馈控制律,推导出了形式简明的求解算法,该算法较之于方块脉冲函数算法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类线性系统,首先设计了一种模糊控制器保证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根据得到的结果,如果只需满足稳定性条件,可以有很大的空间选择控制器参数.因此,本文根据Pontryagin最小值原理给出了一种最优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考虑执行器故障影响,研究了二阶饱和线性系统的吸引域估计问题.通过适当定义容错吸引域,并采用椭圆逼近,使得系统的吸域域具有容错能力.为了保证容错吸引域的收敛性能,通过状态反馈将闭环系统极点配置在圆形极点区域内.基于参数空间,给出了圆形极点区域对应的反馈增益向量空间的不等式表示.在反馈增益向量窄间和执行器幅值的约束下,基于...  相似文献   

8.
研究线性时滞系统的最优输出跟踪控制器近似设计过程.首先根据原系统最优输出跟踪控制问题构造了两个分别具有已知初始条件和终端条件的微分方程迭代序列,并证明它们一致收敛于原问题的最优解.然后通过对该解序列的有限次迭代,得到最优输出跟踪控制问题的一个近似解,进一步给出一个计算近似最优输出跟踪控制律的算法.最后通过构造降维参考输入观测器解决了最优输出跟踪控制器中前馈项的物理可实现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且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基于最优控制和极点配置理论,提出一种灵敏度低、动特性好的次最优鲁棒调节器设计法。它具有计算方便、结构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造纸过程集成优化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造纸行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自动控制程序较低,环境污染较重的现状,研制开发造纸生产过程集成优化控制系统,通过建立蒸煮、洗选、漂白、抄纸,碱回收和热电调荷的优化控制子系统,构造了集生产,调度、管理、决策相结合的计算机集成优化控制系统,并成功地在某大型造纸厂建成综合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2.
在带钢热连轧生产过程中,精轧机组的技术装备水平和控制水平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而精轧机架间活套控制和张力控制水平则直接影响了轧制能力的高低,对带钢宽度、厚度、平直度、板型等关键性能指标和力学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The conventional optimal tracking control method cannot realize decoupling control of linear systems with a strong coupling property. To solve this problem, in this paper, an optimal decoupling control method is proposed, which can simultaneously provide optimal performance. The optimal decoupling controller is composed of an inner-loop decoupling controller and an outer-loop optimal tracking controller. First, by introducing one virtual control variable, the origi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on state is converted to a generalized system on output. Then, by introducing the other virtual control variable, and viewing the coupling terms as the measurable disturbances, the generalized system is open-loop decoupled. Finally, for the decoupled system, the optimal tracking control method is used. It is proved that the decoupling control is optimal for a certain performance index. Simulations on a ball mill coal-pulverizing system a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and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optimal quadratic tracking (LQT) control method.   相似文献   

14.
冷带轧机厚控系统可被认为是一个受外界干扰的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本文首先设计了标称系统下的鲁棒输出反馈动态控制器,以改善闭环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其次,在系统不需要满足不确定性匹配条件的情况下,将参数和外部扰动不确定性综合考虑.应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了系统不确定性上界参数的自适应估计器和系统的自适应控制器,保证了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减小了设计的保守性;两者结合实现了板带出口厚度的有效控制.最后通过一个仿真实例说明本文所提出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轧机作业中,张力控制系统是最重要的结构设备之一。张力控制系统的工作质量金属在很大程度上与带材轧制的平整度、卷紧度、表面光洁度和成品率有直接关系,这对产品的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3个方面着重对金属带材压力加工中复杂张力控制系统的应用途径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广大同行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首钢京唐联合钢铁公司2250热轧生产线采用了日本TMEIC公司的过程控制系统。在系统结构设计上,采用了四级网络,并使用了EGD网络与特殊仪表进行通信以及对板型实时控制,达到了良好的通信效果。引入了zone_director和Piece_director概念,对跟踪区和piece分别管理。另外在模型计算方面,结合了东芝和GE模型的优点,取得了满意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防止卷取建张时对带钢造成拉窄并有效控制卷形,在热轧卷取机前增加测宽仪测量进入卷取机前的带钢宽度。基于TMEIC过程控制系统的PASolution中间件平台,开发和设计了过程控制系统与测宽仪通讯接口程序,用于设定下发带钢信息和接收测宽仪实测数据,并存储、分析数据,为提高带钢宽度控制和卷取张力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带钢热连轧宽度控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对于传统的数学模型的轧机计算很难实现精度要求。设计一种用于宽度控制的模糊PID控制器。并用Matlab语言的Simulink仿真工具,进行了常规PID控制与模糊PID控制的动态性能的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可明显提高宽度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可逆冷带轧机速度张力系统的耦合和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了速度张力分散重叠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包含原理和重叠结构分解,扩展原系统的状态空间,得到多个解耦的重叠子系统,并应用线性二次型(LQ)最优控制和顺序设计方法,设计各子系统的控制律.其次,将所设计的控制律收缩至原系统的状态空间,得到原系统的控制器.最后对某1422mm可逆冷带轧机的速度张力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速度张力分散重叠控制方法能有效弱化速度与张力间的耦合,实现主轧机与左、右卷取机间的协调控制,同时改善了张力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保证了轧机升降速时的张力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热轧带钢自动厚度控制(AGC)鲁棒预测模型与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AGC动态鲁棒预测模型,并给出了对应的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弹跳方程,分析了传统AGC控制模型的局限,讨论了变刚度AGC与鲁棒控制的联系;其次,针对轧机机架间传递的扰动,在AGC的前馈部分,引入H∞滤波器,使得轧件在输送过程中传递的不确定性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同时,利用预测控制(MPC)预测机理,对轧制力进行动态预测,使得轧制条件迅速优化;最后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